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心理學問題少有專業回答?

很多問題,比如編程、物理、化學等,都可以在百度上搜到專業人士較為專業的回答,並且也都能搜到原理性的回答,但是搜與心理學有關的問題,都是一些熱心網友看似合乎邏輯實則都是一些經驗性的老生常談的結論,而且從來不談原理,例如我們可以搜索到「什麼是外向什麼是內向」但是從來搜不到「是什麼導致一個人內向或者外向」這樣的回答,請問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人類是極為複雜的存在,但是現代心理學還太年輕,所以關於人類心智、行為和關係的研究在現階段並沒有辦法總結出所謂的原理性的理論。

現代心理學是一個極為年輕的學科,只有一百來年歷史,現代科學相對於人類發展史也是極為年輕的。但是我們需要討論的很多問題都是數百萬年來積累和塑造形成的。科學只能夠研究可以被衡量的東西,但是我們對於如何衡量人這個問題還有很多努力要做。所以這個階段心理學對很多問題的探討顯得很捉襟見肘非常正常。

大家會預期心理學可以解答所有關於人和生活的現象,這當中可能也是對心理學抱有了太高期望。但事實是人類和人類社會都在飛速變化,而研究和理論的建構總是滯後的。比如00後一代人玩著iPad長大,這會對他們的人格發展和人際交往有怎樣的影響?顯然在生活中我們已經體驗到了一些差異,然而在心理學研究上面還並沒有辦法對這個問題在做出嚴謹系統的回答。

第二,人類進化的過程決定了我們更善於從故事和經驗而非理論來討論問題。站在歷史的角度,現代科學的世界觀建立非常非常晚,而在這套世界觀建立之前的漫長歲月里,人類是如何來認識世界的?

從進化心理學角度來說,有兩個特徵:其一是我們的進化絕大部分是在群體中完成的,所以我們會傾向於將一切事物和問題的探討人格化。比如說到潛意識或者熱認知,我們會用內在智慧,內心聲音這樣的方式去描述它。這樣的描述方式會讓強調現代科學世界觀的人感到困惑,因為這不是一種客觀可靠的描述方式。

另一個特徵是我們更習慣通過敘事和故事來認識世界。從古至今所有的神話、傳說、宗教故事和寓言都承載了人類文明和個體社會化的核心作用。人類通過故事來描述和理解關於自己的很多現象,這樣的描述方式在現代科學看來不一定嚴謹,但是卻足以讓我們理解許多問題。

舉個例子,許多宗教都要求人們對神明貢獻祭品,這看上去好像很蠢,因為並不會真的有神明來享用你的祭品,但是放在現代心理學裡,這實質上是在教會人們延遲滿足的問題。你需要犧牲一些當下的利益,才能在未來獲得更大的收益。我們從實踐中發現了這樣的規律,於是構建出了關於這條規律的人格化的,故事化的理解。

所以在今天,這樣的解讀方式雖然在現代科學的對比之下顯得越來越站不住腳,但卻依然是我們習慣甚至偏好的選擇。心理學研究也發現,人在聽故事的時候大腦的調動程度是更高的。講故事不一定科學,但是的確對人有更大影響,也就能夠獲得更多關注。

第三,心理學領域的提問,往往有較強的情緒屬性,所以在回答上難以保持完全科學理性。人們如何決定關注哪些問題,不關注哪些問題,在客觀世界和人類心智這兩個領域裡,選擇方式是不一樣的。我們在客觀世界裡關注的問題通常具有明顯的實用價值,甚至是商業價值。但是關於人的問題,我們通常關注的問題則更具有情感價值。

換句話說,提出心理學相關問題的時候,往往是因為這個問題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情緒反應。而情緒反應也會使得我們在提問和思考的時候更加偏離科學性思維。舉個例子,一個人從來不在知乎上提問,但是有一天她分手了,這令她非常痛苦,所以她最終決定提出一個關於分手的問題。想像如果知乎上關於心理學的問題,相當大比例都是這樣產生的,那麼心理學問題總體來說就不僅僅是對問題的好奇探討了,而是在有一定程度上具備了情感表達和尋求社會支持的屬性。

人們會通過提問來講述自己的經歷,表達自己的困惑或者痛苦。雖然我們強調科學性,但是當你面對一個痛苦和渴望支持的人時,或許是不太願意講述的冷冰冰的研究和理論的。

由於提問者帶有強烈情緒,比如分手之痛,所以提出問題的方式本身也會具有強烈的導向性。比如她關於分手的提問可能會是「分手了走不出來,我該怎麼辦?」如果是讓專業人士來提同樣的問題,可能會是「哪些因素有助於分手後情緒處理和整合的進行?」。後面一種提問方式顯然可以幫助你獲得更加專業的回答,但是前面一類問題更常見,所以回答者在回應的時候,說話的方式和想像出來的讀者形象就更像是在安慰支持一個情緒低落的朋友,而不是給一個求教心理學知識的學生講課。

所以總結一下, 就是心理學當前確實沒有辦法很好地回答有些問題,人本來也更喜歡聽故事,而且提問者往往都帶著情緒提問,所以回答者在寫答案的時候不光是在講理也是在給情感支持。因此心理學相關的答案,相比於其他領域可能會有較高比例的回答是「非專業性」的。


話題經驗:心理學科班出身,做過用戶研究,也做過商業分析,現在高校從事商學專業教學工作。

補充1:回答一下題主問題描述中「是什麼導致一個人內向或者外向」這一問題:其實1970年就有一篇文章了(The psychophysiological basis of introversion-extraversion)。心理學回答了很多問題,但是門檻太高,一般人不知道怎麼得到答案,而專業人士也沒啥動力去回答(沒有物質或精神激勵)。

原答案:

1. 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和大眾認知有偏差,專業的心理學問題門檻高(需要高等教育階段接受實驗科學教育)

2. 心理學本身的體系複雜,與其稱之為一門獨立學科,不如稱之為其他學科的研究工具

針對第一點,幾乎所有心理學學生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告訴別人自己學心理學時,對方的反應基本是「哇,好厲害,那你知道我現在在想什麼嗎?」之類的。

大眾眼中的心理學,是「我遇到了情感問題需要開解」,是「我要一眼看穿對方」,是「我想知道社會現象背後大家是怎麼想的」。雖然這些問題心理學一定程度上也能以特定視角回答,但大眾眼中的心理學,本質上是在期待用知音和故事會來解釋其實比較嚴肅的問題的。

這樣就造成大眾和專業從業者的鴻溝,大眾以為自己在說心理學的專業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本質上連科學問題都不是。

現在說下什麼是心理學專業問題。心理學研究 人類個體的認知(例如記憶力,學習規律)、決策、情感和人格(例如內向或外向),心理學也研究 人類群體的規律及其實際應用(例如怎麼管理和激勵員工)。但是這些研究的問題無一離不開 實驗思維或者實證主義(empiricism)的思路,而通常的數學工具是統計學

這裡背後的問題就是,專業的心理學問題一定問的是「一般規律」,也就是用統計分析的結果說事情的,而即便是理工科的大學生,若專業不需要涉及統計學,也不能完全理解這個問題的專業回答講的是什麼,只能接受被掰碎揉成粉的「乾貨」

如果前者造成了提問者和回答者「牛頭不對馬嘴」現象,這一點就造成了從業者不願意以非常「專業「的方法回答問題。即便是科普,從業者也更加傾向於只講結論,而不告訴受眾答案是怎麼來的。

當然這一困境也造成心理學領域民科橫行。舉個例子,我其實在一些場合科普過類似「四色人格」、「九型人格」、「巨嬰」並不是科學的心理學理論,比較客氣的人會罵我「張口就來」,比較不客氣的呢,直接懷疑我的動機是什麼。

事實上,在知乎這個現象也是長盛不衰。我比較佩服 @狼寶寶 和 @KnowYourself ,他們很多回答和文章都有文獻支持,而這個是非常費精力的。

針對第二點,心理學的學科體系問題

這個問題本質上是前一個問題的深化——心理學到底是什麼。心理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但是從哲學中獨立成為獨立學科也不過百餘年,而且獨立事件正是用實驗法測量感覺。

當代心理學體系是怎麼樣的呢?我想用四件事情進行闡述

1)心理學本科生學什麼?

一定會學的課程包括:統計、實驗心理學和心理測量(數理基礎以及實驗研究基礎);發展心理學(「怎麼養小孩」,和教育相關);神經生理學(和醫學相關);社會心理學(和社會學相關)。而依照各地特色不同可能包括心理諮詢(可能是大家最熟的方向了,然而科班卻是少數),人類工效學(怎麼設計設備使人用得更舒服),組織行為學(怎麼管理組織和員工,也稱管理心理學)……

發現了嗎,心理學學科交叉比較廣!

2)心理學學術會議是什麼畫風?

這次不列菜單了,就說我參與過的一次國際會議,我報告的是有關企業管理的主題,但我去聽了有關非洲戰後兒童心理創傷的報告,也聽了有關模擬去火星志願者封閉體驗500天的實驗,至於做認知神經科學之類的,本來就是主流,也不必多說。

3)我國心理學科研搞什麼?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是我們國家最重要的科研資助項目,心理學歸屬領域:C 生命科學部 —— C09 神經科學與心理學 —— C0902 心理學(也可以包括 C0903 認知科學)。下設子領域:

看,其實這些學科方向差異巨大

4)心理學學生都去做什麼工作了?

作為曾經的就業紅牌專業,百花齊放是常態。不過,我以前的很多同學去當HR了,還有一部分同學去了互聯網行業,他們都屬於專業對口。

以上的一大段文字,論證的是一件事情,心理學體系如此複雜,以至於問題細化到某一子領域,沒有足夠的專業人員回答專業問題(況且答題基本屬於無償性質)。

事實上,美國心理學會(APA)在上世紀中期就有過提議,號召心理學從業者進入各子領域,和相關學科充分整合。本人也算是這個思潮的實踐者,即便心理學出身,但最後做的還是商學的教學和科研,這樣,除非是和人力資源或者市場營銷相關的專業問題,其他問題本人若來回答其實專業性還是有所欠缺的。相信其他情況同理。(再扣一下論點2,在我個人觀點看來,心理學本質上學的是一種分析人類行為相關問題的方法論)

總體而言,本問的答案是:

  1. 專業的心理學問題門檻高,因此提問者和回答者都不能專業地問答。
  2. 心理學科學體系複雜,細分領域的從業者數量不夠,以致於很少有人回答專業問題。


很多心理學問題關乎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給出「常識」性的解釋。而心理學的特別之處在於,用系統實證的科學方法對這些「常識」加以檢驗。

要研究一個心理學問題,心理學家會首先查文獻,看之前的實證研究有什麼研究進展;在此基礎上,提出自己新的見解和假設;然後用實證方法驗證假設,也就是招募被試收集數據,用統計學的方法分析結果等;之後研究結果會經過同行評審和重複研究以確定其可靠性。

基於這種科學素養和操守,對於網友提出的心理學問題,心理學人要回答的話至少也要經過文獻綜述這一步,建立在之前的實證結果的基礎上。但文獻綜述是相當費時費力的,做自己的研究通常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來進行文獻梳理。

尤其是,當要回答的這些問題不是回答者專精的研究方向時,要回答起來更為不易。心理學十分龐雜,每個研究者所做的研究都比較碎片化,研究人臉識別的研究者多半對青少年叛逆沒有很多見解,研究合作與利他的研究者對內外向大概也不多涉獵。因為不同研究方向間隔閡較大,要回答非專精研究方向的問題不僅費時費力,還擔心自己的回答不夠專業、全面。

除了心理學人本身的這一難處之外,很多看起來簡單的問題,回答起來其實很難。心理學研究想要達到的四個層次「描述-解釋-預測-控制」,現在很多領域的研究還停留在解釋層面,也就是說只有描述的結果是比較可靠可以傳播的。像題主提到的「什麼是內外向」,這就是個描述的問題,回答起來相對簡單;但「是什麼導致一個人內/外向」就是一個解釋甚至預測的問題,要回答起來並不是「A導致了B」這麼簡單。通常影響因素很多,因素之間還可能存在交互作用相互影響,比如「內外向」受到先天因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環境因素又不勝枚舉,同時先天因素還會影響後天環境的選擇,後天環境又會影響先天因素的表達。(這裡不是專門回答這個問題就不列參考文獻了)。對於很多問題,當前的研究進展還不足以提供一個全面的、讓心理學人自己滿意的答案。

綜上:

1. 心理學人思考問題講求證據,學科的碎片化導致求證十分不易

2. 很多關於心理學的問題比看上去更難回答。


知乎上心理學相關的回答還是比較多的,其中專業的回答也不少,只是比起娛樂圈,科研圈的瓜還是吸引力太少了,關注度不高;

再者,心理學專業的辭彙,表達有些和日常用語一致但是含義卻天差萬別,

比如:隨意,我們日常說起隨意,就是 隨便之意,但是心理學中隨意的內涵是指?有目的,需要個體意志努力。

另外,心理學誕生、發展國外一直領先,國內研究多參照國外學者的原理,模型,所以對於語言運用也有一定要求。

所以,看這類文章的門檻還是比較高的,也不容易看進去,這也是一方面原因吧。

另外,知乎現在的氛圍,多是吃瓜圈,娛樂圈,追熱點容易,流量多,吸引人,之前的津巴多教授的實驗雖然在官方推下有些浪花,不過幾天也就湮滅了。

這些大佬的回答都很專業也比較易懂:

@曾旻

為什麼有些小孩子會幹出很殘忍的事情,長大了卻不會了??

www.zhihu.com圖標

@狼寶寶

顏色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人的判斷和決策??

www.zhihu.com圖標女人的情緒是不是相對不如男人穩定??

www.zhihu.com圖標

@熊希靈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為什麼網路上容易出現極端行為??

www.zhihu.com圖標


因為問的很多問題是心理問題而不是心理學問題


推薦閱讀:

TAG:心理學 | 心理 | 心理諮詢 | 心理學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