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如何看待李世民篡位?

我只想知道唐朝平民百姓怎麼想的,貴族這些就別說了,我一個想像有限,請大家大家暢所欲言


為什麼邀請我,老百姓怎麼想的我真不知道啊 T_T —— 至於貴族,你看看李二開了這個好頭以後,整個唐代的前半段,哪怕以到李隆基登基為止,武后 太平 高陽 韋後 李姓諸王 武氏宗族,都幹了些啥

統統都是玄武門不成功、半成功、成功批判繼承的翻版啊 —— 既然太宗功勞大、能力強,危急時刻能夠囚父弒兄,為啥我不行……


李世民才對吧。。。。

既然是說的平民百姓,那就不能拿歷史材料來看了,那麼來看看民間流傳的故事。

敦煌文書S2630號《唐太宗入冥記》?

www.360doc.com

比如人們杜撰的這個故事。唐太宗在裡面表現的是理屈詞窮的。

殺兄弟於前殿,囚慈父於後宮?仰答!」崔子玉書□□與皇帝。皇帝把得問頭尋讀,悶悶不已,如杵中心。

但是,認為唐太宗在玄武門事變中處於理虧地位的故事並不多。大多都是支持唐太宗的,講述這段故事的

《大唐秦王詞話》中,將李世民寫成紫薇星下凡,強調李世民登上王位是天命所歸,而且不忍殺害建成元吉二人,都是因為二人不斷加害李世民及其手下,認為玄武門事件是「被逼所致」

隋史遺文中的第六十回 二憝除秦王即真 百戰勛秦瓊錫爵 從題目中就可以看得出來,憝是壞,惡的意思,指的就是建成元吉二人

《隋唐演義》中對這這段事的評價

天下事自有定數 一飲一啄 莫非前定 何況王朝儲貳 萬國君王 豈是勉強可以僥倖得的又且王者不死 如漢高祖鴻門之宴 滎陽之圍 命在頃刻 而卒江自刎。使建成、元吉安於義命,退就藩封,何至身首異處。

偏向也是非常的明顯。

而《說唐全說》中更將李世民描寫為一個仁慈孝順的君子,而殺死建成元吉的則變成了尉遲恭。

上面列舉的書籍雖多為明朝的小說,不過避免了諂媚當朝者的嫌疑,所以更加能體現百姓的看法。

這些故事多為民間百姓流傳的故事和民間藝人的話本總結改編而成,其故事起源從唐、五代、元、宋都有可能,是百姓了解歷史的重要渠道,體現了當時輿論導向。可見在古時候老百姓大多認為建成、元吉是惡人,李世民是仁厚的真命天子。


唐朝人如何看待李世民篡位???

你確定唐朝平民老百姓知道李世民是篡位的???

那李世民演玄武門那一出幹嘛???

並且這種最高統治者的變更,除了參與的人知道外,其他人獲取這種信息的方式基本上靠YY;當然,還有一種就是官方發布消息出去,這種基本上是不可靠,他說是什麼就是什麼;


茶餘飯後的談資。你看又是為了權利父子兄弟相殘。


平民應該只看到貞觀之治,貴族才會想這些吧


信息不對稱,這個問題在交通便利、通訊發達、網路盛行的今天依然嚴重,看看貴乎多少問題都是「外國人如何看待……」

可想而知,千年之前的普通民眾,估計連皇上是誰都搞不清楚,更別說了解政變事件始末了。不了解、認知高度達不到也就不存在如何看這種深層次問題。

知道這件事的,基本都是居廟堂之上的政治人類,如何看,大致分為兩類:

活下來的遵從現實者,包括李淵本人和著名的魏徵,人在矮檐下哪能不低頭?活著並表演好自己的新角色就是他們的態度與看法。

死掉的反對抗議者,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抗議無效,因此他們沒有發表看法的機會。


唐朝人大致分兩種,一種上層人,政變影響的是他們支持或者反對取決於或者決定於他們;另一波是平民賤民,他們...有家沒有國換了天子只要不殺到他們頭上都和他們沒什麼關係,可以大概不在考慮之內。


跟明朝人怎麼看朱老四一樣 平民百姓誰當皇帝無所謂 後世的皇帝託了福 應該會很感激祖宗有如此魄力吧


推薦閱讀:

TAG:唐朝李唐 | 唐太宗李世民 | 皇帝 | 李世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