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果不憑藉宗教,藝術能達到飽和崇高的境界嗎?

這個問題出自,木心《文學回憶錄》新舊約續談篇,最後留下的三個思考題之一。

我讀至此,心中存疑,故一字未改,便放到知乎上看看大家的想法。

木心雖然有些論調偏於主觀,但他的水平也是有目共睹的,歡迎友善討論。

感謝張公子的回答讓我受益匪淺,還有某位良辰兄,想打我臉,現在看看誰打誰的?


同時也發表在:

談談崇高的美 - 藝術與美 - 知乎專欄

這個問題關鍵在崇高上,飽和是一個修飾詞。而崇高是西方美學的一大主題,鑒於木心是一個對西方美學和藝術理論比較熟悉的人,那把西方美學對崇高的討論大致擼一遍,應該就足矣了,我稍微整理了一下,列在下面的表格里。

崇高和優美,是美的兩種形態,崇高的美最早是古羅馬美學家朗吉弩斯提出來的,下面的表格就是從他開始,按不同時期談到過崇高的美學家展開的。

因為有史以來各路思想家對崇高的理解其實本質上來說不過那幾個切入角度,因此我將他們對崇高的討論分為三個切入角度:

一是道德,這個角度非常的狹窄和專一,各路美學家在這個角度取得了空前的一致,都認為道德乃是崇高的一大來源。

二是恐懼,這個角度是一個心理體驗的角度,前輩們都認為,恐懼是崇高感的一大來源,但他們對恐懼產生崇高的種種心理細節各有見解,其中最大的共識就是這種恐懼的對象只是產生恐懼感,不能對欣賞美的觀眾有真正的威脅。而恐懼的來源一般是不可抗力,可能是大自然,也可能是具有強力的人。

三是一些抽象的美學形式,這個就很複雜了 ,具體見下表:

對於各個美學家在各個切入角度的詳細見解,因為本人學識淺薄,尚無力展開,就略過了,下面僅對各個切入角度結合實例稍作展開。

道德

道德能產生崇高這是美學家們的共識,最好的例子自然是荷馬史詩,古希臘悲劇。雖然這些故事中有一些宗教因素,但總的來說是人類的故事,歌頌的是人類的偉大道德;與之產生鮮明對比的是聖經,聖經的崇高和宗教關係很大,聖經歌頌的是神的道德,更精確的說,是神定的道德。

恐懼

恐懼能產生崇高感,恐懼來自一種不可抗力,比如自然,神,中國的天道之類的。但崇高美的對象產生的恐懼,必須是無害的恐懼,也就是說,這個對象不能對觀眾產生真正的傷害。最容易理解的例子莫過於席勒的暴風雨例子:人在海岸上觀看遠處海面的暴風雨,能體會到大自然的崇高感,這個崇高感就來自無害的恐懼;而如果人在暴風雨襲擊的海船上,則只會是單純的恐懼,不會有崇高感。席勒這個事例自然有康德「美無關利害」的痕迹,而且這個例子還有一個前提,那就是崇高作為美的一種形態,帶給人的是美感,顯然生命受到暴風雨威脅的人,不可能感覺到美感。

下面俄羅斯浪漫主義畫家艾瓦佐夫斯基的這幅作品也是很好的例子,畫面中大船將傾,巨浪滔天,天光晦暗,大海令人畏懼,同時也具有崇高感。

崇高在形式上的特徵就豐富異常了

比如博克所謂「模糊的恐懼」,模糊讓人不知道危險的確切程度,加強了恐懼感,為了方便比較,此處仍然用海上暴風的例子:透納的《暴風雪》:

這幅畫若不是標題告訴我們主題,乍一看可能不知道是什麼鬼,一旦你知道這是海上暴風雪的場景,應會心裡一顫。狂風攜著巨浪遮天蔽日,透納筆觸狂野,讓人分不清天空,水面和烏雲和,整個世界糊成一片,完美的演繹了博克 「模糊,不知道確切危險程度的」恐懼。

質樸和單純也能產生崇高感,溫克爾曼如此形容單純帶來的崇高:「
就像從清泉汲出來的最純潔的水,愈沒有味道就愈好「 。德國浪漫主義美學家赫爾德也有闡發,他在形式上把美分為「一」
和「多」,一就是質樸單純,多就是精緻優美。而在「一」的特質特彆強烈的地方,就是崇高感產生的地方。他還舉例說羅馬萬神廟比聖彼得大教堂更為崇高,雖然聖彼得大教堂規模比萬神廟不知道大到哪裡去,因為萬神廟更為質樸統一:

萬神廟 聖彼得教堂

上圖中聖彼得大教堂當然也給人崇高感,晦暗的環境加強了這種感覺,博克也提到過晦暗是崇高感的來源之一。

巨大的尺度和超越感是被屢屢提及的因素,這甚至可以說是最直觀,最常見,最見效的產生崇高感的形式因素了。對這一因素的理解角度各有不同,有強調尺度數量的,有強調無限的,還有說混沌的,總之但凡說到威武雄壯深不見底高聳壯麗巍峨之類的概念基本就是在形容具有超越性尺度的崇高。

比如故宮:

比如德國浪漫主義畫家卡魯斯的這幅風景《小瑞士》:

這幅風景描繪的是德雷斯頓附近的小瑞士,巨大的石山險峻無比,從天空中的小鳥我們就能體會出險石的尺度了,遠處雲霧繚繞,下面深不見底,給我們一種石山高居雲霄的觀感。

內斂

溫克爾曼對古希臘崇高藝術的推崇,除了前文所說的質樸單純的特質,還有一個就是內斂,他形容崇高的藝術為
」正如海水表面波濤洶湧,但深處總是靜止的「。最有名的拉奧孔就不提了,說一說他提到的另一個例子《尼俄伯和她的女兒》。尼俄伯是個凡人,生有七兒七女,
個個男帥女靚,她非常驕傲,到處炫耀。作為一個曬娃黨,她在朋友圈裝裝逼也就算了,她居然還在女神勒托面前得瑟,女神勒托只有一兒一女(兒子是阿波羅,女
兒是阿耳忒彌斯),這還沒完,她甚至在群眾祭拜勒托時打斷了他們,讓他們拜自己,這真是作大死,然後她的兒女就被阿波羅和阿耳忒彌斯組特了。而這座《尼俄
伯和她的女兒》描繪的正是尼俄伯的最後一個女兒被射殺的一幕,左側的狩獵女神阿耳忒彌斯剛剛放箭,右側是尼俄伯正在保護自己的幼女,注意幼女身上有箭孔,
此處原本應該是插了箭的,面對已經被射殺的女兒們,尼俄伯此時必然是驚恐萬分,悲痛交加,然而她嘴巴緊閉,體態仍然優雅,並沒有放聲悲號,這便是溫克爾曼
所謂的「靜穆的偉大」了:

上文提到的種種崇高,除了赫爾德欽點的萬神廟和聖彼得教堂,都和宗教關係不大。如果不管赫爾德,舉古希臘劇場和巴洛克劇院為例解釋「一」和「多」,也能說明問題。當然咯我知道你們有一個好,就是只要抓住一點宗教的蛛絲馬跡,就會大做文章,我見得多了。肯定有人會說,俄伯尼的故事不是古希臘神話嗎,可不就是宗教嘛!當然咯,我沒有任何反對的意思,但我必須告訴你們,這個故事裡宗教的含義並不強,還是前文說到的,古希臘悲喜劇也類似,雖然裡面有各種神,但古希臘悲喜劇本質上還是人性的。

好了我想可以總結一下了,崇高感並不一定只產生於宗教,還可以產生於人類的道德,大自然,強大的權威(比如王權,故宮)。這些概念,包括宗教,本身就具有超越性,而宗教更是超越人類,超越萬物,至於無限,這樣的特質使得宗教藝術往往具有崇高美,或者說宗教藝術往往目的就在於體現宗教的崇高。

現在可以來料理一下「飽和」了,所謂飽和,主要是一個修飾語,但不是一個程度副詞,飽和崇高並不意味著「非常」崇高。我想用朗吉弩斯提出的崇高五要素中的三個要素來說明飽和二字是很恰當的,除了「1:偉大的思想」、「2:慷慨激昂的熱情」 是和崇高美直接相關且獨有的,另外還有「3:修辭格的妥當運用」、「4:高尚的文詞」以及「5:把前四種聯繫成整體的莊嚴而生動的布局」。後面三者明顯不是崇高獨有的,但朗吉弩斯讓他們在「崇高五要素」中佔據三席,因為他們決定了這個藝術品是否「飽和」。在朗吉弩斯的時代,崇高和美幾乎是等同的,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也就是說,崇高被認為是最高等的美,而要達到崇高,修辭藻飾結構等技術性的因素也很受重視。所以所謂「飽和」的崇高,應該是指完成度高的,經典的崇高吧。

那麼如何達到飽和的程度呢?當然就要求藝術家水平高,並且全身心投入了,而之所以宗教藝術能達到「飽和崇高」的高度,一是因為宗教在古代很受重視,歷來對宗教投入大,高水平的藝術家是怎麼養成的?靠錢。古代修教堂,富人家修禮拜堂,修廟宇,從來就是不吝惜金錢的, 高水平的藝術家靠錢來堆,其實古今一個樣。不要又提梵高,提奧如果更有錢,每個月給梵高更多,梵高能多活很多年,藝術水平也能上更高的台階,梵高經常在信里抱怨的就是:錢不夠了吃不飽,沒法畫畫,要是再多點錢就好了,就可以多畫畫了,哎錢不夠沒辦法,只能畫畫素描了。可以想見,只要提奧再富一點,梵高的油畫不但質量會更高,數量也會更多。此外古代的藝術家都是很虔誠的教徒,他們對待宗教畫的態度和世俗畫肯定是不一樣的,認真出好貨。

顯然這也不意味著只有宗教藝術才能達到, 只是因為宗教藝術太出彩,數量太多,佔據了我們的眼球,讓我們恍惚的覺得宗教藝術在崇高的美這一審美範疇獨此一家似的。


藝術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種信仰。

其中包含著偉大的生活和可怕的真理。 ——《傅雷家書》傅雷和傅聰談到米開朗基羅的一生

藝術可以拯救人類的全部痛苦 ——《退步集》陳丹青

一、首先闡述下,藝術和宗教的關係。

(1)從社會歷史的發展來看,許多藝術現象都和宗教緊密聯繫在一起。藝術與宗教屬於不同社會意識形態。宗教對藝術的影響是巨大的,而藝術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觀念,給宗教以影響。宗教對藝術的影響很大,但本質上兩者都是由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經濟繁榮會帶來藝術發展的鼎盛。

例如,我國唐代以杜甫、李白為代表的詩歌盛期以及音樂、舞蹈、繪畫等藝術的繁榮,就是經歷了一段經濟繁榮而帶來的藝術繁榮。

但是這裡必須強調的是:

經濟發展決定藝術的發展不是絕對的。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經濟與藝術或者說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的不平衡關係,這種不平衡關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1、從歷史發展不同時代作縱向比較。藝術與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如現代的經濟發展水平肯定高於古希臘的經濟水平,但現代的藝術水平不一定高於古希臘藝術的水平。

2、從同一時代不同地區,不同國家作橫向比較,藝術與經濟的發展具有不平衡性。例如19世紀的俄國,經濟上遠遠落後於西歐資本主義各國,但藝術領域卻呈現出空間繁榮的局面。

3、從藝術內部不同藝術種類作比較,藝術與經濟的發展有不平衡性。在同樣的經濟基礎上,有的種類發展了,有的卻根本得不到發展。

(2)宗教對藝術的影響

1、在一定歷史階段,宗教促進藝術的發展,往往成為藝術生產的組織者。在一定的條件下,宗教可以利用藝術作為傳播手段,藝術也從中獲得贊助和創作素材,從而拓展藝術家的創作思路,創作出一批別具一格的藝術作品,給人以美感的享受。這是因為宗教與藝術有很多相同之處,他們都反映社會生活,都是對社會生活蘊含著情感和想像的反映。

2、從根本上說,宗教對藝術的影響是對藝術的否定。主要在於宗教利用藝術為自己服務,往往掩蓋了藝術應該真實反映社會生活的現實內容,而把虛幻的、歪曲的內容作為藝術的審美對象,從而使人放棄對於真善美的追求。宗教又用嚴格的教義來約束藝術的發展的自由和獨立性如中世紀一些程式化的神祗偶像。

(3)藝術對宗教的影響

1、藝術參與宗教活動,宣揚宗教思想,渲染宗教氛圍。如佛教傳入我國後,產生了以說唱形式講述佛教故事。宣講佛教的教義的「變文」。再如哥特式教堂的建築使人敬畏,教堂內部更是使人產生超脫塵間向天國姐姐的幻覺,教堂以內的繪畫,洪亮的管風琴和唱詩班的歌聲,都有力地增強了神秘的宗教情感和宗教色彩。

2、藝術發展到一定的時候會重新獲得獨立性,反過來利用宗教體現自己的本質,如「文藝復興」時期的大師借宗教題材展現人文主義精神。

(4)藝術與宗教的區別。

1、宗教是對現實生活虛幻的反映,而藝術對世界和社會生活是真實的。

2、宗教形象是宗教觀念的外化,現實的是本質的異化,而作為藝術對象的藝術形象,顯示的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人們在欣賞藝術作品時,也認識到自身的本質力量。從而得到審美的享受。

題主的問題是:如果不憑藉宗教,藝術能達到飽和崇高的境界嗎?

藝術作品是指藝術生產的成果或產品,是藝術家運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媒介和藝術語言。通過藝術構思藝術創作。將藝術家頭腦中形成的,主客觀統一的審美意象物態化。創造出來的審美欣賞對象。

其中,藝術家是藝術創作的主體,除了宗教以外、經濟、政治、科學、哲學、道德,包括社會生活的本身都會對藝術的發展起著相對的或相對決定性的作用和影響。並且,對藝術境界判斷的決定因素是人,這裡的人不但指作為創造主體的藝術家,還包括藝術接受者,即藝術傳播的主體。

我個人認為,藝術家本身在藝術創作活動中的作用是更為重要的。未必需要經過宗教的洗禮,一樣也能到達「飽和崇高」的境界。這裡「飽和崇高」這個辭彙也是人定義的,和宗教聯繫起來,宗教有多種,未必都是飽和崇高」的。在此,我把這個「飽和崇高」有一定的感情色彩傾向性的詞,換成別的「良性」形容詞,如「優美,壯麗」也是一樣的。

對藝術創作而言,藝術家必備的修養和能力主要體現在以下八個方面。

(1)進步的世界觀和審美理想。

(2)深厚的文化修養和廣博的知識。

(3)豐富的生活積累。

(4)精湛的藝術技巧和表現才能。

(5)敏銳的感知力和創造性的藝術想像力等藝術藝術思維活動能力。

(6)為藝術獻身的精神。

(7)深邃的思想

(8)豐富的情感和獨立的人格

由此可知,藝術家作為藝術創作的主體,他的修養、智慧、和才能格外重要,(對宗教是否信仰不是決定性因素),他本身的修養和能力關係到是否能創造出優秀的藝術作品以滿足人們的審美要求。

--------------------------------------------------------------------------------------------------------------------------------------------

ps:木心的書我非常喜歡,可是不建議作為理論書看,他的文字本身具有形式之美,但是彷彿易碎的瓷器,經不起過細密的推敲。當然,作為文學作品的本身,具備形式美已經相當能滋養靈魂了。

我的回答大部分參考和引用了王宏建老師的《藝術概論》其中的藝術起源論中宗教和藝術的關係還有藝術創作論,臨近考試,當做考題,細細梳理了一遍所學的知識點,拋磚引玉而已~


-

重新回答一下這個問題吧。

@劉斯坦的答案已經從美的崇高開始來討論問題了,他已經很好地回答了宗教藝術是個怎樣的形態,我來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談一下這個問題。

我之所以想要談這個問題,關鍵在於藝術創作本身不是直接訴諸於美的本體的。創作是一種探索性的行為,藝術家需要挑戰自己的常識觀念,不斷否定自我,尋求藝術的終極是什麼。這個過程是動態的,不是靜態的,偉大的作品背後必然隱藏著艱辛的努力。藝術家和美的關係,就像愛者和被愛者,既是情人又是對手。藝術家會努力成為美的主宰而非美的俘虜,這是所謂的主人意志吧。美是崇高的,能夠帶給人以真善美的體驗,但它是以個體去呈現美的觀念。

考察宗教和藝術的關係,我覺得要認真思考,藝術在什麼層面能夠替代宗教?張公子的答案只談了作為兩門獨立事業,藝術和宗教的關係,沒有從藝術探索上來回答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是嘗試。

從功用的意義上來談,藝術是可以替代宗教的。這個問題在19世紀末到20世紀,是一個共性的問題。尼采呼籲上帝之死,因為他認為傳統的基督教信仰已經不能夠實現拯救人類的目的,他在他的著作裡面夢想一種全新的宗教,可以替代基督教。而另一位思想家弗洛伊德,也在他的作品裡談到需要新的宗教來克服基督教對人產生的壓抑。針對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拿出的答案是不一樣的。確實有這樣的呼聲,認為藝術能夠替代宗教,充實人類的信仰,幫助人們發現真理,以實現人類整體的提升。

藝術真的能夠帶來美嗎?藝術真的能夠讓人經由對美本身的領悟,而超越自身的有限趨於永恆嗎?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先談一個典型,托馬斯·曼的《威尼斯之死》。多數人對這個故事的解讀是一個同性情愛的故事,但我想說這個故事的主題,是藝術家的自我救贖。故事講的是:一個老作家外出旅行,在海邊遇到了俊美的少年,他被少年的美所征服,愛上了對方。但是他本人放棄了對少女的求愛,選擇遠遠地觀望,在寧靜中去世。這個故事有很多層含義:比如這個故事講的是同性的禁忌之戀,這個故事能夠產生的美感恰恰在於對慾望的剋制,使得這份愛情顯得隱忍。但這個故事也是在暗喻藝術家和美的關係,藝術家和美相安無事,他放棄對藝術崇高飽滿的追求,選擇遙遙地觀望。這是一個非常宗教化的表達,即按照巴塔耶在分析宗教的時候所提到的,神聖性本身建立在禁忌的設置上。老作家對青年美的認識,正式建立在對情慾本身的剋制之上,正因為沒有與現實觸碰,這種基於肉慾的精神化才能夠持有其自身的美,不被現實所玷污。托馬斯·曼有點不自信,他認為藝術家對美的追求是基於絕望的,從一開始這場愛慕就是一場無望的追逐,與其這樣,不如罷手,和美相安無事。這樣的追求能夠帶來安慰嗎?答案是否定的。如果這樣做,藝術的追求就變成了生活中的擺件,而藝術家是沒有什麼存在的必要的。

另一位作家三島由紀夫在分析托馬斯·曼的作品時說:他(作家)隔著玻璃看著翩翩起舞的少男少女,他意識到自己是不可能愛上他們的,他們不是一類人。作家所愛的這些平凡人,他們身上富有美,但是不自知。們的存在分裂成了兩個部分,他們的美屬於神的領域,而他們的平凡,在愛欲之下。在他的那個世界,肉體和精神已然分裂,藝術家已經沒有辦法像古希臘那樣,從容易映入眼帘的青年肉體的美,但永恆的美,再到把這種美的等級制度視為一種美。平凡人正是因為對美的無知,才能保有充沛的生命力;藝術家傾慕他們的美,卻無法愛他們。藝術家只能閉上眼睛,渴望自己成為無愛者,不再承受情慾的騷動。這也是為什麼《威尼斯之死》用死亡來作結尾。這樣的藝術不能夠帶來救贖,只是停留在塵世的層面。三島由紀夫說,這是被稱為法西斯主義心理學的東西:藝術家放棄了救贖,市民階層趨向於用戰爭的毀滅來撫平自己的衝動。(黑塞,巴塔耶)

在這個問題上,三島由紀夫和川端康成是一致的。他們在自己的作品裡都表達了這樣的期望:通過藝術為日本重新樹立新的規範。在三島由紀夫和川端康成的年代,日本剛剛經歷了二戰,日本的民族精神趨於頹喪。這兩位古典主義氣質的作家,都想在文學當中尋求解決問題的道路,而美在他們眼中最有可能。


@羅登 的答案里有個知識性錯誤: 把聖母處理成少女(更準確地說是「童貞女」)是一個很普遍的傳統做法。這是一種象徵的表現手法,神學上以此說明聖母是"貞女生子"和「終身童貞」。當然米開朗基羅做出了改變(但不是創新),但如果了解這幅雕塑的構圖和原型,我覺得可以說米開朗基羅更可能是表達一種"飽含著神性的(他所理解的)人性"——那不是一幅寫實的作品,而是象徵的作品。

這是一幅略早於米開朗基羅的雕塑的聖像(1450年,在Kraków):

至於,"人的藝術"在什麼之中能達於完滿?反正,我覺得不是在其自身之中,而一定是在某個超越的領域之中。至於這個「超越的領域」是什麼?那就要看具體語境了。


前兩天恰好看了幾篇關於崇高的論文,應該可以回答你的問題。(記得搞清楚提問的單詞的含義,確切的歷史的和現在的含義,然後很多問題會隨之而解。)

把答案說在前面,基本上崇高和宗教沒有關係。(關於宗教與美術的關係 推薦蔡元培先生的《以美育代宗教說》——1917年4月8日在北京神州學會的演說詞中提出 先生的有關於美學的思想,很多基本還影響著中國)

下面說的是崇高

隨著美學理論日趨成熟,美的概念衍生出了其他的美學概念,如適當性、標緻、雅逸、微妙、崇高、風格、古典和浪漫等,這些概念的誕生是為了幫助人們更加細緻地認識事物中的美。

而後,崇高真正獨立的作為美學概念,進入專業的美學探討,要歸功於古羅馬哲學家朗基努斯的《論崇高》在這裡崇高的同義詞是 宏偉(grandis)與莊重(gravis), 。 他將崇高概念帶入美學之中,同時賦予了美學以修辭學的色調;同時引進了不凡的主題(「不凡總是令人激賞的」)、「偉大的」主題,「無限的」主題,以及「神奇的」主題」"最後他使崇高與偉大和優美融為一體。他的理論在古羅馬沒有得到重視。直到18世紀,這一概念才被人發掘出新的價值。——1757年,英國學者埃德蒙·柏克(Edmund
Burke)發表了《關於我們崇高與美觀念之根源的哲學探討》柏克的理論,是優美與崇高概念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柏克之前,人們普遍認為崇高這個概念源自「尺寸上的巨大」,它是人在目睹巨大事物時,所引發的感官體驗。柏克的突破在於,他從心理學和生理學的角度,將崇高與恐懼聯繫起來,以一種科學的方法,解釋了崇高概念與感受經驗的關係。「凡是能夠以某種方式激發我們的痛苦和危險觀念的東西,也就是說,那些以某種表現令人恐懼的,或者那些與恐怖的事物相關的,又或者以類似恐怖的方式發揮作用的事物,都是崇高的來源;換言之,崇高來源於心靈所能感知到的最強烈情感。」(柏克本人將其定義為一種發生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甚至人與非生命世界之間的關係行為」 就社會交往概念的發展過程,整理出一系列概念:同情、憐憫、悲劇、恐怖、模仿與野心(榮譽感) 而後,康德受伯克的影響,又有《關於優美感與崇高感的考察》《論優美感與崇高感》。

柏克對優美與崇高概念研究方法的變革,是現代美學發展的重要契機,康德對這個問題的深入探索以及他對優美與崇高概念的理論建構,真正建立了現代美學體系的維形。——————資料來源於 李普曼《康德對於優美與崇高兩種概念定義的內涵》


推薦閱讀:

TAG:藝術 | 宗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