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無為而無不為|重解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作者:星賢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說明

本文將通行本《道德經》與本人以多部簡帛古本合校的版本一併列出,以便讀者比較閱讀。

我在對《道德經》重新解讀的過程中驚訝地發現,老子之說絕非我們平時所能看到的那樣平凡,其中所含深意超乎了我之前的想像。因此本人這版《重解道德經》顛覆了之前所有的版本,是對「古本道德真經」的全新破解,想必應該更為貼近老子的真意了。

究竟如何,請讀者自行品鑒,也歡迎探討交流。如有不喜請略過。

通行版本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古本合校

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無為也。

無為而無不為。

註:本章在通行本《道德經》及帛書《老子》中的最後一句,在楚簡《老子》中是沒有的,應是由後文「以無事使天下」(詳見《重解道德經》第五十七章)演變而來的。其在帛書《老子》中已被改為「以無事取天下」。此句所講的「取天下」與上文並沒有直接聯繫,應為後人所加的批註,由於反覆抄寫而合併到正文之中的。故本合校版將此句刪去。

古本釋義

求學之人日漸滿溢,修道之人日漸減損。

減損它又減損,以至於無為。

無為而無所不能為。

真經解讀

上一章講的是外求與內求的差別。外求是「其出彌遠者,其知彌少」,而內求是「弗行而知,弗見而名,弗為而成」,可見外求之法遠遜於內求之道。外求之法不論是出行還是見聞都可稱為求學,內求之法則可稱為修道。本章繼續講解修道勝於求學之理。

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

「益」本義為溢出,「學者日益」這句話很形象——求學之人每日苦學不輟,不斷地把知識灌進腦袋,都快溢出來了。而修道之人則完全不同,他們非但不接受知識的灌輸,還要逐漸把曾經學到的無益知識拋到腦後。

請注意,本章中益與損的主要對象是知識,是世俗且無益的知識。求學者每天所學的是那些知識,而修道者每天所忘(放下)的也是那些知識。因為修道者只有把腦袋裡那些無益的知識都放下,才能讓自己脫離世俗觀念的束縛,使心靈獲得覺醒。

損之又損,以至無為也。

修道者不斷地減少那些知識對自己的束縛,不斷地凈化自己的信念系統。這就像給電腦硬碟做清理,把臃腫混亂的數據都整理打包,轉移到不礙事的地方去。這種「損之又損」的方法就是為老子的「絕知」、「絕學」做準備的。

修道者通過長期清心寡欲的修行之後,如能完全放下那些無益的知識和世俗之學,就算是略有小成了。此時的他們就像獲得了重生,重新回到了嬰兒般的純真狀態,得到了由內而外的平安喜樂。他們不再被那些世俗觀念所左右,解除了關於美醜、善惡的偏執淺見,因此他們根本不會去做什麼刻意勉強的事,更不會執著於世間的名、利、情。修道者一旦回歸與道相合的自然狀態,也就進入了無為之境。

無為而無不為。

這是《道德經》唯一一次講「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即不刻意而為,為何不刻意而為反而無所不能為呢?因為不刻意而為正是道法自然的狀態,也就是一種道行。這種道行在順應自然的同時也就擁有了大道自然的力量,以大道自然之力去行事自然就會有如神助、無所不能了。

有很多人認為「無為而無不為」是一種權謀思想,認為老子講的「無為」是假裝的「無為」,其實他的目的是「無不為」。這是對老子最大的誤解之一,本來光明正大的事兒被揣度成陰謀論了。整部《道德經》所講的都是道,何曾講過什麼權謀,而「無不為」僅僅在此出現了一次,並不是老子思想的重點。之所以會引起誤解,主要是人們沒有領悟「無為」的真實目的。實際上,「無為」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藉此達成天人合一的境界,體驗和諧自然所帶來的快樂。「無不為」並不是「無為」的目的,而是一種順帶的結果,是「損之又損,以至無為」之後自然顯現的效果。

本章評述

從本章可以看出老子對求學與修道這兩件事截然不同的態度。求學者是「日益」的,而修道者是「日損」的。滿溢的知識給人類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混亂與煩惱,不如放下那些知識去修道,故此老子才會提出「絕學無憂」(第二十章)的獨特論斷。

修道的結果是「日損」,「日損」的結果是「無為」,而「無為」的結果(非目的)則是「無不為」。因此,修道遠勝於求學,這就是本章想要表達的觀點。

一句「無為而無不為」給人們帶來了無限遐想,但人們往往看重的是那個「無不為」,而忽視了達到其前提條件——無為——的修道過程。不修道如何能做到真正的「無為」?當然就更談不上「無不為」了。


推薦閱讀:

TAG:文化 | 國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