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實戰派——動力鏈最佳運動模式

動力鏈模型的起源

什麼是動力鏈?這是一個你需要理解的概念或思維方式,因為它是人體如何運作的,這可能對你來說是一個非常模糊的定義,所以讓我們從頭來說起,讀到最後,你會發現動力鏈是一切運動,它不只是幫助你的運動,它就是運動本身,而當你了解與運用它的時候——你就能更有效的使用你的身體

kinetic chain動力鏈

kinetic chain動力鏈理論早在1875就被提出過,在動力鏈理論中,我們考慮運動的最小單位是關節,諸多關節運動的協作產生了整體上的複雜動作。所以每一個關節的功能就決定了整體動作的表現,任何一個關節功能受限都會導致整體動作的失衡,單獨的肌肉關節不能單獨起作用,而是它們作為一組一起工作,用於任何有意義的運動,這意味著我們不僅擁有肌肉,還擁有控制肌肉的神經系統

通過鍛煉單一肌肉——孤立訓練法,胸肩背腿二三頭,你的確會變得更強壯,它可以很好的產生肌肥大,因此為什麼健美運動員選擇孤立運動

但是你缺少了將這種訓練轉移到運動中能力,對於許多運動,如:田徑、拳擊、舉重、籃球等力量與技巧兼具的專項運動,我們需要更多功能性訓練,而不是更多的二頭彎舉

有時你需要更聰明地訓練

動力鏈

從解剖學角度來看,動力鏈指的是肢體的所有關節和肌肉以及它們連接的脊柱部分。因此,上部動力鏈將由手指,手腕,肘部,肩部,肩胛骨和脊柱組成。下肢動力鏈包括腳趾,腳,腳踝,膝蓋,臀部,骨盆和脊柱之間的協同作用

說到關節就不得不提SM

S就是穩定(S stability) M就是靈活(M mobility) 關節天生具有的兩種特性

什麼是靈活(M mobility) ?

關節靈活性含義:1、關節合理的伸展度即被動活動度2、關節在合理伸展度中的力量即主動伸展性

關節需要在其合理的運動範圍之內,並在範圍內有足夠的主動力量,

什麼是穩定?(S stability)

關節穩定性含義:1、關節在其中立位關節面均勻負載即被動穩定性 2、關節在穩定的中立位均勻負載的情況能夠合理髮力,關節並無過多的剪切力

穩定(S stability)與 靈活(M mobility)

穩定(S stability)與 靈活(M mobility) 這兩種並不會孤立的存在,而是相輔相成同時存在的,但他們在不同的關節之中表現出的側重點是不一樣的,而關節在人體整體動力鏈中體現的側重點也是不一樣

在人體的整體運動結構中,不同的關節所凸顯出來的功能是不同的,並且它們遵循一定的邏輯分布

在身體中靈活性關節:踝關節、髖關節、胸椎、頸椎、肩關節、腕關節

在身體中穩定性關節:跟距關節、膝關節、腰椎、鎖骨、肘關節

我們可以看到,關節的特性分布為,穩定關節——靈活關節——穩定關節——靈活關節,每個穩定關節都緊鄰著靈活關節

當你了解到這一點,對你今後的運動意義是重大的,當關節喪失其本來的功能,發生紊亂的時候,如靈活性關節發生過緊的情況,其功能的喪失會加重我們臨近的穩定關節,從而發生代償,即:穩定性關節幫助靈活性做功

但在這種情況下本身作用為穩定性的穩定關節幫助靈活性代償,就容易發生傷病

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才能為我們身體發生最大功效,而當某個關節出現問題的,引起的往往是鏈條式的問題,當單個關節做好本職工作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良好使用身體鏈條

鏈條的分類——開鏈與閉鏈

動力鏈可以分為兩類:閉合動力鏈條(閉鏈 CKC)與開鏈動力鏈條(開鏈 OKC)

閉合動力鏈(CKC closed kinetic chain)簡單的說身體的遠端不動近端動,如深蹲、引體向上、俯卧撐

通過我們的身體產生力量,改變我們自身的運動狀態,面對大的阻力的時候,我們可以控制自身,通過物體將力作用於自身,整體動作表現出極好的穩定性

開放動力鏈(OKC open kinetic chain )簡單的說身體的近端不動遠端動,如高位下拉、彎舉、投擲

通過我們身體的力量,改變了外界物體的運動狀態,面對小的阻力的時候,我們可以控制動作,將力作用於物體上,整體動作表現出極好的靈活性

開鏈和閉鏈直接影響我們的訓練適應,因為它們所表現的力學結構是不同的,這也直接決定了我們何種訓練適合何種項目

想保持健康下最大的提高自身的競技水平,想讓自身的競技巔峰時間更長?想更健康的運動?想快速提高自身的成績,將動力鏈模型整合到訓練中

一般而言,嘗試利用動力鏈概念來實現自身的目標或客戶的目標,想要更大的腿部力量,深蹲和硬拉可以幫助你,雙腿硬拉還是單腿硬拉呢?當然是:單腿

為什麼要單腿呢?可是你有沒有想過,在大多數運動中,我們都是以單腿方式進行運動的,比方說:跑步、跨欄,在大多數的球類運動如:足球、籃球之中,我們往往也是以單腿進行發力的,那麼此時單腿力量的訓練,會更加有利於提高我們的運動表現

不得不說的動作

坐姿腿屈伸,通過動力鏈條理論分析,我們知道它是一個開鏈運動,如果你是一個籃球運動員,那麼你在彈跳中需要的是閉鏈運動:跳躍、奔跑

而懸空做膝關節伸展這類動作不要說在籃球運動員,在普通人身上我們何時會看到這種動作呢?答案是:沒有

除了在這台價值8000的機器上你可以使用這樣的動作模式,在其他運動以及日常生活中,你都休想使用這個雞肋的動作,那麼如此雞肋的訓練到底是為了什麼?

我不能完全否認它的價值,但是時間寶貴,訓練如同投資,訓練的收益是十分重要的,投資1000元給一支股票如果要等到一百年才能賺回100元的話,那麼這投資就是在賠錢

每天花一小時訓練坐姿腿屈伸,不能帶來有效的肌肥大、不能提高運動表現、不能提高生活的健康水平,同樣一小時的訓練如果用在深蹲上,我想你會收穫的更多得多

想要更強壯的運動表現,遠離孤立主義思維,利用整個動力鏈

在動力鏈理論中,我們考慮運動的最小單位是關節,諸多關節運動的協作產生了整體上的複雜動作。所以每一個關節的功能就決定了整體動作的表現,任何一個關節功能受限都會導致整體動作的失衡,學會整體的看待問題

拒絕健身毒雞湯,不開經驗主義車,我是孟生,我們下期見

拒絕健身毒雞湯,不開經驗主義車,我是孟生

聲明:本人系 Keep 簽約作者,本文首發於 Keep

本公眾號除特別聲明,全部原創

我已委託「維權騎士」(rightknights.com)的版權保護計劃

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轉載,侵權必究

相關課程、活動信息、有償轉載、約稿等——相關商業合作請後台私信

本文旨在分享,任何判斷與調整方案請理性看待,練習與調整聯繫應該在有專業指導下進行-諮詢專業醫師,請謹慎學習和參考

動中覺察——動力鏈系列

運動實戰派——什麼是動力鏈最佳運動模式(本篇)

精選留言入選

孟生曰:共勉

歡迎大家踴躍留言,有關訓練、營養、運動損傷的問題與想法,歡迎留言

掃描二維碼進入小程序可進行留言


推薦閱讀:

TAG:肌肉 | 體能訓練 | 訓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