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合草缸飼養的燈魚有哪些?

如果你想更多了解養魚技巧與知識,可以來微信公眾號我們一起討論學習:

歡迎來與我討論關於魚的問題,來了就是朋友啦?

mp.weixin.qq.com圖標

南美鑽石燈

科屬:脂鯉科

學名:閃光直線脂鯉(Moenkhausia pittieri)

產地:分布於南美洲委內瑞拉

的巴倫西亞湖,色彩美麗,為非常華麗的燈魚。

OK,這是筆者最愛的燈魚了,沒有之一。雖然一眉道人稱為燈魚之王,但是缺點是跳缸。這貨可是一點都不跳,就是搶食比較凶,而且身上的光澤異常華麗。體長7CM左右,鑽石燈魚的體側中央有一條不明顯的黑色橫向帶,夾著點點的銀色鱗片,眼眶上緣呈現紅色,背鰭會因性別的不同而有不同表現,通常雄性較大較高。群游予水草茂密的水族箱里最好看。活潑,愛遊動,需要大空間,成熟很慢。

別名 紅眉道人/丹尼氏無須魮 英文名 Denison barb 學名 Puntius denisonii 分布 印度 成魚體長 14-15CM 性格 溫和 適宜溫度 22 - 25 ℃ 酸鹼度 PH 6.8 - 7.8 硬度 (dGH)5 - 25 °N 活動水層:中層

寶蓮燈

中文名:寶蓮燈

科屬:脂鯉科

原產地:亞馬孫河中下游。

外形特徵:魚體長4厘米~5厘米,紡錘形,側扁。體幅較紅綠燈魚稍寬。背腹緣呈淺弧線型,頭、尾柄相應較寬,吻端圓鈍。口稍大,眼也大,位於頭部前上方。背鰭、胸鰭鰭形正常,背鰭起點距吻端的距離略短於尾鰭基間的距離。臀鰭延長,尾鰭叉形。體色非常艷麗,背部顯黃綠色。這種魚的顯著特色在兩側,從眼後緣至尾柄有一條較寬的藍色縱帶,縱帶下方有很寬一片紅色斑塊,十分醒目。諸鰭均無色透明。最適水溫22℃~24℃,喜偏酸性水質,要保持其艷亮體色,就要常投些動物性餌料。該魚性情溫和,宜群養,泳姿比較活潑歡快。

紅鼻剪刀

中文名: 紅鼻剪刀

科屬: 脂鯉科

常用名:紅鼻剪刀、紅頭魚

英文名: Rummy Nose Tetra

學名(拉丁名): Hemigrammus bleheri

產地: 南美洲的巴西

食性: 喜歡吃在水面上的小昆蟲。

習性:體型與同屬其他品種相似。頭部紅色,吻部鮮紅色,故又稱紅鼻魚。全身銀白色,近似透明,尾鰭上有與剪刀魚相似的黑白條紋,故得名。紅鼻剪刀魚與普通紅鼻魚的區別在於紅鼻魚各具有3條黑白條紋,而紅鼻剪刀魚具有5條黑條紋和4 條白條紋,體長50~60毫米 。較為脆弱,飼養水質宜弱酸性軟水(pH為5.4~6.8),適宜水溫為22~26℃。吻部的顏色隨其身體健康狀態及水質的變化而變化。當水質、水溫不適合,或身體健康欠佳時,鮮紅色即櫥變為粉紅色而不鮮明。

紅管燈

學名:Hemigrammus erythrozonus

英名:Glowlight Tetra

別名:玻璃燈、熒光燈

科屬:脂鯉科

產地:蓋亞納的埃塞圭河

形體:透明的身體中軸有一橙色條紋從吻部直伸到尾鰭,背部黃銅色,腹部淺白色,眼睛虹膜上半部為淡紅色,在燈光的照射下比較顯眼,隨著成長原本半透明的的鰭會逐漸出現橙色斑紋,使魚更加艷麗。最大體長約4CM

水質:20-28℃、PH:5.8-7.5,DH1-15

飼養:性情溫和,易飼養,不挑食,可喂於活體、乾燥飼料、薄片等,喜弱酸性的水質,因其體型小,混養時應多種水草,以避免被其他大點的魚吞噬。

露比燈

學名:Axelrodia riesei

英名:Rubby Tetra

科屬:脂鯉科

產地:哥倫比亞曼德河水域

體形:在自然水域中,全身通紅,在水族箱內要略顯淡些,水質好時,會有很好的表現,最大體長4CM。

水質:20-26℃,PH:6.0-7.0,DH5-8

飼養:性情溫和,群居性小型魚,水質要求較高,肉食性,可喂於豐年蝦、乾燥飼料及薄片等

黃日光燈

學名:Hasemania nana

英文名:Silvertip Tetra

科屬:脂鯉科

原產地:南美州的巴西東南部

形體:幼魚體色很平淡,成熟後雄魚的體色呈現獨特的橘色,各鰭的尾端呈現白色花紋。最大體長5CM

水質:22-28℃,PH:5.0-7.0,DH4

飼養:身體強壯,容易飼養。性情溫和,群體飼養更能發揮價值感,可與同體型同性格的小型魚混養。

藍燈

學名:Boehlkea fredcochui

英名:blue Tetra

別名:七彩燈,閃光藍燈

科屬:脂鯉科

產地:亞馬遜河流域

體形:全身漂亮鮮藍的體色,深具魅力的加拉辛魚種,狀態良好的個體眼部上方有閃耀的紅色,臀鰭、尾鰭的根部沾染粉紅色,非常的優美。尤其在自然光、燈光的斜射下,呈現出的魅力絕對是首屈一指的,最大體長5CM。

水質:20-30℃,PH:5.0-7.5,DH

飼養:顏色鮮艷,活躍,易飼養,喜在水族箱的中下層,可與其它品種燈魚混養。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性情稍為活躍,喜歡追逐其他溫和的魚種,但並不會造成其他魚種的傷亡。可喂於一般飼料或小型活餌。

金絲金燈

學名:Hemigrammus armstrongi

別名:藍線金燈

科屬:脂鯉科

產地:蓋亞那

體形:屬於銀色型,相對另一個黃金燈來說,體型較小,銀色光澤不會隨著飼養的時間而變化,最大體3CM

水質:22-28℃,PH:5.8-7.5,DH2-6

飼養:性情溫和,可與其他溫性魚和平相處,可喂於冰凍血蟲、細顆粒狀或是薄片飼料

夢幻扯鰭

學名:Megalamphodus sweglesi

英名:Red phantom Tetra

科屬:脂鯉科

產地:亞馬遜河上游流域

體形:全身以深紅色為基本色,身則有一塊圓型的黑色斑紋,雌魚呈透明色且圓型黑色斑紋不明顯,最大體長5CM

水質:20-28℃、PH:5.8-6.8,DH1-15

飼養:飼養上有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剛進口尚為穩定的魚只,以弱酸性軟水為佳,一旦穩定下來,則很容易飼養;狀態良好時,顯示出濃重的美麗色彩,性情溫和,不挑食,可喂於活體、乾燥飼料、薄片等

血心燈

學名:Hyphessobrycon erythrostigma

英名:Bleeding Heart Tetra、Spotfin Tetra

別名:紅印旗

科屬:脂鯉科

產地:秘魯

體形:身體中央一個方圓的紅色斑點是其非常明顯的特徵標誌,體色通常為透明白,但成熟時,雄魚呈深紅色體色。最大體長約6cm

水質:PH:5.6-7.2、23-28℃

飼養:溫和,能吃,喜安定弱酸性的軟水,喜歡在中層水域活動,通常可飼養5年,可喂於薄片、乾燥顆粒飼料及小型活食

帝王燈

英文名稱︰ Emperor Tetra

中文名稱(港稱)︰帝皇燈

學名︰Nematobrycon palmeri

科別:脂鯉科

原產:亞馬遜河流域(哥倫比亞)

體長:最大體長約5公分

適合環境︰22-28°C

pH 5.0 ~ 8.0

dH 5 ~ 19

習性︰溫馴,雜食性,喜歡乾淨的弱酸軟水環境,個性活潑比較喜歡緩水流的淺水流域,同性之間會互相爭艷。

照顧難度︰容易

拐棍燈

原產地區:(國家) 巴西、亞馬遜河支流

又名:斜形魚、黑白線魚 英文譯名企鵝魚

體形和習性:拐棍魚體長5~6厘米,亞紡垂形。頭小、眼大。全身銀灰色,至尾部轉變尾灰綠色,體倆側偏上個有一條黑帶,起至鰓蓋後緣至尾鰭下葉末端,由於尾鰭叉形,下葉傾斜,黑帶也隨之彎下一段。加上它那傾斜的游姿,使人一見此魚如見1根小拐根而得名。拐根魚在22~27度的水溫中都能生活,但要求酸性軟水,喜食小型孵遊動物,拐根魚生性友善,容易相處,喜歡集體活動,遊動時頭朝上尾朝下垂。成45度傾斜,也能垂直身子停在水中不動。

藍眼燈

學名:Aplocheilichthys normani

縮寫 NOR

英文:Normans Lampeye

產地:西非的高原湖泊水域

體形:身長3 ~4cm,眼睛呈鮮藍色,在黑暗中會發出迷人的藍光,故俗稱為女王藍眼燈,因它迷人的外表及嬌小的體型和燈科魚相似,所以我們常把它歸為燈魚,其實它是鱂魚才對。

飼養:性情溫和,喜群體行動;水質中性--弱緘性 ,水溫24--28度 ;可喂予人工飼料及小型活餌。

黑燈

又名:黑蓮燈魚、黑霓虹燈魚、雙線電燈魚。

體型:黑燈魚身體嬌小玲瓏,只有 4 ~ 5 厘米長,其主要特點是從頭到尾部有金黃和黑色條紋各一條,眼睛的虹膜能反射出紅色及黑色的光澤。其胸、腹鰭無色透明或略呈黃色,背鰭黃中泛紅,臀鰭和尾鰭尖端呈淡黃色。這種魚若配以適當燈光照明,會發出各種神秘的光澤,給人以淡雅寧靜之感。

習性:黑燈魚性情溫和而膽小,容易受驚,可以與其他要求相同的小型熱帶魚混養。它喜歡弱酸性軟水,適宜水溫 24 ~26 ℃ ,在 18 ℃ 以上的水中也能正常生活。缸水應用清澈的老水,不宜多換水,每次換水量 1 / 4 以保持水質穩定,飼水要過濾。飼養密度不應過大。黑燈魚為中層魚,喜歡在魚缸中層水域遊動,以細小活餌為食。魚缸中應多植闊葉水草以便其藏身、休息。

火翅金鑽

學名:Microrasbora sp. 「Galaxy」

科別:鯉科

飼養條件:22-30℃,PH:5.0-7.5,DH6-9

形體特徵:背鰭、腹鰭及尾鰭為紅黑相間的斑塊,金黃色小圓斑點布滿黑色底色的體表,猶如一塊黑布上鑲著小小黃金,水質穩定時,紅色表現出猩紅的美麗色澤,最大體長1.5cm(也有相關描述最大體長為3cm)

飼養特點:適應性強,不挑食,幾乎所有燈科魚能吃的食物它都能吃,易於飼養。性情溫馴,水質為弱酸性至中性的軟水,適合群泳及與其他小型魚混養,建議5尾以上飼養

關於其身世撲朔迷離,傳說很多:據英國知名水族雜誌的描述,該品種為台灣海洋學院的兩位教授在廣東以南漢江的一個支流里採集的,全世界的該品種出口全部由香港發出;而據澳大利亞的另一個水族雜誌的描述,說是在東南亞的緬甸地區採集的。在中國,卻是相傳為新加坡有大量的繁殖並進口到中國。另有一些媒體卻說是在新加坡採集的。

2、目前沒有統一的中文名稱,香港和台灣地區稱之為紅珍珠燈,內地稱之為火翅金鑽。無論是何種稱呼,唯一不變的是它的的確確是與斑馬魚同屬,且根據英文來翻譯的話,應該稱之為銀河斑馬。3、2006年8月第一次被命名及描述,另有英文通用名:Fireworks rasbora,

銀屏燈

又名:電燈魚。

產地:分布於南美洲的蓋亞那和亞馬遜河流域。

特徵:體長4~5厘米,體呈紡錘形,側扁,尾鰭深叉狀。各鰭均透明,背鰭、腹鰭、臀鰭的邊緣帶存銀藍色熒光,魚體呈半透明的銀青色,尾基部有一個金色光亮斑點,其眼睛的上半部為橙紅色,在光線照射下閃岡發光,猶如兩盞遊動的燈,故名頭尾燈。體長約4厘米。雌雄辨別比較容易。雄魚臀鰭較長,末端呈尖狀,背鰭中部有一白斑,身體較瘦,雌魚臀鰭末端呈圓形、背鰭無白斑,身體較寬厚。

飼養特點:性情溫和,身體嬌小,喜群聚遊動,可與其他品種魚混養。容易飼養,適宜水溫為21~30℃,最佳水溫22~26℃,飼養時配以水草觀賞更佳,對水質要求不嚴。此魚對飼料無特殊要求,不論是人工飼料還是活飼料都很愛食。其他日常管理同紅綠燈,不宜與大型魚類混養。喜在水族箱中層活動、覓食。

紅尾玻璃

別名:紅尾水晶魚 紅鰭玻璃魚

科屬:脂鯉科

原產地:南美洲的巴西 蓋亞那

體形:紅尾玻璃魚體呈長形,側扁,尾鰭呈*形,體長可達6厘米。紅尾玻璃魚呈透明狀,其骨胳及內臟均可以清楚地看到。尾鰭為鮮紅色,其餘各鰭均與魚體一樣呈透明狀。

習性:它的性情溫和,容易飼養,可以和小型熱帶魚混,喜成群生活在水中層游弋,雜食性。適宜溫度22-30度。對水質要求不嚴,喜歡弱性的軟水。

紅綠燈

學名:霓虹燈

屬脂鯉科魚類,該科魚有二個特點:在背鰭與尾鰭之間有一個小脂鰭,口中具有牙齒又名霓紅燈魚,紅綠燈魚等。該魚背部呈褐色,從眼睛後緣至尾柄前端有一條發淺綠色光彩的縱向條紋,腹部前部為銀白色,後部為鮮紅色。

原產地:巴西、秘魯。

習性:紅綠燈魚喜歡22~24℃水溫,弱酸性,PH6.4~6.8,硬度4~8度軟水的老水。故在飼養中要少換水,換水量亦宜少,環境安靜,不要強光照射。對餌料不苛求,魚蟲、水蚯蚓、干飼料都肯攝食。紅綠燈魚喜歡集體活動,育幾十尾一群,它們將整日歡快泳游。

性溫和,可以同其它小型魚混養,或者單養,有集群習慣。

水質:PH6.4-6.8,硬度4-8°dH。清新的水質可使魚體更鮮艷。適宜水溫20-28℃,最適水溫約24℃左右。

體長:紅綠燈魚體型嬌小,全長3~4厘米,鰭也不大。

三線鉛筆

中文名稱︰ Three Lined Pencilfish

中文名稱︰三線鉛筆魚

學名︰Nannostomus trifasciatus

原產:巴西 南亞馬遜河流域

適合環境︰24-28°C

pH 5.5 ~ 7.0

習性︰溫馴,雜食性(包括黑毛藻),弱酸軟水環境.

檸檬燈

一、檸檬燈魚的命名與產地

檸檬燈魚學名為麗鰭望脂鯉 (Hyphessobrycon pulchripinnis),又稱美鰭脂鯉,分類上隸屬於脂鯉科(Characidae )。此魚全身呈檸檬色,背鰭透明,前端為鮮亮的檸檬黃色,邊緣有黑色的密條紋,臀鰭亦透明,邊緣深黑色,其中前面的幾根鰭條組成一小片明顯的檸檬黃色線條,與背鰭前上方色彩遙遙相對,因而獲得檸檬燈魚或檸檬翅魚 的美稱。  

二、飼養方法

此魚與其它生活在南美洲的燈魚類熱帶魚一樣,喜棲息於既有水草又較寬敞的環境,水質為pH6.4~6.8,硬度小於8的弱酸性的軟水。這種熱帶魚在21~30℃水溫條件下生長,最適生長。

火兔燈

中文名稱:拉氏細脂鯉

英文名稱:Redflank bloodfin

學名:Aphyocharax rathbuni

原產地:南美洲,巴拉圭河流域。

習性:性情溫和,動作靈巧活潑,喜歡在弱酸性水質環境中生活。

適宜溫度:20 – 26°C;PH值範圍:6.0 – 7.5;水質硬度:20°

亞洲紅鼻

又名:亞洲紅鼻,女王兩點紅

分布:緬甸

體長:4cm

水質:弱酸性-中性

適合水溫:25-27度

習性: 此魚的美麗在同科中數一數二。但要飼養好,讓其體色完全體現出來不大容易。此魚性情溫和,可與其它習性相同的小型魚混養,群游時更顯美麗。

玫瑰扯鰭

脂鯉科,原產南美洲蓋亞那和亞馬遜河下游。

別名:玫瑰扯旗、玫瑰旗魚、大鉤扯旗魚、玫瑰霓虹脂鯉魚。

形態特徵: 

成魚體長5厘米左右。身體顏色為淺玫瑰色,魚體和鰭均呈半透明狀,鰓蓋後緣體上有一塊黑斑。

腹鰭、臀鰭和兩葉尾鰭上都有玫瑰紅色並帶白邊,色彩容易隨環境變化而改變。

雌雄區別:雄魚的背鰭為鐮刀狀,比較黑而且長,向後延伸過脂鰭;雌魚的背鰭短黑,上方白色且有玫瑰紅斑點。 

飼養方法:

宜養草缸里,因雄魚背鰭特別長,應群養,觀賞價值比較高。該魚雜食性,喜歡吃小型動物性飼料,可投喂活餌或冰凍餌料,人工餌料也可吃,可以耐18~20℃度的低溫,最適宜溫度為22~26℃,PH值6.5~7.2。

此魚性情溫和,氣質幽雅,喜在水的中下層遊動,適宜與其他溫和的小魚混養,避免和體形過大的魚混養

黑裙

別名:黑牡丹、黑襯裙、喪服魚、半身魚、黑扯旗、黑掌扇魚

學名:Gymnocorymbus ternetzi

科種:脂鯉科

產地: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巴西、烏拉圭、玻利維亞、阿根廷

體形:體高、側扁,最長可達8厘米。前半身銀灰色,有2條黑長斑,後半身黑色,背鰭高而短在背鰭上中部。背鰭、脂鰭、臀鰭均黑色,尾鰭深叉形透明無色。臀部與腹部一樣寬大,臀鰭也特別寬大延長直至尾柄,構成了奇特的形體,遊動尤如搖滾舞。

習性:黑裙魚活潑好動,性情溫和,最喜歡在水的中層遊動,但可以活動在任何的水層中,能與多種燈魚共同混養。黑裙魚對飼養條件不苛刻,喜歡在pH6.8-7.0,硬度為4,水溫20-25攝氏度的飼水中生活。黑裙魚對飼料要求比較隨和,各種動物性餌料、人工飼料均可投喂,並喜在中水層遊動覓食,攝食凶,食量大,因此生長發育迅速。

三角燈

又名高體波魚、異形波魚、三角魚、藍三角、紅三角。

體延長,側扁,一頭部金色,體前部呈銀灰色,背部青黑色,腹部

乳白色;體後半部兩側由背鰭前端下方與腹鰭前端連線開始直至尾柄部

有三角形藍色斑塊,或由不同大小的黑色斑紋組成三角形斑塊,狀似銀

杏樹葉,故稱之為三角魚。背鰭、臀鰭、尾鰭均為淡紅色,其體色之美

可列入熱帶魚中的佼佼者。體型嬌小,體長約40毫米。

性情溫和,喜在水族箱上層活動,喜群居,不宜混養。喜愛多植水

草呈酸性(pH值為5.5~6.4)的舊水,適宜水溫為24~28C,在原產

地可在鹹淡水交匯的河口區生活。三角燈魚飼養比較容易,但繁殖比較

困難。雌雄魚較難區別,雄魚體型較小而長,在發情時攻瑰色特別鮮艷

;雌魚較大而腹部膨脹,體色較雄魚淡。

原產於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等地。

小丑燈

別名:小丑燈,馬卡小丑燈,大點鯽,迷你紅

英文名:Dwarf rasbora 學名:Boraras maculatus (Duncker, 1904)

原產地/分布:馬來西亞,印尼的蘇門答臘 成魚體長:2.5 cm

性格:溫和

適宜溫度:24 – 26 ℃

酸鹼度:PH 5.0 - 6.0 硬度(dGH): 5.0 - 12.0°N

活動水層:中層 繁殖方式:卵生

簡介: 最常見的小丑燈之一,體表為紅色,體側有三個斑點。背鰭紅色有黑色鰭紋,其餘各鰭顏色不明顯。棲息於森林溪流。吃蠕蟲與小型甲殼動物。個性溫馴喜群游。

藍帶斑馬

英文名稱:Microrasbora erythromicron

科: 鯉科(小淡水魚)

最大體長: 總長2.0 CM

缸內活動: 中層,底層

水質環境: 淡水 Ph值:7.0

產地水溫: 21-25 °C

分布:亞洲 緬甸

介紹:鮮紅的色體加上深藍色條紋,讓許多水族迷動心不已。適合溫度約22~28度,雜食性,飼料亦可,水質適應力強,容易飼養。

火焰燈

又名:噴火燈

產地:分布在秘魯亞馬遜河流域

形態:體長只有2厘米,全身呈現明亮的紅色,又有火焰燈和紅寶石燈之稱。此魚如果在弱酸性水中飼養會呈現如寶石般的紅色,飼養容易,但混養是要注意,因為體形較小防止被其他魚吞噬


推薦閱讀:

TAG:水草造景 | 養魚 | 家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