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人類保護生態環境?

說白了就是利己主義,為什麼這麼多人言之鑿鑿站在道德至高點裝聖母呢?就你一天吃的外賣,零食,各種食品從加工到終端消費所產生的垃圾,其他有的動物一輩子都趕不上。


人曾經是動物中很普通的一種,現在富貴發達了,不認這些親戚了,而且怕被翻黑歷史,還對一些窮親戚趕盡殺絕,只留下一些聽話的親戚,給他們只夠生存的食物,看似帶在身邊照顧,實則從精神和生理上壓榨剝削他們,人類的崛起就是一部赤裸裸生物滅絕史

但別得意,動物消滅完了自然是人類內部分化和壓榨,最後是自我毀滅


人類既不能正確認識世界,也不能正確認識自己。人類的每一頓飯都要殘害多少生命,我們只是高貴的野蠻人。

這世上還有比人更壞的動物沒,為了一己小利殘害萬物生靈?我們鎖門是為了防止誰,從武士刀到原子彈又是威懾誰,我想請問,自古以來,我們的哪一項法律不是懲罰性的呢,不是防止人作惡的呢?

我們不是羊,人是吃肉的動物。為了生存,我們必須屠殺殘害那些對我們毫無威脅的動物。只要我們還在奴役屠殺肉食動物,我們就是惡的。

我們之所以為人,是因為我們處於人的環境當中,什麼是人的環境,今天人真的強大到可以改天換地,甚至是毀天滅地的地步。在人類出現以後,就取代自然因素成為最大的環境,因為他們破壞的力量超過了任何自然因素。然而人是環境的產物,如果沒有了環境,人也就不復存在。

引自《文化篇-人類本質的基礎原理》

人類保護環境因為如果不保護環境,人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基礎。

多說兩句,動物的生存空間夠小了,今天他們已經從廣闊的生存之地進入了狹小的籠子里,人不作死就不會死,但是動物,真的不是如此,為什麼我們還要動物園去中途下車害得這些老虎去死呢?


謝邀!

百年以前,幾乎沒有人意識到環境保護,百年以來,從少數人到多數人,環境保護的意識在迅猛發展,這個就可以形成更大範圍的共識,以前的廠家不需要考慮廢水廢氣的排放,現在有法了,不是不花錢的事情了,而是需要花錢才能搞定的問題,這也叫提高成本,所以很多小廠就干不下去了,環境越來越好。

談環境保護,不是站在至高點,而是一件本分的事情,幾千年前的刀耕火種也知道環境保護才有的吃,現在的環保是說一邊破壞,一邊保護,砍伐森林,也要栽樹種草,並不是為了保護環境,大家都去死,這是另外一個極端。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一朝覺悟,頓改前非。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止於至善。


#解答為什麼題主會覺得「虛偽」

大自然的法則只是適者生存,很簡潔,但人類社會的生存法則不只是適者生存,相比要複雜得多。這也是為什麼題主會感覺到「虛偽」的原因,簡單說就是環境不同,規則不同,不能將同一套規則用在所有環境之中。

「虛偽」這種帶有明顯道德指向的判斷標準只能適用於認可道德體系的人類社會,更不能用於其它不認可或甚至根本不了解人類道德體系的其他種族。

—————————————————————————————————————

#人類社會的規則本質上是什麼?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在這裡做一個小小的改動,即「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小到一個家庭,大學裡的一個宿舍,公司里的一個辦公室;大到一個地區政權或是一個國家,都可以稱作社會。

在某個社會團體中,穩定的規則有著這樣的特點:能夠最大程度的取得社會團體中每個成員的認可,並進而維繫這個團體的生存發展。而若要論整個人類社會,則不得不考慮人類社會的發展歷史。人類在歷史上不斷探索不同的規則,具體化為不同的制度。當這些規則和制度不能繼續維繫該團體的發展之時就會被淘汰,或是戰爭,或是政變……

所以,沒有什麼是永遠正確的,沒有什麼是永遠虛偽的,一切都只是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罷了。

需要不同,制度(或評判標準)不同。而「虛偽」一類的道德標準只是用於維護現行制度,滿足人類現存需要的手段。它通過引起人類情感層面的厭惡感來使大多數人擁護現行制度,是一種高效的政治技巧。

說到這裡,可能很多人覺得不可思議,無法認同,我舉個簡單的例子。

中國古代有很多今天看起來泯滅人性的制度。尤其體現在封建禮教上。但當時的人們反而認為這才是正當的,是高尚品行的體現,甚至是「符合天理」的。例如女子的丈夫死去之後應當守活寡,君王死去之後其妃子,宮女甚至要去殉葬……為什麼?難道當時的人不覺得這樣做是殘忍的,是在強制剝奪他人的權利甚至是生命?不,古人和今人沒什麼區別,他們也有同情之心,只是他們沒有辦法。在生產力低下的當時,這樣的制度能夠在禮儀的層面上最大程度上維持當時社會的運行的基本制度——「封建制」,延續華夏文明的發展。(需要標註的是,中國的「封建制」雖然是歷史的選擇,但是否是歷史唯一的,最好的選擇我個人持保留意見)。

而現階段,我們之所以提倡保護環境,同樣是因為我們的生存和發展是需要這麼做的。只是我們是幸運的,有了更多更高效的手段而已,但要和未來社會的人類相比,我們恐怕在他們眼裡也是悲慘的。我們今天所奉行的某些道德觀,價值觀恐怕也是幼稚的。

正如題主覺得「虛偽」,只是題主站的角度太過超前,對「保護環境」的理解太過純粹,不適用於當前人類的需要。

—————————————————————————————————————

#那所謂的標準是否還有堅持的意義,我們是否還有必要遵循那些道德標準?

有。飯要一口一口吃,人類還處在很年輕的階段,堅持現行的道德標準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人類要學習的還有很多。就像一個孩子剛開始學走路,必然會摔很多跟頭,但只要他一直努力,不斷探索新的方法和技巧,總有一天,他會健步如飛。

我一直以為,人類優於其他種族的一偉大之處在於人類會一代一代不斷努力,當一代人嘔心瀝血,完成自己的使命之後再將成果無私的交給後代人,成為他們努力的起點。人類社會就是這樣,像一個孩子一樣,磕磕絆絆,不斷進步。

而我們這一代,要做的就是做好我們這一代要做的事情,為我們的孩子和後代儘力而為,為他們創造更加輝煌的未來。


謝邀。

我完全贊同題主所說的一切。


中國傳統文化秦法,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又要休養生息。現在人類數量太多造成索取過多,生息無法跟上。


不只是利己,也利人啊。


你學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明白了

解釋是一回事,決策是一回事,我們評價的是決策。並且不是說做的不好,就應當再差些,我們只能向未來看


保護生態環境不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嗎?


只是感動自己的行為罷了


我可以分別評價小A小B小C小D如何保護生態環境, 唯獨評價不了人類。人類是無數個ABCD。


準確的說是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從根本上講當然是為了人類可持續的更好的發展下去。


謝邀,怎麼說呢,人類的環境治理總是先污染後治理,但這也沒辦法啊。有獲得總得有付出。就比如火力發電,因為水力風力太陽能總有一些地域環境的局限,所以只能造火力發電廠,以前是沒有那個條件來質量污染,但現在人類環保意識總的來說是有提高的,所以開展了一系列的環保整治活動。這點在把打著環保治理來貪污踢開後,還是可以的。再說你的利己主義,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么,聖人可能會有,但那也得建立在物質豐富的基礎上。

說到底,人類建立的一系列工業發展都是為了提升自己的生活水平來建造的,在祖先一步步爬升到食物鏈的最頂端而且也沒有外星生命入侵的前提下我們還能能幹什麼呢?只能享受啊,你說的站在道德制高點的一些人,也只是少數,做好自己就行。


那又怎樣?面對大型肉食動物,直到人類普及火器後才擁有絕對優勢,人類真正站在食物鏈頂端才多少年?

話說回來,人類本來也就不是保護地球,人類是保護自己生存的環境。地球才不需要人類保護,就算人類用核彈把地球炸一遍,所有人全炸死了,地球也不過再花個一個紀元,又是生機勃勃的綠色星球。


你要把自己當動物,不當人,沒人會反對。因為人本身就是高於所有其他動物的,所以人類成為了地球的主宰。


推薦閱讀:

TAG: | 生態保護 | 生態環境 | 聖母網路語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