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父母會怕孩子驕傲而貶低孩子,卻不怕孩子因此畏縮自卑呢?是因為他們自己也自卑嗎?

甚至我認識好幾當老師的父母也這樣,他們不應該學了教育心理學不應該更懂孩子心理嗎?可我看到他們的孩子也有不少很難過的。


貶低就是貶低,哪有那麼多冠冕堂皇的理由。能分得清愛和虐待的家長一般孩子都沒什麼問題。分不清的話就不好說了,一時半會也不會有什麼急性的事件發生,出問題也得青春期以後了。這樣的孩子挺多的,覺得父母對自己挺好的,訪談得久了發現全是控制剝削和虐待。用現在流行的話講,叫「細思極恐」。


老一輩的父母多如此,社會大環境原因提倡謙虛不出頭所致。如今八零九零後父母則多秉持美式育兒觀念,認為孩子要表揚鼓勵以便培養他們的自信和積極性,或許過個二三十年之後又開始就行別的育兒方法。最近二十年社會發展變化太快了,上了年紀的人跟不上時代思潮是很正常的。


會這樣教育孩子的父母

他們根本不知道孩子會因此而畏縮自卑好嗎

這個不是懂不懂的問題

而是根本意識不到的問題

很多時候,大人會下意識的不把小孩子當小孩子

而是以一個成人的標準其要求孩子

或者是以他們能見到的最優秀的孩子去要求自己的孩子

然後可能真的不是貶低孩子

而是他們真的覺得自己的孩子做的不好

然後當提及這個問題或者問父母為什麼這麼對自己的孩子的時候

他們總不能說,呀,當時我真的沒意識自己是錯的,沒意識到我的要求太高了

所以他們就只能給一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怕你驕傲

我是怎麼知道的

猜的

我就說我一件事情吧

我小時候家境不好,然後有一年我奶奶在我家的年夜飯上要給我50塊錢的壓歲錢

當時伯伯嬸嬸家也在。

我媽怕他們有意見,就拒絕了

然後把那50塊錢還給了我奶奶,說你年紀大賺點錢不容易

但是我很清楚的記得,我是想要的,超級想要。但是只能陪著我媽演戲說不要不要

當時我估計還小,9歲以內,可能6/7歲的樣子。因為我記得當時我家還沒有新建房子,我9歲才新建房子。

但是這件事情我一直記得,記到現在

有一次我問我媽。當時你怎麼就沒想到搶了我的壓歲錢還給奶奶,就不能補貼點給我嗎,我當時可難受了。畢竟我是想要的呀。

我媽愣了一下說,當時家裡條件並沒有多好,也沒想到這麼多。

我媽在我面前真的是很能放下身段,毫無父母權威的一個人,所以她才會很認真的和我講。但是你們看,其實,她這段話裡面還是有借口的成分在裡面,條件不好。說實話,當時條件再不好,他們應該也不會差給我的那50塊錢。他們只是真的沒考慮到我的心情而已。

所以我至今沒有拿過壓歲錢。

雖然我爸媽在物質上對我真的沒話說,基本在能力範圍內做到了要啥有啥,但是從小到大都沒有拿過壓歲錢是我永遠的遺憾。

你要真跟父母談,他們會突然明白過來,要照顧你心情

可是呢,當時他們哪有那麼多閑工夫考慮那麼多

他們的生活也很不容易啊


老一輩的壞習慣,追根究底不懂教育,以為謙虛為美,忽略了人最基本的心理


這個是中國歷史已久的問題,習慣如此操作了。在他們的心目中認為孩子去誇獎就會驕傲,並且孩子更多的是看到孩子的缺點並擴大發揮。


孩子在幼年時期,是從父母和身邊的人評價自己態度,來判斷自己的價值觀和看法,並沒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如果長期不被認可,自己就會認為自己是不好的。會否定自己,自卑心理慢慢就會出現。

關於原因很多種,但是無論中國傳承還是中國教育,我想屬於個人理解的誤區。現代教育出自信孩子還是需要鼓勵為主。

你說關於學教育和從事教育工作,這樣教孩子應該是個人理解的事情。並不是所有教育都這樣看到驕傲就打擊的行為。


怕孩子脫離自己的控制


貶低孩子是真,怕孩子驕傲是假。只不過本人可能也沒有意識到而已。


首先,父母通過貶低孩子以防止孩子驕傲,可能是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貶低可能導致孩子「自卑」;或者即便意識到了,也覺得驕傲這個後果要比自卑嚴重的多。如果討論原因的話,恐怕是多種原因共同作用的:比如中國是給集體主義國家,大的社會環境強調以和為貴,那麼勢必每個人都需要犧牲一部分的自我;也有可能是父母也卡在驕傲和自卑的困境里不知道如何自處,因為他們就是這麼被教育的,也就是家庭的傳承,這也是為什麼很多教育學/心理學的老師學了很多理論,依然無法擺脫出來,因為脫離了體驗的學習是很空洞的,很難真的讓人發生改變。

其次,驕傲和自卑其實是自戀的一體兩面,都是通過外界獲得價值感,沉浸於得失間的極端體驗,沒有穩定的,整合的自我體驗。

最後,整合的、穩定的、「足夠好」的自我感來自於「足夠好」的媽媽/撫養者。媽媽/撫養者首先是愛孩子的,而不是攻擊孩子的,人為製造挫折的,畢竟自然的成長過程已經有很多的挫折了。還有就是這樣的媽媽/撫養者,是穩定的,整合的,有反思能力的,當孩子遇到挫折的時候,可以首先評估,幫助孩子調整挫折的大小是有挑戰的,同時又不至於是難以完成的,讓孩子獲得應對現實的能力和反思的能力。這樣成長的孩子才是自信的,自愛的,且對別人也是溫和的。


因為很多中國人過的太累,競爭激烈,時刻綳著一根弦,對孩子期許高,一般的合格表現很難滿足他們。


社會險惡,畏畏縮縮頂多被人欺負,把孩子整得跟初生牛犢似的,早晚讓老虎咬死!


謝邀,根本原因是把孩子當成自己私有的財產,沒有當成人看,習慣如此了,代代相傳


跟教育觀念有關吧。一般老一輩的都有這種思想。


中國有一種叫做中庸的思想,又謙虛的美德,有「牆打出頭鳥,木秀於林風必催之,人怕出名豬怕壯」等等俗語,傳播的過程中逐漸的有些極端化。

更多的時候是留後路吧,不然日後不過爾爾,之前的話不是啪啪打臉。


我爸媽好像從來沒貶低過我,他們可能說過別人孩子怎麼怎麼好,但是他們誇的是別人孩子因為努力才變得好(當然沒說我差,說我應該參考他們的優點)。所以我覺得別人的孩子只是我的榜樣,給我動力,並不是我的壓力,最後我變成了家長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因為他們從小就是被這麼對待長大的,他們習慣了這種情緒模式,他們不知道鼓勵誇獎帶來的後果,因為缺乏安全感,也不敢輕易嘗試。


可以嘗試鼓勵孩子的行為,鼓勵他/她因為做了什麼事情,鼓勵過程,不鼓勵結果。強調每天都在進步。或許能化解驕傲或者自卑,因為這兩種行為模式都是結果導致的,而過程很少有人關注。


是的是的!!!我媽媽也是這種人,多優秀都不會在面前誇你,只會背後誇。真的是委屈到不行有時候,明明都這麼努力這麼優秀了還得不到媽媽的誇獎。但是看淡了也沒什麼了,畢竟努力還是為了自己不是為了媽媽,知道自己優秀就好了。

不過自卑真的是會有影響,原來也是那種有點自卑,不好意思被別人誇獎的人,不過遇到男朋友以後他天天誇我現在感覺都有點自大了哈哈哈


因為家長傻——。

家長「算個一加一還以為自己了不起了,還不是我生出來的?!瞎驕傲什麼????」


你邀請到我還蠻有趣的,我的成長經歷蠻貼題的,而我能給的經驗是:認為父母應該懂心理學,跟父母認為孩子天生應該聽話身體好學什麼就能理解什麼是一樣的一廂情願。


父母貶低孩子,並不一定都是怕孩子驕傲,大多數的父母,在潛意識裡都有一種認識,那就是,畏縮自卑,是未來生存的基本素質。


推薦閱讀:

TAG:孩子 | 教育技術 | 自卑 | 父母教育 | 親子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