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分享 | 聊聊我的選擇,如何讓自己更好更體面的活著?

今天閑來無事我一個朋友給發的知乎鏈接,說發現有一篇文章扒了我本人。

那篇文章的名字叫「你認識的那些女博士都是怎樣的?她們畢業都幹什麼去了?過得好嗎?」

文章一共講了6個女博士,我發現我的代號是女博士C,用了最少的文字描述---英國化學PHD,美女網紅,一作4篇7,8分,移民澳洲,脫離科研,相夫教子的。

寥寥數筆,好像就把我給歸納總結了。我瞪著文章數了數,還真是給我的字數最少。不過下面貌似很多朋友都認出來C是在說我。

這個帖子瞬間把我拉回到幾年前,那個時候我28歲,剛剛博士畢業,其實挺迷茫的。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導師跟我說,不然你留下做兩年博士後吧,我就稀里糊塗的留下來做了兩年。那兩年每天都在做科研,只是做科研而已,沒有想更多,相比下來,我還算優秀的,至少要學業優秀,才有機會被導師繼續留用做博士後。

其實我覺得肯定很多人跟我一樣,讀博士的時候,根本沒有經歷過職場的洗禮,有的時候,我們選擇留學,選擇專業,一種原因是我們想要留學,專業合適。另外一種原因是我們以為這個專業是我喜歡的專業,結果進入了這個專業學習,受限於導師的課題/目前研究的方向,真正投入了以後,發現和自己本來相像得的不太一樣。

當然,也有少數的人在選擇專業的時候非常幸運,幸運到就像是--初戀對象就是結婚對象並且保持愛情一直不變一樣。可是如果不是這樣少數的幸運者,我們應該怎麼樣做選擇呢?難道選擇了一個專業,後來沒有在這個科研上繼續投入,沒有過硬的技術指標或者title,這樣算過得好嗎?

那麼怎麼樣才算是過得好呢?

從28畢業開始,我曾經不止一次思考過這個問題。什麼樣才算「很好的活著」?

現在做了媽媽,我更加覺得女性在整個生活道路的選擇上,比起男性更多了一些挑戰。

是「挑戰「,而不是不好,不容易。不好,不容易這樣的詞意味著不公。而挑戰是通過自己努力可以獲得結果的一種機遇。

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見過無數次的挑戰,小到800米跑步比賽,大到入職面試,或者組建人生。有的人把挑戰看成是「挫折」,直接給予了結果,比如畢業不順,就業不順。而有的人把挑戰看成是「機遇」,畢業不順利,為什麼不順利,我還能完善哪個方面。就業不順利,為什麼不順利,哪裡還能改進。

說起這種「挑戰」,我覺得可以聊一聊什麼叫做「成長性思維」。成長性思維的提出者,是斯坦福大學著名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她為此寫了一本書,這本書很受比爾蓋茨的推崇,翻譯成中文就叫做《終身成長》。

這個書里將人分為兩種,一種是成長性思維,而另外一種就是固定性思維。

成長性思維的人善於在事情的發展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預期和發掘自己新的潛能,而固定性思維的人總是在生活里選擇「我是這樣的人,我適合做這樣的事情」,不能接受未達到預期目標的不完美,認為那樣就是失敗。

她書中里列舉了很多成功者和失敗者的例子,可是我覺得這些例子離我們普通人非常遙遠,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創業成功,或者在某個行業成為名流。但是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生活,這樣的生活對於普通人來說,也一樣珍貴。

所以我就想說說我自己,怎麼在生活里一步一步調整著自己,讓自己更好的活著。

小的時候,我喜歡看萌芽。萌芽有一篇文章說如果一年之內你身高未變,體重未減,努力學習卻一無所獲,日日重複卻沒有突破,那麼你這一年就是平白往歲數上填了一個數字,白活了。

這句話對我觸動很大,每隔一陣就會想起來。所以我讀書的時候特別認真。生怕一不小心就努力學習卻一無所獲,日日重複卻沒有突破。

那個時候,我總覺得女孩子的時光短暫,我不能在最年輕的時光里虛度了這些時間,我總得做點什麼。所以我選擇讀博了以後,無論是學術也好,學位也好,我是投入了的,我認真地選擇了我喜歡的專業,並且一直以樂觀,積極的心態,認真地堅持了下來。可以說,那幾年裡,我日日都對得起我付出的時間,從未輕慢過光陰。

那個時候因為發論文,做科研,我喜歡在網路上寫一些心情感悟。慢慢的有人看我的文章,積累了一定的閱讀數量,正是因為我每一點感受都是真實的,所以才能打動人心吧。

然而畢業了以後,我喜歡的專業並不是市場特別流行的方向。就像知乎博主提及的其餘的女博士A,女博士B一樣。比如A最後轉行了幼教行業,而B和老公孩子兩地分居,在南方一個頂尖的大學做博士後。這樣看起來寥寥數筆真實的背後卻是在每一種選擇前,我們都曾經做過長時間的考量和掙扎。

我2年博士後結束的時候,在英國面對現有的市場行情和現實,專業面非常的窄,而收入又非常有限。這個時候澳洲的大學給了一個offer,澳洲又是英聯邦國家,所有的政策和研究模式基本和英國相差無幾。我們又提早就申請好了澳洲的移民。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澳洲的生物化工方向,確實是比較有發展前景的。所以我和老公毫不猶豫的就來了,就是希望自己能在科研方向上往前走一步。

看起來只是向這個方向邁出了一小步,除了我自己,沒有人知道這一步後面帶著多大的決心和辛苦。跨越一個國家搬家,重新安定下來的辛苦。

有了孩子以後,繼續做科研的辛苦。在外人看來,或許就是輕描淡寫的幾句抱怨。

真實的情況意味著我要在生完孩子腦容量特別不活躍的期間,強迫自己把大腦的思維調成以前的高強度思維。

也意味著照顧孩子後,我要利用他休息的間隙,或者夜深人靜的時候,讀大量的資料,高度集中在實驗數據上。

我做實驗的機器,有時候光是開機,架好就需要兩天的時間,一旦實驗做起來,就不能停,萬一趕上孩子生病,那簡直是不能承受的辛苦。而往往做完實驗,又不見得一下就能出現結果。

有一度我覺得特別的累,我想做科研,我也想做一個好媽媽,可是我的精力達不到這個標準,我滿心委屈,可這委屈著實是每個職場媽媽都會經歷的基本情況,唯一區別就是可能我需要消耗更多的腦力,也就算不得是什麼新鮮的委屈。

後來我就想,要怎麼樣才能打破當時的僵局,讓自己過得好一點呢?

大概秘訣就是:時間總是有的,你不要在短期的時間內,做太多的事情,不要怕機會錯過了不再回來。人的一生很長,先過好眼下的時光,而不是寄期望於遙遠的未來。

我的一個關係比較好的做科研的女老師看見我這樣的累,認真地跟我講了講她自己的故事。

她三十三歲生孩子,三十三歲之前做到學校的副教授。後來生孩子,五年都沒有出一篇像樣的文章。休息了好長一段時間,四十歲又回到工作崗位。重新投入,現在四十五歲了,感覺很快就恢復到了原來的狀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步驟,沒必要非要按照什麼樣的規劃來,如果特別忙的時候,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一個階段一起做。人生很長,可以一件一件的來做。

她說完這個話,我回去想了很久。然後隔了一段時間,我就調整了一下自己的計劃。把一些科研任務放緩,拉了一個比較長的周期。

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家庭身上。有空我會給他讀很多書,我會陪家人旅遊,我會做一切讓自己覺得感受很好的小事。

比如在家裡插上一瓶時令的鮮花,換上我喜歡的窗帘。我會不再像完成任務一樣拚命的讀資料,而是有空就讀一讀我們這個領域的最新文章,保持自己一直有一個能夠靜下心來思考科研的行為習慣。

我花了很多時間在家庭上面,比如買房子,把房子布置成我想要的樣子。當然,科研事業上我並沒有像以前一樣能夠高速發展,甚至是停滯不前的。

我難過嗎?

並不。

因為現有生活的狀態的美好,完全彌補了事業停滯帶給我的影響。如果說一點感覺也沒有,那是不真實的。做不了研究的時候,我是失落的,有時候還會擔心自己學無所用,從此以後淡出這個圈子。但是,也僅僅是失落而已。

按照成長性的思維來說,並沒有任何人規定我在什麼歲數要做什麼樣的事情,比如28歲博士畢業,32歲成為講師,副教授,在學術界發表多少篇文章。

人所有的要求都不過是自己給自己做出的界定。

然而最好的生活,無非是不要被過去所束縛,不被自己的認知所困擾,某一個階段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專註於自己的目標,不要動搖。

在這個專註目標的過程中,也許你會失去一些,然而這些失去的東西和你本身的目標沒有太大的關係,就不要心疼。

人的一生太長了。如果按照25歲工作,65歲退休。那麼整個職場生涯能夠有長長的40年。四十年的時間,足夠一個人把很多事情做到極致。所以怕什麼呢?

想要自己過得好,幸福一點,再幸福一點,無非就是把這長長的四十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拆分成無數個自己能夠駕馭的小單元,每一個階段,自己有什麼樣的目標,一旦定下來,便不再受其餘的事情干擾,專心致志的前行。

人生從來都不是一個大大的里程碑,也不是今天我拼勁全部力氣,將來就會給予我一個很好的回報。能夠努力固然是很好的,但是不兵荒馬亂的年代,生活的開心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在前行的路上,遇見選擇和挑戰的時候,我喜歡溫和的堅持。不放棄,但是不要掙扎著痛苦的努力,要把時間戰線拉得長一點,始終不忘記自己那一點點初心,溫和的堅持。

畢竟一生的時間很長,不要急,一步一步的來,每個階段的幸福都很重要,是不是?


這篇文章首發在我的微信公眾號:毛毛蟲Claire,知乎的小夥伴們可以去我的微信公眾號逛一逛,這些年來我寫過的乾貨、雜談、隨筆都在公眾號里,不定期還會有粉絲福利哦~

推薦閱讀:

TAG:生活方式 | 職業選擇 | 人生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