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考古日報Vol.244]震驚世界的發現——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化石

2008年,在俄羅斯西伯利亞南部阿爾泰山的丹尼索瓦洞穴發現了丹尼索瓦人(Denisova Hominin)化石。這一發現,是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演化和古人類學領域最重要的科學成果。根據全基因組測序,丹尼索瓦人生活在更新世晚期的亞洲,既不是現代人,也不屬於尼安德特人,而是一種前所未知的古代人屬,與尼安德特人是「姐妹」族群。現有的研究表明:丹尼索瓦人基因組中有一部分與亞洲、澳大利亞和大洋洲的美拉尼西亞土著居民相似。可以這樣說,丹尼索瓦人的發現,改變了學術界對於古人類起源問題的既有認知。

  能否在其他地區發現丹尼索瓦人存在的直接證據?這是學界始終關注的重要問題。就在2019年春,中國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發現的古人類下頜骨化石,被證明屬於丹尼索瓦人。消息一出,全世界為之震動!

甘肅省夏河縣白石崖溶洞中發現的16萬年前丹尼索瓦人下頜骨化石

虛擬重建的夏河丹尼索瓦人下頜骨

蘭州大學張東菊副教授於2018年帶領團隊在白石崖溶洞進行發掘工作

  2019年5月1日深夜至2日凌晨,《自然》雜誌在線刊登了中國科學院院士、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陳發虎,蘭州大學西部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副教授張冬菊,德國馬普學會進化人類學研究所古人類學家、法蘭西學院國際古人類學講席教授讓—雅克·於布蘭(Jean-JacquesHublin)等19位學者聯合署名的論文,題為《出於青藏高原的晚中更新世丹尼索瓦人下頜骨》(A late Middle Pleistocene Denisovan mandible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參與該研究的學者來自中國、德國、美國、英國、丹麥和奧地利等,是高度國際化的團隊。上文提及的三位,則是論文的通訊作者。

  這塊化石最早在1980年被發現,地點是甘肅夏河甘加盆地的白石崖溶洞,洞穴面向東南,海拔近3300米。提供者是當地的一位僧人。化石長約12厘米,整體呈土黃色。從2010年起,陳發虎邀請各國研究人員,對化石進行系統、全面的多學科研究。由於化石並非通過考古發掘出土,陳院士又帶領蘭州大學環境考古團隊對夏河縣及周邊地區共6000平方公里範圍展開調查,發現了兩處曠野型舊石器遺址。2018年,由張東菊帶隊,聯合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白石崖溶洞進行了小面積正式發掘,出土了豐富的石製品和動物骨骼遺存,這顯示古人類在該遺址曾生活了較長時間。

  蘭州大學的研究人員與於布蘭教授合作,對頜骨和牙齒的形態加以分析,結果顯示其為中更新世古老型智人的一種。與此同時,中科院古脊椎動物和古人類研究所付巧妹研究員對化石的古DNA進行了檢測,遺憾的是,該化石未保存DNA信息。為確定其種屬,研究團隊遂轉向古蛋白分析。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威克爾(FridoWelker)博士和蘭州大學博士生夏歡負責該項分析。他們將化石中古蛋白質與從古老人群高覆蓋度基因組中獲取的蛋白質信息,以及現存的靈長類蛋白質系列,進行系統發生樹分析和特定單氨基酸多態性研究,得出結論是該化石在遺傳學上與丹尼索瓦人親緣關係最近,可以確定其為青藏高原的丹尼索瓦人。至於化石的年代,則經台灣大學沈川洲教授對化石外的碳酸鹽包裹體進行了鈾系測年,確定至少距今16萬年。

  根據現有的研究成果,現代智人大約距今3-4萬年前到達青藏高原,距今3600年以前已定居於青藏高原東北部地區。以上的新發現則表明:有可能攜帶了適應高原缺氧環境基因(EPAS1)的古老型智人——丹尼索瓦人,已先於現代智人來到青藏高原,並且生活在這一寒冷缺氧的高海拔地區。正如參與研究的威克爾先生所說:「我們的發現意義重大,這麼早在青藏高原發現丹尼索瓦人完全出乎意料。」同時,該發現也為進一步揭示現代藏族和夏爾巴人群所擁有的高海拔環境適應基因的來源提供了新的線索。

  上文已提及,對化石的研究已令全世界震動,國際學界反響空前熱烈。包括德國、英國、加拿大等國的知名專家紛紛表示祝賀,認為這一發現為丹尼索瓦人的研究開啟了廣闊的新空間,堪稱是里程碑式的成果。在論文發表後僅數小時,全球各大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國家地理》《新科學家》、BBC新聞等都進行了報道,盛況空前,英文「維基百科」還特地製作了張東菊副教授的人物專條。

  (作者為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原文刊於《文匯報》2019年5月10日文匯學人第3版)


推薦閱讀:

讀思筆記162:讀李零《萬變》隨筆
[考古日報Vol.204] 陝西咸陽發掘秦墓75座 發現中西交流特色琉璃珠形似穿越
[考古日報Vol.185] 中國華北地區發現珍稀木質漢代簡牘
沒有洞察力,讀再多歷史也沒用

TAG: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