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對太陽穴凹陷有什麼誤解?這種情況千萬別盲目填充!

你覺得自己的太陽穴凹陷是真的凹陷嗎?你認為玻尿酸或者脂肪填充就能解決你的太陽穴問題嗎?今天小小醬就來分析分析「那些被誤解的太陽穴凹陷」。

我們首先來明確一下太陽穴的範圍,太陽穴在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在醫學上被稱為顳部,即指的是上圖紅色區域,本文對太陽穴的探討也基於此。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導致太陽穴凹陷視覺效果的原因。

01

以太陽穴處軟組織的流失為主

所謂標準的太陽穴凹陷其實指的是太陽穴處的軟組織凹陷,而顳部的骨骼沒有出現凹陷的問題。

前額兩側的頭骨發育相對良好,線條相對流暢。但年齡增加所帶來的衰老問題很容易導致面部軟組織的下垂和流逝,太陽穴處更甚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下並不建議只做太陽穴填充,軟組織流失其實徵兆的是衰老問題,如果是嚴重下垂、乾癟的面頰搭配年輕飽滿的太陽穴,未免會導致割裂感太強

所以普遍來說會建議先提升面部的年輕化程度(超聲刀、熱瑪吉、埋線提升等),再配合太陽穴的填充,使得面部融合一體,年輕自然

02

額頭向內縮窄為主

這種情況主要討論的是額頭的骨骼(所指非後側的頭骨)問題所帶來前額兩側的視覺凹陷。額頭低窄,兩側骨骼線條從最高點的顴骨處開始向人面部中心線偏斜。

如上圖的「頭型」缺乏圓潤感,額頭窄而且折線和稜角較多,所以會給人硬朗甚至兇狠等偏男性化的感覺。

這種情況下,太陽穴凹陷只是一個附屬問題或者說是骨骼問題所帶來的表象。

解決方案同樣可以選擇填充,但是要注意模仿女性額頭形態,優先把額頭的轉折處填平,接著順著額頭的轉折處把太陽穴填平。此種方法還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顴骨較高的視覺效果(非真正意義上的高顴骨)

不過要注意千萬不能貪心,只需把額頭顳部填平即可,不能把太陽穴填的太寬,否則會顯得太假。

03

頭骨兩側不夠飽滿為主

這裡所說的頭骨兩側是指下圖藍色部分與頭髮部分的重合區域。

我們要明確的是,填充法只能填平相對凹陷的地方,即有相對高的地方和相對低的部分才能實現填充。但如果是頭骨兩側問題,單純通過填充是難以實現改善的。

下圖示例:額頭和太陽穴相對飽滿,但是頭骨兩側向內偏斜。

如果你的下頜沒有突出肥大,顴骨顴弓也沒有明顯的凸起和外擴,同時下巴也不算寬短,只是頭部上圍向內變窄(整體的臉型變化呈現出窄、略寬、窄的變化,即申字臉),這種情況下其實問題不算嚴重,只需在造型上做以修飾就可,即注重頭部上圍蓬鬆感的打造

但如果在頭骨兩側不夠飽滿的情況下顴骨和下頜也比較突出,同時下巴的發育也不夠好,即整體的臉型呈現出窄、寬、寬的變化,那就比較悲催了。

比較恰當的解決方案是,顴骨和下頜哪裡突出就消滅哪裡,同時延長下巴讓面部看起來更加舒展,最後根據太陽穴的情況再選擇是否進行填充

如上圖,對顴弓和顴骨的高度進行修正(顴弓內推、磨平顴骨等手術),削弱臉部線條的突兀感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太陽穴和顴骨的高度差。

如果再不幸點兒,以上談及的問題以多重組合的方式呈現到一個人的臉上,先不要崩潰,如果是頭骨畸形嚴重,可優先通過顱骨手術解決,如果頭骨的狀態在可接受範圍內,可考慮解決顴骨和下頜的問題,最後再輔之以填充。

如果先進行填充,為了輪廓的圓潤和柔和而注射,小心誤入臉變得更寬、更大的歧途。

簡單總結

1

無其他問題、單純的太陽穴凹陷,填充即可。

2

伴隨著面部下垂、組織流失的太陽穴凹陷,優先解決臉部衰老問題,再進行填充。

3

骨頭的問題佔據主導(額頭兩側、頭骨兩側、顴骨、下頜等),優先解決面部骨骼突出問題,如果同時伴隨太陽穴凹陷再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填充。

推薦閱讀:

TAG:整形 | 微整形 | 整形外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