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有沒有那種,一個人去寺院修行一段時間的經歷可供參考?需要什麼前提?

在讀學生,女,願為自由而行的一類人,感覺自己始終太浮躁,而寺院又是清心寡欲的境界制高點,觀禪悟禪一直是心中願景。


廟裡廟外皆非靜,心中無事最清靜。


我去廟裡住過一個月,不能算是修行。因為有wif,天天看電影上網。

修行和環境有關,和心境也有關。

想修哪裡都能修,環境很大程度是輔助。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不恨不怨,不留不念; 心若向陽,無謂悲傷。


歡迎到安徽宣城弘願寺

南無阿彌陀佛


去河南法眼寺,湖南常德葯山寺,都有慈悲的師父可以幫助到你的。當然還有其他一些寺院也不錯,看您個人的因緣了


有這樣的發心真的很好,一般來說,寺院也確實是比較清凈的地方。但是,我不建議你現在去寺院。

零、寺院不自由。

一、女孩子在寺院很不方便,也不安全。

二、一時到寺院轉轉,是感覺清凈的,但是時間長了,你就會知道凡有人的地方,就有煩惱,甚至有爭鬥、有麻煩。

三、長住寺院要接受很多管教的,很多寺院還要求你每天要做一些工作,人累了,可能想靜心的心情也不大了。

四、其實住寺院,如果單純修法,也要一點錢的,畢竟你也不好意思每天白吃白喝還不幹活。

五,更主要的,你可能自身尚不具備清修的能力。真正清修,一天兩天可能沒啥,數日下來,你心理狀態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而這種變化你自己可能未必能應付得來。

如果你在寺院有熟人,那人有地位說的算,不用幹活,白吃白住,願意幹啥就幹啥,總之一句話,就是慣著你。那麼,你就不如休假,自己在家呆著了。

小姑娘,年輕人浮躁一點,不算多大的毛病,老氣橫秋才是毛病。人這輩子,關鍵在見識和人生的方向。人都有煩惱的,慢慢來,多交往一些善良快樂的人,遇到具格的師父,好好聽師父的話就可以了。

不要突然去寺院——寺院也在人間。

等你有福報了,有善緣了,想去寺院住住也好,甚至想出家也好,再說。


心自由,自由。

寺院是場所,境界是修行中沿途風景。

禪生活處處在,不受限制。

感覺是想尋求一個方法,受持一個方法,堅持。


老實念佛即可,當今時代出家反而不便


推薦參加「內觀」禪修 http://ng.81355.net

十天課程,一共你需要十二天,第一天是達到禪修中心,辦理入住事宜,最後一天是離開。因為禪修中心往往在郊外,路程比較遠。你只需要12天的空餘時間,課程裡面不可以講話,不可以用手機和一切娛樂設施,素食,體驗看看會不會有不一樣收穫。


既然是在讀學生,我覺得還是先把注意力放到學習身上。題主說自己是為自由而行的人,但是太浮躁,所以我建議題主想一想自己的「自由」到底是什麼。我在寺院所見的自在的人,都有沉靜的心。在寺院要早上五點起床,晚上九點睡覺,一日三餐不能言語,菜混在一個碗里全吃乾淨,極少用手機,念經一念就是幾個鐘頭。這在很多人眼裡是不自由的。

如果是大學生,可以關注柏林禪寺的夏令營活動,在假期開辦不會佔用學習時間。


可以去內觀呀,有寫了一點文章,可以去我空間看下


去雲居山慶雲禪寺參加一次禪七吧,男女居士都有,你可以在網上搜一下


你不過想逃避而已。


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去之前了解清楚和廟裡的當家溝通好,看看是否方便。然後正常的去融入寺廟生活,柴米油鹽醬醋茶永遠是生活的主題,剛剛開始你會有一定的落差感。你所希望感受到的無非是莊子中逍遙遊的狀態。


想悟禪還真找不到地方。

建議先看印光大師的《凈土決疑論》,就會發現悟禪幾無可能,當今世界參禪到老都不可能悟禪。

南無阿彌陀佛,多念」南無觀世音菩薩」


佛陀,出生是王子!擁有過奢華的生活,愛他的父親,養母,有美麗的妻子,出家還有5個侍奉,印度當年也崇尚修行,擁有富二代,貴族,修行人,當時能有的所有尊貴身份!咱們看著的是他的放下,卻看不到他的物質和條件基礎,以現在的話說,佛陀太有福氣了!

我們的放下是放棄,瞬間就挨餓了!人家放下是放下,走上了解脫路!法呂財地很重要!

帶上你的煩惱,好好生活吧, !煩惱即是菩提!

正統禪院太少了,慎重慎重一定慎重,再慎重,我修過禪,沒明師指導很危險的!


我沒有那種經歷,但我想,我們這個紛亂的社會,會迷惑我們,但在哪裡都是學佛。那麼是不是可以確立在寺廟學佛可以讓我們更專心,更清凈,更有所得的準備就可以呢?

至於物質方面,我想是不是有基本的生活用品,往來的車費,夠表示隨喜心意的費用就可以呢?

至於修行,就先做好人吧。你有在寺廟修行的機會,更應該好好珍惜。

你的心浮躁,你便跟著心走,那你又是誰?


浮躁是寺院浮躁還是你浮躁?到了寺院如果不浮躁了,能保證你離開寺院就不浮躁嗎?如果不能,你是不是就要在寺院呆一輩子?


您可以了解湖南黃中宮。國慶期間會免費舉行體道班。前任當家是張至順真人,現為許理慧道長。


要達到雲淡風清、閒情逸緻,要想真正的清心寡欲則需下一番功夫。首先,學習一些佛法知識,了知因果的規律,解決內心的困惑,當然這些最好是在佛教師父的指導下行持,因此應該先行皈依。其次,要找到浮躁煩惱的根源,才能有針對性的對治,就像一個病人首先要知道得的是什麼病,然後才能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症下藥。只有將禁固自己的牢籠打破,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推薦閱讀:

經常保持快樂的心情,就是功夫(圖)——道德真源
終南山隱者,深山密林中的神秘修行客
達摩:臨終之時,不得取相(圖)—道德真源
廣超法師-定慧之路(8)[修禪必看]
淺談念佛

TAG:修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