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師兄解答,佛理中表述: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那深處俗世中的我們應當如何自處。明白其真理,但卻無可奈何?


複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時。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學諸定。

是菩薩摩訶薩 眼見色已 不取諸相 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眼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眼根。

是菩薩摩訶薩 耳聞聲已 不取諸相 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耳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耳根。

是菩薩摩訶薩 鼻嗅香已 不取諸相 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鼻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鼻根。

是菩薩摩訶薩 舌嘗味已 不取諸相 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舌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舌根。

是菩薩摩訶薩 身覺觸已 不取諸相 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身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身根。

是菩薩摩訶薩 意了法已 不取諸相 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意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意根。

是菩薩摩訶薩若行若住若坐若卧若語若默。常不舍離三摩呬多奢摩他位

是菩薩摩訶薩若手若足俱不饕餮。語不剛強。言不諠雜。眼及諸根皆不紛擾。不掉不動亦不倨傲。身不散亂。語不散亂。心不散亂。身寂靜 語寂靜 心寂靜。若隱若露 無異威儀

於諸飲食衣服卧具病緣醫藥及余資產皆生喜足。易滿 易養 易可供事。軌則所行無不調善

雖處諠雜而行遠離。於利 於衰 於樂 於苦。於贊 於毀 於稱 於譏。於活 於殺。平等無變不高不下

於怨於親。於善於惡。心無憎愛無喜無憂

於諸聖言 於非聖言。於遠離 於憒鬧。其心平等無有改易

於可愛色 不可愛色。於諸隨順 違逆事中。都不分別 心常安定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自相皆空 無起 無成 無轉 無滅入諸法相。知一切法無作 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恆時增長殊勝善根。由勝善根常增長故。能行靜慮波羅蜜多。成熟有情嚴凈佛土。

雖行靜慮而不忻求定所得果。謂不貪著由定所得諸可愛境。亦不耽求由定所得生死勝報。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欲解脫未解脫者。修行靜慮波羅蜜多。


一切諸佛法離不開三皈依,三皈依是法的體。

佛是覺,法是正,僧是凈。

離開了覺正凈,把經文的一句話摘出來自己瞎琢磨,是一個錯誤的法子。

只要你把貪嗔痴三毒煩惱,以及殺盜淫妄四種過犯戒了,懺悔自心,就是覺正凈。

覺就是覺悟自己過去乃至現在的事實。

正就是讓自己正正確確的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凈就是讓自己六根清清靜靜,不受世間污染。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這句話是金剛經上的。

那麼須菩提向佛提了倆問題。

一云何應住,二如何降服其心。

佛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

提了一個很重要的條件。

就是你今天要覺悟了,發心學佛,

要發什麼心,發菩提心。

這個菩提心,

佛在第二品就講,

『我應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無一眾生實滅度者』

何以故?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諸相虛妄,這是從諸佛菩薩智慧見到的真理實際講,這個道理本身就是虛妄的。

但後面要我們發菩提心,度一切眾生,

這是從諸佛菩薩法身萬行講,

要用無相智慧,做無相的事。

離開了一切的相,才能做菩薩的大事業。

如果你只是因為這句『凡是虛妄』,

就發凡夫的退墮之心,

這就等於誤解佛法,曲解佛法。


看透俗世中的價值觀不過是妄念,不執著即可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是說相不存在,而是說人類對於相的認知是虛妄的,我們用種種語言文字來表達相,語言文字是人創造虛構的,是不實的虛妄的


不刻意執著於某些人和事。但是還是要保持精進!


用世俗的眼光你肯定是沒法去理解的,因為你一睜開眼,處處是相,一片繁榮和浮華,你不斷的為著哪些虛妄的東西的在追著,迷著,你放得下么?所以,佛說,凡有所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意思就是叫你不要去執,迷,放下,但放下不是叫你看空,是找回真心,因為真心湛如虛空,能納一切,但不為一切所動,阿彌陀佛。


推薦閱讀:

TAG:文學 | 佛教 | 佛學 | 佛法 | 佛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