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目的為什麼是生存?

我們知道生命為了生存而進化,而智慧也僅僅是為了生存而進化的副產品。

那麼說到底,生命為什麼要生存?


因為不是生命要生存,是因為產生了生命,生命機體的運行機制使得生命要延續下去,即使是無意識的生物。這就是說,在生命產生的那一刻起,就是具有延續生命的機體運行機制,否者生命一產生就消亡了,或者不能稱之為產生了生命。


生命的存在是自然進化的過程,而非生命本身所決定的,當一個生命誕生於世界中,為了探索世界或為了它的使命而存在著,它有一定的目的,也有必然的走向。

這是社會、文化環境所決定,我們不得已開始背負上一代的使命或未實現的夢想而前進,同樣,我們也受到文化的影響,遵循一些習俗,如讀書等。

梳理一個人人生,我們可以得到大概的輪廓:

人的生是偶然的,對於尚未發生的意識的生命來說,他的出生,是無法自主的,當一個人出生,他開始好奇一切,並抱著探索世界的好奇心,隨著年齡的增長,基於上一代的環境將決定他受教育所能塑造的性格、思維等,就普遍而言,一個生存在不算窮,也談不上富裕的家庭里,他的小時候顯然是幸福並且無憂無慮的,他開始認識這個世界,當他觸及到一些不可觸犯的「規則」時,他便會被罵或被打,他就知道,有些東西是不能做的,當他開始想得到一些好玩或好吃的東西時,他沒有能力得到,便會索取父母的愛,以哭泣等方式來迫使父母為他實現這些東西,當父母不願意時,他便會和父母鬥爭,往往以得到滿足或暴力拒絕告終,這就讓他意識到,有些東西是有價值的,並且價值大於父母給予他的範圍,對一部分他渴望,對一部分他訴求,父母一部分拒絕,而一部分滿足,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開始從探索世界最基礎東西(比如玩泥巴又或是抓龍蝦等),開始轉向更能夠滿足慾望的東西,一些想像里自由的物品,這是因為,他認識到世界是有規則的,父母能力是有限的,為了自己的慾望,他不得不去尋求一種可以滿足慾望的東西,玩網路遊戲便是最好的消遣...

當一個人開始進入學校,一種縮小的保護社會裡,他們所受到的教育,是認識世界,認識社會的工具,他們開始產生競爭,以一種分數劃分優劣的競爭。

慢慢的學習越來越難,競爭也越來越明顯,淘汰也越來越多,他的壓力也越來越大。

當進入一個大學後,擁有一種專業後,他便被社會分級,並為社會作出貢獻,開始邁向脫離家庭的獨立生存,這種生存的目的來源於他的社會分工,並為他的專業而奮鬥,這種專業通過教育和社會賦予他生命的目的和人生部分意義。(如:醫學生被灌輸救人的使命,軍人是被灌輸保家衛國)

當他脫離家庭和校園的保護後,他徹底面向整個社會,壓力隨著而來,他被迫認識到社會是殘酷的現實,是對每個人客觀的現實,他感受到競爭,也感受到孤獨,也開始知道,工作賺錢,養活自己只是第一步,戀愛後的開銷,及其結婚,贍養家庭等責任意識開始隨著而來。

他的價值觀受到最強的衝擊,尤其來自於金錢觀念,當面對這些壓力的時候,他開始或是因為好奇等原因轉向自己,問出了一些哲學類的問題,並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

而現實是,沒有答案,很多人尋求的並不是答案,而是一種價值信仰,用此來支持他的整個世界觀念。

生命一開始就是生存,但是這種生存是被保護的,一旦生命開始成熟,能力達到上一代的目標,上一代便會將生活的責任交於他,他背負這種責任開始前進,他能否生存下去的前提是,他的能力是否能夠產生足夠的價值。

當他不能完成社會階級的晉陞時,他就開始結婚生子(傳宗接代),他很大程度上開始尋求穩定,以為後代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後代將背負他的期望前進。

生命向死亡負重前進,生命一開始就是為了死亡,生命將要超越死亡,為了戰勝死亡,他要傳宗接代,他要生存下去,他要努力的向更好的生活前進,它不得已去追求一種比生命本身更高的需求,它目的不是死亡,它一直要戰勝它,僅僅只是為了存在。

社會在競爭,也在淘汰,生命要展現它的光芒,要站在它生命最輝煌的位置,要綻放它來自靈魂最深處的色彩,你時刻都感受到內心的吶喊,它不甘心,生命從來都不甘心。


看站在什麼角度回答。都不一樣。

在唯物主義上生命是隨機的 沒有目的性的。就是一種自然規律。偶然中的必然。

在唯心主義上那就熱鬧了,真主、上帝、玉皇大帝、女媧、宙斯、盤古、大梵天這些都在掙著說是自己創造一切。


您好,動物生命的目的確實是為了生存,而人的生命的目的是為了生活、為了生活得真正幸福……曾經有個愛看書的小兄弟,問了我六個人生問題:

我是誰?

我從哪裡來?

我要到哪裡去?

真愛到底是什麼?

真正的道德是什麼?

人生最好的意義是什麼?

幸好我可以簡單地回答他:

我是此刻思考著的靈魂(與大腦死亡的植物人相反)。

我從過去來(不僅是成長的過去、也包括人類進化或所謂神話造人的過去)。

我要到未來去(不僅是今生的未來、也許還有靈魂不滅的未來)。

真愛你的人,並不是非要得到你或佔有你,而是真心希望你過得幸福……真愛適用於親情、友情和愛情,沒有互相真愛的婚姻才是不道德的。

道德,是在智慧的基礎上建立德行。真正的道德恆久不變,由智慧、仁愛、正義、禮讓和誠信來綜合衡量。德行出了問題的時候是因為忽略了智慧,沒有獲取幸福的道德能力,就無法獲得真正的幸福。

人生最好的意義,絕不是為了苦求名利或獻身迷信,而是為了真正幸福……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智慧和修行言行而讓自己和別人都生活得更美好,才能進而獲得真正長久的快樂!

(樂智祝您獲得真正的幸福)


生命原本沒有目的,而人賦予了它各種各樣的目的。生的是肉體,死的也是肉體。識(也就是規律)不生不死。


推薦閱讀:

TAG:生命 | 生存 | 生命的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