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論行

行,五蘊之一,無明緣行,行緣識。

從六處的角度看,行即六思身;

從名色的角度,行分身、語、意三種,即出入息、尋伺和受想;

廣義上,一切作意都是行的體現,因此行分為不含貪愛雜染的清凈梵行,和包含貪愛雜染的、可以引起執取的行;其中後者是狹義上的行。

根據十二處是一切的觀點,行就是十二處的存續、摩擦、碰撞、再生,從而引起識出現的現象。

佛陀教法最殊勝之處,就是能夠實現行的止息,即無餘涅槃。


在佛陀教法的世界觀里,行就是世間一切。或者說,世間一切無非就是諸行的堆疊。

佛陀教法並不認可「客觀存在(實有)」的概念,即並不認為自己的身體和意識滅盡之後,太陽依然會圍著地球轉。當然,更不會認為自己的身體和意識滅盡之後,太陽和地球就會原地爆炸。這些想法被稱為「斷滅見」。

在佛陀教法中,一切都是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觸到的、嘗到的和想到的。標準的說,就是由根、塵聚集碰撞形成想,形成觸,形成受,形成作意的一系列身、語、意行的堆疊。

這些行的堆疊,最終展現給我們一整個世間,並賦予其意義(貪愛)。

因此,緣於無明而有行,……,緣於生而有老死,這是世間的集;因無明滅而行滅,……,生滅而死滅,這是世間的滅。

佛陀無餘涅槃了,對於你而言,行依然流轉,世間依然不斷的集滅;對於無餘涅槃了的「佛陀」而言,也實在言無可言,因為整個世間已經無餘滅盡。


身行由身觸發,通過四禪可以止息身行。

然而即便止息了身行,會發現意行無法止息。止息身行,成為無色界天人,或者暫時進入無色定,身行寧靜,這是諸多外道能夠達到的極限。

而佛陀超越了這個極限:在身行止息/寧靜時,對意行本身作意其無常、苦、無我,會使意行當場停止。

無常、苦、無我的現觀,意味著無明的消失;無明的消失,意味著在作意出的念中不再包含貪愛雜染,因此「取」這種現象消失,故而不再會有新的念頭形成,即無明滅則行滅。

如同一包事先被摺疊好、放在盒子里的、抽出一張能夠帶出下一張的紙抽一樣:每個念頭就是一張面巾紙;而每個念頭中包含的貪愛,就是兩張面巾紙被事先摺疊好的關聯結構。因為這個關聯結構的存在,你能在抽出一張面巾紙後帶出後一張面巾紙的一部分;而如果當其中兩張面巾紙的結構被破壞,你會發現當你抽出一張面巾紙後,下一張紙不會探出來。

在身行的寧靜或者徹底止息的狀態下,滅掉意行的結果就是滅盡定和無餘涅槃。


然而並非所有能夠現觀無常、苦、無我的聖者都可以進入使身行徹底寧靜的四禪。暫且不論尚未斷欲貪的初果、二果,哪怕是慧解脫阿羅漢恐怕也沒辦法進入禪定(雜阿含經的說法)。另外,即使是佛陀在世的時候也不是隨時隨地在四禪中的。那麼當存在身行的情況下,試圖止息意行,會發生什麼呢?

答案是正念。

當修行者在身行尚存的情況下,作意五蘊無常、苦、無我,由於修行者身體住立的緣故,識依然會在眼耳鼻身口上集起,形成觸,身觸會形成身受,進一步完成作意過程,形成念。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由於無明暫時褪下的緣故,在這種狀態下形成的念不包含貪愛,不會引起執取。

當修行者處在正念的狀態下,他不會認為自己想要做什麼或者需要做什麼,因為世間一切都已經失去了意義,不再具有任何吸引力,修行者可能會有一種卸下包袱的感覺——所作皆辦,只剩下極致的寂靜和清涼。


再從更深的角度去剖析行止息的原理。

意行是受和想。單純從意行的角度看,念的本質是根據受對想進行評估後的結果。當包含貪愛雜染的念形成後,會有一種「動力」形成新的念。這個「動力」,被稱為意志。

有情絕對絕對不可能違背自己的意志——當然,你可以暫時看上去扼殺自己的意志,比如說當你戒煙的時候,儘管你有抽煙的意志,然而你決意一定要憋住。看上去你似乎違背了你的意志,然而你只是被另一個戒煙的意志所驅使,本質上你仍然沒有違背意志。因為,你的行為是意志的體現。

當修行者把暫時接觸到的一切想都打上無常、苦、無我的標籤時,意觸所生受不會有樂受存在,因此在作意出的念頭中不會包含意志,所以不會有新念頭形成的動力。

舉個例子:當你看到一杯美酒,由於受和想,你會產生想要喝掉它的意志,並轉化成念頭和行為;然而這時有人告訴你,這杯美酒被下了劇毒,喝了以後會痛不欲生,會死。此時你的想會從「美酒」變化成「毒酒」,之前的樂受也會消失;根據新的想、受重新評估而形成的念頭中就不會再包含要喝掉它的意志,也就不會產生相關的念頭和行為。

同樣的,當你把當下的一切都打上無常、苦、無我的標籤後,基於苦受對無常想、無我想評估的結果,就是意志的消失。這個時候形成的念,就是正念;倘若身行消失,來自身體的受、想消失,修行者會滅盡定或無餘涅槃。


根據以上的論述,修行的思路就非常明確了:首先要根據佛陀教法如理作意無常、苦、無我的特質,具備滅掉行的能力;然後繼續觀察世間無常、苦、無我的特性,把一切都打上無常、苦、無我的標籤,就大功告成了。

其實上邊的描述就是經藏中「遍知集、滅、味、患、離」的過程。

如果修行者不遍知集滅,那麼不可能樹立正見,也不可能有正念和斷念的能力;

如果修行者只遍知集滅,而不能遍知味、患、離,那麼他會發現他沒有辦法保持正念。因為一旦某個他沒有打上無常、苦、無我標籤的境遇出現,他會因為樂味而失念。

把一切打上無常、苦、無我的標籤,必須基於如實觀察,「裝作知道」是不可能做到的。而一旦基於如實觀察把一切打上了無常、苦、無我的標籤,那麼就再也不可能「裝作不知道」了。所以這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也是不退轉的過程。


以上是經藏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佛陀教法的精華。如果把整個佛陀教法比喻成一棵大樹,那麼以上就是這棵樹的主幹。


推薦閱讀: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