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社交平台的動機是什麼?


早年玩論壇,因為學習撕逼理論(13-17歲),後來玩貓撲,為了學會玩哏(18-19歲),再後來玩豆瓣,為了裝逼(18-21歲),與此同時玩人人(19歲至今)開始玩是為了看暗戀的姑娘,後來發現了把畢生所學的所有技能(就是前面的)都能淋漓盡致的使用的一群人,開始玩的很開心,後來就變成了觀察他們,再後來就是圍觀看熱鬧。

現在看看知乎,無聊回答點問題。

我17歲開始長身體,正好遇到了第一次互聯網大爆發,但是運氣不好,玩一個網站,倒閉一個,所以滿滿哀傷。

想來為什麼上社交網站,我看多半是無聊吧。


謝邀

以前經常混跡於貼吧,後來又去了微博一段時間,期間也進了許多QQ群,到今天就剩貴乎和b站,還保持著至少一天一刷的頻率了。

回顧一下過往,我混跡各種社交網站的主要目的是:沒有目的。至於想了一堆沒什麼卵用的問題,學習了一堆沒有什麼卵用的東西(至少對於現在的我)都是順便的事情。至於什麼交友,學習,賺錢什麼的,咱一死宅哪有這能力。。。


1.學習;

2.賺錢;

3.無聊。


瀉藥,很簡單,在社群化生活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尋找同類。

當下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發展得如火如荼,而我們實際上已經成為互聯網王國的虛擬公民,這是一個跨越了時間、跨越了空間的虛擬王國,因此很多在前互聯網時代無法想像的事情在虛擬王國中很容易得到解決。

比如有人喜歡德沃夏克,有人喜歡肖邦,倘若你身處在一個十八線的小縣城,你的線下朋友圈中大概喜歡某一個古典音樂大師的人會很少;但是在線上,則很簡單的就能夠找到與你有相同愛好的朋友,你們可以聚集在一個微信群、微信公眾號,或者在同一個微博話題下交談,或者在百度貼吧同一個主題內交流。

再比如,全國得T母型的淋巴癌患者有不少,如果沒有互聯網,低成本的將這些特定患者聚合起來,拉倒一個群裡面討論、諮詢相關問題的成本是特別高,並且也不方便。網路消解了這其中的距離,幫助相關人群聚合起來。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當互聯網消解掉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障礙之後,這句老祖宗的名言更能得以發揚光大,這也是當下社群化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現狀。


看看別人在幹什麼


謝邀。為了在更廣闊的空間交流、表達思想、觀點


謝邀


線下社交的拓展……比如美國的加拿大的小夥伴我就可以用fb聯繫…剩下的身邊的小夥伴我們傾向於不能見面的話用簡訊郵件………


交友,交流和學習


推薦閱讀:

日媒:日擬加強西南諸島駐軍 主要針對中國
2018年20個妖孽建築排名,第一名竟然是中國的...
中國粉絲三十年 | 艾問人物
平論 | 今天中國面臨的國際形勢,真的已經不再是最艱難的時候了,大家不必高看美國。
英國面臨「斷崖式脫歐」,轉身抱緊中國大腿

TAG:互聯網 | 交友 | 人際交往 | 社交產品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