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萬法皆空,那麼物質世界到底是什麼樣的?

佛經說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又說照見五蘊皆空、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那麼物質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的,是真實存在的嗎?

如果說不是真實存在的,意思說物質世界像做夢一樣,完全不存在,那麼眼耳鼻舌這些總是真的吧,不然怎麼能欺騙我們?還是說物質世界不是恆常的,時時在變化,方生方死,方死方生,並且由於人體的局限,看到的世界比較局部跟片面,所以才說萬法皆空呢?佛看到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呢?百思不得其解,望大家解答。


佛爾時頌曰

欲慕學佛慧 一切學中尊

不受於諸法 亦復無所舍

法者無所得 亦不越成就

諸法無所有 愚者欲令有

欲為除此行 故為眾說法

反志樂所生 不信無所起

若能棄魔事 佛道尊無上

若以生愚冥 故不了此義

以興若干種 愚者見各異

其生無若干 一切為一相

佛者世明慧 為凡夫說之

用計吾我故 不能奉修道

念言當久如 滅盡於貪淫

遠離嗔愚冥 念吾無塵勞

無有而想有 斷滅於滅度

開化貪慾恚 故說寂然空

冥盡無所生 故嘆於泥洹

方便贊滅盡 離佛法甚遠

想施奉禁戒 若希望樂道

是不修佛教 為慕學思想

愚者或虛妄 不解虛無法

諸法一等想 及懷若干念

若曉了此法 諸法自然想

如人觀五指 得道然不難

道不離人遠 亦復不在近

精勤求妄相 以故離人遠

愚者行各異 展轉相求短

是人奉禁戒 此者兇犯惡

善施行正法 有為悉虛無

不復受神識 如幻無所見

無有奉戒相 亦復無犯惡

諸法因緣合 彼亦無吾我

若於億千劫 布施無等雙

將養上禁戒 導師不受決

若以去思想 所施無所望

棄捐諸希求 然後見授別

說布施得福 持戒生天上

其無所逮得 此乃無上道

愚者猗顛倒 妄想有所求

吾當致法忍 無起無為業

無所從生法 心不念所生

逮法忍不難 不更億千劫

假宣有法名 諸法無所作

無本無所住 想皆如虛空

無數億諸佛 頒宣上妙法

令除淫怒疑 諸法亦無盡

諸法假使實 則當歸盡賜

以無所有故 是以不可得

淫怒痴無量 計之無崖底

設無有崖底 彼則無根本

所種無有芽 何因生華實

設不得葉者 何緣當有花

無所從生法 則無有人種

眾生無眾生 不生亦不滅

猶如淫女人 彼則無有子

以無有子者 則無有子憂

明智觀如是 諸法無所生

彼便無恐懼 周旋生死苦

愚為虛偽惑 不解法如幻

受取虛空擔 患厭聖善教

若分別此教 無量無邊際

無數不可限 爾乃不患厭

如佛說本際 宣暢無崖底

當來際亦然 中際為一相

無際想有際 無底際虛無

吾已了此義 則解無二分

本際虛空相 人際不可議

其際譬如影 斯慧不可了

因以行妄想 由是退轉心

當盡斯羅網 何緣當成佛

正覺無所想 彼則無所成

諸法無所生 愚者欲令成

虛空不可捉 及宿諸處所

虛空無所住 無為無形像

如咨嗟虛空 解道亦當然

如分別了道 曉眾生亦如

眾生界悉等 平等虛空界

其能了此等 成佛道不難

不精進求度 不思念隨順

不求願諸法 成佛道無難

道離諸所願 一切斷要誓

心不抱求願 諸佛道最上

布施心自念 所施用得道

道者無所得 上道無所獲

志常懷禁戒 想精進有實

彼不承佛教 欲求望報故

諸法無勤修 而反現精進

其無所行者 此上度精進

其發如是想 斯法無諸漏

斯法為有漏 彼心不隨順

所講無念法 贊之如虛空

不縛亦無脫 是慧為無上

其希望奉戒 亦想犯禁者

此二俱犯禁 無二為上禁

諸法無有異 無想無殊特

若解達無見 此乃奉佛教

其心無所生 譬之如虛空

等受如是決 乃為真寂志

其無所想者 一切無所念

無心無所生 佛道不難得

其不受貪慾 不為欲所使

貪則無所生 佛道不難得

若不厭劫數 不畏億本際

不懼生死難 佛道不難得


護法居士:正法:【斷愛】 浮塵之根、死法所侵,無我無人、離一切相。此中何有貪愛之者??

zhuanlan.zhihu.com圖標護法居士:正法:【羼提波羅蜜】 如夢忍?

zhuanlan.zhihu.com圖標護法居士:正法:【般若波羅蜜】 觀一切法都無所有,於深法性心不沉沒?

zhuanlan.zhihu.com圖標護法居士:正法:【本無】 了一切諸法本無,乃見如來?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金剛經不是早期佛經。空這個概念貌似早期佛教里沒有提,釋迦牟尼不講空,只說無常,空是從無常合理髮展而來的。

所謂空,所謂如夢幻泡影(如字準確),不是說物質世界是空是虛無,是不存在的,

而是說普通人沒有掌握無常的原理,看不出物質世界永恆變化的本質,把瞬息看成長久;

是說普通人沒有經過適當的思維訓練,不能在觀察世界時保持客觀,

在真實世界映照進內心的過程中,受自身慾望扭曲,得到的都是失真的假象,誤以為是真相。

你說,

如果一朵浪花湧起,

忽然有了智慧,

在落下消失之前,

它怎麼看待自己、海和世界?

你我都是那麼一朵浪花。

佛教說了什麼?

1.世界上的萬事萬物,是因果相續、永遠運動永遠變化的,沒有什麼能無限存續,這個自然規律是佛教理論的基石,也就是無常。

2.人帶著慾望(好惡)來到世上,又受無常的規律限制,厭惡的往往躲不開,喜好的常常得不到,得到了又必定失去(人會老死,物會損耗)。慾望終歸無法滿足,這是苦。苦是所有人的人生底色。

3.苦是不好的,應當設法消滅。如前所述,形成苦有三個要素:一是作為主體的人,二是人的慾望,三是慾望的無法滿足。那麼反過來消滅苦,就要消滅這三個要素中至少一個,打破條件鏈條。

第一項,消滅人。但人是主體,沒了主體也談不上苦不苦,這個不能實施。

第三項,使慾望一一滿足。但慾望不被滿足是客觀規律的作用,客觀規律無法消滅。人死物壞是必然,所以這個也是不可能的。

回到第二項,消滅人的慾望。這裡可以做文章。不息的無常就像一台猛轉的大機器,慾望讓人緊緊抱住齒輪不肯鬆動,把自己的身心放在機器里受剮擦碾磨。不想這樣怎麼辦?放手啊。

小結:消滅慾望,就消滅了苦,脫離苦海。

4.怎麼消滅苦?

首先要掌握原理,懂原理才能看清方向。要認識到苦是普遍的,苦是自然規律作用的結果,消滅苦也是可能的,如前所述,消滅苦從消滅慾望著手。

消滅慾望的立足點是無常。

承載慾望的載體是自我意識(主觀的"我")。在因果規律的作用下,自然物質聚集起來,形成有複雜組織結構的生命體,然後生長成熟,展現自我意識,老朽死爛,自我意識又隨著物質基礎被破壞而凋零。某個自我意識只是無常中曇花一現的某具肉體的階段性的功能屬性。慾望的基礎是流沙。

慾望是人對達到某種結果的衝動。如果充分意識到主宰世界的是無常,無常中沒有結果,只有無窮無盡的因果相續的過程,那麼就明白慾望的目標是水中撈月。求財若渴的人如果明白到手的每一張鈔票註定轉眼變成灰,熾熱的貪慾也會多少冷卻。

當然,光知道道理不夠。知道和運用是兩回事。

知道明天還會餓,和今天看見雞腿流口水是兩回事。

熟知汽車駕駛原理和交通規則,與從北京開車去上海,是兩回事。

這就要利用人類神經系統的特點。

人的神經系統可塑性很高。例如,有些愛美女孩為了瘦,通過長時間自我心理暗示,甚至連動物生存最根本的進食本能都翻轉過來,變得厭惡進食,快餓死了還是吃不下東西(神經性厭食症)。所以,進行長時間的成系統的思維訓練(修行),把抽象觀點內化成本能反應,削弱消滅慾望衝動,一定範圍內是是可能的。最終消滅苦,實現涅槃。

落實到操作細節和技巧就很複雜,所知有限。比如戒律,觀想等等。

.


這世界只是感覺而已,這些感覺讓你以為有一個世界,以為有一個你,其實你和世界都不存在,都是感覺幻化出來的。。。而這些所謂存在的感覺也是不斷生滅變化,沒有實體的。


假設存在一個物質世界,人所感受的只是感官信號,暫且稱之為相世界。

相世界是受感官影響的,也就是不真實的。物質世界存在與否都沒關係,因為人不能直接感受物質世界。人的意識和物質之間是有隔的,意識和物質的聯通是相世界,相世界是不真實的。


賢護!是中一切愚惑凡夫於彼念佛現前三昧,常當思惟諸佛、世尊,不得生著;又亦思惟諸佛、世尊說如斯法,而亦不著;又亦思惟:『我聽聞法,一切所為皆不得著。』何以故?賢護?諸法皆空,本來無生故。賢護!諸法不可念,無念處故。賢護!諸法遠離,絕心想故。賢護!諸法不可執持,真如無得故。賢護!諸法無染,如虛空故。賢護!諸法清淨,遠離眾生故。賢護!諸法無濁,因緣滅故。賢護!諸法無為,福伽羅不可得故。賢護!諸法即涅槃相,本性清淨故。賢護!諸法無所有,一切物不可得故


推薦閱讀:

苦集滅道(五)
我們的那點信仰史
佛說:所有的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論業
龍樹:意業是口業之本(圖)—道德真源

TAG:佛教 | 世界 | 佛經 | 佛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