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三種婚姻觀、七步愛情發展歷程給你的啟示

大不列顛18世紀末鄉鎮愛情(心理)與婚姻全鑒

前言

很早之前就有所耳聞《傲慢與偏見》這本名著,尤其在大學時,有位異性朋友專門為我推薦過此書,因為我們一致認為我「情商低」,需要進修。因此我對此書也就很早懷有好奇之心,想要一覽而後快,說不定可以給我莫大的啟發,那就真是萬幸了。

利用中午以及晚上時間,歷時三個月,今天終於得以讀完全書,不禁感慨萬千,故成本文。

《傲慢與偏見》是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英國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簡·奧斯汀(Jane Austen)的代表作。作者以女性特有的敏銳,細膩而生動地展現了當時尚處於保守與閉塞狀態下的英國鄉鎮生活和世態人情,描繪出一幅波瀾壯闊的——大不列顛18世紀末鄉鎮愛情與婚姻全景圖。在當時(十九世紀初)流行誇張戲劇性浪漫小說的時代背景下,奧斯汀的作品具有難得的樸素現實主義色彩,堪稱當時小說界的一股清流,「在英國小說史上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傲慢與偏見》描述的內容範圍雖然足以稱得上鴻幅巨篇,但正如本文的標題,其核心內容主要圍繞幾位女性人物的愛情與婚姻展開,以我個人的見解來看,作者主要通過幾對男女對愛情與婚姻的看法與態度,展現出三種典型的婚姻觀,通過具有不同婚姻觀的人物情節及結局的對比,同時根據作者的著墨重點,以及感情色彩的傾向上,樹立作者所認可的婚姻觀。

這三種不同的婚姻觀在當今現實社會背景下,仍然具有很強的代表性,對廣大青年男女們在愛情婚姻的取捨抉擇上具有現實指導意義。

一、利益至上主義婚姻觀

對應今天的名字就是「拜金主義」,是純粹的利益追求,成為男/女朋友,甚至結婚只是為了分享(侵佔)對方在金錢方面的雄厚資源,當然有時也會為了攀附對方在某一領域崇高的社會地位。

例如書中賓利小姐卡羅琳(Caroline)追求達西(Darcy);凱瑟琳夫人(Catherine)力促她女兒和達西的婚事;最典型的是,女主人公伊麗莎白(Elizabeth)的好朋友夏洛蒂(Charlotte)嫁給柯林斯(Collins),柯林斯何許人也?不僅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牧師,更是要繼承貝內特先生(伊麗莎白的父親)一筆不菲遺產的人(當時英國法律規定,只有男性可以繼承財產)。

無論從這幾位人物的結局上看(前兩位都以失敗告終,後一位婚後「不幸福」),還是作者假借女一號伊麗莎白的口吻,都是對這種唯利益至上婚姻觀的否定和嘲諷。

二、顏值至上主義婚姻觀

就如今天講的「一見鍾情」,一眼看上,就愛的要死要活要私奔要跟你生猴子的那種,只要你長得好(至少「我」覺得長到「我」心裡的那種),我不介意你窮,我不嫌棄你頭腦簡單、人品奇葩。也就是我不要你「有趣的靈魂」,只要你「精緻的臉蛋」。

例如書中貝內特夫婦,貝內特先生年輕時一味愛慕妻子美貌,最終後半生要忍受妻子的粗魯無禮;最典型的例子是,他們的小女兒莉迪亞被荷爾蒙沖昏了頭腦,冒著一世貞節盡毀的風險,決然與「一表人才」、「風度翩翩」、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威克(Wickham)私奔(未婚同居在當時保守的英國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關鍵是威克人品奇差,最後答應和莉迪亞結婚竟然不是因為對莉迪亞的愛,而是達西為了使伊麗莎白不感到難過,付出巨額「贊助費」,才使得威克同意結婚,以此保全莉迪亞的名聲以及伊麗莎白全家人的臉面。

書中給我們隱約地提醒道:要想終生的幸福,就得年輕時克制。就算「精緻的臉蛋」和「有趣的靈魂」一樣重要,但是二選一時還是需要避免短視。

三、現實完美主義婚姻觀

這是一種理想的婚姻觀,兼顧愛情、人品以及經濟基礎,在現實的條件下追求完美的理想。就如流行的這句話,「麵包我有,你只給我愛情就好」。有了經濟基礎,愛情才能更從容,有了人品,愛情才能更長久。當然前提是,愛情。

如書中達西與伊麗莎白、賓利(Bingley)與簡(Jane)的婚姻,就是這樣一種幸福的狀態,雖然小說不可避免具有理想主義色彩,但也未必在現實中可望而不可即。

愛情發展階段

讓我們通過達西與伊麗莎白的愛情歷程,探究愛情的曲折過程。

◆ 1、 遇見

達西和伊麗莎白這一對是作者著墨最多的,當然也就是男女一號。從剛開始兩位互不待見:一次舞會上,賓利對好朋友達西說多和女孩子跳跳舞,但高傲的達西認為她們都不配做他的舞伴,並且說「她(指伊麗莎白)長得還可以『容忍』(原文就是這個詞,作者挺風趣幽默的),但還沒到能引起他興趣的程度。」這句話也恰好被伊麗莎白聽到。自此,兩位男女一號的愛恨情仇PK大戰拉開序幕。

這也就是書名《傲慢與偏見》的由來——達西的傲慢引發伊麗莎白的偏見。當然,我分析,「傲慢與偏見」可能還有另一個角度——達西的傲慢使得活潑調皮的伊麗莎白回應更大的「傲慢」,引發達西認為伊麗莎白不喜歡自己的「偏見」。

作者對這兩位主人公無論從語言描寫、心理描寫、神態描寫、側面描寫,再強調一下,尤其在心理描寫上,很生動細膩地展現了兩人從最初的「傲慢與偏見」,發展到最後的「糾結與喜歡」。從中,我們這些「年輕人」或者「過來人」,可以預習或複習愛情中的「五味雜陳」。

◆ 2、情生

愛情就是那麼奇妙,沒過多久,達西就對活潑可愛的伊麗莎白產生了好感,並且主動邀請跳舞。我認為,吸引是一種互補,達西身上缺乏的特質——活潑調皮,正好伊麗莎白身上具有,因此吸引到了達西。

但是,由於之前達西的傲慢,伊麗莎白果斷拒絕了他。注意,在達西那種財富與社會地位面前,能做到拒絕的女性實屬罕見與難得,因此伊麗莎白更加讓達西「著迷」了。我在此分析:像達西那種可以呼風喚雨的角色,平時順從他的女性太多,反而使他沒有興趣和征服慾望,當下出現一位活潑不羈的女性,很容易讓達西覺得超凡脫俗,越是「被拒絕」越有「征服欲」。

但是,此時的達西還是一如既往的自我感覺良好,天生具有優越感,與生俱來的傲慢。當然,伊麗莎白也自然而然對達西的偏見更深了。後面出現的威克,作為達西家老管家的兒子,再給伊麗莎白添油加醋,爆出(污衊)了很多關於達西的「黑料」,致使伊麗莎白更加堅信達西就是個自以為是、狂妄自大、令人厭煩的傢伙。

◆ 3、拒絕

後來,伊麗莎白在達西姨母凱瑟琳·伯格夫人山莊做客時,偶遇達西,達西一時不能剋制自己對伊麗莎白的愛慕之情,突然告白(求婚),但是伊麗莎白此時仍然對達西存有嚴重偏見,所以當場堅決拒絕。(達西血淚提示:求婚有風險,告白需謹慎。知己知彼,不打無準備之仗)

這一結局嚴重打擊到一向自負的達西,畢竟達西心裡一直認為只要他肯表白,她就必定甜笑著答應。達西平生第一次遇到挑戰,生出了挫敗感,也第一次認識到自己的傲慢所帶來的惡果,痛苦之餘,達西寫長信解釋:他的確對她母親以及幾位妹妹的粗鄙的言行不滿,並且認為簡(伊麗莎白的姐姐)並沒有真正鍾情於賓利;而威克所說全是謊言,真相是威克將那筆遺產揮霍殆盡,還企圖勾引達西的妹妹私奔(威克是有前科的);讀完達西的信後,伊麗莎白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不禁十分後悔,既對錯怪達西而內疚,也對母親及妹妹的行為羞愧,至於姐姐簡,那是因為姐姐的確不善於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 4、轉變

這一事件算作達西與伊麗莎白情感轉折點,自此,達西開始收斂自己的傲慢,伊麗莎白也開始糾正自己對達西的偏見。

翌年夏天,伊麗莎白隨舅父舅母參觀達西的莊園時(此前伊麗莎白確認達西此時不在家),從女管家口中得知,達西在當地很受人尊敬,並且對妹妹疼愛有加。在意外偶遇到達西後,發現達西態度大為改觀(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對待她的舅父母也彬彬有禮,更加使伊麗莎白消除了對達西的偏見。

這時候,伊麗莎白對達西的感情也開始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在達西轉述妹妹對伊麗莎白的誇讚時,「她收到奉承,心中十分歡快。」(讚美對女性具有魔力,所以在女性面前,請不要吝嗇你的讚美之言)。

當然,雖然上次達西被伊麗莎白拒絕了,但是達西對伊麗莎白一往情深,就連伊麗莎白的舅父母也看出來了,「這樣的人能對他們如此地禮貌周全,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他愛上了他們的外甥女」。(達西愛情成功學要點:愛屋及烏;要追求所愛之人,可以先從討好親友開始,迂迴戰術,概率更大。)

◆ 5、糾結

此時,伊麗莎白的心裡正在發生前所未有的變化——「伊麗莎白那天晚上想的都是彭貝利(達西的莊園),因為彭貝利大廈里的那個人搞得她心中思緒萬千」。(達西是不是快要成功了,至少已經成功佔領伊麗莎白內心了。)

得知妹妹莉迪亞與威克私奔之事時,伊麗莎白焦急的同時,以為達西會更瞧不起自己,但事實出乎她的意料,達西不僅私下找到威克,幫他還清賭債,並給他一筆巨款,讓他與莉迪亞完婚,為伊麗莎白一家保全了尊嚴。伊麗莎白得知此事後,對達西感激之餘,徹底和達西盡釋前嫌。

以及後來伊麗莎白對達西的到來「期望又擔心」的心理活動,都在為後面的美好結局埋伏筆。伊麗莎白情感傾向已經開始明朗了:「達西早到房間的另一個角落裡了,她(指伊麗莎白)的兩隻眼睛始終都在緊緊地盯著他,無論誰同他談話,她都嫉妒人家,甚至沒有耐心再給那個客人倒咖啡了,事後又埋怨自己無能,竟然這麼蠢!」

作者這段描寫,及其細膩,生動演繹伊麗莎白對達西的情感變化,對於女人來說,「嫉妒」的背後就是「愛」,而像伊麗莎白這樣聰慧的女孩,在愛情前面變「蠢」,才能解釋得合理。作者沒有任何一個字直接寫伊麗莎白對待達西的情感,但是讀者卻很清楚地感受到了故事情節的走向。

◆ 6、重燃

在達西知曉姨母凱瑟琳夫人專程要求伊麗莎白不要和達西訂婚,但是伊麗莎白並沒有完全順從凱瑟琳夫人的意思之後,達西從中窺探到了愛情的轉機,又一次向伊麗莎白求婚,「如今她想以愉快和感激的心態來接受他的盛情美意」。

什麼是告白?準確地講,什麼是成功的告白?告白不是進擊的衝鋒號,而是勝利的號角。沒有前期的情感認同,告白即死。當然,我是代達西向大家溫馨提示。

兩位確定婚姻後,達西向伊麗莎白說起他為什麼傲慢,是因為「從八歲到二十八歲,接受的教育都是這樣的(達西父親雖然為人親和,但是如大多數中國父母一樣,容易溺愛孩子)」,但是達西之後的轉變,「我的每點進步都歸功於你!」愛情具有使人奮進的力量,理想的愛情是進步的源泉,兩人都從這段愛情中汲取到了養分。

「你讓我清醒過來,我既然相信一位小姐值得我去得到她的歡心,我卻始終對她表現出自命清高,那是無論如何都辦不到的。」愛情面前,容易失去自我,但是這種失去,是失去不好的自我,以迎接更好的對方。如果在對方面前,一直端著自己,那不叫愛情,叫人設。

在伊麗莎白向姐姐簡分享喜悅時,表明立場:「我們兩個都相信我們是世上最幸福的一對。」簡回應:「別的事情都可以隨便,可沒有愛千萬不能結婚。」愛情不是一方的妥協,而是雙方的妥協;愛情不是一方的感受,而是雙方的感受。當「我們兩個都相信我們是世上最幸福的一對」時,就離結婚不遠了。沒有愛的婚姻是執行法律義務和道義責任,與其枯燥的執行,不如盡情的享受,那麼結婚之前先找到愛。

簡問:「你愛他多久了?」

伊麗莎白回答:「這是慢慢積累起來的,我也說不清是從幾時開始的。」

所以,一見鍾情或許不可靠,情感的積累才更讓人信服。畢竟在愛情和婚姻里,不講結果,講過程。

在伊麗莎白向父親徵求意見時,父親語重心長地說:「我了解你的脾氣,我覺得,你除非真的尊重你的丈夫(因為父親知道伊麗莎白之前對達西的傲慢很討厭),認為他高你一籌,要不然的話,你就不會感到幸福,也不會感到體面。你性情開朗,天資聰明,假如婚姻結合地不般配,那是非常危險的。」這位父親和大多數父親一樣,在女兒婚姻大事上,希望女兒能得到最終的幸福。

這句話的意思是,你選的結婚對象,一定要有你覺得「門當戶對」的均勢,他覺得你有優點,你也有欣賞他的某一點,這是最穩定的婚姻狀態。如果出現一方看不起、鄙視另一方,那麼婚姻就岌岌可危了。

◆ 7、圓滿

在伊麗莎白和達西真正在一起後,活潑調皮的伊麗莎白和大多數女孩子一樣,喜歡逼問對象,「你從什麼時候開始喜歡我的?(第一步你是怎樣開始的?)」

達西回答:「我是走到愛情的路上,才發覺自己已經走出一半的路程了。」

(所以你還相信一見鍾情嗎?)

「你喜歡我的哪一點?」

達西回答:「我喜歡你的腦子機靈。」

「我之所以能引起你的關注,讓你動心,是因為我不同於她們。」伊麗莎白一語中的,指明了達西愛上自己的本質原因。所以,廣大女性朋友們,關於如何追求高富帥男朋友,你們從伊麗莎白身上學到了嗎?

愛情是什麼?愛情是釋放活力,愛情是嬉戲。

端正莊重如達西,在遇到調皮可愛的伊麗莎白之後,也會展現他的另一面,世人很少見的那一面。

借達西妹妹喬治安娜的角度,「開始見嫂嫂與哥哥那樣調皮地說話,極為驚訝,甚至還有點擔心,因為他一向尊敬哥哥,幾乎尊敬得超越了手足之情,如今卻發現他居然成了公開取笑的對象。她過去從不了解也弄不明白的事情,如今恍然大悟了。在伊麗莎白的開導下,她開始明白:「妻子是可以和丈夫撒嬌的,而做哥哥的卻常常不準一個比自己小十來歲的妹妹這樣。」

吸引的本質

讓我想起了王石和田朴珺的愛情故事,不管最終結局如何(當然我衷心祝福他們永結同好),但是這種地產大佬和娛樂圈二線明星的愛情故事,本身就值得(愛情婚姻專家)研究,他們存在這麼大的差異(身世、年齡),是因為什麼走到一起的?

毋庸置疑,是吸引,再向深挖,是「互補」,為什麼互補?因為缺失?缺失什麼?王石不缺錢,不缺地位,應該也不缺美女吧,他和書中的達西情況挺相似,缺活潑和調皮,但是限於他們在社會背景中的人設,不允許他們展現活潑與調皮的一面,但並不意味他們內心是排斥和拒絕這一特質的,相反他們對活潑和調皮的這種特質是嚮往和喜歡的,當其他大多數女性在他們強大的地位面前不能展現自我的活力時,偶然出現的田朴珺(伊麗莎白)跳入了他們的世界,她的活潑、調皮、喜歡逆反、喜歡生氣的特質,點燃了他們久違的激情(征服欲),最後他們竟然走到了一起。

後記

讀書能帶給我們什麼?

讀書,可以超越時空,「經歷」別人的人生,「體會」別人的感受,積累別人的經驗。

讀書,讓我們未行先知。

讀書,讓我們寵辱不驚。

讀書,讓我們面對未來,更加從容不迫。

讀書,是我能想到的,給朋友最好的建言。

—— 完 ——


推薦閱讀:

TAG:世界名著 | 愛情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