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理念之教育觀

一、考情分析

職業理念在教師資格證科目一綜合素質中所佔的分值比例和題型比較固定,一般情況下四題單選題(偶爾也會出現浮動)和一道材料分析題,佔總分值的15%。職業理念包括「三觀」——分別是教育觀、學生觀和教師觀。此次分析的是教育觀,材料分析題18年上半年幼兒和17年上半年中學考察的是教育觀,綜合來看死記硬背要求較高,難度總體不是很大,考察的知識點主要是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觀。

二、相關知識點

(一)素質教育

1.概念: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徵的教育。

2.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

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

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

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

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3.記憶口訣:提素個性創兩全

(二)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觀

1.內涵:

教師從「教育者為中心」轉向「學習者為中心」

教學從「教會知識」轉向「教會學生學習」

教學從「重結論」轉向「重結論的同時更重過程」

教學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

2.記憶口訣:學習過人

(三)考察方式

主要考察形式為材料分析題加單選題,複習方法以理解、記憶為主。單選題在考察過程中主要考察的是素質教育和教學觀的正面和反面案例,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而材料分析題一般主要是創設一個教學情景,問「從教育觀的角度,評析某老師的教育行為」。

三、真題回顧

1.【17年上—小學】小麗的語文成績很好,庄老師常常鼓勵她多閱讀、勤寫作,力爭將來做一名優秀的作家;小剛學習基礎較差,但籃球打的很好,庄老師就股利他將來做一名職業運動員。對庄老師的做法,下列評價中不正確的是( )。

A.善於因材施教

B.注重學生的全面性

C.善於激發學生的自信

D.注重學生的差異性

【答案】B。解析:該老師採用不同的方法對待學生,關注了學生的差異性,體現了學生觀中因材施教的要求。

2.【18年上—中學】在全縣校長經驗交流會上,某校校長介紹完教學改革的情況後,強調素質教育就是減負和增加戶外活動。( )

A.是對素質教育的片面理解

B.體現素顧教育與學科教學的結合

C.符合提升教學實力的需要

D.符合凝練學校辦學特色的需要

【答案】A。解析:素質教育不等同於減負和增加戶外活動。

3.【18年上—小學】綜合素質的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素質教育包括社會實踐

B.素質教育部包括家庭教育

C.素質教育就是學校教育

D.素質教育教師社會教育

【答案】A。解析:素質教育包括了家庭、學校、社會教育。所以BCD錯誤。

4.【18年上—小學】數學課上,林老師讓全班同學用老師喜歡的方式解題,林老師的做法( )。

A.忽視自主性 B.尊重全面性 C、忽視整體性 D、尊重獨特性

【答案】A。解析:教師的做法禁錮了學生的思維,讓學生的主動性受到限制。

5.【18年上—幼兒】材料分析

建構遊戲開始了,樊老師對孩子們說:「你們喜不喜歡西安啊?」小朋友們齊聲說:「喜歡!」樊老師又說:「那你們都來說一說西安都有哪些著名的建築?」林曉英搶著說:「老師,我知道,西安有城牆。」賀子涵接著說:「老師,還有大雁塔。」……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於是,樊老師提議:「那我們大家一起把這些建築搭建出來好嗎?」孩子們興奮地去積木區選擇自己需要的材料。

一開始,賀子涵將大雁塔搭得上下一樣寬,有小朋友反對說:「這個不像大雁塔!我見過大雁塔,下面大一些,上面尖尖的。」賀子涵立刻說:「我還沒搭好呢!」接下來,他通過幾次調整,將「大雁塔」的底部變大了,「大雁塔」穩固了不少。林曉英在嘗試搭建城牆的過程中,最先採用了垂直推高的方法,不一會功夫就擺放到位,驕傲地站在城牆邊,邀請小朋友觀看。樊老師發現孩子們都沒有注意到城牆磚塊交錯的方式,於是拿來一張城牆的圖片,說:「孩子們快來看,城牆的磚塊是怎樣擺放的呢?」孩子們通過觀察圖片,一下子發現了磚塊交錯擺放的秘密,很快做出修正。

問題:

請結合材料,從教育觀的角度,評析樊老師的教育行為。(14分)

解析:問題要求從教育觀的角度,教育觀答案點主要包括素質教育內涵和新課改教學兩個方面。

【參考答案】材料中樊老師的教育行為踐行了素質教育觀的具體要求,具體表現如下:

(1)素質教育要求教育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該材料中的教師針對於全班的孩子們設置了此活動,以孩子們感興趣的遊戲活動為主線,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的同時,也滿足了大家的共性需求。

(2)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幼兒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題干中的教師在提問幼兒關於西安的建筑後,給予幼兒充分的時間和機會去創新「大雁塔」的搭建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充分尊重幼兒的創新精神和操作的能力。

(3)素質教育強調要尊重幼兒的主體性和主動精神。該教師從傳統的「教育者為中心」轉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給幼兒提供了自我感知和自主操作的機會,充分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幼兒的主動性,並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題干中的教師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方式,鼓勵幼兒自己動手操作,從理論的學習轉變為「從做中學」。

(4)素質教育促進了幼兒個性的發展。材料中不同的幼兒說出了各自不同的想法,教師並沒有制止,而是為他們創設了一個寬鬆的環境支持幼兒的探究行為,材料中教師在幼兒表達各自觀點後, 並沒有給出具體的意見或建議,而是將幼兒的表現「盡收眼底」,並提出了啟發性的探究問題「城牆的磚塊是怎麼擺放的呢」,使得每一個孩子既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又藉助材料進行了建構。

(5)素質教育注重幼兒的探究過程而非結果。從教會幼兒知識轉向教會幼兒如何學習,在這個過程中更多重視遊戲的搭建過程,給予幼兒時間和空間進行探索和交流,從重視結果轉向更加重視過程,從關注到建構遊戲的學習到關注到遊戲中的人即幼兒的。

總之,材料中的教師做法是值得學習和提倡的,在活動中踐行了素質教育的內涵和正確的實施方式。


推薦閱讀:

TAG:國學 | 家庭教育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