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對母親家庭暴力,但因為特殊情況不能報警怎麼辦?

父親是公務員,報警不可能了。

父親工作上勤勤懇懇,但是經常喝酒,家人勸了都不聽。喝完酒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我們只好小心翼翼的,不敢惹他生氣,但他還是會莫名其妙就發火,砸東西,罵髒話,打人。本人是女高中生,和父親談過幾次,都沒用,也不敢反抗。我支持媽媽離婚,但是媽媽每次都是一笑而過,她說不可能離婚……有很多顧及什麼的。

平常父親的脾氣也很怪,比如會突然提高音量質問你,我很不滿他的質問語氣。比如有一次吃飯,我媽讓我爸吃點土豆絲,但他突然很大聲說:我為什麼要吃?....真的特別恐怖,沒有緣由的發火。還有一會,因為和我媽意見不合,把我媽仍在高速路上....諸如此類。

家裡人不知道父親家暴。因為在親朋好友眼裡,父親一直是一個好丈夫好男人的角色。

可是父親沒有喝酒的時候對我們很好,可是一旦喝酒....現在不知道怎麼辦,感覺很無助…哎


下面的回答很政治不正確,不喜勿點。

題主提供了下列描述:「本人是女高中生,和父親談過幾次,都沒用,也不敢反抗。我支持媽媽離婚,但是媽媽每次都是一笑而過,她說不可能離婚……有很多顧及什麼的。」那麼,你的母親,即本題的主要當事人已經知道了自己面對的選項,並做出了自己的決定。你能做的,只有支持她的決定,不要讓她覺得孤立無援。(但是作為另一名受害者的題主,你首先要自救,必要的時候一定要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我想說的是:每個成年人都有為自己的人生做選擇的自由,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其他人只能提供必要的建議和對他/她提出的需求的力所能及的幫助。這裡說的其他人包括父母、子女、兄弟姐妹、親朋好友、專業人士等等等等。

這是因為我們永遠無法真正得對其他人的經歷感同身受。我們也許以為自己懂得當事人的感受,可以痛之所痛,想之所想。但是,我們和他/她的真實感受還是有差別的。再加上我們對於痛苦的承受能力,痛苦的事物的排序,以及處理痛苦的方法也都會有差別。有時候這些差別都很細微,但是疊加在一起,往往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我們在提供並陪他/她討論了可能的選項之後,能做的是理解。理解要求我們支持當事人的選擇,即使這個結果並不是我們認同為最優的。我們對他/她的支持也包括讓他/她知道,當他/她想要再次尋求幫助的時候,我們還在,我們也會對他/她的新的選擇提供支持。

因為,那畢竟是他/她的人生。


一模一樣。也是公務員,對,還是警察。我特么真的想不通為什麼他會變成現在這樣。平時對外人和和氣氣,但內心脾氣暴躁,一點小事就會罵我媽,各種髒話。我回擊他幾句罵我賤貨,去做雞???不是一次兩次這樣了。好幾年了吧,從我記事起八九歲的晚上,半夜就被他打我媽的聲音吵醒。現在還記得他大半夜不讓我媽進門鎖在外面我哭著求他的樣子。。。。得了吧,有些人就是狗也不如。不值得同情和感化。我只想儘早遠離他去外面,帶著我媽一起。


我和題主差不多,我爸只會在工作,是個老學究,生活上的其他事情全都不會做,腦袋傻,笨,脾氣還暴躁,還愛面子。總是不講理就和我媽罵起來,我也支持我媽離婚,但也因為很多因素沒有。就像神秘巨星里,我已經忍無可忍了,怎麼改變這種現狀


我家也是這樣,但是我爸沒有出息,只是普通工人,不喝酒對我們家庭很好,喝酒了就撒酒瘋

我媽也是很多顧忌,我大二,勸我媽離婚,但是有個上三年級的弟弟,一直在隱忍,但是我爸實在太過分了

之前一直有家暴的現象,現在倒沒有了,但是自殘,想讓我們家人關心他,我們家人去關心他的時候他又說你憑什麼管我。

昨晚我們家人吃飯,他還沒有回家,然後家人本來開開心心和和氣氣在吃飯,他一回來氣氛就凝固了,不敢說話,然後不知道怎麼就發脾氣,把我家桌子打爛了,然後故意把自己手弄傷,然後過後又說你看看你們這種人啊又把我手弄傷了,又要花個幾千塊。然後從7點吃晚飯,一直鬧騰到12點。期間我媽出去樓下,他就一直打電話給我給我媽,跟我說如果找不到你媽,今晚回來就把你們姐弟剁死!然後我媽回家他就質問你是不是又出去賣了,跟哪個男人出去。 我受不了了我就報警了,但是警察來也沒有用,都是家庭關係,過了一會就走了。我知道我媽一直在顧慮我弟,我就一直勸她離婚,但是看樣子她還是不想離,我真的過不下去了這樣的父親,我跟我媽寧願我們苦點也行啊,但是看樣子我媽還打算忍。

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在單位受的氣太多了沒處撒,可能你媽性格比較軟弱一次二次三次…你父親就撒習慣了。現在的解決辦法就是讓你父親知道你媽也不是好惹的,也是有脾氣的人,不能一味的忍讓,好好說不行,他怕報警你就報警,實在不行就離婚。


讓母親找律師諮詢下吧。有家暴情節法院處理離婚比較容易。就怕母親是不肯,你要表態出來你的意思。


推薦閱讀:

世界或許殘忍,她們卻報之以歌:聊聊分離性身份識別障礙
怎樣判斷女生對你的興趣+處理方法,維持長期關係的關鍵點
成人世界的人際交往中那些潛台詞!
其實你可以讓每一個讓人討厭的親戚滾蛋!
正視自己的缺點需要勇氣

TAG:心理學 | 家庭關係 | 家庭暴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