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不該用道德去約束別人?


道德是約束自己的


能約束的當然要約束,比如家人朋友,不能約束的話,也不能強求,比如路人。當然,要想約束別人,自己一定要做的更好才行。


謝邀

根據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道德屬於上層建築,是基於現階段經濟基礎之上形成的意識形態。

根據事物的發展規律以及上層建築本身性質而言,道德不是一個一成不變的範疇,它始終隨著社會發展在重新定義其內容。

根據道德的性質而言,道德是上層建築,是服務於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它本身就不代表社會主流的價值觀念。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所說的道德,在現有社會物質條件下並不一定就是完全正確的。你、我、他心中所遵循的價值觀念不一定與主流道德完全一致。

既然別人心中的道德與社會普遍認同的道德不相符,那我們何必去用自己的道德約束他人呢?


公德與私德的邊界。。道德當然是可以約束別人的。。但在何種尺度下約束。。要有分寸


用道德約束自己,用法律約束別人。


私德是用來自我約束的,公德是用來約束大眾的。

我們應該約束別人以公德,約束自己以私德。

社會自有公德,以下摘自百度百科

社會公德

社會公德 (social ethics; social morals) 簡稱「公德」。是指存在於社會群體中間的道德,是生活於社會中的人們為了我們群體的利益而約定俗成的我們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的行為規範。在本質上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或者一個群體,在歷史長河中、在社會實踐活動中積澱下來的道德準則,文化觀念和思想傳統。它對維繫社會公共生活和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具有重要作用。與「私德」相對,這裡的「公德」是指與國家、組織、集體、民族、社會等有關的道德;而「私德」則指個人品德、作風、習慣以及個人私生活中的道德,並且社會公德是維持良好人際關係的條件,衡量一個民族進步的標誌。


道德,就是可以自由選擇是否遵守的規則,

選擇遵守,自然受其約束,選擇不遵守,自然不受其約束,

遵守與否,各有得失,權衡之後的選擇才是關鍵,無所謂該不該,

然而不知何時開始,莫名其妙地,它變成了必須遵守的東西。


道德只能約束自己,而不能用來評價他人。

又何況,我們連自己都約束不了


人有道德的使用權


參考當年周立波的道德綁架


沒有任何人有資格去約束別人,無論是以道德,或是其他。


約束管制很容易讓人反感,看到有人要犯錯了,應該去勸,給他們分析如此作會有什麼後果。如果他們依然一意孤行,那也隨緣。


可以在心裡譴責他,並且告訴自己不要這樣做,用道德規範自己,因為你並沒有權利去要求他人如何做,先學會自律


在別人侵犯自己權利的時候,我也可以用道德來約束他。比如要求別人不遲到,或者不隨意侵犯我的財產和人身安全。


前提客觀看待自己已經可以做得足夠好。


舉個例子吧。

關於公婆的說法。公婆居住和我們不在一個城市。

在懷孕30多周的時候,我自己以為孩子生下來,都不用我擔心不用我問,公婆應該會給我們帶孩子。結果不見我公婆吭聲。我老公著急了,問他爸媽孩子生下來咋辦?好一通的商量,老人說那我們帶吧。備註下(老公屬於家裡長子)然後的然後就各種不愉快的發生。公婆存在重男輕女思想。婚後沒及時要孩子,婆婆一度懷疑我的生育能力(此處各種打臉)。結果俺們生下來一女孩。那公婆的高興度就一般吧。我們倒是無所謂。

用道德綁架公婆理應照顧我孩子,因為我家農村的都是公婆給帶孫子的。對於重男輕女一說更是很少聽說。

結果約束不住公婆啊。我想的道德標準還是綁架不住公婆。最後果斷放棄。愛咋咋地。不觸犯我底線就隨便他們。

這說明誰也約束不住。現在的人不講道理的多,但是呢,多數都是撞上南牆才回頭,最後變得老實乖乖的。


那是道德綁架。別人做的事不符合自己的或者大多人的三觀、道德,我們可以敬而遠之,但如果強加約束那就是自己也有問題了。


首先,我們要約束的是自己。

其次要把他跟道德綁架區分開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至於用道德約束別人則看有沒有必要,不講道德的人,你約束也沒用,可以規勸,卻約束不了。


不應該,道德本來就比較多元化。道德會隨著生活不斷變化一直變化,小到每個人,每個省份,大到每個國家民族,都會有差別。如果僅以自己的道德去強制要求別人,很差勁吧。


我覺得公共道德可以,比如公共場合不要喧嘩,但是對於個人的,就是所謂的仁義禮智信,這些純屬個人價值取捨,就不要強加於人了,立場不同,你選擇的不見得就比我選的好。


推薦閱讀:

如果你們撿到了貴重東西你們會還嗎?
道德是要求自己的,深以為然,卻有人說太過薄情又言道德是法律的最後底線卻被詬病道德綁架這中間的界限在哪?
為什麼世界人民的道德標準大致相同?
批評家李建軍的「道德手術刀」
道德一二三 10

TAG:道德 | 倫理 | 道德批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