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識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記住11種公式就夠了

在刑法理論上,犯罪未遂與犯罪中止作為犯罪的未完成形態,他們並不具備刑法分則所規定的某一犯罪構成的客觀要件,因而刑法總則對這些犯罪形態的成立要件作出了專門的規定,使司法實踐中對此種行為進行正確的定性和量刑。但是好多考生對於如何區分未遂與中止還是存在一定難度,小獸特意奉上二者區分辨別方法,祝您在接下來的法考複習中所向披靡,摧枯拉朽。

方法1,弗蘭克公式:能達目的而不欲是中止,欲達目的而不能是未遂。

方法2,感情公式:遇到熟人是中止,遇到親人是未遂。

方法3,認識錯誤公式:主觀上是中止,客觀上是未遂,看主觀定中止;主觀上是未遂,客觀上是中止,看主觀定未遂。

方法4,犯罪刑態唯一公式:犯罪既(未)遂後不成立中止。

方法5,不能犯公式:不能犯一般成立犯罪未遂。

方法6,嫌惡公式:因嫌惡而停止是中止。

方法7,目的物障礙公式:有替代物是中止,無替代物(特定對象不存在)是未遂。

方法8,數量公式:嫌數額少是中止,賺數額太少是未遂。

方法9,故設執法陷阱公式:落入公安執法人員故意設置的執法陷阱被捉現形是未遂。

方法10,擔心被捉公式:擔心將來被捉是中止,擔心現場被捉是未遂。

方法11,可連續行為公式:在可以繼續進行情況下主動放棄是中止。

《刑法》   

第二十三條 【犯罪未遂】已經著手實行犯罪,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對於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第二十四條 【犯罪中止】在犯罪過程中,自動放棄犯罪或者自動有效地防止犯罪結果發生的,是犯罪中止。

  對於中止犯,沒有造成損害的,應當免除處罰;造成損害的,應當減輕處罰。

犯罪未遂——欲達目的而不能;犯罪中止-------能達目的而不欲。記住這兩條黃金法則,會讓您少走彎路,節約時間,在緊張的法考複習中更加遊刃有餘,過五關斬六將,順利拿下2018年法考,過法考就找獨角獸,助您成就法律人夢想!


推薦閱讀:

TAG:刑法 | 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法考) | 方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