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麼培養孩子的膽量?

從小一直跟孩子說不要跟別的小朋友動手,導致現在兩個孩子性格有點膽小,在遊樂場看到喜歡玩的,只要有小朋友過去,她們就讓! 今天也不例外,一個四歲左右的小男孩一直在玩盪鞦韆,我女兒想玩,可是不敢說,就拉我過去,我說等一會,人家玩完,小男孩玩了一會離開了,女兒上去了,一會男孩又回來了,跟我們要,說是他先玩的,抓繩子,踢鞦韆,我女兒嚇得就要下來,我沒讓她下來。我說了那個男孩幾句,旁邊的大人都看我~~ 都以為我在欺負一個孩子,大家說我真的做錯了嗎?我孩子的這種性格要培養他們強勢一點嗎?


我覺得你做的沒錯啊!我家孩子以前也是這樣的,我也很苦惱。後來一個老師告訴我讓我告訴孩子什麼東西是自己的,可以維護自己的權力。

我在家裡給孩子設立了一小塊地方專門放她的東西,不管家裡誰碰這些東西都要經過孩子的允許,慢慢的讓孩子知道她的東西就有權利做主。我也告訴她自己要維護自己的東西,在遊樂場或者幼兒園都有自己的規則,每個人都可以玩,不用讓。像你說的那種情況我也遇到過,我不但自己和那個小朋友說,還讓孩子和他說:現在我在玩,你等一會在玩吧!

上面是我的經驗,希望幫助到你!


謝謝邀請!

單單看題目,真的是會誤解。首先,對於題主說男孩的行為,是沒有做錯的。因為男孩的行為確實做錯了,不應該去抓繩子、踢鞦韆,這對孩子是很危險的。

孩子這些行為,其實也不是膽量的問題,題主需要做的,就是教會孩子如何去保護自己的權益,教會孩子明確哪些是自己應得的,這是十分重要的,特別是當自己應得的權益受到侵犯時,要教會孩子去勇敢地捍衛自己的權利,這對孩子的成長意義重大。

女孩子這方面格外需要注意,女孩子的父母往往會教育孩子要多忍讓,同時,也往往會忽略教育孩子要勇敢地保護自己;之前看過一則小故事,一位小女孩在上小學的時候,有幾個調皮的男孩子,總是欺負小女孩,小女孩剛開始還是忍讓,男孩呢,就更加調皮,開始彈女孩子的內衣帶子,女孩忍無可忍,就將幾個男孩子大打了一頓,老師呢十分生氣,通知女孩的家長來了學校,要求女孩家長向那幾個男孩及他們的家長道歉,家長知道緣由後,堅持認為自己孩子做的沒錯,拒絕了道歉,甚至將事情鬧大,鬧到校長那裡,要求嚴重教育那幾個男孩子,同時呢,女孩家長表揚、肯定了自己的孩子,並且鼓勵孩子勇敢保護自己。這一件事,女孩家長的行為,一直被女孩牢記,並且女孩多年後回憶,仍然會為自己的父母感到驕傲。

上面這則小故事中的家長,是好樣的,為自己的女兒做出了很好的榜樣,以強硬的態度支持自己的女兒,也在女兒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那就是要勇於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權益。

回到正題,題主的兩個孩子,也並不是膽量的問題,只是她們缺少了這方面的教育,就是要學會如何保護自己、保護自己的權益;當然,這與題主的教育方式也有一定的關係,要合理地做出適當的調整;另外,題主需要明白的是,並不是要讓自己的孩子性格多麼強勢,要教會孩子在平時懂得什麼是自己應得的,不要教育孩子一味的忍讓,更多的是教育孩子在「忍無可忍」的時候,勇敢地自我防衛,而這,同樣需要父母,父母的一句「忍無可忍的時候,就反擊,打壞了我們承擔」,就會給孩子莫大的勇氣和一種莫名的自豪感。

希望此答案能夠對題主有一定的幫助!最後推薦一下蟲蟲智能交互教學平台,會有很多關於幼兒教育方面的內容分享,有興趣的可以搜索蟲蟲之家,自行了解。


一個是和孩子一起做,說了你會保護好他,一步步體驗,正確的引領,不能催促,孩子在過程中要多鼓勵,如果實在害怕就不要在繼續。

一個是示弱,表達你害怕和擔心的不確定,讓他來保護你。

至少這兩招我屢試不爽。


多出門,多接觸人


你說的這些不能被定義成膽小,第一:兩個孩子的媽媽,家裡孩子出現的這些行為,在家裡有可能被成人控制太多,家長太強勢,有可能讓孩子不敢說,不敢表達!第二:你說的這些行為,孩子之間的表達方式,和孩子與同齡人溝通的語言,孩子都沒有,像你說的,每一次,孩子與孩子之間發生爭執,你就直接當著孩子面說了,其實最好的教育就是當下的教育,兩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他們自己要學會一些與人相處的技能,與人相處的方式,他們以後才知道遇到問題,自己解決。方法有很多,比如:這方面的繪本閱讀,還有在家裡,兩個小孩的相處方式,大人不妨當兩個寶貝發生爭執的時候,你在一邊看看,看他們怎麼處理,你只是引導孩子怎麼做,告訴孩子方法,不是代替寶貝!剛開始寶貝不是很願意,說的的時間多了,孩子就會吸收!如果在家裡兩個孩子都能玩的很開心(前提是給孩子在家自由,自己玩的空間,大人盡量不要干預太多)那麼在外面玩,相信他們也會開朗,自信的!那麼家長如果是內向的,做什麼事小心翼翼的,孩子也會是這樣!培養孩子膽量不是一下就可以改變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給孩子一個舒服,安心的環境,家裡的陪伴者,照顧者相處是和睦的,相信兩個孩子的性格會有很大的改變!有一句話這樣說:希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父母首先要學會做成那樣的人,這樣才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的一生!


推薦閱讀:

TAG:熊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