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父母最好的修養,就是讓孩子把「話」說完

有這樣的小故事:

媽媽的嗓子出現了問題,做了小手術,醫生要求至少10天不能說話。

放學回家後的兒子,進門就嚷嚷:我太討厭我們的老師了,我再也不想上學了!

如果是平時,聽到兒子這麼說,媽媽一定會嚴厲地訓斥他,但想到醫生的叮囑,媽媽只好保持沉默。

氣憤的兒子,向媽媽訴說著自己的委屈:「媽媽,今天老師說我的作業是抄同桌的,其實真的沒有,為什麼我的努力和進步,老師都看不見……」

見媽媽沒有說話,兒子接著說了自己的委屈,說著說著,竟然哭了出來,媽媽依然沒有說話,只是抱了抱傷心的兒子。

兒子很快安靜下來,對媽媽說:「謝謝你媽媽,謝謝你聽我說這些事,謝謝你理解我,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努力,讓老師看到我的成績。」

說完,就開心地去寫作業了。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的:「傾聽是把注意力放到對方身上,它是愛的具體表現形式。」

耐心地聽孩子把話說完,讓孩子體會到關愛和溫情,孩子在說完話的一剎那,內心已經得到了滋養和療愈。

對孩子而言,最好的安慰方式,就是先聽他把話說完。

有一個6歲的孩子,上一年級的他,有天放學後,滿頭大汗地闖進辦公室。

「媽媽,媽媽,我告訴你一件事。」

同事見滿頭大汗的他,關切地說:怎麼一臉的汗,讓你不要跑了,你就是不聽,以後不要再跑了,著涼了怎麼辦?」

說完又是遞溫開水,又是擦汗。

「媽媽,我跟你說件大事!」

「你能有什麼大事啊,趕緊寫作業去吧!」

男孩不依不饒,繼續說:就是在今天下午的時候……

「趕緊寫作業去吧,別說了,媽媽要出去一下。」

對面的我,看見男孩失落的眼神,忍不住問他今天下午發生了什麼大事。

原來,從沒有獲得跑步比賽冠軍的他,今天下午得了第一。

男孩生氣地說:「媽媽為什麼不聽我說話,我再也不想和她說話了……」

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疼愛有加,但真正尊重孩子的很少。

孩子成長路上無小事,比起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孩子更希望父母關注他的點點滴滴。

讓孩子把話說完,傾聽他們的心聲,不要忽略他們的感受,養育孩子如同栽種花草一樣,是需要時間來呵護的。

美國南部的一個鄉村院子里,有一個男孩,開心地對著月亮跳呀跳。

看到這一幕的媽媽,好奇地問:「你在幹什麼呀?」

男孩指了指月亮,興奮地說:「我要到月球上去!」

媽媽為兒子的想法大吃一驚,但還是默默聽完孩子天馬行空的想像。

孩子說完後,媽媽笑著說:「很好啊,但你要記得回家吃晚飯哦!」

很多年以後,電視上播放了第一個登陸月球的美國人,而這人正是當年的那個小男孩,他就是阿姆斯特朗。

試想,當初那名媽媽沒有傾聽小男孩的夢想,而是還沒等男孩說完,就扼殺男孩的奇思妙想,還會有後來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嗎?

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新奇和想像,無論孩子的言語多麼的幼稚,都是孩子對未知世界的探索;

無論多麼的好笑,都是孩子想像力的徜徉;

無論多麼的荒誕不經,都是孩子創造力的釋放。

陶行知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等孩子把話說完,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尊重,更是父母對孩子的最大饋贈。

父母總抱怨,孩子進入叛逆期,自己聽不懂孩子的心聲,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心。

其實,這些都是父母不等孩子把話說話,生活給父母開的「罰單」。

世上沒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容易犯錯,也沒有任何工作比做父母更讓人自豪。

孩子給我們帶來甜蜜,也給我們平添憂傷。

法國教育學家帕梅拉?德魯克曼說:

「即使孩子有不對的地方,父母也有責任傾聽並且領會他們的動機。孩子有不同尋常反應時,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應該認真傾聽孩子,並向他們解釋這個世界。」

比起讓孩子聽話,聽孩子把話說完,才是為人父母的必修課。

更多有關繪本的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皮克布克繪本王國(pkbk-ok)】

關注後即可獲贈皮克布克繪本故事大禮包哦~

這是一個充滿愛的行業

在這裡您不孤單,因為我們有

近十年繪本閱讀推廣沉澱

全國860多家分站傾情付出

我們願意和您一起

分享我們的成果

播撒幸福的種子

推薦閱讀:

【瑞思學科英語】「媽媽,你到底要我死幾次?」無私而可怕的愛!
你還在追隨人下人的教育方式么?
獨生子女,家長該如何教育?
孩子,別只想著爭第一,比贏更重要的是…
像《爸爸去哪兒》《媽媽是超人》這類節目適合帶自己的孩子一起看么?

TAG:家庭教育 | 為人父母 | 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