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考 | 研學旅行如何「研學」

文 / 蘇芮 圖片 / 網路 來源:楚派教育家( ID:chupaijiaoyujia)

研學旅行,「研學」是核心,「旅行」是載體。然而,綜觀當前研學旅行的組織情況,很多組織者並沒有真正理解這項活動的含義,往往將其辦成了「夏令營」「春秋遊」「遊學」,甚至僅僅是「旅行」。組織者認識模糊會對課程的開展造成極大阻礙,本文就研學旅行課程的定位、實施、及評價進行探索。

課程定位

「研學」是研究性學習的簡稱。華東師範大學課程教學與比較教育研究所所長鍾啟泉在《研究性學習:「課程文化」的革命》中指出,研究性學習是旨在打破分科主義課程的束縛,促進中小學課堂教學從「灌輸中心」轉型為「對話中心」的一種課程形式(《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研究性學習通常以問題為載體,創設一種類似於科學研究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自主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來實際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產生過程,進而了解社會,學會學習,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能力。

研學旅行是研究性學習與旅行體驗相結合的教育活動。研學是目的,旅行是手段,組織者通常通過旅行中開展的各類教育活動和學生的親身體驗實現綜合育人的目的。研學旅行課程的實質是研究性學習,而要通過旅行達到研究性學習的目的,課程定位至少要符合三個要求。

1.研學旅行的目的是為了獲取和應用知識

研學旅行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在教育,旅行的目的是為了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研學旅行課程,無論校方、基地還是服務方,都應該把教育放在首位。旅行只是達到教育目的的一種手段,研學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的一種方法,二者不能本末倒置。學校在設計研學旅行課程時,其目的地、路線、行程設計都應帶有教育性。具體說,設計時要注重「三個必須」:旅行目的地必須能滿足學生上課的需要,調研路線必須能滿足啟發學生循序漸進地思考的需要,行程安排必須留有足夠的討論時間。

2.研學旅行的線路要能創設研究的情境和條件

研學旅行是系統課程,它可以運用文化、經濟、農業、科技等方面的資源,以專題形式呈現,供學生選擇。

在創設科研情境方面,一些平時不對外開放的大型企業、大型農場、科研院所等更具優勢,適合開發針對性研學旅行課程。學校應將旅行線路是否具備創設科研情境和條件作為首選,而不必拘泥於成熟的景區或名勝古迹。比如農耕文化、人工智慧等,只要能提供學生感興趣的選題,能為學生實際觀察、動手實踐提供機會及工具,能為學生量身定做合適的課程,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就可以納入研學旅行路線。學校也應積極開發適合本校特色、生情的研學路線,框定滿足學生好奇心、求知慾或彌補學生在校學習不足的選題,如城市學校可選擇農耕文化研究路線,農村學校可選擇人工智慧研究路線,以增長學生見聞,豐富學生知識,為他們動手實踐提供機會。

3.研學旅行的教學要凸顯「雙主」

「雙主」指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研學旅行的教學過程中,導師應幫助學生運用正確的研討方法,把握研討中心和主題。在指導學生討論前,導師應鼓勵學生開放性思考問題,而不拘泥於已有經驗的束縛;指導學生討論中,要以傾聽代替評價,不預設答案,不評價對錯,留足夠的探究空間讓學生自主求證;討論後,要認真總結學生存在的知識壁壘或思維誤區,並認真查閱資料,在適當的時間採用適當的方法加以指正和點撥。

學生可以6人一組,出發前儘可能多地查閱資料,預想研學中可能觀察到的事物、結果以及應當選擇的研究方法,並預設不同結果出現時的解決途徑;

旅行途中,要根據實地考察調研情況,儘可能按預設進度完成研學任務,對暫時未完成的任務,要小組討論確定下一步行動計劃,尤其要探討意外問題的解決途徑;

旅行返程後,要收集、整理所有資料,分工合作完成研究報告或其他研究成果,在完成的過程中如果遇到困難,要主動尋求導師的指導和幫助。

課程實施與評價

1.課程實施的要求

作為一門課程,研學旅行必須利用正常的教學時間開展,這是其與「夏令營」「春秋遊」的最大區別。

原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所長鬍興宏在《研究性學習活動實施中的操作問題》一文中指出,研究性學習實施途徑有三種:

單獨設置活動課,

綜合學科課程主題模塊,

單科性學科課程綜合專題(《上海教育科研》,2001年第5期)

作為一門集自主性、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為一體的課程,實施研學旅行時,學校更適宜採用綜合學科主題模塊,如以科技為特色的學校,可以選擇科技與自然、科技與人文、科技與社會變遷、科技與紅色革命等主題課程;而研學基地更適宜採用單科性學科課程綜合專題,如自然景觀類基地以生態研學為方向,可設置諸如生物描述、生存、遺傳、遷徙、變異、栽培等層次的專題。

2.課程實施的程序

一般而言,有效的研究性學習可以分為七個階段:知識背景準備;選題立項;組織小組,制訂研究方案;實施方案;分析處理信息和得出結論;展示成果;總結反思。

將這七個階段進一步細化,可以擬出開展研學旅行課程的基本程序:

第一,由與學校對接的研學基地提供可供學生選擇的研學課題方向;

第二,學校將選題下發至班級,學生根據研究方向或興趣分組,小組討論並提交研學選題申請,正式立項;

第三,每個小組配備專門的導師對選題進行指導,導師針對學生提交的選題提出建議;

第四,由小組長負責,小組成員合作完成選題前期資料的收集,並形成本次研學旅行方案;

第五,小組導師根據經驗,也可聯繫基地導學人員,指導學生將研學旅行方案做得更具體,更利於實踐;

第六,行前準備時,小組成員在組長帶領和導師指導下,對本次研學旅行選題的背景、目的、研究假設、步驟等瞭然於胸,並準備研學旅行所需工具,如觀察記錄設備等;

第七,有條件的學校,在學生出行前,可以請相關方面的專家到學校做講座,與學生交流並提供需要學生自主調查的相關問題;

第八,在校方、服務方、基地方的共同配合下,安全出行;

第九,在研學旅行途中,每天進行小組討論,合理規劃第二天觀察或實踐的內容;

第十,返校後,小組完成研究性學習報告或研究性學習作品,提交給導師,並根據導師的指導意見進行修改;

第十一,以班級為單位,以小組為代表,組間展示,共享收穫。在此基礎上,對某方面特別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圍繞某一個主題深入地開展持續性研究。

事實上,研學旅行並非我國首創,日本早在幾十年前就開設了「修學旅行」課程。我們今天倡導的研學旅行課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修學旅行課程的借鑒。筆者倡導的七個階段十一步程序,正是在反覆研讀日本第16屆修學旅行大賽獲獎案例的基礎上提出來的。

3.課程的科學評價

研究性學習評價應重視過程、體驗、應用和全員參與。研學旅行的評價是一種形成性、發展性評價,評價手段應具有多樣性。

學生評價應將旅行感受與研學理性相結合。感性方面,以組織分享為主,可採用答辯會、口頭演說、展示交流等方法,評價學生是否完成了研學主題,能否將研學旅行的體驗和知識運用於現實生活。理性方面,可以將學生撰寫的研究報告以小組形式向全年級或全班彙報。學校在展示、分享學生成果時,可採取一定的激勵方法,如班級內評選優秀成果參與年級展出,學校擇優出版學生的優秀作品等。這樣既能鼓勵學生認真研學,又有利於形成學生成長檔案,為綜合評價奠定基礎。

文章整理至公眾號研學頭條,研學頭條帶你發現研學旅行的樂趣,關注研學頭條的那些人和事兒,每天為你獻上研學旅行的最新消息、政策、行業大事件。


推薦閱讀:

TAG:素質教育 | 旅行 | 課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