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 17 歲男孩不堪母親批評跳橋尋死,在孩子教育方面給了我們什麼啟發?

驅動類型。

1,我無法反抗你,但是我可以以傷害我自己的方式,讓你心痛,以和你戰鬥,以期望你不再傷害我。

這種傾向,是有可能在教育過程中無意識培養的。

比如孩子哭泣,表現出痛苦,我們內心浮現出憐憫,立刻改變自己的行為,從要求孩子改為順從孩子。

敏銳的孩子,就能很快抓住這一絲大人行為變化的原因,「大人心痛自己」,並以這個原因為基點,嘗試獲得對大人的最大控制和報復。

以期望獲得最大的自主權。

解決辦法很簡單:

接受並承認孩子的真實感受,為孩子的不適感創造時間和空間,提供大人的關心,以平復內心巨大的壓力。

但是要堅持對孩子的要求,不能因為孩子的情緒變化而改變對孩子的要求。

總結一句話就是,「堅持原則,態度良好」。

太多家長,無法做到堅持原則的時候態度良好了。

很多家長眼裡的"堅持原則",在腦子裡解析出來的行為是"揍孩子打孩子對孩子實施譏諷和辱罵"

太多家長無法分開這兩點了。

做到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在孩子痛苦難過的時候,握著孩子的手,或者擁抱孩子,告訴孩子,媽媽|爸爸知道這種痛苦,也經歷過這種不快樂,但是我們人類就是需要學會成長的,爸爸陪著你,你有任何需要爸爸幫助的地方,爸爸都可以給你提供自己曾經經歷過的經驗,只要你開口,就算你不開口,爸爸也相信你,一定可以自己戰勝自己遇到的問題。你只要記得爸爸是你隨時可以求助的人。

(這裡補充一點,我上面的文字,是告訴家長,如何在日常的生活中,避免把孩子培養成具有這種自我傷害傾向人格的辦法,並不是說,孩子已經有了這種性格了,你做一下這個事情,孩子內心的問題就一下全消失了。

孩子是一個人,不是一個有重置按鈕的機器。你花多久把孩子變成這種自我傷害的個性,就要要花多久時間把孩子的性格改過來。)

2,我覺得萬事都沒有意義了,我的生活永遠都看不到快樂,我不管怎麼做,我都沒辦法讓我感覺舒服起來,我不相信在未來我還可能讓自己的生活變的能讓自己的滿意,我無法承受生活中這些無止無盡的痛苦了,我要從這種讓人窒息的痛苦中逃開。

這種問題,最大的問題在於孩子從自己過去人生的經驗無法獲得快樂,以至於相信,自己永遠無法再獲得快樂了。並且在時間的加持下,無法容忍生活中的痛苦。

而快樂這一點其實很簡單,我們只要給孩子足夠的自主空間就夠了。

讓孩子自己安排自己的時間,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自然就會體會到自己對自己的掌控感,會培養孩子對未來掌控的信心,並能讓孩子自主的去尋找快樂。

這個過程的訣竅是家長的控制欲,和家長的焦慮感。

最終都指向家長的安全感。

家長控制孩子,打罵孩子,嚴格要求孩子,絕大部分都來源內心深處的不安全感,是被不安驅動的。

比如,「學習不好未來會沒前途」,「和同學相處不好未來怎麼和同事協作」等等。

發展到後期甚至在不安和孩子的不配合的推動下,不安逐漸被憤怒取代,習慣於攻擊羞辱打罵孩子,以期望孩子的配合和服從。

家長要做的是克制自己的感受,把握孩子的教育過程中「配合」與「自主」的邊界,給孩子留下足夠的空間獲得控制感,培養孩子對「未來是可以被自己改變和控制的」自信心。

正確的認知傳播的越廣泛,悲劇發生的概率就會越低一點點。

我沒有因為自己聲量小而不寫下這些文字。

也希望你能順手把贊給我,我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我的文字,讓未來的悲劇,減少那怕那麼一丟丟。

願做父母的你我,都加油。

我們的每一點努力都能讓悲劇發生的可能小一點點。


開車注意路面,少聊天拌嘴


「不好好說話」的潛在破壞力

1-1 爸爸媽媽請好好說話

在本書的一開始,我想讓大家看一篇我發表過的文章。


《爸爸媽媽請好好說話》

看到孩子把臟鞋子穿進家裡——


對自己孩子:「你看你這麼不講衛生,去把鞋子換了再進來。」


好好說話:「去把鞋子換了再進來。」


對別人孩子:「沒關係,我們也都是直接踩進來的(其實並沒有)。」


飯桌上,孩子不吃飯了——


對自己孩子:「你這孩子怎麼那麼挑食,真難養,知道爸媽賺錢做飯多辛苦嗎?不準挑食,把飯給我吃完。」


好好說話:「不行哦,飯要吃完。」


對別人孩子:「不愛吃是嗎?那你想吃什麼?阿姨給你重新做。」


孩子們在一起玩,父母在旁邊看——


對自己孩子:「你看你總是挑食,瘦得像只猴子,小明比你壯多了。」

好好說話:(這個時候閉上嘴巴就是好好說話。)


對別人孩子:「小明長得真是帥,又壯實(其實有點肥)。」


出去遊玩,孩子到處逗留——


對自己孩子:「你怎麼那麼慢啊,別那麼調皮,我們要去下一個地方了,快點跟上。」


好好說話:「我們要去下一個地方了,快點跟上。」


對別人孩子:「沒關係噢,阿姨等你噢。」


逛街的時候孩子要去遊樂場玩——


對自己孩子:「遊樂場不好玩,你都那麼大了,那是給小屁孩玩的,我們還要趕回家,沒時間去玩了(倒是有時間逛街)。」


好好說話:「我們還要趕回家,沒時間去玩了。」


對別人孩子:「可是我們來不及回家了,要不今天不去玩,我給你買冰激凌吃。」

對比「對自己孩子」「對別人孩子」和「好好說話」三種說話模式,很明顯我們對別人家的孩子比對自己的孩子似乎更溫柔、更友善、更寬容。我當然並不提倡這種「對別人孩子」的說話方式,因為這種方式用「縱容」來形容更準確一些,這是一種培養熊孩子的教育模式。有人和我開玩笑說,你不懂,我們這是要把別人的孩子慣壞,好讓自己的孩子以後更有競爭力。玩笑歸玩笑,這說明大家其實有意識到「縱容」和「溺愛」的教育方式對小孩有許多害處,但對自己孩子的時候卻常常矯枉過正,反而過於嚴厲苛刻,甚至橫加指責。這樣的對比也給我們提了個醒,以後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時候,想一想我們在對待別人孩子的時候的態度,兩者一對比,你可能就會意識到自己對待孩子的態度有多麼糟糕。


你可能會覺得採用「對自己孩子」的說話模式很常見很正常,大家都是這麼做的。可是你可知道正因為它常見,所以被稱為「正常」,但「正常」並不意味著健康,我們也不能因為它「正常」而放任自流。這就像一個不懂事的孩子跟老師反駁,因為其他同學上課說話了,所以我也可以說話。同樣,一個打罵小孩的家長理直氣壯地說,因為其他人都是這麼教育小孩,所以我也這麼做。可能找一個大多數人都這麼做的理由,可以給我們帶來一種「至少沒做得比別人差」的錯覺吧。簡言之,大家都這麼做,不代表這麼做就是正確的。而且所謂「大家都這麼做」的理由,讓我們更加心安理得地任由我們的性子對孩子惡語相向,從這點看來我們比孩子更像孩子。孩子的任性有父母約束,而我們的任性沒有人可以約束。孩子從小到大一直在接受各種教育讓自己變成這個社會滿意的模樣。教師也需要經過師範學院的系統學習,至少也要通過教師資格測試才能從事教育工作。而當孩子生下來,父母通常沒有任何培訓就直接上崗了。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1]


我提倡的是「好好說話」的說話模式,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現實生活中碰到類似的情況,好好說話孩子根本不聽。是的,是有這樣的可能性。可我們好好說話並不是為了讓孩子聽話,而是要照顧好你和孩子的情感關係。你和孩子的情感關係良好,孩子就更可能聽從你的要求;反之,你和孩子的情感關係不好,孩子就更可能違背你的意願。大人尚且如此,何況是自制力不如大人的小孩。我們並沒有辦法去改變別人,除非對方自己願意改變,而情感關係是影響一個人是否願意做出改變的關鍵。另外,我寫這個章節更多是為了說明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常常出現言語暴力而不自知,孩子不願聽從父母要求的情況並不在此處討論範圍之內,後續我們會有專門的章節進行討論,而且過度的假設對進一步的討論並沒有幫助,你覺得好好說話孩子不會聽,可你不好好說話孩子也不見得會聽。並沒有證據能證明嚴厲指責甚至打罵孩子等不好好說話的教育方式在讓孩子更「聽話」上長期有效。既然都不見得有效,我們何不選擇一種不會讓彼此都心情沮喪的方式——「好好說話」呢?


當然好好說話也並非要讓我們變得溫順或服從,相反地,好好說話是積極進取、堅持不懈的,而非無所作為、放任縱容的。相信我,堅持好好說話也許不會馬上見效,但肯定會逐漸提高孩子願意做出符合你意願的行為的概率,也讓你和孩子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好。我反對嚴厲教育孩子,但並不代表我反對嚴格教育孩子。嚴厲並不等同於嚴格:嚴格是有原則的,是理性的,是基於道德法律的是非判斷;而嚴厲是情緒失控的,是非理性的,是過度苛求的強硬手段。


【注釋】


[1] 伊坂幸太郎。一首小夜曲[M].金靜和,譯。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

1-2 言語的傷害有多常見

有一次在餐廳吃飯,旁邊一桌坐著一對母子。


媽媽問兒子:「晚飯想吃點什麼?」


兒子回答:「隨便吧。」


媽媽臉馬上沉下來說:「怎麼那麼沒主見,沒有隨便這道菜,要吃什麼自己決定。」

兒子皺著眉頭仔細地在菜單上挑選了起來,過了一會兒說:「媽媽,我要吃炸雞排。」


媽媽一口回絕了:「這太上火啦,你還在咳嗽你不知道嗎?」


兒子接著又說:「那我要吃海鮮燴飯。」


媽媽有點不耐煩地說:「不行,你吃海鮮會過敏。」


兒子一把把菜單甩到一邊生氣地說:「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我不吃了!」


媽媽開始發火了:「我這是為你好,怎麼那麼愛發脾氣!」


之後母子之間唇槍舌劍一發不可收拾……


這樣的場景你是否似曾相識呢?因為這樣的場面經常在生活中上演,以至於我們都不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如果我們現場採訪這位母親,她很可能覺得自己沒有惡意,而且並不認為她在對孩子實施言語傷害,這一切後果都是這孩子脾氣太「壞」而引起的。我們常常都不覺得自己的言語是有傷害性的,但我們的言語有時確實引發自己和孩子的痛苦,而這個黑鍋又被甩給小孩來背。


還有一次,我帶兒子去診所看醫生,有一對正在排隊等候的父女,小女孩大概三四歲,那位父親看上去十分忙碌,不停地接打電話。小女孩排隊久了沒事做就開始在診所里到處走。她父親看到了就把她拉回來,不耐煩地告訴孩子「好好站著不要亂動」。後來小女孩跑得更遠了,跑到診所的門口去。她的父親再也忍受不了這「調皮」的孩子,一把將她拉回來,大聲訓斥:「你是聽不懂我的話嗎?是不是又想挨揍了?」小女孩下意識地往後退了一步。那位父親把這當成是她反抗的信號,更加生氣地說:「我叫你別動!」同時一把將她拽緊了。小女孩開始低聲啜泣。「你還哭!」他掄起手臂就往小孩的屁股上揍去,「我讓你還調皮!我讓你還調皮……」


打罵小孩的事情在我們生活中並不少見,但是像這位父親的情緒如此狂躁並表現出對自己小孩深深的惡意,著實把我嚇了一跳,而且他的毆打持續了一段時間,言語上的訓斥還沒有要停止的意思。我在旁邊坐立難安,我能感受到這個小女孩很憤怒又很可憐,可我又能為她做什麼呢?那位父親看上去並不是那麼容易被說服,如果我出面勸說,他並不願意配合甚至更加遷怒於自己的小孩又該怎麼辦呢?還好當時診所的醫生也看不下去了,出面制止,那位父親才放過了他的女兒。我覺得診所的醫生比我有勇氣多了。離開的時候,我看了一眼那個小女孩,小小的身軀,眼神里滿是恐懼和委屈。對於這個事情我一直感到愧疚,所以一直放在心上,同時也發現,有些人根本不配為人父母。

近幾年來經濟發展非常快,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進步還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擁有更豐富的資源來改善教育條件,家長和教師的教育理念已經有很大的提升,挑選一個可觀察的指標就是父母對孩子和教師對學生「肢體上的暴力」已越來越少見,這是我從學生時代到教師生涯 20 年來的觀察。這是很多教育行業以外的人可能不太贊同的觀點,他們可能還認為現代的教育還像以前一樣野蠻落後,這跟媒體的誇大宣傳有很大關係,教師群體身上表現出來的愛護、耐心、公益、奉獻,都顯得太無聊、太乏味、太理所當然了。大多數人只會在體罰學生、收取紅包、性侵幼童等問題上才又關注到老師,關注到教育。沒錯,性、金錢、暴力才是最能吸引人眼球的。


現在已有不少學校逐漸開始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孩子在校園中相比以前已經較少受到肢體上的傷害,我們轉而越來越關注孩子們是否受到言語上的傷害,能否被善意地對待。相比較之下,言語上的傷害並沒有那麼明顯。注意,我說言語的傷害不明顯並不意味著它的傷害小,實際上它帶來的傷害可能遠遠超過肢體上的體罰和暴力。


有一項調查顯示:「言語傷害」「同伴暴力」「運動傷害」成為當前小學生中亟待解決的三大校園傷害問題。其中「語言傷害」位列首位,其發生比例高達 81.45%。[1]


而這種言語上的傷害可能持續多長時間?我在網上曾經看到一個引髮網友熱烈討論的話題:大家經歷過的孩童時期最具精神摧殘力的一句話是什麼?回復五花八門,但是它們有一個驚人的共同點,這些最具精神摧殘力的話語 80% 來自父母,還有剩下的 20% 幾乎都來自老師。


父母和老師對孩子的言語傷害多麼普遍,哪怕這些網友已經長大成人,有的已經上了大學,與父母天各一方,有的甚至已經成家立業,為人父母,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來自父母或老師的言語傷害仍然被他們相當「看重」,念念不忘。父母們可能會大喊冤枉,覺得事實並不是這樣,自己本意也並非如此,可惜你的本意並不重要,客觀事實是什麼也不重要,聽者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語言構築了我們的主觀經驗,從某種程度上來講,語言就是世界。當我們實施言語上的傷害,這些未經檢驗的評價、指責、判斷會很容易被不諳世事的孩子當作「事實」,而孩子在人生早期構建的「真實」經驗會十分穩固,乃至潛移默化地影響一生。早期經驗對兒童心理成長的重要影響已經是心理學的共識。例如,一個生性羞澀的孩子(心理學研究表明有 1/3 的孩子天生敏感,更容易表現羞澀),父母卻總是急於將他推向各種社交場合,但因為天性敏感的孩子在社交場合表現「糟糕」,父母很失望地批評他:「你太容易害羞,你這樣以後是適應不了社會的。」這樣的評價很容易就被孩子當成了「事實」,相信了「我是適應不了社會」的結論,在未來人生道路上,孩子就很可能通過選擇性注意片面經驗來證實父母的結論是對的。不管父母的預測準不準確,這句話對孩子的成長沒有任何幫助,更何況這樣的評價極可能是不準確的,至少現在並沒有任何客觀的證據能證明天性羞澀的孩子長大後無法適應社會。而從心理學的職業規劃來看,天性羞澀的孩子可以在不太需要與人交際的工作崗位上表現得比其他人更優異,例如圖書管理員、科學研究等工作。所以,我們必須對語言的使用保持高度的敏感,因為作為孩子的重要他人,我們的語言在極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構築自己的「真實」世界。


在教育小孩特別是相對年幼的小孩時,我們常常會用精練、可操作又具體形象的語言進行教育,因為小孩子沒辦法記住太複雜、太長的話語或大道理,這有利於他們快速建立適應社會的行為規範。例如,「飯前便後要洗手」「見人打招呼才有禮貌」「吃飯不能浪費糧食、不挑食」等等。


有一個媽媽說了一件關於她小孩的事情:有一天,她讓女兒(6 歲)幫忙買個東西,女兒卻對她說:「你說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幾乎所有的小孩從幼兒園開始就被這樣教育。但仔細一想,這似乎有點問題。假如媽媽忙得不可開交,實在抽不開身自己去買東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回應是不是有點自私和推卸責任的意味呢?


我覺得如果要教育小孩適當承擔與年齡相符的責任,讓她學會獨立,更準確的描述方式應該是「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而非「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看上去只是差了兩個字,但含義完全不同。回到媽媽讓女兒幫忙買東西這個例子上,如果媽媽忙得不可開交,自己不能做買東西這件事,顯然女兒回應「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並不適合媽媽的狀況。如果是媽媽在家裡蹺著腳看電視,叫女兒幫忙買個東西,這個時候回應「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才是合適的。

其實你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就是我說的「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意思,但是多了兩個字就更能夠提醒我們這句話的內涵,讓我們知道什麼時候該教育孩子學會獨立、承擔責任,避免自己只是需要一個「小僕人」以供自己隨意地差遣的情況發生。總之,「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比「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更能傳達要學會獨立、承擔責任的含義,而不會發生各人自掃門前雪的自私和冷漠的情況。


所以,別小看一段話中的兩個字的差別,這就是我前面說的,我們必須對語言的使用保持高度的敏感,尤其當你的身份是父母或者教師的時候。


在本節的末尾,我們來看看常見的來自父母或老師的言語傷害都有哪些。


「你不要為了不寫作業就裝病!」


「就只是個玩具而已!」


「才考 90 多分有什麼好高興的!」


「別哭了,娘娘腔才哭!」


「寶貝,我們都是為你好!」


「你是我們唯一的希望!」


「要不是因為你,我們早離婚了!」


「又是你?他們怎麼不欺負別人就欺負你,有沒有想過自己有什麼問題?」


「算了,就這樣了,我們再也不管你了!」


「書都讀不好,你還能做點什麼?」


「整天只知道玩,你知道爸爸媽媽賺錢有多辛苦嗎?」


「你是爸爸媽媽路邊撿回來的。」


「養你有什麼用!」


「你看看人家!」


「你再不好好努力,長大了就跟你爸一樣!」


「你怎麼都聽不懂啊!」


「我罵你是因為我愛你!」


……


我們的愛常常裹挾著傷害。


【注釋】


[1] 聶桂蘭,張靄雲。對教師語言暴力現象的理性思考[J].修辭學習,2008,(1):64-67.

1-3 言語傷害有多嚴重

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認為,所有尋求心理幫助的個體,通常有兩個最關鍵的困難:一是建立並維繫有意義的人際關係;二是維持個人的價值感(自尊)。[1]有辦法建立並維繫有意義的人際關係的個體通常也有較高的自尊,有較高自尊的個體也更有能力建立並維繫有意義的人際關係,因而通常很難將這兩個相互依存的領域分開來談。


我們先只討論有關自尊的部分,沙利文曾經說過:「自我也許可以說成是由從他人那裡得來的評價所組成的。」[2]換言之,在人們早期發展的過程中,他人對兒童的看法,會決定兒童如何看待與評價自己。他人的評價確確實實會影響到兒童的自我評價,從而影響一個人的自尊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而父母、老師又都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父母和老師的話如果對孩子有好的影響,那麼就會有巨大的積極影響;如果對孩子有壞的影響,也會有巨大的消極影響。


試想,你發了一條普普通通的日常微博,然後有一個你根本不認識的網民在你的微博下面污言穢語、無端指責,你可能會生氣,但還不至於讓你痛苦不堪,說不定這件事還可能成為你和好朋友們茶餘飯後的談資。現在換一種假設,發表評論的不是一個不認識的網路暴民而是你的父親,他突然在你的微博里發表評論,把你臭罵一頓,我想你感到痛苦、憤怒、悲傷的可能性要比前面那種情況要大得多,而且對你的持續影響也要更長久,甚至成為一輩子都難以解開的心結。兩者之間會有這樣的區別,原因就在於父母是你的重要他人,他們對你的評價對你而言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


根據我做心理諮詢和心理輔導的經驗來看,大多數來訪者無論在討論多麼痛苦的事情都會在情緒上盡量保持克制,但是一旦話題討論到父母身上,他們的情緒可能一下子就崩潰了,哪怕他們極力地想要剋制,甚至連連向我說對不起,說不希望諮詢被自己的情緒打斷,甚至想要跳過關於父母的話題。


這些來訪者們的傷痛常常是來源於父母不經意的言語,「你怎麼就不能好好學習了?」「爸媽把你照顧得好好的,你有什麼好煩惱的呢?」「怎麼同學就針對你不針對別人?一個巴掌拍不響,有沒有想過自己有什麼問題?」「你知道爸媽賺錢有多辛苦嗎,你長大了要懂事一點。」「你是大姐,要讓著你弟弟。」「就你這性格,以後在社會上怎麼立足?」……相信大多數父母聽到孩子的內心話再對比孩子內心痛苦的情緒,會詫異到張大嘴巴無言以對,因為你不曾與我一樣在諮詢室見證過成百上千的來訪者的哭訴;沒有心理諮詢的經歷,你很難相信父母不經意的言行,會對孩子造成如此巨大的影響。


在父母的認知水平和社會閱歷都遠勝於兒童的早期成長經歷中,父母不斷重複的「教育」(包括言語和行為)會非常容易被兒童內化,父母用主觀言語為兒童構築的經驗世界,會讓兒童長大後更傾向於去證實父母的論斷。兒童很可能會通過選擇性注意、對現實信息的主觀扭曲、營造驗證自我的社會環境等方式來證明父母「教育」的正確性。


我很喜歡用這個故事來說明父母是怎麼通過言語讓子女重複著他們的命運。一個母親有段不幸的婚姻,獨自把女兒帶大,從小就教育女兒,天底下的男人沒有一個是好東西。這個女孩一天一天長大,上了大學之後,有一個男生喜歡上了她,她也挺喜歡這個男生的,但是她又想起母親說過「天底下的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所以她想考驗一下這個男生,於是不管這個男生怎麼追她,她心裡雖然喜歡著對方,卻一直冰冷冷地對待他。時間過去了好久,這個男生髮現女生對他冷冰冰的,於是灰心喪氣,認為這個女孩確實看不上他。由於在追她的過程中經常找這個女孩的舍友幫忙,於是漸漸地喜歡上了女孩的舍友,最後這個男生和她的舍友在一起了。女孩得知這個消息之後,非常傷心,她更加確信天底下的男人沒有一個好東西。


同理,當你不斷地用言語告訴孩子「你性格這麼內向,以後怎麼在社會上立足」的時候,他會不加以驗證地接受這樣的評價,「弱小」的兒童也根本無從驗證來自父母的評價是否客觀,他也會認為「內向是不好的」「我沒辦法在社會上立足」「我要變得外向一點」。當他通過努力發現無法徹底擺脫內向的狀態(內向其實很受先天遺傳的影響,而且每個人都有內向也有外向的一面),他會更加確信自己是無法適應社會的,並且通過選擇性地注意那些內向害羞的經歷,忽略那些活躍外向的經歷來證明父母傳遞給他的評價——「我內向,我無法在社會上立足」。等到孩子真正變成了父母預言的模樣,這倒也成了父母「高瞻遠矚」的有力證據,有的父母甚至振振有詞說:「你看吧,我早就說了,你就是不聽!」一錘定音地將孩子釘在命運的十字架上。


你可能不是第一次從我這裡聽說言語評判對孩子成長的巨大影響,這確實並非我一家之言,而是有許多心理學理論知識的支撐。我想提出一個問題供大家思考,既然知道言語評判有許多壞處?那為什麼我們還是會繼續做這樣的事情?甚至熱衷於用言語評判他人,那是因為「評判」這個行為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好處,它可以幫助我們評估外部環境的優劣,以做出更加符合自身利益和社會規範的言行。比如,我們有「闖紅燈是錯誤的」「遵守交通規則是正確的」等評判幫助我們做出更符合自身利益和社會規範的行為,讓我們選擇遵守交通規則,免於交通事故也避免了交通堵塞。再比如,我們認為「按時吃早餐對身體健康有好處」,那麼我們也會更傾向於做出按時吃早餐的有利於自身健康的行為。所以,評判可以說是我們生活的日常,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好處,指導了我們的生活軌跡。這也是我們特別擅長並熱衷於評判的原因。


「評判」或者「評價」用在物理世界的評估上是客觀的,但是用在評估人性上卻難以準確度量,人類至今都無法做到科學、準確、客觀地度量人性或者人格。難以準確統一的評價常常會帶來爭議、矛盾、衝突、混亂。我們來看看它具體是怎麼給我們心理上帶來困擾的。當我們對一張桌子做出這樣的評價:「這是一張紅色的桌子」或「這是一張血淋淋般的桌子」,哪一句話更容易讓人感覺不舒服?通常會是後者讓人更加心生不適。具體是哪部分評論讓人心生不適呢?我想是「血淋淋」這三個字比「紅色的」更加讓人感到不舒服。評判沾染上主觀色彩就更容易撩動人的情緒。再比如,有一個人描述一個跳舞的男生——「他剛剛做了一個扭腰的動作」,另外一個人則描述為「他剛剛做了一個娘娘腔的動作」,很顯然後者更讓人心生不適。


我們再來看兩句針對人的評價,「他真是讓人討厭」和「我真是讓人討厭」,「他真是一無是處」和「我真是一無是處」,哪種描述方式更讓你難受?我想大多數人同樣會覺得後者更讓人感到難受。我們都是更傾向於自我關注的,我們更看重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而非他人,認知行為療法也認為消極的自我概念是心理困擾產生的核心原因。所以,當我們的評價並非是描述事物的客觀屬性(大小、長短、顏色等)而是帶有主觀感受,當評價並非指向外界(其他人和事)而是指向自己的時候,更可能引發我們的情緒困擾。


「孩子你真是太糟了,吃飯像烏龜一樣慢」比起「孩子,你今天吃飯用了 40 分鐘」會更加傷人,前者會被認為帶有傷害性的言語。有時候也可以通過孩子的自我描述來了解孩子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如果有一個高中的男生來諮詢室這樣介紹自己:「我的身高 165cm,體重 50kg,喜歡練瑜伽。」而另一個男生這樣介紹自己:「我的身高矮小只有 165cm,體重瘦弱只有 50kg,我蠻喜歡練瑜伽的,但是總覺得練瑜伽有點娘。」我們會傾向於判斷後者的心理問題更嚴重,因為「瘦弱」「娘」「矮小」這些形容不僅消極而且主觀,帶有主觀感受的評價常常是以偏概全的,事實上大多數的瑜伽大師都是男性。


前面的章節我們已經討論過作為孩子的重要人物——父母和教師,對孩子的評價會極大地影響到孩子的自我評價。我們處在權威的地位,又和孩子情感上緊密聯繫,看上去如此閱歷豐富和知曉一切。在越幼小的孩子心中,大人們的評價越是容易被不加以分辨地奉為真理。


比如,教師因為學生時常上課走神開小差而批評他說:「你學習態度這麼不端正,以後能認真對待工作嗎?再這樣下去,你註定是個失敗者。」這樣一個來自於生命中的重要他人——教師的評價可能被孩子接受,而一旦這個評價成為孩子較為穩固的自我概念,孩子就可能更傾向於不斷通過自我驗證從而確信「我註定是個失敗者」的結論。因為自我概念通常非常穩固,所以我們在接受外界信息的時候往往傾向於接受能夠保持和強化自我概念的信息,來增強確定性,消除不確定性所帶來的心理不安感。



根據 Swann 的自我驗證模型,有積極/消極自我概念的人,認為自己會成功/失敗的人,他會選擇營造驗證自我的社會環境:(1)他會選擇和成功的/失敗的人交往;(2)他會在別人面前展示成功者/失敗者的面貌;(3)採用能夠驗證自己成功/失敗的交往策略。[3]


對現實信息的主觀歪曲:(1)選擇性地注意那些成功/失敗的事迹;(2)選擇性地對事情解釋,失敗/成功的事情都能被解釋為成功/失敗的事。


具體來說,評價自己「註定會成為失敗者」讓自己更擔心失敗的發生,會讓你展現出失敗者的面貌。擔心失敗讓你更可能出現退縮、迴避等失敗的策略,繼而從這些線索中再次強化自己會失敗的自我概念,即使在整件事當中有些事是成功的,但是你往往選擇性地忘記這些事,反而牢牢地記住自己失敗的事,並深信不疑,覺得自己的成功是僥倖,失敗是正常的(而實際情況往往不是如此,而是自己的選擇性歪曲)。


這種從父母和教師那裡繼承過來的帶有主觀色彩的自我評價就像一個黑洞一樣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將孩子的人生軌跡吸引到我們所評價的、所預言的方向上。所以,現在大多數的心理學理論都認為不帶評判的溝通方式才是健康的。


【注釋】


[1] 歐文·亞隆。團體心理治療:理論與實踐(第 5 版)[M].李敏,李鳴,譯。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0.


[2] 同上。


[3] 辜美惜。Swann 自我驗證理論及實證研究簡介[J].心理科學進展,2004,12(3):423-428.

本內容來自

電子書

正向管教:好好跟孩子說話

蔡中元

斯坦威圖書出版社


這題目主觀性太強了吧?

玻璃心!

敢情是雷沒劈到你身上,你不覺得疼!

孩子死了還要被你指責?

我不想說這個男孩完全沒問題,但是一個人沒有絕望到那地步,不會輕易走上死路。

你了解過他的成長曆程嗎?你憑什麼隨意指責他?

事情出來以後,我同學發表自己觀點,和題主一樣,「現在孩子怎麼都玻璃心?」

我同學是什麼家庭長大的呢?家庭不是大富大貴,父母也是在工廠幹活,但年齡不大,身體也挺好,父母尊重她的意見,支持她的選擇,和她說話像朋友一樣,她大學畢業之前想旅行,還在打工的父母支持她去泰國玩了一周,當然花費並不多,幾人平攤,平均也就3000左右,她本人也不愛慕虛榮,她的家庭在盡自己的努力讓她過得好,她性格陽光,朋友眾多,她從小生活在光亮里,就覺得全世界都是光亮的。

而我的生活就沒那麼光亮,從小被指責,淪為母親家庭壓力發泄的工具,她暴躁易怒,挑唆3、4歲的我和我奶奶對罵,跟我說家庭矛盾,我時常想起母親一邊幹活,一邊恨恨地咒罵別人的畫面,她心情不好就對我破口大罵,即使我什麼錯也沒有,成績優異的我長年自卑,怕給家人添麻煩,我的家境並沒有那麼差,幾千塊錢用於旅行也拿得出來,可我不會開口,二十年來,家裡因為幾塊錢,幾十塊錢的事情罵我的次數太多了,除了學習和吃飯的花費,別的費用都是亂花錢,我買了一個書包,去了一次動物園,最多一次大學用獎學金買了一件羽絨服(我當時只有一件像樣的羽絨服,所以想添一件,國家勵志獎學金有5000塊錢,我買的羽絨服不到300,剩下的錢用作生活費,我們班沒有家庭條件特別差的,而且貧困補助有一半人的名額,所以家庭沒有那麼富的都申請到了,國勵志有個貧困的前提,再加上我綜合測評排名前三,就評到了),我家人多次甩我臉色,甚至我小時候打碎了3個被子,弄壞2個鬧鐘這種事,每年都要提及。

不允許我和朋友出去玩,怕我花錢,從不給我零花錢,和親戚家孩子一起,別人請我東西,我很不好意思,跟我媽說了,我媽認為我蠢,別人請我我還作,完全不想還人家人情,親戚孩子和我不過同齡。

在我家鄉,和我讀過書的人很多,住在我附近的同齡人也很多,可是我沒有朋友,我媽甚至在去年她出去買菜時,還把我關在家裡,我已經22歲了。

小時候坐火車讓我逃票,票價不過1塊。

高三畢業同學請我吃飯,2塊錢路費不給我(路費包括1塊錢坐火車,良心火車沒漲價,1塊錢坐公交,隔了十幾公里,走是走不到的)。

不用問我怎麼不攢錢,錢當然能攢到,可是問題是他們不允許我有錢,生活費沒用完要上交,我的身邊只要有不是她買的東西就要逼問我。

再說別的方面,有一次我媽炒菜花,裡面有條蟲,我說了一句,被我媽罵沒良心,不體諒她的辛苦,白眼狼,我怎麼不吃屎。

我生病也會被罵,說我又要浪費錢,她還要帶我看病,麻煩死了,我小時候不知道是鼻炎還是感冒,經常好不了,我以為爸媽太忙,沒注意到我生病,也不帶我看病,有一次,我媽說我整天流鼻涕好噁心,我眼淚就下來了,原來她早就看到了,可是她只覺得我噁心,而不想想我難受帶我看病。

長年被控制經濟,被控制人身自由,我除了在學校,就是在家,還要被辱罵,被指責,被懷疑,我覺得自己心理出問題了,外面的心理醫生太貴看不起,在大學找過心理諮詢老師,可老師不過是敷衍,一邊和我談話,一邊看手機說要開會了,按理應該40分鐘,她20分鐘就打發了我,說好她下次再聊我的問題,我如約赴面,被值班學生告知老師今天不來,我燃起的火焰熄滅了。

我離家出走過,幻想自殺的方式,是跳樓,撞車還是溺水,可我太膽小了,我想活下去,家人找我回去的時候,我發出過求救信號,我都快活不下去了,你們救救我,可換來的是諷刺是嘲笑,也是,劊子手就是他們,我還想要被救。

我也想過,我要是死了,別人只會說我發神經,沒人關心我過得怎麼樣,我為什麼會死,甚至我的同學也會評論一句「玻璃心」。

我雖然無數次想死,可從沒實施過,我不知道有沒有人和我一樣,即使看見別人的受傷也會難受無比,更別提對自己下手了。

每次看見有人自殺,我真的深深難過,他們是多絕望,多悲憤,才能殺了自己啊,我都下不了手。

我不會自殺的,我會好好活著,死了只會淪為某些人的笑柄,那麼多絕望的時刻都挺過了,好好活下去,好好抱抱當時絕望的你。

————————假裝一條分割線

我剛才找到一個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0650054/answer/655889366

這是原視頻,可以看出母親不顧自身和他人安全,違反交通法規,在高架橋停車,還停了很久,期間還走下車指責孩子,孩子沒有殺人沒有犯法,有什麼事情不能回家說,就憑這位母親違反法律,野蠻粗暴的行事風格,以及在報警後隱瞞自己停車在先的行為,我很難對她表示同情。


成人9條啟示:

1、把自己當成孩子和孩子相處。

2、訓教在孩子的世界架構方式和成人不同,要批評那也得是孩子可以有的方式。

3、人類男性的發情期是13歲,女性是11歲。在想想早戀發生在什麼年齡?當年各位在這個年齡有沒有做過類似的事情?

4、當年我們也經歷過八仙過海大顯神通的高考,一直到本碩畢業進入社會好像當初做的很多事,學的很多東西都已經如煙縹緲,現在的孩子和當年的我們也一樣,少學點什麼不一定就會存在重大問題。

5、情緒和憤怒一定要對事對人但是不能轉嫁他者,包括自己的孩子和枕邊人。

6、孩子是自己的骨肉但同時也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尊重他的錯誤比誇獎他的成績更需要我們有一個成人的智慧。

7、道路有千萬條,不要拿鄰居家孩子的那條來給自家寶貝做榜樣。

8、道路有千萬條,不要拿自己設定的這條強篩給自家寶貝做模板。

9、孩子在成長中磕磕碰碰摸索出自己的方向,未來有可能極為成功也有可能像我們自己一樣僅僅是一個普通人了卻一生。教導孩子接受平凡,認識平凡和普通可能比起擠破頭成為社會設定的成功楷模更加難能可貴!

就像現在的我,如果讓自己在從頭長大,我還是會選擇和這次父母加持下長大成人這條一模一樣的路。感謝他們給了我選擇錯誤和正確的權利!

愛他們!


推薦閱讀:

TAG:教育 | 孩子 | 家庭教育 | 心理健康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