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效社交值不值得?


因為日常寫文,這幾年也機緣巧合的被加了一堆作者群,對於工作兩點一線,也不大出門轉轉如我,被加過許多群後,多了許多寫作素材是真,微信群在人性的推動下生生變成了故事群。

譬如說,陽光、清晨,故事的主人公我一早正在路上辛辛苦苦的蹬著自行車向單位的方向前進著,忽然收到申請加好友的微信,對方來自某某寫作群,照例同意,並在用戶名上備註**群主動添加。後續情況也不出所料,剛添加成功便收到對方微信。內容照例的毫無新意,「你好,很高興認識你,看了你的文章,覺得你寫的很好。」

個人內心照例開啟吐槽模式,雖然你說的是個鐵樣的事實,但如我這種萬年潛水眾,就從來沒在群里分享過任何文章,而且我的微信名和筆名也完全不一樣,你怎麼就能這麼未卜先知、神目如電、妙算無雙、腦洞大開的知道我的文章是極好的呢?

當然身為一個偽自媒體作者,也稍微懂得「人在江湖飄,胡話不能少」的潛規則,於是發握手圖標,表示感謝肯定,一起努力云云。對方心滿意足而去,或許正為自己又加到個好友高興不已。

還是微信群里的故事,我所在的某個書評群,起先是置頂的,後來發現,置頂不置頂沒什麼不同,因為這個群里從早到晚,一天到晚的有人在群里閑聊,除了後半夜,既夜間3點至6點會安靜一點,其他時間總是各種聊天各種表情包在刷屏,於是果斷取消了置頂,而且每天清理一次聊天記錄。

無他,一天數百條的內容對於自家手機內存而言實在是個不少的壓力。只是在每每圍觀、清理之餘,自家也總忍不住以夏蟲之心暗暗揣度,大家每天聊天聊的這麼歡樂,怎麼還能有時間看書呢?看來還是個人水平太低啊,你看人家怎麼就能做到天天聊天之餘還有空去看書寫評,差距啊差距。不過且住,好像那些日常閑聊時常出現的熟面孔,交作業倒是不太積極啊,這個,就有點尷尬了啊。

再來,關於微信群,還有一個沒有開始,便已結束的故事,某日在簡書上忽然收到數封簡信,內容如下,你好、在嗎、有個事情想聊聊。是的,沒錯,以上內容以每次一句的分做三封站內信發來。自家立馬進入「無事獻殷勤、非微商既拉票」的推測模式,只回了個「在」,對方馬上光速回信過來,熱情的表示TA最近準備搞個互贊互評群,就是大家跑去彼此文章下方點贊寫評,提升人氣神馬的。

個人看過此信,內心的第一反應是,我KAO,這種群不是騙傻*嘛?!打住,打住,一個偽自媒體作者,也要有基礎文化素養的。改良版就是心中無數可愛的神獸馬飛奔而過,只覺得搞這種群的人除了傻還有壞。雖然這兩種特質能在同一個人身上出現真的很難得,但有些人硬是做到了。

傻者,是以為這種方式就能提升作者人氣,還不如去某寶直接買粉來的簡單高效。更何況,我從未見那個編輯找作者約稿或約書,是因為他文章下面疑似有大量點贊點評而不是因為文章本身的精彩。就好像不是你和公司高層穿的一樣就分分鐘升職加薪也躋身高層相仿。

壞者,是自媒體時代動歪心思的人太多,這種人想的,大多就是如何把自己炒熱,然後迫不急待的將手頭資源變現,比如去和人宣稱我手握**人大群,可以如何怎樣,爾等快快將銀子奉上云云。要知道就算現在人人都是自媒體了,也只有一個咪蒙,更何況人家是認認真真一天工作15小時以上的,也沒搞什麼互贊群炒人氣。

文章最後,再舉個不相干的例子,前幾天因為幾篇省錢心得文章,接受一位做深度調查的微信採訪,雖然是因「消費降級時代如何省錢」而非「完美如我如何月入百萬」這種話題被訪讓人有點遺憾,但個人在訪談中還是有一說一。當被問起如何做到每月只花數百塊錢時,被訪者老實表示,因為我不買衣服、鞋子、包包、首飾。

聽的對方驚詫不已,覺得此事實非任何一個正常的青年女性人力所能及者。個人趕忙補充表示這是因為自己覺得現有的衣服鞋包已經足夠用了,不必再買。而且更重要的是,對於每月只有3K收入如我,當然要把這有限的金錢放到無限的吃吃喝喝、解饞需求上面。以上,可以算是一個吃貨的自白,也能說是在有限條件上如何做選擇的範例。

因為事實就是,不管你的主觀感受如何,客觀條件是錢只有那麼多,你只能將這有限的金錢用到有限的事情上。具體表現就是買了這條裙子就不能買那條手鏈,如果你有恆心,攢上一年錢,買了某個心儀的包包,那就意味著你將不能去日本看廟,現實就是如此嚴峻。現實就是你的一天只有24小時,除去上班、睡眠、吃飯等等必要性事務佔據的時間,我們真正能自行控制的業餘時間少的可憐。

在這些可憐的業餘時間裡,我們是去打麻將、聊閑天、鬥地主,還是寫文章看書,全憑自己決定。不過,你唯一要確定的就是,同一個時間,你做了這樣,便做不了那樣。你希望事事俱全,面面俱到,那是想都不用想的好不好。

所以,時間用在那裡,你自己決定。成就會在那裡,你自己承受。不過,請你也不要指望一些泛泛的聊天、問候便能交到一群好朋友,功利點說,是真正會拼盡全力幫忙你,既所謂用的上的好朋友。因為大抵誰也不會對一個根本不認識本人,只在微信上接觸過幾次的陌生人付出真心,全力以助。即使是點贊、拉票這等事,也大多不會幫忙,要知道,人家原本就、根本就不認識你好不好。

大家都挺忙的,各自手中的資源也都有限,為什麼要因為幾句微信上的敷衍之詞要去掏心掏肺的幫助一個陌生人?與其想著如何在與別人的交往中獲利,不如用那些交際應酬時間提升自己!只有你自己變得更強,才能被那些真正手握資源的人看到,看好!才能真正有所收穫,而非如互贊群那種廉價資源交換。郭德綱在相聲中常引用那句俗語怎麼說來的:人叫人千聲不語,貨叫人點手就來。


個人觀點不值得,但是是不可或缺的,人不能沒有社交,也不能避免碰到一些毫無營養的社交,沒用的東西別太當真別太投入就對了。


謝邀。

社交如果抱有功利性那麼才有「有效」「無效」之分,的確頻繁的無目的社交會讓人頭疼,但其實社交這東西主動權大部分都在自己身上,如果你真的倦了學會適當拒絕就好了。


人間不值得,快樂最重要。

轉自李誕微博


追尋自己的內心,你是否快樂?

人生少有什麼值不值得,只有你想不想

可能有天無效社交也會發現其實也有好處也算條後路吧


推薦閱讀:

TAG:社交技巧 | 社交恐懼症 | 社交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