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陽系捕獲一顆流浪行星,會對現有的行星運行造成何種影響?

如果在太陽系邊緣,捕獲到一顆被其他星系彈射出的氣態行星,假設和海王星差不多大小。這個太陽系的外來成員會對現有成員的運行、軌道造成哪些影響?對地球生命有多大影響?


具體看該氣態行星的質量,如果和木星一個級別那會造成嚴重影響,原則上只要質量在太陽質量的0.01%以下就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謝邀。在太陽系內部基本沒有容身之地了,只能在外圍再找個空軌道繞轉,而且要符合一定的尺寸密度條件,不然會擦身而過或一頭旋進太陽(飛蛾撲火軌跡)。當然過程中對其他行星還是有些影響的,其他行星軌道半徑會變大,之後又恢復正常了。


流浪行星想要被捕獲是一定要發生碰撞,不然單靠引力是揪不過來的,至於跟誰撞對於太陽系都是大事。


好像看過一個視頻,說太陽系實際上非常脆弱。如果有什麼微擾,太陽系很可能在木星(木星是最大的行星,比其他所有行星加起來還要更重)轉50圈的周期內崩潰。也就是說,木星的公轉周期是12年。那麼一個微擾,很可能使太陽系在600年內崩潰。這在45億年的太陽系歷史中,是非常短暫的一瞬間。所以只能說,太陽系在銀河系的邊緣,使太陽系能夠穩定幾十億年,是很幸運的事情。

如果太陽系俘獲一顆海王星那麼大的流浪行星,那麼無論如何不能算是「微擾」了。太陽系將崩潰。


和海王星差不多質量的天體註定無法一頭扎進太陽系。

理論上,天體越小,數量就越多,現在已經知道特大質量恆星極其稀有,大質量恆星稀有,中大質量恆星不多,太陽這樣的中小質量恆星比80%的恆星質量要大。

同理,棕矮星會比紅矮星多,木星這樣的天體會比棕矮星多,棕矮星並不包括在80%小於太陽的恆星範圍內。

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是比鄰星,超過4光年距離,看起來恆星沒多少,4光年才一顆,離遠了,這就是個幾次方的問題了,恆星非常多,肉眼所見亮星最遠的是天津四,它是1700範圍甚至3200範圍內初始質量最大的星球,在這個範圍內,存在無數我們看不清看不見的恆星,由於天津四已經離開主序星帶,質量損失非常快,未必是這個範圍內現在質量最大的星球了。

這裡的意思是,恆星非常多,看得見的都是巨人,看不見的遠多於看得見的。何況是海王星這樣質量遠小於木星的天體。

海王星的質量是地球的17倍,木星的1/17。倘若這樣的天體能夠輕易俘獲,那麼太陽系裡都是海王星了。

在萬有引力作用下,所有銀河系內天體都圍繞著銀河系中心旋轉。有了這個大的軌跡,海王星是不可能直角線沖入某個恆星星系的,這是因為海王星雖然小,也擁有自身的不小引力,當它遭到其他巨大天體的影響,改變軌跡被拋出原有軌道後,在重力加速衰退後,仍然會遵循海王星-銀河系質心間新的軌道旋轉。考慮到離我們最近的恆星比鄰星的距離,即使把比鄰星換成天津四,海王星被高速甩向太陽系方向,4光年的距離也足以讓海王星找到新的圍繞銀河系質心公轉的軌道。

海王星不能直接沖入太陽系,越過我們的海王星、天王星尤其是土星木星的軌道共振,就無法被太陽鎖定越來越近,逆向公轉的海王星必然被甩出,順向公轉的海王星會和我們的海王星形成共振軌道,在柯伊伯帶形成圍繞太陽旋轉的軌道。

當然對於人類來說,海王星這麼大的物體哪怕是與太陽系擦身而過,都是災難事件了,大量太陽系邊緣的天體會被改變軌道,這些天體的本身重力太小,又由凍結的氫化合物構成,它們在離日拋物線軌跡中會在近日點附近融化,碎塊有襲擊地球的可能。


說實話,對太陽系的影響還真不見得能有多大,太陽系在銀河系裡運行這麼多年啥亂七八糟的事都不一定沒經歷過,也沒見太陽就不發光了,外來行星被捕獲要是不近距離擦過現有行星的話基本也就找個軌道安穩住下來了,不過對地球的影響就不好說了,光公轉軌道稍微變一變或者自轉時間隨便改一點,自轉軸偏一點啥的就得死一大票生物吧╭(╯ε╰)╮


首先我感覺影響肯定是有的。因為太陽系是在宇宙演化過程中長時間形成的穩定的恆星系統,它是一個精準的,精確的運行系統。如果外來行星加入,在太陽系的引力場內形成新的運行軌道,那麼它就會引起行星間引力的變化,對地球而言,如果這顆行星質量較小而且在太陽系外圍,那麼對地球的影響就應該不會很大,如果行星在地球較近處形成固定軌道,由於行星間的引力或許會對地球的大氣,環境等造成重大影響。


看具體情況,可能啥事沒有,可能地球毀滅


推薦閱讀:

TAG:太空 | 天文學 | 太陽系 | 宇宙 | 星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