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瀕危珍稀保護植物:七葉一枝花

花木君

自從我們推出系列介紹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以來,收到不少好評,人們在欣賞自然界五彩斑斕這個神奇世界的同時,也了解到相關植物的稀缺性,從而傳播花卉文化知識,提高世人對野生資源的保護意識,促進人們更加關愛環境和愛護自然。所有的國家珍稀瀕危植物,都有非常重要的科研價值,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穩定平衡和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而且不少種類還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前面我們介紹的大多都是觀賞和科研機制並重的植物,今天我們給諸位介紹另一種珍稀瀕危植物,那就是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較高的七葉一枝花。 七葉一枝花(學名:Parispolyphylla),為百合科、重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35-100厘米,無毛;根狀莖粗厚,外面棕褐色,密生多數環節和許多鬚根。莖通常帶紫紅色,葉5-10枚,矩圓形、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葉柄明顯,帶紫紅色;外輪花被片綠色,3-6枚,狹卵狀披針形;內輪花被片狹條形,通常比外輪長;蒴果紫色,種子多數,具鮮紅色多漿汁的外種皮。花期4-7月,果期8-11月。

七葉一枝花屬於重樓屬,該屬植物形態獨特,都是一株植物一枝莖,莖上只長一輪葉,在輪生葉頂著生黃綠色花一朵,花的形狀像極了它的葉子,它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外輪花及內輪花,外輪花與葉子很像,約有6片,而內輪花約有8片,七葉一枝花的葉序屬輪生葉,片數有個體差異、從4片到14片都有,由於葉片和花形狀相近並且重疊,故稱之為重樓。又因本屬植物輪生葉為七片(一般3-9片),故又稱七葉一枝花。重樓屬大約有10種(有些作者根據不同性狀細分為20種以上),分布於歐洲和亞洲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7種和8變種,主要有球葯隔重樓、七葉一枝花、四葉重樓、毛重樓、花葉重樓、巴山重樓、北重樓等以及其他變種。七葉一枝花主要分布在西藏、雲南、四川和貴州等省份,變種則在黃河流域以南不少省份都有發現,七葉一枝花各地叫法不一,有蚤休、蚩休、重台根、整休、草河車、七葉蓮、滇重樓、重台草、白甘遂、金線重樓、蟲蔞、九道箍、鴛鴦蟲、枝花頭,螺絲七、海螺七,燈台七,白河車,螺陀三七,土三七等等,名字非常繁多。七葉一枝花有著較高的觀賞價值,形狀奇特,葉片青翠,油亮嫩綠,葉上有葉(花),花中有花,果實猶如石榴仔,累累垂垂,晶瑩亮潔,猶如珍珠瑪瑙,格外喜人,觀賞價值較高。七葉一枝花不但有觀賞價值,而且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它的根莖是一味清熱解毒的草藥,向來被譽為蛇傷癰疽的聖葯,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載歌曰:「七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癰疽如遇者,一似手拈拿。」,有名的季德勝蛇葯,就是以該葯為主要成分製成的。

七葉一枝花由於藥效顯著,經常被人們挖掘,因此野生資源瀕臨滅絕,現在被國家列入二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進行保護。欣喜地是,如今人工種植七葉一枝花的技術比較成熟,雲貴地區多有農戶作為經濟作物進行繁殖栽培,然而由於比較分散,規模較小,很少有大規模種植生產,七葉一枝花的野生環境依然值得擔憂。七葉一枝花種植簡單,管理粗放,適應性強,生長迅速,既可以種子種植為主,亦可用根莖種植,對氣候和土壤類別的要求不嚴,喜濕、喜蔭蔽,但也抗寒、耐旱,年均氣溫13-18℃,懼怕霜凍和強光照,只需選擇日照較短的背蔭緩坡地或平地都可種植,也可盆栽,用疏鬆肥沃、保水透氣的腐殖土進行栽培,生長良好,花繁葉茂。

我們建議推廣種植七葉一枝花,一方面利用其藥用價值,另一方面可以開發觀賞價值,這樣既可以有效保護野生資源,還可以創造一定的效益,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扶持種植農戶,從而形成持續有效地保護開發。(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2019-1-6易花得木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家瀕危珍稀保護植物:七葉一枝花


花木君

自從我們推出系列介紹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以來,收到不少好評,人們在欣賞自然界五彩斑斕這個神奇世界的同時,也了解到相關植物的稀缺性,從而傳播花卉文化知識,提高世人對野生資源的保護意識,促進人們更加關愛環境和愛護自然。

所有的國家珍稀瀕危植物,都有非常重要的科研價值,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的穩定平衡和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的研究意義,而且不少種類還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前面我們介紹的大多都是觀賞和科研機制並重的植物,今天我們給諸位介紹另一種珍稀瀕危植物,那就是藥用價值和觀賞價值較高的七葉一枝花

七葉一枝花(學名:Parispolyphylla),為百合科、重樓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高35-100厘米,無毛;根狀莖粗厚,外面棕褐色,密生多數環節和許多鬚根。莖通常帶紫紅色,葉5-10枚,矩圓形、橢圓形或倒卵狀披針形,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葉柄明顯,帶紫紅色;外輪花被片綠色,3-6枚,狹卵狀披針形;內輪花被片狹條形,通常比外輪長;蒴果紫色,種子多數,具鮮紅色多漿汁的外種皮。花期4-7月,果期8-11月。

七葉一枝花屬於重樓屬,該屬植物形態獨特,都是一株植物一枝莖,莖上只長一輪葉,在輪生葉頂著生黃綠色花一朵,花的形狀像極了它的葉子,它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外輪花及內輪花,外輪花與葉子很像,約有6片,而內輪花約有8片,七葉一枝花的葉序屬輪生葉,片數有個體差異、從4片到14片都有,由於葉片和花形狀相近並且重疊,故稱之為重樓。又因本屬植物輪生葉為七片(一般3-9片),故又稱七葉一枝花。

重樓屬大約有10種(有些作者根據不同性狀細分為20種以上),分布於歐洲和亞洲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我國有7種和8變種,主要有球葯隔重樓、七葉一枝花、四葉重樓、毛重樓、花葉重樓、巴山重樓、北重樓等以及其他變種。

七葉一枝花主要分布在西藏、雲南、四川和貴州等省份,變種則在黃河流域以南不少省份都有發現,七葉一枝花各地叫法不一,有蚤休、蚩休、重台根、整休、草河車、七葉蓮、滇重樓、重台草、白甘遂、金線重樓、蟲蔞、九道箍、鴛鴦蟲、枝花頭,螺絲七、海螺七,燈台七,白河車,螺陀三七,土三七等等,名字非常繁多。

七葉一枝花有著較高的觀賞價值,形狀奇特,葉片青翠,油亮嫩綠,葉上有葉(花),花中有花,果實猶如石榴仔,累累垂垂,晶瑩亮潔,猶如珍珠瑪瑙,格外喜人,觀賞價值較高。

七葉一枝花不但有觀賞價值,而且有著悠久的藥用歷史,它的根莖是一味清熱解毒的草藥,向來被譽為蛇傷癰疽的聖葯,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載歌曰:「七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癰疽如遇者,一似手拈拿。」,有名的季德勝蛇葯,就是以該葯為主要成分製成的。

七葉一枝花由於藥效顯著,經常被人們挖掘,因此野生資源瀕臨滅絕,現在被國家列入二級珍稀瀕危保護植物進行保護。欣喜地是,如今人工種植七葉一枝花的技術比較成熟,雲貴地區多有農戶作為經濟作物進行繁殖栽培,然而由於比較分散,規模較小,很少有大規模種植生產,七葉一枝花的野生環境依然值得擔憂。

七葉一枝花種植簡單,管理粗放,適應性強,生長迅速,既可以種子種植為主,亦可用根莖種植,對氣候和土壤類別的要求不嚴,喜濕、喜蔭蔽,但也抗寒、耐旱,年均氣溫13-18℃,懼怕霜凍和強光照,只需選擇日照較短的背蔭緩坡地或平地都可種植,也可盆栽,用疏鬆肥沃、保水透氣的腐殖土進行栽培,生長良好,花繁葉茂。

我們建議推廣種植七葉一枝花,一方面利用其藥用價值,另一方面可以開發觀賞價值,這樣既可以有效保護野生資源,還可以創造一定的效益,希望有關部門能夠扶持種植農戶,從而形成持續有效地保護開發。

(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2019-1-6易花得木

更多精彩文章敬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易花得木(yihuademu)(服務號)

宜花得木(yihua-demu)(閱讀號)

推薦閱讀:

地被類植物/馬纓丹

TAG:瀕危物種 | 植物辨識 | 花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