如何評價我國社會當下憤世嫉俗的風氣?


其實這個時代的憤世嫉俗已經算是少的了!

在過去的歲月里,要麼是一肚子牢騷不敢說,要麼是則是用生命去憤世嫉俗。

歷史上的盛世由於古代科技落後,所以史料里幾乎記錄不下來多少普通人的悲歡。中國古代能識文斷字的人極少,少到大概90%的人都是文盲。把這個比例放到今日之中國,你會驚人地發現,當今中國的憤世嫉俗幾乎全部出自這後90%。

換句話說,以往太平盛世普通老百姓的憤世嫉俗的言論根本就不會被記錄下來!

那麼能記錄下什麼呢?

起義,造反。

只有拿生命去憤世嫉俗才有可能被後人知道!

你看看近日的鍵盤俠,罵人罵到十八代祖宗了,又有幾個用生命去憤世嫉俗了?

要知道辛亥革命前期,策劃刺殺,策划起義的都是那個時代留洋的學生,都是那個時代的憤青,這個才是真的憤世嫉俗。

至於鍵盤俠,就是發泄一下情緒罷了。社會若真像他們說得那麼黑暗,這些人第一個就要被打死,餓死,整死,哪裡還有命在這裡大放厥詞?

當然,國家再繁榮也有不得志的人,社會再進步也有照顧不到的角落。很多人確實因為各種原因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也有很多人確實生活壓力很大。

這些人呢,罵罵娘沒有什麼不對!誰心情不好了不指天罵地?但是我們一定要有分辨力,不要因為別人發泄情緒就信以為真。不要去糾結什麼文革,大躍進等遙遠概念,而是好好看看周圍,路是不是越來越寬,房是不是越來越大,車是不是越來越多。從自己的生活出發,而不要去看那些所謂的大是大非。

以歷史來看,中國如今是有史以來最繁榮,最昌盛,最富足的。如果不能時時刻刻對這個大前提地保持清醒,那麼就會一葉障目。


謝邀

關鍵詞:心態

1、社會像面鏡子,你微笑你就能收穫微笑、你憤怒就只能收穫憤怒

2、任何社會,不僅僅是我國,都會有噁心的人和事的存在,如果你沒法改變它那麼就不要放在心上

3、媒體的反作用,如果你只看新聞聯盟那麼社會就是天堂,如果你天天看法制,那麼就是民不聊生、貪官橫行、土匪遍地!


說的好像中國以前不憤世嫉俗似的?

憤世嫉俗只是一種表象,是一種近似的永恆真理。

其強度和經濟增長率相關,和基尼係數相關


說明中國國民經濟確實好了,這麼多吃飽了沒事幹的人。


憤世嫉俗是一種正常現象,其實沒什麼可批判的,全面死氣沉沉歌頌功德的社會才是真正的藥丸。

只要不造謠,不妖言惑眾,不觸犯法律,就沒什麼問題。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無論是否合理。

當然,別有用心的人死一車mom。


按勒龐的話說,這可能是應試教育的鍋。

「說到底,應試教育在社會等級的最底層創建了一支無產階級大軍,這個群體對自己的命運憤憤不平,隨時都想起來造反」—《烏合之眾》

他在近百年前寫出的書,雖然是以中國當時的封建教育為反面對象,但批判的是較為先進的法國應試教育制度。所以也不知我們的教育是否正好在那個程度上,或是更好或更差。


其實我真不理解別人為什麼對社會有那麼多不滿,整個就沒一件滿意的事。估計是生活各種不如意吧。


誒。。。

時代改變了么?都有人邀請我回答了。。。估計應該是自動推薦的,要不然誰知道我是誰啊。。。

我是寫不了那麼專業了,就簡單地說說我零碎的看法。

怎麼說呢,感覺某部分因素和時代環境和生物性有關,相比過去人們除了在文化大思潮中的革命精神,這個時代多是憤怒不安和焦躁,其實這幾種情緒很容易相互影響,不安和焦躁容易產生,憤怒也容易隨之而來;相比過去人們的生存環境,如今信息化時代,一切傳遞越來越快,我們對待事物以及自我的生活習慣也越來越快,如此之下,情緒產生起來也快,事情違背自身的想法或設想,即會產生負面情緒,便有不安焦躁憤怒乃至崩壞。

快帶來的衝擊不容小覷,立刻出發,立刻出結果,立刻愛上,立刻悲傷等等,都會導致人容易產生大量情緒,然而因為好多事物的發展,需要一個長久的過程,而「快」本身,是逆著事物本身發展規律的,所以必然導致很多事情結果是失敗。負面情緒,隨之而來。

道家有言,萬物皆有道在其中,和道相左,便會產生一些異樣,現代社會諸多事情並不符合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失敗結果導致是必然,然而人們不明白為何而至此,便會把因素歸結於很多其他方面,諸如大環境社會的現狀,他人的影響,自我的能力體現,時代背景等很多方面。

我看到問者在歸類的時候,標記了青少年這一類,恰好最近由於自己做的東西一直在看各種各樣的案例,就青少年再說一說。

人都是從青少年成長起來的,這是事物發展的必然,不可能一出生就是一個一米九的大小夥子,或者一個白髮蒼蒼的老奶奶,不過設想一下如果有一天,偉大的媽媽們,她們生產壓力不用考慮,生出來的不一定是孩子,隨機分布各個年齡階段,那也很有意思。有的家庭喜獲一個大帥哥,有的家庭喜獲一個滿臉故事的阿婆。但說到這裡,剛剛的一切都是一個設想,而至少在現如今或者很久一段時間之內,大家都還是遵從著人類發展,動物性的規律,要有孩子,孩子成長,成為大人,然後老去等等。所以,所有人都必須承認我們是從青少年成長過來的。要不然走在成為青少年的路上,要不然就是走過了青少年的路,誰也拋不開。

此處插一句,我比較喜歡把人分為孩子和大人,當然青少年歸屬於孩子,他們不用年齡區分,而是一種心態的轉變。很多大人變為大人之後,雖然承認自己是孩子過來的,但人是善忘的,原來作為孩子時候的種種,他們已經陌生,甚至忘記。這一點成為後面青少年憤怒的原因之一。

近來一直在看青少年自殺,青少年犯罪,以及種種,看東西啊學習啊,都很零碎,所以都是很鄙陋的見解,別介意啊~

青少年的生存環境日益複雜,成長過程中需要很多正面的東西,但決不能忽視負面的東西,比如我寫故事的時候,會寫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種種壓抑,我爸看到後,會說出很多人都會說出的話,「你多整點正能量的東西!」,當下中國人很多人都是如此,外國先不說,中國包括一部分青少年本身,和大一部分大人,都會在負面東西降臨的時候選擇迴避而不是正面痛擊。這其中當然有很多原因,比如這些負能量過於強大,作為一個體,深深的無力感,事不關己的利己思想,以及巨大的善忘,都會致使一個個個體,在負能量面前選擇迴避。

剛剛談到的那些,是很多問題的前提,我們最開始談的是一種憤世嫉俗的風氣,然後談到了青少年,剛剛所說的就是「幫助」很多青少年成為憤怒本身的一個重要因素。

讓我們來看看,來自百度百科的釋義。

憤怒,不僅僅指當願望不能實現或為達到目的的行動受到挫折時引起的一種緊張而不愉快的情緒,而如今也存在於對社會現象以及他人遭遇甚至與自己無關事項的極度反感;後者多發於社會性動物群體之中,成語如「義憤填膺」。憤怒被看作一種原始的情緒,它在動物身上是與求生、爭奪食物和配偶等行為聯繫著的。

這就解釋地很清楚,青少年憤怒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想要的得不到,不想要的被強迫給予。但這一切又很複雜,複雜到人們往往去刻意忽略這些事情。

首先呢,先來說說,憤怒是一種情緒,重點在於,「一個否定」,不能實現,不能達成,放在青少年身上,便可以理解為,不被理解,不被關愛,不被懂得,不被認同,被傷害,被排斥,被忽略,被誤解等等,當然,後幾個也屬於否定。

然後說說青少年成長中,需要些什麼,需要自我人格的發展,以及自我意識的覺醒,人格健康發展,需要關愛,理解,支持,鼓勵等等等等正面的要素,父母對於自身愛,父母的陪伴,朋友之間的信任理解,還有很多的方面;自我意識的覺醒,自身意義的尋找,喜歡做什麼啊,擅長做什麼啊,會不會與眾不同,會不會被肯定,這些都是,一種對自身存在的探討和尋求。

許許多多的青少年自殺,很多人生前表示,自己活著沒意義,爸媽頤指氣使,同學側目而視,老師區別對待,自己找不到存在的價值,而中國的教育現狀區別於西方,即使是大城市的學生,很多人在這一時期,並不能很好地找到能夠撐起自己內心,讓自己充滿慰藉勇往直前的東西,十分茫然。當這種存在的意義被判定或者被挑戰的時候,內心的波動會變得十分巨大,容易一下子陷入巨大低低谷,當然有的人可能一沉到底,甚至結束生命。

當然還有另一種走向,當自己的訴求得不到滿足,哪怕是最基礎化的需求,被理解被關愛或者被認可被肯定,這一點,便滿足了行動受挫會致使憤怒的前提條件,「行動受挫」,如榮哥所講的「人在逃避自由下產生施虐受虐兩種形態」一樣,得不到滿足一種是內化,一種是外化,憤怒外化,便會把情緒釋放出來,會以各種各樣的形式表現出來,身體欺凌,語言暴力,網路謾罵,虐殺動物,誠然上述那幾個或者類似上述那些行為的行為,都是一些比較嚴重的狀態,很多人,只是易怒,焦躁不安,敏感脆弱等等看似無害,但實則細想並不簡單的事情。

孩提時期成長的環境以及氛圍會對一個人成人後對外界的反饋,有十分大的影響,一個家庭充滿愛,爸媽總是會幫助鄰里,鄰里之間十分和睦,孩子自然覺得,人與人之間的羈絆很容易獲得而且很值得信任彼此,但事實往往是很多人連隔壁人家是誰都不知道,只是知道啊,他們家啊有個孩子,他們家啊人挺怪的獨來獨往。這樣青少年子然就會對很多人很多事很冷漠,冷漠作為常態,然後又經常受到挫折,事事不順,憤怒不斷堆疊,越來越易怒,憤世嫉俗,然而外界很多時候又只會看到表象,一群孩子不明就裡就憤怒,就不滿,不理解,然後說出了很多做出了很多很和青少年本身需要的東西不一樣,甚至是相反的言行。

「你瞧瞧人家,你再瞧瞧你!」

「你這輩子完了!」

「我擰爛你的嘴!」

「你還有臉說!」

「老師說的當然都對!」

「你敢在和那個男生(女生)來往我砍了你的手!"

「你考了***分,我就給你買!」

還有很多諸如此類的話,這些話語也許相比過去少了,但就價值觀更迭上,在中國很多地方,還存在大量的家庭,經常能聽到這樣的話語。

這樣的話語,我們一樣能經常在校園裡聽的老。大多數來自老師的嘴中。

「你再這樣我找你家長。」

「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你別來勁兒!」

「你怎麼老忘!?回家拿去!」

「不願意上課出去!」

「今天我氣兒不順,你們都給我老實點兒!」

「小小年紀,思想怎麼這麼複雜!」

「誰幹的?互相檢舉!」

「不說話怕把你當啞巴賣了?!」

當然這樣的話還有很多,有些話可能直接人身攻擊一點,但迫於教育體系的如此,很多老師並非出於惡意,但也不排除有很多老師確實沒有履行好一個作為老師的起碼守則。這些話有些傷害了青少年,有些間接使他們心裡滋生了很多仇視敵對心理,甚至是一些對於這個世界對於自我的錯誤認識。自卑,不願意同他人接觸,對父母老師甚至是一輩人的不信任,甚至失去了對人的信任。

總能看到日本影視劇中,誇張的表演,咬牙切齒地說,「我討厭所有的大人!」或者「所有的老師都該死!」,雖有些誇張,但生活中很多人都會這麼想,說不說出來是另一回事兒,但這麼想,已經說明我們的青少年在這一時期,從教師或者家長或者其他的人那裡,接收來的都是負面的東西。

不論什麼樣的孩子,多少都會有壓抑存在心中。壓抑轉化為憤怒,憤怒的對象,變成社會,變成俗世,速度快到我們從未察覺。

其實說了這麼多,還只是一個皮毛,比如爸媽離婚,造成孩子對婚姻的不信任,對父母對自己的愛懷疑,開始批判婚姻,批判家庭;人都比較相信自己所見所聞,會根據見聞衍生出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會左右甚至是一生的。

像父母離婚這樣會成為青少年成長中添加不良因子的導火索。有些事情需要他們面對,需要他們懂得,可是可能由於年齡,由於心智,他們沒能很好地承受,反而成了悲劇。反而就此開始了憤世嫉俗的一生。

題主問得真好,為什麼現在的人很多都憤世嫉俗?仔細想想好可怕,人人都像帶著引線的炸藥桶,充滿著不安焦躁。沒有經歷過文革,但身邊有老人從那個時代走過來,比如我姥爺,後背上一條又一條巨大的傷疤,都是當年被紅衛兵打的,那個時代下很多人也都是憤世嫉俗的,我們要破除四舊!我們要打到反動派!

大環境的信息飛速時代,快速的生活模式,以及成為現在中國人中最多數量的那些群體,他們兒時經歷過的社會變遷,以及來自各界的壓力,風氣的相互傳染,網路帶來的保護性,一種強行發言的自我身份存在認同,大氣污染食品安全電子產品對人身體健康,神經系統的潛移默化,等等等等,太多的因素放在其中。有些我們能控制,有些我們只能成為傀儡。

有的時候想想,真的很有意思,我們是人,一個人孤單,就兩個人,兩個人不夠,就越來越多,慢慢的,有了氏族,有了群落,建立了社會,建立了國家,反過來,我們被這些東西禁錮,被他們拿住,身不由己,就像一群人建了一個籠子,然後進去,把自己鎖上,然後握著欄杆,大喊,救救我!救救我!仔細想想,挺有意思的。

有理由的憤世嫉俗引人深思,無理由的憤世嫉俗成為夢魘。

希望能為青少年帶去一些真正的正能量,建造更好的成長環境,在保持憤怒的同時也能溫和,也能理性客觀努力思考,希望他們都能懂得愛彼此,愛他人愛世界,這樣等到他們成為這個社會這個國家甚至是這個世界的年輕人,或者中年人或者老年人,成為中堅力量的時候,會比現在的這個時代和社會現狀,更加和諧更加美好,那樣該有多好。

說著說著說偏了,然後就這說一嘴,那說一嘴,希望題主別介意。

這世界有越來越多的東西成為讓我們不安讓我們覺得憤怒的因子,而這裡面,有太多讓我們,感到耐人尋味,十分不解,不能認同但又不得不接受,我們越來越憤怒,我們越來越不滿,對自己憤怒,對他人憤怒,對憤怒本身憤怒,慢慢地,全社會,都憤怒起來了。

憤怒是原始情緒,現如今,加劇憤怒的因素越來越多了,也越來越複雜了,也越來越細節化了,甚至細節到某一個字眼。

比如,憤怒。


中國人你為什麼不生氣?


憤世嫉俗的風氣?踏馬的,王思聰不是人,搶走我的爹。氣炸我了~


謝邀。

想得太多而知道的太少。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又想到了點新東西

坦白來講我自認為我覺得我是一個有點憤世嫉俗的人,但是呢根據我的經驗生活中很多(不記得是不是全部了,也許好的批評我全都沒記住 哈哈)批評我憤世嫉俗的人(或者明顯表現出來討厭我憤世嫉俗的人)一般都是SB(或者說在這方面以及其他某些方面是SB ,而不完完全全是個SB) 為什麼我會有這種看法呢? 這就和我對憤世嫉俗的理解有關了

舉個例子 我覺得什麼是憤世嫉俗呢 比如 我們這考駕照(這兩年好點了,以前可能更嚴重)很多人給教練送點禮,買個煙遞點水,請客吃個飯什麼的,以求考試順利通過。 如果談到這件事,我作為一個有點憤世嫉俗的人就會覺說,這幫人還是挺傻逼的,教練也是賺了不少黑心錢。 這時如果有人跟我說「這你可就憤世嫉俗了,這不過就是一些人為人處世的一套方法,你要找我幫忙不也要請我吃頓飯嗎? 這大熱天的 教練教他們這麼辛苦也不容易,再說不就是開個車嗎 又不是什麼能讓他升官發財的賄賂「之類的話,我雖然完全不認同他的觀點,之後也繼續會罵學員傻逼,教練傻逼。(也許還會當場反駁他,或者是繼續爭論這個話題) 但我也是絕對沒有說這話的人就是個SB的觀點。

不過要是換一種情況就不一樣了, 如果談到的是,某某教練明碼標價交錢過考試,暗示學員要給他送禮,刻意刁難「不懂事」的學員,甚至主動要求「他那份錢」變相威脅不給的學員。那我肯定是要卷他八輩祖宗的, 如果這時有人跟我說 「這你就憤世嫉俗了,現在不都這樣嗎,人啊 就是得適應社會」 那我就絕對覺得這人是SB了

以下原文


我來提供另一個視角

首先憤世嫉俗本身並不完全是個貶義詞 但此文是討論貶義的部分 也就是平時大家口中說的憤世嫉俗

這個視角是 不是現在社會上憤世嫉俗的人多了 而是人們把憤世嫉俗的標準降低了 所以很多原來並不被稱為憤世嫉俗的事與人現在也被叫做憤世嫉俗了

原來我們覺得 抱怨(指責)天不公地不公 這個世界SB 叫憤世嫉俗

後來我們覺得 抱怨(指責)國家SB 政府SB XXSB 叫憤世嫉俗

再後來我們覺得 抱怨(指責)某某職業收紅包 辦某某事要花錢托關係 叫憤世嫉俗

現在一些人已經覺得 抱怨(指責)某些非法犯罪,坑蒙拐騙的事情 就叫憤世嫉俗了 , 總之 只要有一種社會現象已經成為了普遍行為,一種潛規則,無論是已經違法或者是多麼違反道德,你抱怨它(指責) 你就是憤世嫉俗。 甚至出現了「某某某人還是不錯的,就是一提到某某問題就變得憤世嫉俗了」 這種哪怕是只在一個領域批評現狀都有可能被稱為憤世嫉俗的情況。

所以,也許並不是這些年人們變得憤世嫉俗了, 而是人們「可接受」的事情變多了,而尚不能接受並且發表自己看法的人就被歸為憤世嫉俗了, 如果日後這些人也「接受」了這些事情 則被人們叫做 他成長了 已經不那麼憤世嫉俗了

在這裡我把可接受當作一個中性詞(雖然也許聽上去不那麼中性) 總之 如果是褒義的想就是 人們擺脫了固有的(過時的?)道德枷鎖 如果是貶義的想 就是人們的道德水平下降了

所以這就出現了一個細思極恐的事情

當你發現周邊的人都變得憤世嫉俗了 會不會是自己的道德水平(做人的底線)下降了呢?

注意!! 這個一定不能反推, 當你覺得你變得憤世嫉俗了,絕對不是你的道德水平變高了.........



最近在看法國大革命的書,本人才疏學淺,但是發現了這個社會鐵一般的規律,,革命,戰爭,都不會讓那些弱者登上時代的巔峰,甚至還會更差,革命其實都是那些本來就是社會的精英,不滿利益分配,通過鼓動社會底層的老百姓仇視社會,仇視政府,以達到利益的再分配,所以很少有政權能夠長期執政;其實最後的結果是百姓依然被壓迫,只是換了一批人來壓迫;所以我國現在的憤青這麼多,實際上正說明了一點,國家其實有一些不滿現行利益分配的精英階級,在通過新聞媒體,社交平台不斷引導這個社會上最容易被引導的人,年輕人,底層迫切渴望翻身的人民來仇視這個社會,妄圖破壞這個秩序,以為只要換一個秩序自己就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可惜現實是,社會的精英可能成為時代的弄潮兒,而這麼容易就被引導的人與其在鍵盤上書寫那麼多憤世嫉俗的文字,不如去努力提升自己,,這樣,才有可能在下一個時代的浪潮中踏浪前行,而不是被大浪直接就拍死了。


1你的知識無法支持你的野心。2對身邊社會的進步熟視無睹,認為理所應當,而把對個別的或者偶發的邪惡事件擴大到整個社會的範圍。


我也不知道·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