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晶——1個水杯引起的8年校園霸凌:我們該怎樣教孩子去保護自己

2009年,溫嶺中學的王晶晶成為了網路暴力和校園霸凌的中心點。

那年她上高一,王晶晶被冠以了「神女」的綽號成為眾矢之的的嘲諷、羞辱的對象。

事情的起因源自一個水杯。在一次課間,班裡兩個男生互相打鬧,不小心撞倒了王晶晶桌子上的水杯,摔到了地上,旁邊一個同學對那個男孩子說「你這下慘了,她這個水杯要300萬」。

因為這句玩笑話,王晶晶開始了自己的噩夢般的被造謠人生。

當年貼吧興起,王晶晶在逛貼吧的時候看到了自己的名字。他們說「王晶晶自稱她的水杯要300萬」,之後還傳聞男孩賠給了她200塊錢,她還嫌少。

隨後一連串的家境顯赫、小學就整容、男友不間斷等謠言愈演愈烈,甚至自己的私密照也被傳遍了貼吧,招來了無數粗俗不堪、人身攻擊式的辱罵。

在上學路上都會被素未謀面的人問道「你是王晶晶吧?」然後打上十幾下耳光。

期間王晶晶患了抑鬱症試圖自殺,但是沒有成功,連這一點都被人攻擊「自殺那麼多次,都沒死了,這是她慣用招數」。

這場鋪天蓋地的霸凌持續了8年,在休學、上大學乃至結婚生娃都從未停止。

王晶晶對於這次校園霸凌提起了訴訟,施暴者受到了拘留處罰,但王晶晶的內心卻遭受了重創,恐慌感始終存在,生活也備受打擾,成為了心裡永久難以抹去的傷疤。

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透過這些扎心的事件,我們又該怎麼教會孩子去武裝自己,抵抗校園霸凌呢?

01

窮富不是是否贏得尊重的標準

王晶晶在採訪中提到,自己家境非常一般,在別人討論自己一條褲子穿那麼久,校服裡面穿的是媽媽的衣服的時候,自己的還是有很強的自卑感。

其實每個人自呱呱墜地起,各有各的被選擇好的家境,但是窮與富從來不和教育的理念相衝突。

無論家境如何,我們都要試著給孩子建立足夠的自信心,剔除自卑感,絕不能因為「你窮,我就欺負你」而陷入自卑情緒而無法招架。

自卑感對於不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屬於一種典型的負面人格。

自卑的孩子常常會變得膽怯怕羞、猜疑心重、缺乏自信、承受能力差等等。對於孩子的成長十分的「不友好」。

著名作家畢淑敏說:自卑出現了並不可怕,只要把自卑擺到桌面上來,找出自卑的原因和表現,從容面對,自卑就成了一隻紙老虎,一戳就破了。

所以,一旦發現出現這種傾向,父母不要慌張,追溯源頭,幫助孩子克服自卑感,樹立自信心。與此同時,這也是在幫助孩子建立武裝自己的「隱形武器」,面對校園霸凌可以更加堅定而勇敢的說不,源自心裡的自信和正確的人格觀念認知,助力孩子堅守自己不受詆毀。

02

真正的強者從不欺負弱者

青春期是校園暴力的高峰期,作為家長,首先要告訴自己的孩子不要去欺負別人。

恃強凌弱從來不是一個值得推崇的同學相處模式,真正的強者從不欺負弱者,他們的對標人永遠是比他們更強的人。

倘若當年在有人在貼吧發布一條帖子,呼籲校園霸凌是不對的,王晶晶事件是否會發展到如此地步呢?

那些作為的「領頭人」、「跟風者」從一開始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徑有多麼的惡劣,父母對於孩子引導十分欠缺,他們不分青紅皂白的造謠並以此為樂、以此為榮,覺得自己在做著多麼「正義」的抨擊,令人寒毛直豎的是,他們當時還是一群涉世未深的孩子,卻在以最醜惡的嘴臉去用盡全力的「毀掉」一個人。

我們要教育孩子不做毀掉他人的劊子手,也要告訴孩子不要被稱為劊子手的別人所傷害。

那麼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學校欺負了別人怎麼辦?

兒童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當孩子遭遇挫折的時候最容易產生攻擊行為,在強烈情緒地驅使下,手腳有時會比大腦先行動。

我們是孩子在人生跌倒再爬起時的「人生領袖」。在發現孩子有欺負別人的行為發生時,不論是言語攻擊還是身體攻擊,父母先不要急著責怪孩子,一味的苛責只會讓孩子更加叛逆。

先穩定好他的情緒,問清事情的來龍去脈,深度挖掘和理解導致孩子做出此行為的背後的根本原因,和他理性對話探討,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機會去表達自己的內心想法,再遇到此種情況時,教給孩子以非暴力溝通的形式去解決。

父母對於孩子不當行為的縱容和忽視,將是推孩子走入深淵的開始。

03

孩子,你的善良不該是軟弱

楊絳先生曾說:「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鬥爭……」

校園霸凌的刀子第一次飛來,就要反抗。

隱忍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一種性格品質,但在面對校園霸凌的時候,我們不會選擇讓孩子去隱忍。

一個人的個體生命不允許被任何人肆意的踐踏,不論是言語或是行為,若是孩子遭遇了校園霸凌,逃跑和反抗才是最佳選擇,千萬不要做一隻悶不吭聲的待宰羔羊。

兒童心理研究發現,多數被校園施暴者的性格比較內向、怯弱、不善言談,因此看起來更像好欺負「軟柿子」,成為了校園霸凌的對象。

對於這類孩子,我們更要主動的去善於引導他,面對校園欺凌,告訴他絕不要「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多和孩子溝通,建立信任,讓他知道自己有父母作為最堅強的後盾和依靠,讓他正確的認知到自己「不該被受欺負」,有去捍衛自己的權利。

同時父母也要有意識的去幫助孩子鍛煉一個強健的身體,若在面對欺凌時可以做到防衛。

我們常常聽到那句話:你的善良,要帶點鋒芒。

善良不是軟弱,不是好欺負,我們教會孩子溫柔待人,但也要教會孩子溫柔待己。沒有誰是天生就要受欺負的,面對校園霸凌,我們永遠都要說「不」。

一樁樁一起起的校園霸凌事件層出不窮,隨著社會的發展,兒童的心理也在不斷的變化,未成年人絕對不是法外逍遙的群體。

針對未成年人的社會和家庭教育都要加強重視,從方方面面抵制校園霸凌,還孩子一份童年的純凈。

推薦閱讀:

TAG:校園暴力 | 家庭教育 | 霸凌(Bul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