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茶事活動

《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它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

茶祭,在清明節具有重要地位。

喪祭與茶的關係是十分密切的,在著名的長沙馬王堆西漢古墓中就曾挖掘出茶葉,那時茶葉就已經作為陪葬品出現了。「無茶不在喪」的觀念,在中華祭祀禮儀中根深蒂固。

中國民間歷來流傳以「三茶六酒」(三杯茶、六杯酒)和「清茶四果」作為喪祭中祭品的習俗。我國古代用茶作祭,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在茶碗、茶盞中注入茶水;二是不煮泡只放以干茶;三是不放茶,只放置茶壺、茶盅作象徵。

茶器推薦:銀川堂四件套(含茶托、建水、茶葉罐、急須)

但也有例外,如明徐獻忠《吳興掌故集》載:「我朝太祖皇帝喜顧渚茶,今定製,歲貢奉三十二斤,清明(前)二日,縣官親詣采造,進南京奉先殿焚香而已。」在宜興的縣誌中,也有類似的記載。這就是說,在明永樂遷都北京以後,宜興、長興除向北京進貢芽茶以外,還要在清明前二日,各貢幾十斤茶葉供奉先殿祭祖焚化。

茶器推薦:鶯歌燒電陶爐 黑底銀松款

現在很多南方地區依然保留著清明節用茶做祭的習俗,一般在祭祀之時都會有「敬茶」這一說法,在茶盞中注入茶水,在祭祖之時撒一些茶湯以告慰故去的親人。可見「茶」做為國飲除了用於解渴之外,還在文化傳承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可以說已經浸入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了。

茶器推薦:銀川堂 風沙紋 純銀壺

清明節的茶事活動,不單純是茶祭。

清明節之際,不僅有茶祭,也是採茶、制茶、品茶的大好時光。「且將新火試新茶」,是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望江南·超然台作》的名句。這裡,寫到古代一個重要的禮俗:換新火。而春季改火,恰好在清明前後。改火之際,也是新茶上市之時。

而說到清明喝茶,很多人想到的便是明前茶。「早春茶貴」能在清明節喝上一甌清香的明前茶是一件幸事。明前茶是清明節前採制的茶葉,受蟲害侵擾少,芽葉細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時,由於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採摘標準的產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

清明新火煮新茶,品茗趁年華!

茶器推薦:不覺堂 木璃 心蓮公道杯

-----------------------------------日作海外高端禮品中心-----------------------------------


推薦閱讀:

TAG:清明節 | | 茶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