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家庭情商培養誤區——《100件事培養孩子好情商》系列79

「我要回家,我要回家,我不要打預防針,嗚嗚嗚嗚……」

在社群醫院的接種室,一個留著馬尾辮的小男孩滿臉淚水,不停的用著穿運動鞋的腳,踢打著自己的爸爸。在一旁,是尷尬的站著的醫生。地上躺著一隻注射器,裡面的藥液灑落了出來,無聲的訴說著剛剛發生的事情。

小瑞到了打預防針的時刻,爸爸帶著孩子來接種室,最開始孩子還悠閑著玩著爸爸的手機,結果排到了該自己接種了,看著醫生抬起手,試著排出注射器內的空氣,幾滴藥液從針孔溢了出來。

孩子頓時慌了神,忍不住怯場。「我要回家,我不打針。」

這個時就是檢驗咱們家長的時刻了。通常三種類型的家長會有三種應對方式:

第一類:霸王龍型

看著其他的孩子打針的時候安安靜靜的,而自己孩子卻像一個臨陣脫逃的逃兵,爸爸感到難堪,臉上掛不住,尤其是想著為了孩子來打預防針,向單位請假,在這兒排了近2小時的隊,而且這次要是錯過了,下一次又要等很長的時間,還得請假,一股火氣就上來了。

「紅燒屁股」登場,看孩子如此膽小懦弱,爸爸自然而然非常生氣,擺出一副想要打孩子的姿態,嚴厲的批評孩子,「不準哭了,你是男子漢,男兒有淚不輕彈,幹嘛哭,不就是打個針嘛,這麼膽小,怎麼行?你看其他女孩子都比你勇敢,趕緊給我冷靜下來,不然我就要揍你了。

孩子聽到爸爸這麼說,嚇得不清,變本加厲躺在地上打滾……

可能帶來的後果:

當孩子出現負面情緒的時候,家長會採取強制性的措施,對孩子進行批評,甚至打罵。這種做法讓孩子認為負面情緒是錯誤的。

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孩子長大了後會自尊感比較低,女孩子容易表現出意志消沉,甚至憂鬱,男孩子則有衝動或者攻擊性,遇到什麼事情就喜歡用武力來解決問題,因為父母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壓抑住他們的情緒,出現各種各樣的成長問題。

第二類:百依百順型

爸爸看著孩子滿臉淚水,非常心疼自己的寶貝。於是跟孩子說,「小瑞,爸爸知道你不想打針,怕疼。如果你實在不願意的話,那咱們先回去,下次再來吧,到時候再打也是一樣的,好不好?」

孩子破涕為笑,拉著爸爸得意的走出接種室。

可能帶來的後果:

有句話叫做慈母多敗兒。在這樣的環境下,雖然孩子的情緒得到盡情的宣洩,沒有得到阻礙,但是他這種行為卻沒有得到界限和約束,孩子長大後就容易以自我為中心,想做任何事情就做,認識不到行為界限,分不清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

在人際交往上面,會比較難以溝通,因為自己常常以自我為中心。

第三種:糖衣炮彈型

看著孩子痛哭,爸爸為了說服孩子打針,就想盡各種辦法來誘惑(我爸爸小時候也是拿芭比娃娃來誘惑我的去剪髮,我小時候可是烏黑的長髮呀)。「小瑞,爸爸保證不會疼的,去打針好嗎?打完針,爸爸給你買好看的玩具,或者我們去你想玩的地方玩,好不好?」

在家長的威逼利誘下,孩子自然就從了。不過打完,肯定要哭的,「爸爸,你這個大騙子!疼丫!」

可能在未來帶來的後果:

這種做法忽視真實情緒,讓孩子把自己的關注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但情緒仍然存在,下次遇到相同的事情,情緒小火山,說爆發就爆發。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波波的新玩具夢幻城堡,不小心被小琳弄壞了,正在大哭,媽媽輕描淡寫的說,不就是個玩具嗎?媽媽再給你買兩個就是了。媽媽急切的想通過買新玩具的方式來轉移小孩子的注意力,妄圖消除情緒。

最直接的一個例子。比如孩子因為一些事情傷心而孤單的哭泣,爸爸媽媽忽略孩子的情緒,對孩子說愛哭鬼、鼻涕蟲,甚至邊嬉笑邊撓痒痒,試圖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從哭變為笑。

孩子出現情緒,沒有疏導,在這樣的教育下,感受和情緒調節就會比較遲鈍,讓孩子長大之後就不太重視別人的感受。

更嚴重的是由於小時候大人沒有正確的引導,教孩子如何把情緒疏導出去,孩子對於正在經歷的情緒,自然無法辨別是非對錯,就會非常的迷茫,甚至會失去信心。

咱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人,比如說女孩子因為失戀而暴食暴飲,瘋狂購物,男孩子因為事業失意而喝酒,舉杯消愁愁更愁。這是因為什麼反正是逃避情緒,利用更加快捷的辦法轉移注意力。

好,大家有沒有從上面這三種方式中看到咱們的影子?

顯然這上面的三種應對方式都是不可取的,今天分享一個更好的做法:

首先打針肯定會疼,所以孩子會有害怕的情緒。咱們家長要理解和包容孩子這種情緒。

「小瑞,你現在很害怕打針疼,是嗎?爸爸小時候打針也很害怕,擔心疼。」[接納情緒]

這樣孩子就會覺得,打針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是很正常的事情,並不丟人,爸爸非常理解我的感受,我也能像爸爸那樣勇敢。

孩子可能會問,「爸爸,你小時候打針,怎麼克服害怕的呀?「

有的爸爸有這樣的經歷,「爸爸小時候要打針了,就抓住奶奶的手,然後閉上眼睛,默默的從1數到10,一會就打完了。「

正個過程中,爸爸並不會妥協,而是與孩子建立情感鏈接,告訴孩子自己也有這種情緒。接下來給孩子一同探討解決方案,就是如何克服這種害怕的情緒。

「要不瑞瑞抓住爸爸的手,閉著眼睛,然後從1數到10,好嗎?「[引導出解決方案]

「嗯,爸爸你陪著我吧,我抓住你的手從1數到10。「

包容孩子的所有情緒,會讓孩子覺得他們的任何情緒,都是正常的。傷心、悲傷、恐懼也和開心快樂一樣,是正常的情緒。有這樣的情緒並不會受到爸媽的排斥。

接納孩子所有的情緒,但對於孩子錯誤的行為,必須要劃定一個明確的界限。最討厭打針,但是不能打人。行為界限就兩個原則:第1個就不能傷害他人,第2個不能傷害自己,就這兩個原則,然後只要孩子這兩個原則範圍內,給孩子最大限度的自由選擇權。

咱們這種處理方式,孩子會感到來自家裡面強有力的支持,信心倍增去戰勝遇到的困難。

好,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明天繼續為大家分享《100件事培養孩子好情商》系列80——單親家庭孩子情商培養

————————————————————————

我是小蘭老師,分享孩子教育最落地的乾貨,上午看下午就能用

10年教育經驗沉澱,專註分享培養孩子:

《100個習慣》系列、

《100件事培養孩子好情商》系列、

《單親家庭育兒三十六式》、

《培養孩子的100個財商思維》系列......

讓寶貝成為人生贏家! 如果有育兒問題,歡迎私信溝通。

?


推薦閱讀:

TAG:兒童教育 | 家庭教育 | 幼兒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