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找到非常享受,非常投入的事業的?

我知道有人是在應付生活,也看到人對生活的渴望,後者一般有找到自己十分認可的事業,並一直走下去。可以是一個咖啡廳,一家公司,或者是寫作。。。如果你已經找到自己認為可以一直很投入的事業,是怎麼找到的呢?我知道每一個人的路都不一樣,但是也希望有些啟發。目前我是一家公司的中層管理,收入尚可,其實做得也還算不錯,但是我覺得自己沒法全身心投入,現在也希望能夠轉型,所以希望可以有些啟發,感謝!


其實,我覺得吧,我這個人的人生理想就是隨處可浪,隨處可躺。但慢慢的發現生活不允許我那麼做,於是呢,什麼我可以干,我可以幹什麼,兩者之間找到了平衡,就一直努力幹下去了。。。


瀉藥,毒雞湯一碗。

在找到喜歡做事業之前,先認真做好現階段的工作。

連自己份內的事情都handle不了,怎麼做好想做的事業呢。

人生的任何階段都是積累,無論是技能訓練,或是思維訓練,都不會白費的。


我,還只是一個大二的學生

覺得我沒有什麼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和你有很多的不同

經濟不獨立不能獨擋一面

內心還算稚嫩,天真

但是!

有一點跟你恰恰相反,

就是

我的認為值得我全身心投入的事業太雞巴多了!

有一句話在知乎很流行

1%的天賦往往比99%的汗水來的更重要,而大部分人要做的,就是找到某個自己擁有那1%天賦的領域去努力,因為當你發現某個領域自己有了那1%並且努力過一段時間之後會有一種打開新世界大門般的感覺。

而我,找到了太多的1%天賦,而最多又只可能有一個99%的努力,所以如何搭配成了我的問題。

但是我看到你的描述更側重如何,更側重興趣點。關於你的疑惑,鄙人只能分享一點我找的過程,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發。

關注過程!(各領域的大佬看到這篇文章請無視)

關注過程!(各領域的大佬看到這篇文章請無視)

關注過程!(各領域的大佬看到這篇文章請無視)

時間段一(此時間段沒有先後順序,時空穿插):這個時候喜歡流行音樂,簡單的喜歡,就是聽著聽著跟著哼哼哼的程度,於是經常哼哼哼哼,一下課哼哼哼哼,寫作業寫著寫著寫著不自覺哼哼哼哼哼哼哼

某天開始不再哼了,開始跟著調唱了

唱著唱著就發現音越來越准了,跟原曲相似度越高,結果越准就越愛唱,越愛唱越准。(此種情況都是在不知覺的情況下進展的。幾乎不佔用時間)

開始上台唱歌,先是幾十人的小活動,(各種組織開幕式,聚會等等等)剛開始抖得厲害,幾次下來幾乎沒感覺了,多人面前表現自己已經成了日常。

後來不滿足於單純表現自己,開始和科班音樂生討教競爭,接著,中大型活動(百事杯,校園歌手.....)

因為唱歌,所以開始練吉他,基礎過後搞了把玫瑰木加紅松全單進階,所以學樂理,所以經常和學校小樂隊泡在一起學習,

因為樂理,所以對音樂的鑒賞能力提升了一個檔次,開始聽流行以外的音樂,喜歡的音樂類型越來越多,與此同時買好一點的耳機,幾十塊錢的潛39到百來塊錢的國內diy耳機突圍三,到akg y55,y50,k451,k452.鐵三角es88,飛利浦SHP9500,

再到後來深知我這個5線小城市玩音樂再繼續深入就要付出的代價很大,so,先暫停。(關注興趣發展過程,先忽視結局!)


時間段二:大學本專業是平面設計,有段時間看到優設網的某個資深設計師的文章,對,記得叫豪斯教學,很想做圖文海報,就是以圖片為主,就計劃著買台相機自己拍就更好了。

於是就看各種相機評測,又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後來想我買相機肯定不會只拍照,要是某天我想拍視頻了呢?於是挑視頻和拍照都說得過去的機子

當時索尼a7系列太貴唯一不貴的a7又太老視頻不好,松下的gx gh系列又嫌棄畫幅太小,專業級別的fs5 7又貴體積還大,佳能一家子單反價格又坑視頻又不行。

目標鎖定索尼6300,加上有在讀導演專業並且買了索尼A7r2的同學的力推,暑假打工兩個月買了下來。不得不說索尼大法好,一個slog不僅能拍視頻還能用來拍照片,先不說視頻,至少照片寬容度就無敵了嘛,於是開始了攝影的慢慢長路,

本身就是平面專業的,不管是前期還是後期上手自然很快

開始約拍,出去一回來就往lr里導調色,ps里精修。

後來覺得一張圖片肯定是沒有視頻的表現力來的強的,於是乎開始倒騰視頻,

於是不可避免的要學習理論知識,鏡頭角度,鏡頭長度,推拉搖移,焦距對畫面的影響力,

和不可避免的要後期,動接動靜接靜,學習蒙太奇,起承轉合,

又不可避免的要學習簡單的特效,比如無縫轉場等等等

再後來,因為以上用的多了,突然的迷上了mg動畫,迷上了特效..............

於是乎,懂得網上教學雖多但是很雜不利於系統學習,還特地買了一套火星時代的系統ae教程現在正在家裡啃這套教程。


吃個飯,等會更。


慢慢的你會向生活妥協的。


畢業後就進入了培訓行業,一做就是快三年,最開始覺得對自己的工作很熱愛,無比滿足,每天都是開心熱情充實~ 然而,過年前已經向領導正式提了離職,心情卻是無比解脫。不覺得放棄了很喜歡且熱愛的行業,未來的路很長,還想再繼續看看,沒有關係啊,有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找不到非常享受的行業和工作,但每做一份工作,享受當下未嘗不是件美滿的事。


不要停止探索自己,直到你真正了解自己;不要停止選擇,直到你不能再選擇。


謝邀,畢業單純的掙錢,在建築總包企業裡面過著領導安排的工作,今年是畢業的第二年發現自己其實並不愛這行,掙錢而已,正在迷茫的尋找自己真正喜歡的。


護士一名,表示非常喜歡自己的工作。雖然現在21歲,馬上步入22了,在很多人看來我肯定是有病才會這麼說,但是我真心的說,我真的很喜歡自己的職業。

中考失利,沒有什麼特長,爸爸送我去了衛校,當時沒什麼感覺,一直以來都是被家人安排,時間久了也就沒有自己的想法了,於是就去了。 四年間也有過不想上學的念頭,可是又不知道自己能幹什麼,做了兼職,但是卻沒有自己喜歡的職業,當時在學校上課真的特別不喜歡護士這個職業,需要一直練習不斷的練習,還要互相實踐,被搭檔做皮試扎到哭成狗,就這樣因為一直找不到自己喜歡的事所以就一直拖著,慢慢到了實習。

我發現實習與我們平時在課堂學到的東西不一樣,但是大多數都是以學校學到的為基礎,並且醫院的護士真的人都特別好,於是慢慢有了好感,自己很喜歡病人痊癒以後自己的喜悅。有句話說的真的沒錯,醫者仁心,我喜歡幫助別人,喜歡看他們痊癒以後的感覺,我知道自己喜歡了這個職業。

其實,我覺得好多東西都是試出來的,不知道自己幹什麼好的時候就先干好手底下的事,這樣你才有理由去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


孔子曰:

吾十之有五而志於學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

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


在30歲之前找到自己想做的。

這期間你會遇到很多選擇。

人生處處都是在做選擇。

做選擇的時候考慮外在環境、自己能力、個人喜好、得失。

外在環境:行業前景,職業內容,社會評價等

自己能力:能不能幹,能幹多好,得付出多少代價等

個人喜好:願不願意干,帶給自己的影響等。

得失:收穫什麼,失去什麼,有得有失,切莫貪婪和恐懼。


在校學生


這個對於有的人很容易,有的人卻是不容易。

因為有的人很早就了解了自己。

可是有的人終身都不能了解自己。

最晚建議在40歲之前了解清楚。否則之後的路會比較難走。

先要了解自己適合做什麼。

擅長做什麼。

自己是個怎樣的人?有親和力,還是比較嚴厲,比較霸道,還是比較能夠與人合作。還是擅長和廠家打交道,還是擅長和甲方打交道,還是不喜歡和人打交道,但是左腦比較發達,很認真,適合做點精緻器材?都有各種可能。那麼需要樓下說的,試錯。年輕的時候就不停的去體驗,比年紀大的時候體驗,會成本小很多。當然,如果有個貴人抱持你,保護你,是最好不過了的。


不停的試錯,終將找到。


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

有一種麻木的踏實

但喪失了真實

你的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

什麼是真實?

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

和誰在一起

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出來的不懊悔

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去看看 電影 無問西東

再回來看這篇文章

http://mp.weixin.qq.com/s/ICgJInPeOfSIZgq_0lv-pw


我一直在路上,目前還只是生存,談不上享受,或許多年以後我會覺得那是一種享受吧


跨度近十年,思考為何要忙碌,為何要工作,除了生存,關鍵還是內心一份不安於現狀的躁動,考慮清楚想要什麼,自己為之而沉澱積累,針對性的選擇興趣點,投入其中,心想事成,,,,


推薦閱讀:

TAG:人生 | 職業規劃 | 事業 | 人生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