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兄弟姐妹間家暴如何面對,以及,少年酗酒會導致成年焦慮|WEEKLY

歡迎來到「簡單心理WEEKLY

這裡有新鮮事的心理學解讀

和心理學的冷門小知識

給你一些觀察世界的新鮮視角

01

「眼神」

面對面交流卻不敢直視對方眼睛,怎麼辦?

俗話說得好啊,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和人交談的時候,如果你不敢看對方的眼睛,進行靈魂對靈魂的深層交流,你可能就會被人詬病什麼「缺乏信心」「不可信任」。可是對於有些人而言(比如我),就是討厭看別人的眼睛啊(掀桌),這能有什麼辦法!

最近,澳大利亞的一項新實驗證實,與人面對面交流,不必直視對方的眼睛,你也可以盯著Ta的嘴。

被試們分成了22組,一組需要在交流時直視對方的眼睛,而另一組則盯著對方的嘴巴。之後呢,兩組人回答了兩個問題:1. 在剛剛的對話中,你認為眼神交流的頻率有多高?2. 你有多享受剛剛的對話。

結果顯示:兩組被試感受到的眼神交流數量是相同的;而且,他們享受對話的程度也是幾乎一致的。

這說明,即使聊天時你盯著對方的嘴巴,對方也會有一種你在和Ta進行眼神交流的錯覺。這也說明,在自然對話中,對眼神交流的感知主要是由「相互注視」的程度驅動的,而不是「實際眼神接觸」的程度。

下次和人對話的時候,不如放心大膽地試一試!盯著對方的嘴巴,默念:我正在看著你,看著你,目不轉睛~

02

「好友數」

微信好友數量,能代表一個人的社交能力么?

3月10日,某財經政法大學的多名學生微博上爆料:在《社會化媒體運營》的課程中,任課老師要求學生加微信好友,並以新增好友人數計算平時成績:加到1001及格,加到1667個滿分。

大家紛紛吐槽加好友加到頭禿……

這樣的課程要求引發了不少爭議,有人說這課是社會化運營,這樣的作業合情合理,也有人吐槽這要求堪比微商賣貨。

也有不少人開始比較各自的微信好友量,有的說1000多個算不了什麼,也有的說自己就100多個好友,也挺好。吃瓜群眾們在比較好友量的同時,似乎也在暗戳戳地比較社交能力。

不過,好友數量那麼多,你真正能「運營」起來的朋友,能有多少呢?

牛津大學的進化心理學家、人類學家Robin Dunbar根據猿猴的智力與社交網路提出過一個著名理論:

受大腦皮層有限性的限制,人類智力允許其擁有的穩定社交關係最大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後是150人,一般不會超過200人。這就是著名的鄧巴數「150」,它代表一個人可以和他人保持密切關係的最大數量。

Dunbar, R. I. M. (1992). "Neocortex size as a constraint on group size in primates".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2 (6): 469–493.

哪怕你有很多很多好友,但在人類能力範圍內,你能維持穩定聯繫的最多也就是150人。

這其中呢,平均每個人的密友數量是5個,指的是真正交心交肺的那種密友,這5個密友佔去了你所有社交時間的40%;還有另外10個人,是我們經常聯繫的朋友,需要我們另外20%的投入。剩下的35人,與我們發生互惠互利的社交關係。

總的來說,我們會花費大約三分之二的時間與這最中心的15個人交往。這些人,也是我們最重要的社會支持。

03

「家暴」

兄弟姐妹間的家暴,怎麼處理?

最近,電視劇《都挺好》正在熱播,在前兩天的劇情中,蘇明成(哥哥)得知明玉(妹妹)大義滅親、讓老婆朱麗丟了工作,怒打明玉。

網友們紛紛表示「心疼明玉」,譴責蘇明成是「人渣」,「怎麼下得去手」。但明成對於明玉的欺負似乎是由來已久的習慣,更是蘇家公開的秘密。

我們總說夫妻家暴、父母對子女家暴,那這種兄弟姐妹之間的「家暴」,該怎麼說?

在大多數家庭暴力中,由於社會價值的影響,母親的角色往往定位於「沉默的證人」:她們不會幹預家暴的發生,而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蘇父一句「以前他們打打鬧鬧,都是蘇母管著,現在怎麼還報警了」道清了蘇家的潛規則:明玉很可能是被明成從小打到大的,並且蘇母幾乎不會插手干預。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下,明成「自由自在」地長大,自然而然地認為:「妹妹做錯了就應該被打,並且我是她的哥哥,我有權利打她」。

這樣的家庭暴力成為了蘇家解決衝突的「合法方式」,作為旁觀者,我們認為這樣的暴力不可思議,可其實,兄弟姐妹之間的家暴也很普遍。

在一項具有全國代表性的調查中,新罕布希爾大學的Murray Straus和他的同事們採訪了3-17歲孩子的父母,討論兄弟姐妹之間的暴力行為。每五個家庭中就有四個家庭報告說,過去一年發生過某種形式的兄弟姐妹之間的暴力事件。對於這些家庭中的許多人來說,兄弟姐妹的攻擊行為相對較小,包括推、敲、丟或扔東西。

其中,53%的受訪者表示,兄弟姐妹之間涉及的行為具有很高的傷害性,比如踢、咬、毆打、威脅和藉助物品的攻擊。

Straus, M. A., Gelles, R. J., & Steinmetz, S. K. (2006). Behind Closed Doors: Violence in the American Family.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施暴者覺得自己有義務、有必要去干預家庭成員的行為及社交生活。或者,由於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衝突,於是Ta們試圖用暴力進行這種干預,解決這種衝突。

家暴的陰影不僅存在於夫妻之間,兄弟姐妹之間的家暴也同樣存在,並且不可小視。

04

「酒精」

青年時期縱酒,可能會增加成年後焦慮的風險

前兩天,Biological Psychiatry上的一項研究顯示,青年時期縱酒可能會增加成年後焦慮的風險。

研究人員將青年大鼠暴露在酒精中兩天,然後間隔兩天,再放到酒精里兩天......這樣持續14天。控制組的青年大鼠則被安排進同樣濃度的鹽水裡,操作也是相同步驟的14天。

實驗組旨在為大鼠模擬一種青年時期暴飲的狂歡狀態,之後再對成年大鼠們進行焦慮評估。結果發現,即便在青年後期,大鼠不再縱酒,並且成年後它們也沒有再暴露於酒精中,這些大鼠在以後的生活中還是表現出焦慮行為。

研究發現,這些青年時期縱酒的大鼠杏仁核內含有較少的Arc蛋白質,這是一種對於大腦中突觸連接發育很重要的蛋白質。與未暴露於酒精的大鼠相比,這些暴飲大鼠的杏仁核中,神經元的連接大約減少了40%。

研究人員認為,Arc蛋白的減少是由表觀遺傳變化和增強子RNA的變化導致的,而這些變化都由青春期的大量酒精暴露引起。這種表觀遺傳變化是持久的,並且使成年後對於焦慮的易感性增加。

Kyzar, Evan J. et al.(2019). Adolescent Alcohol Exposure Epigenetically Suppresses Amygdala Arc Enhancer RNA Expression to Confer Adult Anxiety Susceptibility. Biological Psychiatry.

關於飲酒,民間有不少傳言,像什麼「少量飲酒有益健康」之類的說法更是不少。且不論這些說法的真假,只是對於青少年來說,如果真的會導致成年後焦慮,還是少喝為妙。

05

「死亡教育」

人大代表建議全民開展死亡教育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主任醫師顧晉表示,很多癌症晚期患者飽受病痛折磨,但家屬往往會拒絕接受舒緩治療,怕被認為不孝。加上如今年輕人自殺現象時有發生,說明我們對尊重生命相關教育有一定欠缺。他建議從中小學生開始開展死亡教育,讓人們尊重死亡、尊重生命。

我們似乎活在一種否認死亡的文化中。明明需要面對死亡,卻總是儘力迴避死亡、避談死亡。

回憶一下,你的死亡教育是從哪裡獲得的?

是電視劇里男女主高度浪漫化的生離死別?是「輕於鴻毛,重於泰山」的生死價值觀?還是安全教育課上的教育視頻?

對於死亡,這樣的認識似乎完全不能賦予我們足夠的勇氣去面對。

直到啊,直面死亡的那種痛徹心扉,瀰漫我們的全身。或許是朋友去世的突如其來,或許是寵物離世的刻苦銘心,又或許是至親之人的喪失。

可是到了那一刻,當洶湧的悲傷襲面而來,我們也不知如何面對這些難過、恐懼,與迷失。

我們總把死亡和「不詳」「不幸」聯繫在一起,這放大了我們的恐懼。與其一昧地逃避,不如開放地、誠實地討論死亡。關於死亡的見解各有不同,但是這樣的認知也好過被迫接受。也許我們開始談論死亡的時候,對於死亡的恐懼、悲痛就減弱了。

就像一位看過太多死亡的醫生所說:

當你真的理解自己真的會死,就是你只有知道自己必死的時候,這種生命的熱情才能被激發出來。(北京積水潭康復科醫生 郭險峰)

所以啊,我們近乎空白的死亡教育,也許是時候增添一些筆墨了。

好啦,下期(隨緣更新的)

簡單心理WEEKLY再見吧!

龍蝦? 撰文


我們是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台,擁有700+位海內外心理諮詢師,只有約10%的申請諮詢師能夠通過面試考核;目前為止簡單心理已為30萬+人次提供了高質量心理諮詢服務。

想尋找屬於自己的心理諮詢師,歡迎來簡單心理諮詢預約平台體驗哦,戳這裡「jdxinli.cn/2ukmmb


推薦閱讀:

TAG: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