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波上漲,你為什麼沒賺到錢∣談談倉位管理

股道千萬條,倉位第一條,倉位不管理,收盤兩行淚

1/5、用兵如神,倉位致勝

過去打仗,主帥從來不會把所有兵力一次性押上,因為戰場形勢千變萬化,你永遠要有後手去應付突發情況,至少要把兵力分成三批:

【第一批:先頭部隊】

戰爭機會稍縱即逝,先頭部隊講的是兵貴神速,率先搶佔一個戰略要地,這在後續的戰爭中,作用極大。但先頭部隊兵力有限,只能打前哨戰、遭遇戰、阻擊戰,大規模的戰役還是要等主力部隊來。

【第二肶:主力部隊】

這就不用多說了,兵力最強,兵種最全的部分,大部分戰爭的勝負,都要靠主力決戰。

【第三批:預備部隊】

這是最安全的部隊,有時不用上戰場,仗已經打贏了,可一旦連預備隊壓上了,要麼是拼到最後,要麼是有一個特別大的機會,來不及調其他部隊。

戰爭中的「兵力」相當於投資中的「錢」,戰場相當於「股票」,戰爭是用兵搶地盤,用地盤養兵,再去搶更多的地盤;炒股就是不斷把錢買成股票,股票上漲後再變現成錢的「循環上升」。

戰爭中的兵力分配就是投資中的「倉位管理」,所謂倉位是投資者全部可運用資金中,有多少已經買成了股票,所以倉位就相當於你派出的兵力占你全部可運用兵力的百分比。

之所以不能一次性把兵力全部押上,首先,因為戰爭是有成本的,能用五萬人馬拿下的地盤,派出十萬就不划算了。局部戰場可以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但從整個大戰場看,兵力一批批有策略地投入戰場、可減少無效兵力投入,用最小的損失贏利最大勝利。

其次,戰爭是有風險的,只要不是決定性戰場,輸了也就輸了,重要的是輸得越少越好;

最後,戰爭還是時間與意志的較量,一方已拼盡全力,另一方還有預備隊,當然是後者心態更佔優。

倉位管理的三個原則同樣是:

經濟性:小機會用小倉位,大機會用重倉位

安全性:不確定性差的機會用小倉位,確定性強的機會用重倉位

機動性:不斷調整倉位,保持現金與股票的合理比例

反觀新手做股票,眼裡只有股票,一心想著找黑馬股、十倍股、連板股這種高難度、小概率的機會,卻連常規戰術的「倉位管理」都沒有做好。這就像沒有軍事素養的農民起義軍領袖,總想著一支軍隊打遍天下,結果一路打勝仗。人卻越打越少。

倉位管理分為兩部分,整個資金的倉位管理和個股的倉位管理,前者是戰略,後者是戰術,這篇文章先講前半部分——資金倉位管理。

2/5、滿倉一把梭?你清醒一點

一波上漲行情,你賺的錢其實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倉位調整帶來的基本收益,一部分是選股帶來的超額收益,想要把股票做好,先要把最基本的「倉位收益」拿到手。

去年的大熊市,只要你倉位不低,水平再高也難逃損失。很多基金經理上半年明明看空後市,但因為有最低倉位要求,必須重倉,只能把倉位全部集中在消費和醫藥上,結果下半年抱團破裂,終究難逃一死。

這波2440點上來的是普漲行情,那為什麼很多人沒有賺到錢?倉位太輕,熊市思維太重,加倉不夠堅決。

倉位管理是炒股基本功,但根據很多平台的統計,不管是牛市還是熊市,人數分布最多的都是八成以上的重倉者。

原因不難猜,很多人進入股市都懷著一夜暴富的夢想,本來就覺得本金太少,一有機會就想著加槓桿,你還不讓他把資金用足?比不讓他炒股還難過。

但滿倉的狀態就好像戰場上的將軍,把預備隊都押上去打仗,是拼到最後了嗎?不可能天天決戰吧?還是說有一個特別大的機會,這一把押上去就財富自由了?

你清醒一點,老婆孩子還在家等你呢……

戰場上,一旦你把預備隊押上去還是沒有獲勝,那麼接下來,對方只要再追加一點點兵力,就能讓你一敗塗地。

同樣,滿倉意味著你在賭后市不會出現更低價格買入的機會,這麼一來,如果股價沒有拉出足夠的贏利空間,你的心態就會變壞,晚上睡不著覺。此時只要再出現一點小小的利空,就能讓你徹底崩潰,在恐懼中喪失判斷能力。

熊市中另一個常見的倉位是一成以下的極輕倉和空倉,這是那些風險偏好極低者的習慣,看不到機會就立刻休息。

這個習慣不能算錯,同樣賺5個點的收益,熊市比牛市難十倍,不如回家休息。

但這個習慣有很大的弊端,不經歷熊市洗禮是不可能成長為成熟的投資者的,就像沒有生過病就沒有抵抗力一樣,遲早有一天會被熊掌傷到。

人是很容易走極端的,要麼滿倉干,要麼乾脆休息,但實際上,人數分布相對較少的「二成到八成倉位」,才是合理的倉位範圍。

3/5、底倉、主力倉和現金倉

投資中的「倉位管理」和戰爭中的兵力部署一樣,至少要分成三塊:底倉、主力倉和現金倉。

【底倉】

這一部分是常年持有股票的倉位,就像戰爭中的先頭部隊,不是在戰場上,就是在去戰場的路上。

為什麼一定要保留底倉呢?投資心理學上有個「證實偏差效應」,一個空倉的人,自然希望並認為股市將下跌,他就會放大看到的利空消息的程度,對利好消息視而不見。所以,在2500點空倉的人,到了2000點還是不會買。

所以哪怕是超級大熊市,有經驗的人也要留一部分底倉,以保持對市場的客觀判斷。

底倉的比例我一般設為20%,這樣一波25%的兇猛下跌,給你的帶來的整體損失也只是5%,不至於傷筋動骨。

當然,底倉並非絕對不能賣,在兇猛的主跌浪中,完全清倉也是可行的,但每次空倉時間不要超過一周,時間長了,就很容易陷入「證實偏差效應」之中。

底倉最好是長期持股不動,我的一個技巧是把底倉開在另一個不常用的賬戶中,以避免自己手癢。

【現金倉】

成熟的投資者一般至少長期持有2成以上的現金倉位,它是你心態的保證,讓你在看錯的時候、在最危險的時候,還有翻本的機會。

現金倉的另一個作用是讓你在有「贏面很大,風險可控」的機會來臨的時候,放手「賭」一把。

有一部分人賬戶不留現金,是喜歡算小賬,盯著收益率,覺得現金部分哪怕天天做逆回購,也就2-3%的年化,變成股票,至少還能做打新的底倉。

但實際上,現金倉位並不是浪費,它的收益率一點都不低,

假設你長期保留了3成的現金倉位,只在出現了9成把握且收益率在10%以上的機會時,才會短線出擊。假設這樣的機會一年只有兩次,那麼這一部分倉位每年將貢獻5.4%的收益率,如果你的年化收益低於18%,這部分「現金倉位」就比你的「股票倉位」更賺錢。

真正的浪費是那些「無效倉位」——重倉深度被套,像死豬一樣,割了又可惜,不割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別人賺錢的那部分股票倉位。

【主力倉】

這一部分倉位博的是大盤上漲和波動的「基本收益」,是倉位管理的核心。

我一般保持在6成以內(即總倉位2-8成),散戶相對機構最大的優勢就是倉位靈活,管理重點在於機動性,加減倉要迅速果斷,如果長期不變,就變成了底倉,失去了倉位管理的意義。

主力倉位的原則最能體現一個人操作風格。

比如下面這個問題,在這波2440點以來的上漲中,你是「加倉」多,還是「減倉」多?總體股票倉位是上升還是下降了?

這個問題可以更具體到開盤前的操作計劃:如果今天大盤上漲,你的應對是加倉還是減倉?

這個答案,你應該脫口而出,而不是「看情況」。分析師分析市場,可以雲里霧裡,亦多亦空,但炒股票就是兩個字,一個買一個賣,對了站著,錯了倒下,這是完全無法含糊的。

再問一遍:到底是加倉還是減倉?

4/5、加倉還是減倉,這是一個大方向問題

我在本公號的第一篇《炒股「入門」第一問:你想加入「劍宗」還是「氣宗」?》就寫了「價值派」與「技術派」的差別,其實並非只有這兩派,而因為這兩派的差異之大,幾乎處處對著干。

比如說大勢上漲中,應該「加倉」還是「減倉」的問題,「價值派」的標準答案是「越漲越減」,而「技術派」的答案是「越漲越加」。

為什麼會有這個差異呢?讓我們來回顧這兩派的本質差別。(為了方便講述,我們假設只持有一支股票,這樣股票倉位就等於整個賬戶的倉位)

【「價值投資」加減倉基本原則】

「價值派」賺的是公司價值成長的錢,股價越往上漲,越偏離價值,當然是賣。「價值派」對手中在合理估值區間之上的股票倉位,常常採用分批兌現的方式,所以,在大勢向上時,原則上,整個資金倉位也是慢慢降低的(實際上有很多變通的做法,後面再說)。

【「趨勢投資」加減倉基本原則】

「技術派」賺的是趨勢的錢,漲得越好的股票,吸引關注越多,買的人也越多,自然越漲越加倉。

「技術派」有一個基本的理念——止住虧損,讓贏利奔跑。什麼叫「讓贏利奔跑」?就是手裡賺錢的股票,你一定要逆人性操作,剋制住自己「兌現的慾望」,還要果斷加倉。

「技術派」倉位管理的核心是判斷大盤強弱,強勢的行情中,保持5到8成倉位參與行情;弱勢行情則不超過3成倉位;超強勢行情,加槓桿干!

哪一派有道理呢?都有道理。哪一派能賺錢呢?都能賺錢。

股市有一句話叫「盈虧同源」,你今天賺錢的原因,就是你將來虧損的理由。

「技術派」倉位對趨勢敏感,加倉減倉都很迅速,但它的死穴是「箱體震蕩市」,股價一漲,剛剛加倉,反身就掉下來,到止損位,剛剛割掉,股價又上來了,反覆收割幾次,倉位沒變,資金少了一大截。

「價值派」邊漲邊減倉,越跌越加倉,賺得風平浪靜,但代價就是熊市末期倉位過重的損失,還有牛市末期倉位過輕的遺憾;

所以,「價值派」想要在牛市獲取更好的利潤,在熊市避免參與度過深 ,就一定要解決加倉和減倉過快的問題,所以才有了改良升級後的「價值投資」倉位管理方法——倉位的箱體控制

?

【倉位的箱體控制】

簡單地說,我們認為指數總是運行在一定的箱體中,箱體的頂部和底部分別對應三成倉和七成倉,箱體中樞對應五成倉位。

一旦有加速或扭轉趨勢的大陽線大陰線,則產生了新的箱體頂部和底部,我們就要按新的位置關係加減倉。

以我今年的操作為例,1月份前後,箱體底和頂分別在2500-2700,中樞是2600點,對應是7成、3成和5成倉位。大盤緩緩下跌,我也是慢慢加倉,因為沒有急跌,所以最低點2440點時,我的倉位最終定格在7成。

1月4日的一根中陽線之後,大盤轉入一波升勢,我的倉位也從7成開始,一直減到春節前2600點的5成。

但春節後開盤半個小時,一根衝擊半年線的中陽線改變了趨勢,箱體上升到了2600-2800點,那麼當前點位應該對應7成倉,我立刻停止了減倉,當日反手加倉至7成,然後在衝擊2700點的過程中再次減倉至4成。

周五上午收盤後,發現有可能衝擊2800點,盤中判斷箱體再次上升到2700-2900,五成倉對應2800點,反手加至6成倉位。

下周,如果小幅上漲,不破箱體,倉位就會降低;如果連續大漲(可能性不大),衝上年線,箱體還會上調,倉位至少要加回6成。

這個方法總體上還是價值投資越漲越減的原則,但吸收了「趨勢投資」的手法,大陽線時反手加倉,目的就是不能過早輕倉。

有人要說了,你這麼折騰,倉位還不是在四到六成倉嗎?還不如五成倉一路拿到底。

錯了,一加一減,倉位不變,但股票變了。

前面為了方便講述,我們假設股票倉位就等於整個賬戶的倉位,但實際上,「價值投資」更常見的做法是將總倉位分散成幾個甚至十幾個股票上,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通過個股的「倉位輪動」來保證手上的股票處於合理價格範圍內。

那麼具體如何管理股票倉位呢?這就是下周「倉位管理的下半部分」 的內容,

5/5、最重要的保命原則

邊漲邊加倉和邊漲邊減倉,兩種方法都能賺錢,唯一虧損的方法是「跟著感覺走,隨意加減倉」。

大部分個人投資者,既沒有「價值派」的耐心研究,又不如「技術派」沉得住氣,往往是加倉和減倉都毫無章法——

「熊轉牛」時,停留在熊市思維的散戶往往一解套就立刻清倉,導致倉位一下子降得太低。

本意是減倉之後,再逢低加倉,可低倉位的「坐空看空」的負面影響就出來了,總是想等到前期賣出價之下再加倉,一再錯失良機。

最後發現牛市確立,怎麼辦呢?只能放棄「價值投資」的理論,學「技術派」在漲勢中加倉。可技術不到位,心態也不好,加倉就不果斷,倉位上得太慢。

加倉不果斷的結果就是一路邊漲邊加,到了牛市末期,反而加成重倉,此時倉位重,可浮盈又不多,「坐多看多」的心態又來了,失去了隨時減倉的警惕性,在下跌浪最初,把最後的倉位加滿,圓滿實現「滿倉被套」的大悲劇。

不重視倉位管理的習慣,其實是一種「贏了會所嫩模,輸了下海乾活」的「業餘賭徒心態」,就像你去拉斯維加斯賭場,總要事先準備好一筆賭資,這筆錢是一定要花掉的,所以不管你中途贏回來多少,最後總是會全部輸掉。

炒股是在高風險中博收益,就像槍林彈雨中上戰場,你必須先學會幾個保命法則,而倉位管理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條。

首發於「思想鋼印(ID:sxgy9999)」微信公眾號,講述價值投資的理念和方法。


推薦閱讀:

TAG:股票 | 證券投資 | 炒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