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早去世十五年還會是聖人嗎?

王守仁57歲去世 孔子73歲去世 若兩人年齡相同 會不會...?

孔子比王陽明多15年的時間。是不是因為這15年使孔子的成就高過王陽明?

最初問題是 應不應該注重養生學習而不是消耗身體長時間衝刺?

之後想到了孔子和王守仁 認為與這個問題能聯繫

希望問題範圍變大 沒有說清楚 抱歉


很有可能不是聖人。

1.孔子55歲以後收了很多徒弟,弟子比他年少40~50歲的很多,如果孔子五十多歲去世,則弟子會少去一大截,影響力大不如前;

2.孔子的人生經歷在55歲以後很精彩,如果少了這一段,影響力大不如前;

3.因此,《論語》質量急劇下降,必然導致影響力大不如前;

4.少正卯公元前496年被孔子所殺,當年孔子56歲。如果少正卯活著,孔子一者學生減少,二者思想很有可能被少正卯批駁,三者少正卯很有可能有類似於《論語》這樣的著作流傳後世,必然導致孔子影響力大不如前。


如果孔夫子在50多歲時達到了聖人的境界,那他就是聖人,政府和民間承不承認是另外一回事。如果他達不到,活到100歲,也不過就是個壽命長一點的常人。聖人指的主要就是層次方面,大約是達到菩薩境界吧,很偉大。常人對於聖人的評價加上了立功、立言的要求,也沒有錯,但這並不是主要的。王陽明之所以是聖人,就是因為他開悟了,並且達到了極高的層次。他的心學學說、帶出來的弟子、建立的功績等等,都是在他本身層次、智慧的基礎上達到的。即便如此,他在世時也備受排擠,死後五十年飽受污衊,至今都還被很多庸人誤解、輕視。所以人應該注重內修,注重自己本身已經達到、還能達到哪個層次,他人怎麼看並不重要。


謝邀。

「五十而知天命」

夫子五十五歲離開父母之邦,「道之不行,已知之矣」但「知其不可而為之」,之後的十三年被後世稱為「周遊列國」。

五十知天命,知道之不行。這大概已經是「聖人」的層次了吧。

只是「六經」大部分是夫子六十八歲回到魯國後整理完成,特別是《春秋》,「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垂先王之道以俟後聖,沒有這番大手筆,我們這片土地上的文明,大概都會消散在歷史的塵埃中吧。


知行合一是工具,是方法,而孔子,馬克思的思想是勢,是制度,影響千年的制度,熟強孰弱能分清吧?年齡什麼的,不是該研究的吧,是人家活多少歲,不是能夠假設的,是已經存在的。


謝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這題屬於思過頭了。


孔子何時成的聖人,難以確切知曉。若其從學時即達到,那私學前就已經是聖人了。聖王的壽命也在其聖之內,聖人不知有無此事。


不知道題主的意思是不是想說孔子主要是在晚年「著書立說」。所以早死15年的意思即他對後世沒啥功績/影響。

實質上,將孔子稱為聖人也是經歷了一個過程的。即使沒有此孔子也會有彼孔子!因爲現在對孔子的評價更多的是一種價值判斷,即民族需要這樣的一位聖人,而不是事實判斷。


嗯~一個人二十多歲就死了,到了閻羅殿,他跟閻羅王說——我這輩子都沒做過什麼壞事,我能投個好胎吧。閻羅王說——這是因為你沒有活過五十歲。

一個人是怎麼樣的人不只是蓋棺定論,還需要時間與生活來驗證他是不是。

王守仁五十來歲就去世了,那能不能說,說不定他再活多幾年也就不會有這麼好的名聲了呢?

這誰都不知道。有些時候死亡反而成就了一個人的美譽。


聖人是不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


推薦閱讀:

相比於孔子老子,幾乎沒人討論孟子,是因為他的理論不適宜現在社會嗎?
「淺析系列」《孟子》(公孫丑上)第二節(2)
古今中外你最喜歡哪位文學家的作品?
《孟子》淺議——梁惠王章句上·第八節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TAG:孔子 | 儒家 | 春秋戰國東周 | 心學 | 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