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高華教授專訪:精神分裂症何時走出治療困境? | CSP2017

醫脈通導讀

在二十一世紀中國疾病負擔問題研討會上,精神疾病已經被列為疾病負擔的第一位,且終生患病率仍有上升趨勢。

那麼我國精神分裂症的發病情況及治療現狀如何?又面臨怎樣的治療困境?

9月7日至9月9日,2017年中華醫學會第十五次全國精神醫學學術會議(CSP)於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成功召開。

在二十一世紀中國疾病負擔問題研討會上,精神疾病已經被列為疾病負擔的第一位,且終生患病率仍有上升趨勢。那麼我國精神分裂症的發病情況及治療現狀如何?又面臨怎樣的治療困境?在本次會議召開之際,我們有幸採訪到了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常務副院長、精神科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王高華教授,針對上述問題,王教授做了詳細解答。

醫脈通:精神分裂症是一組較為常見且原因不明的嚴重精神疾病,那麼我國精神分裂症的發病情況如何?

王高華教授:我國精神分裂症的發病率接近1%,不同地區調查略有差異。精神分裂症在全球發病率總體相似,接近1%。該病目前未發現明顯性別差異,但抑鬱症患者性別差異比較明顯,男女發病率約1:2。精神分裂症在經濟狀況稍差的人群中發病率稍微高一些。經濟狀況差的病人可能面臨更多的社會心理問題,而社會心理問題越多的病人又面臨較差的經濟收益,因病致貧或因病返貧的情況十分普遍。疾病本身影響經濟收益,經濟收益又反過來影響疾病,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所以精神分裂症在中低社會階層中發病率偏高一些,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

醫脈通:我國精神分裂症的治療現狀如何?

王高華教授:目前我國精神分裂症治療現狀還不夠理想,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第一,部分患者未去醫院就診;第二,部分就診患者未正常服藥;第三,部分服藥患者並未規範用藥和堅持長期用藥。究竟有多少病人能夠及時、準確、長期的接受治療,我們其實心中是沒底的。實際上精神分裂症是生物學、社會學、心理學三個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而生物學因素佔主導地位。過去有一個錯誤的理念認為精神分裂症就是一個純粹的心理問題;其實精神病像是一堵牆,這個牆倒不倒取決於幾個方面:第一,這個牆有沒有裂縫;第二,有沒有人撞擊它;第三,這個牆有沒有支撐力量。實際這堵牆有沒有裂縫是問題的關鍵。比如有人因為失戀後得了精神病,但失戀的人很多,為什麼這個人的病了呢?這是有基礎的。所以精神分裂症如果不以藥物治療為基礎,而單純以心理治療或社會治療,它的效果是極其有限的。我們主張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之上再考慮其他治療。

醫脈通:精神分裂症的治療目標是什麼?

王高華教授:精神分裂症治療應該分疾病、個體、社會三個層次。第一階段以消除疾病癥狀為主,消除衝動、危害性等可能的風險;第二階段是恢復功能,恢復正常的生活;第三階段是社會的適應。如果精神疾病治療後不能使患者再次回歸社會,這個治療是不成功的,或者說是沒有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的。所謂病情好不好,沒有幻覺、沒有妄想這是第一步,最終的檢驗標準是患者能不能正常地學習、工作和生活,這個是金標準。

醫脈通:目前精神分裂症主要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王高華教授:治療方法從大的方向可分為生物學、心理學和社會學三種。生物學治療又可細分為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物理治療包括經顱磁刺激、電休克等。目前準確講主要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物物理治療三種,但藥物治療是基礎,如果不以藥物治療為基礎,其他治療效果是不理想的或者不完全的。

醫脈通:儘管您在反覆強調藥物治療在精神分裂症中的重要性,但藥物治療現階段是否也面臨一些困境?

王高華教授:第一是藥物的有效性,部分病人的藥物治療效果並不好;第二是藥物的安全性,如引起意外甚至死亡事件等;第三是耐受性,病人用藥不良反應明顯,常導致停葯。但是要注意,我們不是要消滅不良反應,而是把不良反應控制在安全範圍。換句話說我們不能「因噎廢食」,要權衡利弊,如果不良反應可以控制在安全範圍,這個葯就值得使用。

採訪小結

精神分裂症是一組原因未明且易反覆發作的精神疾病,該病治療的最終目標是回歸社會。認知功能損害是影響患者社會功能恢復的主要因素,但現有藥物治療對於認知功能的改善並不理想,甚至有部分藥物可以加重認知功能損害。布南色林是由日本住友製藥株式會社研發的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葯,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陽性及陰性癥狀,同時降低了不良反應的理論發生風險,並可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認知功能。此葯已於今年2月獲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即將登陸國內市場,相信無論是幫助臨床醫生克服藥物治療困境,還是緩解患者病痛,都將是一個重大的好消息。


推薦閱讀:

TAG:精神分裂症 | 醫脈通 | 精神病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