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件事,星巴克員工一般都不告訴你

對於普通咖啡,咖啡杯的大小並不能代表咖啡因的多少。通常來說,大杯咖啡上面更多的是牛奶和泡沫,而不是濃縮咖啡。以最受歡迎的焦糖瑪奇朵為例,不管是中杯還是大杯,星巴克只會放兩份濃縮咖啡。

2.星巴克裡面的食物也是他們自己做的嗎?

大部分不是。大部分星巴克門店沒有廚房,食物都是每天下午運過去的。所有吃的東西,包括銷量很小的巧克力蛋糕,保質期都是48小時,如果兩天沒有銷售完,都會銷毀,不過他們大部分的店,一般當天沒賣出去,就會自己拿來吃,或者直接銷毀了,一般不會過24小時。

不過,現在巨無霸型的烘焙工坊,已經開始加入現場製作的麵包和法式糕點,到店可享用獨家食物。

3.為什麼星巴克外賣的咖啡豆做起來沒有在店裡做得香?

首先是因為保質時間,一般咖啡豆開封7天後就會影響口感。而且,咖啡製作時要掌握與水的比例,比如10g粉:180ml水,而且水要用過濾水或礦泉水,研磨度也很關鍵。不同器具和研磨度都會影響到咖啡口感。

4.為什麼沒有小杯子?

羅永浩曾在其微電影《小馬》里拍了星巴克的一個細節,他指著中杯向服務員說要中杯,但服務員說這是大杯,而小杯在星巴克則稱為中杯。

其實,不管是在星巴克的《飲料資源手冊》,還是在收銀系統中,小杯都存在,菜單上不顯示則是為了增加銷額,而非成本考慮。但如果顧客非要小杯的話,服務員必須滿足,如拒絕,顧客可投訴。

其實好像國外的一杯有小杯,國內還真的就沒有~

5.不點餐會不會被轟走?

在客流量少的時候,不點餐或者四五個人可以點一份咖啡,一般不會被轟走。但客流高峰期,服務員則會客氣地說:「你好,還有其他的客人在等待用餐。如果您已就餐完畢,可否為他們提供一些方便?」這樣,不走的話就會有些尷尬了。

6.杯壁上到底寫的是什麼鬼?

根據杯壁上的mark可以識別飲料

第一格decaf/caf判定含不含咖啡因。

第二格shots是指有幾個濃度。

第三格syrup是指糖漿:V是Vanilla香草、C是Caramel焦糖、H是Hazelnut榛果。

第四格milk判定是脫脂奶、全脂奶、還是豆奶。

第五格custom是指客制化:客人要求不要太燙,會寫Kids(兒童溫度),如果附加奶油會寫WC。

第六格是你所點的飲料:L是拿鐵、M是摩卡、A是美式、C是卡布奇諾、CM是焦糖瑪奇朵。

推薦閱讀:

TAG:星巴克 | 咖啡 | 咖啡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