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聽意見少決策 | 高質量決策幾大法則

如果你是一名要學抖音賺錢的朋友,歡迎加入下面:我的抖音交流圈

點擊即可加入我的抖音創業交流圈免費領取更多的抖音運營學習資料

你願意聽取別人的意見嗎?

什麼樣的決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決策?

每逢年底,我常會收到旗下各個單位提交的報告。

有些系統性的報告提案比較詳細,不只提出一套方案,而是會提供多套(比如建議A方案如何,B方案如何),最後讓我來做選擇。

這引發了我一些思考。

大多數時候,我們都會直接選擇或者同意A/B方案,包括我有時候也會這樣做,選擇完後各個單位就會按照所批示的某個方案去執行,整個的決策鏈條就結束了。

後來我反覆思考,覺得這樣做會有問題,主要有三個方面:

1. 決策質量不高。因為下屬或提案單位所考慮的維度變成了整個決策的最高維度。

有些問題如果沒有考慮到,方案中沒有體現,而選擇這個方案去執行,那麼這一決策的質量一定不會太高;

2. 只是簡單地劃鉤,缺乏上下深度交流,共識就無法形成。沒有共識也無法形成真正的執行力;

3. 整個組織因為缺乏共識,決策質量也不高,將會導致整個組織的學習能力原地踏步,甚至越來越低,那麼組織成長性就沒有保障。一、什麼是真正科學的決策1.什麼是真正意義上的「決策」

管理學大師赫伯特?西蒙講過:「管理就是決策」,決策對管理非常重要。

決策不僅對管理重要,對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人的一生要經歷無數個決策鏈條,不斷做出選擇,每一個岔路的選擇都會影響後面人生的發展歷程。

但嚴格來講,絕大多數人一生也不可能做多少重大的決策。

比如部門領導布置給你一個重要任務,你把任務完成,但實際上沒有多少決策含量。

比如去買東西,兩件物品價格接近,一個質量好一個質量差,我們肯定會選擇質量好的,或者兩件物品質量差不多,一個價格高一個價格低,我們肯定會選擇價格低的。這些簡單的日常行為嚴格意義上講都不叫決策。

真正意義上的決策是面對「很難做出判斷」或者「多種方案相比各有優劣、不相伯仲」的時候我們該如何抉擇,這往往是一個非常糾結的心理過程。

比如某下屬打報告提了三個方案:A、B、C,我們首先肯定會分析三個方案的利弊,但很多事情的利弊並非顯而易見,背後的邏輯也是錯綜複雜的,極少有「1+1大於2」這樣讓我們很容易做出的數學判斷,也很難輕易就將決策做得很完美。

有次開戰略會議的時候,某顧問老師說:「你們討論戰略怎麼能開開心心、輕輕鬆鬆的呢?所有決策都涉及到選擇,戰略涉及到的都是重大選擇,重大選擇都是非常痛苦的,你們怎麼可能開開心心、輕輕鬆鬆就把戰略問題搞定了呢?」從這個角度上講,要做出重大、正確的選擇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不易之事。

大部分人可能是隨波逐流、按部就班聽從指令或者憑直覺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很少是科學的決策,或者根本稱不上是「決策」。

2.企業越大越成熟,越需要科學「決策」

我們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是否所有老闆的決策都是深謀遠慮、深思熟慮的結果呢?

以我個人接觸實際經營的經歷,包括請教一些領導和大老闆,這個問題要一分為二地看,應該說大企業的重大決策一般都有一定的科學性,但大部分創業型企業的決策往往都靠創始人的直覺、經驗、使命感驅動,很難說科學還是非科學。

因為在起步和創業階段,企業必須在變化中不斷調整,不斷做微決策,錯了馬上就改或者調整要快。

比如我們的「K生活項目」,誰也無法給一個頂層設計,做一個完美執行路徑圖出來,以決定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它就是一個創業型項目,可能每天會面臨新的情況,每天都要做選擇。

選擇之後會有一個反饋,這個反饋是對還是錯,好還是不好,作為組織來講,必須要有一個應對方案。

如果對,就堅持深挖;如果不對,如何去調整。

所以對創業型項目的決策,比系統架構設計要重要得多。

但企業到了成熟階段,或者規模比較大時再做決策,則一定要有科學含量。

3.什麼是真正科學的決策

決策需要有科學含量,但什麼是真正科學的決策卻沒有標準答案,包括許多講管理,講決策的書也沒有統一的定義。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聽大多數人的意見,與少數的人商量,最後自己做決策」。

這句話講的只是決策的原則,是在決策過程中信息由寬到窄的一個過程,也很難說這就是科學決策。

萬維鋼老師在得到「精英日課」中講了一個案例。

有位叫約瑟夫?普利斯特里的英國化學家(著作《電學史》與《光學史》,發現了氧氣、氨氣等十餘種氣體),非常有名,社會地位也比較高。

他生了8個孩子,收入不高,經濟比較緊張。

此時,有人聘請他做一名家庭教師兼顧問,工資是現在的2.5倍,工作地點在僱主家中。

普利斯特里此時就面臨一個決策,去或者不去,利弊都有。

好處很明顯:工資很高,能夠減輕家裡的經濟壓力。

顧慮有三點:第一,工作地點比較遠,要離開家;第二,工作性質比較模糊,時間不確定性大,可能會影響自己獨立的研究工作。第三,不清楚與對方能否合得來,將來萬一相處不好怎麼辦。

所以這個選擇確實非常不容易。但普利斯特里並沒有從中二選一,而是改變了選項。

他與僱主商量增加了兩項要求:

首先我能否指派一個老師到你家,我仍然住鄉下,遠程指揮,如果一定需要我面對面溝通,可以臨時去倫敦;

第二,如果我們兩個人將來關係鬧僵了,我的工作做不下去,能否保證每年給我至少150英鎊(僱主之前開價為250英鎊/年),且終生不變。

最後,僱主同意了。而七年後,他們兩人確實「分手」,但最終也是按照契約來執行。案例中決策的結果其實不重要,但整個決策過程給我帶來很大啟發,主要有四點,這也是科學決策最重要的四項要素:

第一,我們做決策的時候,並非只是簡單的二選一或三選一,要想想現有的方案是否已經是能想到的最好選擇?還有更好的嗎?就像普利斯特里在原有方案上擴充了一些選項,提高了決策的範圍,實際上間接提高了決策的質量;

第二,要實事求是做一些基礎調查,分析清楚來龍去脈。重大決策要花點時間,不是我們想當然地拍個腦袋做選擇,而是要做一些基礎的調研,評估與分析每項的優劣。比如普利斯特里向他朋友了解僱主的基本情況,收集一些看法和意見,以便對自己前景有一個相對客觀的評估;

第三,要從更長遠的角度去考慮,而非僅考量短期利益;

第四,任何決策都有可能失誤,關鍵是否有應對預案。比如普利斯特里在事前就與僱主約定好「分手」契約,事實也證明這不僅在後來很好地保障了他自身的利益,也讓他與僱主仍然保持良好的關係。

而通常中國式的慣性思維是大家和和氣氣,「醜話」都不願說在前面,但一旦真的發生決裂,兩方最終就會鬧得很僵,可能就是「老死不相往來」,甚至整個事態會朝更加失控的方向發展。這四點啟發可能看起來很簡單,有時我們也會用,但往往只是用四個點中的一兩點,或者是無意識在用。

如果面對重大決策我們有意識去養成這種科學決策的思維方式,或者去應用科學決策的流程,那對提高決策質量和個人成長都會有很大幫助。

4.領導必須要有科學決策的意識

前段時間我翻過一本書,是齊德學寫的《巨人的較量:抗美援朝高層決策》,寫的是1950年1953年中共在毛主席領導下如何做出了「抗美援朝」的決策。

這是站在國家政治、經濟、軍事層面所做的決策,絕對是非常重大的決策。歷史我們都很清楚,最後中國出兵,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但當時朝鮮戰爭爆發前,主席在徵求大家意見的時候,絕大多數都反對出兵。反對的理由非常充分,因為當時國家成立不到一年,才剛剛解放海南島,西藏、台灣還沒解放,全中國還有40多萬的匪患,經濟正在恢復中,土改也剛開始進行,國家的精力開始逐漸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

這時候大家理性的判斷肯定是踏踏實實搞經濟建設,按兵不動是最好的。

但最後主席還是決定要派兵去援助朝鮮。從現在來看,這個決策的最終結果是非常英明的。

無論從政治、經濟、軍事上來看都是非常正確的,是有利於中國長期發展的正確選擇。

據當時披露的一些資料來看,如果美軍登陸仁川之後佔領整個朝鮮,隨時都可能對中國進行戰爭挑釁,中國就不可能像現在這樣安心搞經濟建設,所以無論從中國短期、長遠利益考慮,都必須要出兵抗美援朝。

當時主席的決策也花了好幾個月時間,也是一步一步過來的:

首先,最初並沒有立即決定打或者不打,而是先調兵組建了東北邊防軍,在打與不打之間採取了一個過渡方案,並且沒有以國家的名義,而是以「志願軍」的名義去參軍。

第二,不斷向各方開展實事求是的調研,包括聽取蘇方斯大林的意見(當然最終蘇聯沒有真正支持)。

第三,從中國長遠發展利益角度考慮,必須要出兵。

第四,並沒有盲目自信認為一定能取得勝利,據當時的資料披露,如果抗美援朝失敗,毛主席也說過「不行再打幾年游擊」,說明他已經做好了失敗的思想準備和應對方案。「抗美援朝」算是一個重大的決策,但並不是簡單、輕而易舉就做出的,而是科學含金量很高的決策。

我們一般人很少會遇到重大決策,但諸如「選擇上哪個大學」、「大學之後去哪裡工作」、「職業選擇」、「結婚」等這些事情,我認為都是普通人一生中比較重大的決策,都應該用「科學決策」的基本模型和要素來論證與檢驗,提升決策的質量。

二、高質量「決策」背後的

三個重要維度我們平時會比較關注領導決策的結果是什麼,然後馬上去執行。而從自身成長、進步的角度看,領導到底選擇A還是B其實並不重要,關鍵是要了解他為什麼選A或B,也就是他決策背後的依據到底是什麼,決策背後是怎麼思考的。

尤其是一些優秀的人、優秀的企業家所做的決策,我們以「主人公」的角度模擬思考一下,「他為什麼做這個決策」,「當時是什麼情境」,「他是怎麼考慮的」,「如果我是他我會怎麼做」等等,我認為大家可以慢慢養成這個習慣,這對我們成長會非常有幫助。

那麼高質量決策背後的力量是什麼?我認為最重要的是三個維度:第一是價值觀,第二是遠見,第三是邏輯。

1.價值觀

價值觀對決策非常重要。不管平時有沒有感知,我們都在潛意識中使用價值觀的力量做決策。

用通俗的話講,價值觀就是你頭腦中所能夠儲存的所有價值偏好的重要度排序。也就是說在你頭腦中,你認為什麼更重要?這是非常強大的力量。

比如你認為家庭重要,那麼某項工作安排跟家庭發生衝突,那你自然而然會選擇家庭優先;

比如在企業經營過程中,你認為股東利益更加重要,那你潛意識中就會考慮如何提高利潤,至於員工工資少一點、員工流失率大一點、用戶滿意度低一點可能都不重要。

隨便舉一個小例子,年底各個企業都要開年會,是選擇在公司開還是外面開,是選擇場面闊氣還是簡單隆重,有些人可能認為我們要搞好一點,要給員工過年的感覺,也有人覺得我們要省錢,這個對業務沒什麼幫助。

可能不同的人對此判斷都不一樣,這沒有對錯之分,但能夠透露出這每個人背後的價值觀不同,這決定了每個人決策的「初心」。

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多維度我們是不清楚的。

為什麼學習是擴大認知,有時一些非常重要的維度在我們頭腦中從來沒有儲存過,在價值觀方面就會有所缺失,這時在做決策時就會忽略某個重要變數,這對決策質量的影響非常大。

所以高質量決策背後的第一個維度就是「價值觀」。

2.遠見

高質量決策背後第二個維度是「遠見」。

「遠見」這個概念有點空,我們知道「空間之上即格局,時間之外即視野」,實際上遠見就是「格局+視野」。

剛才提到毛主席如何決策抗美援朝的案例,這就是「遠見」。當時如果聽從大部分身邊人的意見,不做出兵決定,那麼很有可能短期對國家有利,但長期可能是一個重大災難。

包括我們剛才所說的普利斯特里的案例,實際上也是「遠見」,他在答應僱主前肯定不知道七年後會「分手」,如果當時沒有約定補償措施,那麼這七年對他工作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得不償失的,所以這也可以說是遠見。

但很多遠見不僅僅只依靠「備胎」,還依靠平時對事物的認知和洞察力。用通俗的話講,「遠見」就是算別人算不清楚的賬,就是「算大賬」的概念。

比如我們給領導提了一個報告,認為這已經是很清楚的結論了,就是3加2大於4,但是領導站在更高維度去算賬時可能就不是大於4了,結果可能完全大相徑庭。

3.邏輯

高質量決策背後第三個維度是「邏輯」。我們經常會在決策研討會的時候,有一些爭論、分歧,實際上很多是來自於邏輯上的不清晰或者混亂。

我們有時會形容某個人「毫無邏輯」,實際上他自己並不這樣認為。

「流氓」有「流氓」的邏輯,教授有教授的邏輯,企業家有企業家的邏輯,但一件事本身是否合乎邏輯是可以準確判斷的,因為邏輯學本身是非常嚴謹的學科,涉及到概念、判斷、推理。

舉個例子,有人認為我們只要把企業規模做大,利潤就高,市值一定就高了,是這樣嗎?那就涉及到市值跟企業經營業績的邏輯,也就是他們之間是否是線性函數?是一元還是二元線性函數?

這裡涉及到較多維度,很難簡單判斷。

再比如有人說,別的企業都對員工好,我們就該對員工好,那麼對員工好是不是企業就能經營好?

也有人說對員工不能太好,要狠一點,給員工壓力,這能夠激發員工潛力,讓整個企業更有狼性,更有戰鬥力。

哪個邏輯對呢?很難說。這些邏輯本身能否自圓其說是檢驗我們決策是否高質量的重要標準。

以上就是高質量決策的背後的三個維度,即價值觀、遠見、邏輯,我們可以有意識做一些刻意練習,同時在平時工作中多留心注意。

三、「決策」對組織的影響什麼是好的組織?我認為有三點非常重要:

第一,相互賦能。不僅僅是我們常說的平台給業務單位賦能,領導給員工賦能,好的組織應該是上下相互賦能;

第二,高度共識(高度協同)。相互賦能將會促進高度共識的達成;

第三,整體演化。高度共識的達成也會推進組織從整體上不斷向前進化、演化。

1.組織內的相互賦能

回到前面的案例,某單位給我打了一份報告,給我提供兩套方案讓我做決策,按照傳統低質量決策就是我同意A,然後就去執行。那麼在這個低質量決策中會存在三個問題:

第一,下屬只把問題拋給領導,但沒有給答案和建議。

有一本書叫《別讓猴子跳回背上》,書中提到說「把猴子背在自己背上還是背在領導背上」。

有時領導經常會接到下屬拋來的問題,如果「把所有的猴子都背在自己的背上」,那麼不僅下屬成長不了,最後領導也會「累死」。

第二,領導不了解下屬,也沒有對其進行啟發或思考。

領導不清楚下屬怎麼想,不清楚下屬的思維模式是什麼,下屬的方案中體現的價值觀是什麼,有沒有自成一體的邏輯,是否考慮了短期、中期和長期的因素。因為缺乏交流和互動,所以領導不了解這個下屬。

第三,下屬不了解領導,也無法進步與成長。

領導同意了A方案,一個好下屬可能會思考領導為什麼選擇A,而如果下屬沒有思考,甚至只是隨便寫了兩個方案,領導選擇了其中一個,然後機械執行,這樣推行的方案不僅成功可能性很低,下屬也很難進步與成長。

在上面「領導劃鉤,下屬執行」的互動過程中,整個組織上下能力的邊界沒有打開。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我認為,當下屬打報告上來需要做決策時,領導一定要問四個問題:

第一,你有什麼方案?不能只提供一個方案,那不叫決策。

第二,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案?

第三,如果你來做決策,你會選擇哪個方案?

第四,你為什麼選擇這個方案?這四句話是必須要問的,或者必須要共同探討的。

一方面,這會倒逼下屬要把前期工作做紮實,也會把他整個方案背後的思維模型、價值判斷模型、邏輯全部呈現出來。

另一方面,領導也要給下屬講清楚「為什麼這樣做選擇」,「究竟是怎麼考慮的」等等。

此外,在共同探討的過程中,領導可能現有兩個方案都不同意,而是選擇了第三個。

此時作為下屬要積極去問,積極與領導探討,或者至少要思考,「領導為什麼選擇了第三個方案」,「背後體現了領導什麼樣的價值觀偏好」,「領導的邏輯是什麼」,「領導決策的背後有沒有我未考慮到的一些點」等等問題。

以上這一系列的互動,我們可以理解為是相互賦能的過程。同時,相互賦能也會促進高度共識的達成。

2.組織內的高度共識使協同、管理變得簡單

大企業之所以厲害,就是因為有很強的文化,這種強大的文化,實際上來源於組織上下的高度共識,而高度共識的達成要通過做事。

因為做事能夠培養默契,領導與下屬雙方都會觀測對方怎麼做,為什麼這樣做,也會共同探討,這也是我們前面提到的相互賦能,久而久之就促進了共識的達成。

舉個例子,當領導堅持「用戶至上」並在每一件事上都踐行這一原則時,下屬會通過觀察與實踐,加之自身內心認同,就會逐漸與上級形成共識,也堅持「用戶至上」,那麼以後再做類似的決策就會非常簡單。

因此,好的共識使協同簡單,使管理簡單。而未達成共識則會產生思維上的衝突,但衝突本身不是不可解決的問題,衝突的出現也是雙方互動對話的過程,更是達成高度共識的過程。

3.組織上下達成高度共識的過程,也會推進組織的整體演化

組織中每天、每個員工都要做許多微小的決策,每一個互動都會影響將來。

這些微小的決策單一來看可能無足輕重,但背後的思想,尤其是整個組織決策背後的思想非常重要,包括我們理解領導的策略方向不是看他怎麼說,也不是看口號怎麼喊,而是看他一些微小的決策事件。

整個組織中微小的決策事件將決定組織整體演化的方向。

演化時時刻刻在發生,比如某個總經理跟下面人力資源總監商量招一個「牛人」過來,可能這個「牛人」過來後就會影響整個企業未來發展的局面。

當然演化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內部所有的決策鏈條(包括微小的決策)要有互動,如果沒有互動,都是老大拍板,下面機械執行,那就不存在演化的空間,組織沒有活力,組織能力也無法成長。

讀懂決策的意義就是明白三件事:什麼是科學的決策、高質量決策背後的三個重要維度、好組織的三個特點,並且這三個特點都與決策有關。

明白這三件事就對我們有很多啟發:

第一,這對我們員工的成長會有一定啟發。

對於下屬來講,不能僅僅提供給領導選擇方案,而且還要給出自己的意見與判斷,不能拿到領導所選方案機械執行,而要充分思考領導為什麼這麼選,背後有什麼樣的依據與判斷等。

第二,這對領導的決策質量提升也會有一定啟發。

對於上級來講,不僅要讓下屬提出明確的方案,還要求說明他的想法與判斷。如果你的判斷與跟下屬不同,還要清晰地告訴他你是怎麼選擇的,為什麼這樣去選擇,背後所體現的價值觀、遠見、邏輯是什麼。通過這樣不斷的互動、賦能,我們相信,第一下屬會成長,領導也會成長;第二組織的共識會越來越多;第三組織能力成長會越來越快,會向非常健康、良性的方向持續地去演化。

我聯合互聯網上的大牛組織了抖音運營大佬的學習社群,這裡有免費的學習資源,每天直播分享抖音運營和網路營銷的引流最新技術,需要的可以看我主頁聯繫我的徽芯,不是學習的就不要加了。


推薦閱讀:

TAG:抖音 | 抖音運營 | 抖音營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