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發展是有序還是無序?

宇宙大爆炸理論認為宇宙起源於一個奇點,然後不斷膨脹;中國傳統哲學認為「混沌生無極……」,即宇宙最開始是絕對無序的,然後慢慢形成日月星辰,逐漸朝著有序的方向發展。想想也正是因為宇宙有序,人類才能發現公式定理進行各種運算,描述物體運動軌跡等。中西方的兩種理論是否矛盾?熵增加原理是否已被證實永遠成立?那宇宙的發展變化到底是有序還是無序?


謝邀。大爆炸冷卻以後,物質得以組成複雜的形式。然後宇宙變得稀薄,組成物質的原子種類越來越少。複雜的組合又變得簡單。

像一隻扔出去的皮球,滾著滾著,越來越慢,停了下來。也就是,從無序到有序又到無序。


生命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熵減,儘管整個宇宙來說是熵增,但生命為了維持自己的有序而進行了熵減的活動,當然這就使外界熵增加更多。

可以想像生命就好像一台冷氣機,為了讓室內更涼快,將室內的熱量排到外面,總體熱量是不斷增加,但室內是涼快的。

目前來看,宇宙因為不斷熵增,因此宇宙對我們而言始終會將我們滅亡,但我們為了繼續生存下去就不斷地與威脅我們生存的各種各樣事物做鬥爭,從哲學的發展來看,可能將來會找到抵抗宇宙的這種熵增的科技,就算不一定解決熵增,也有可能去另外的宇宙甚至其他空間或者界面。

所以不要用目前的理論就早早對整個宇宙下定論,目前的理論是人通過有限的手段和科技得到的,用局部理論去推導整個宇宙(廣義的宇宙,即包括我們未觀測到的)可能就有點過早論斷了。

當然我們也要腳踏實地進行科學研究發展,而不是緊靠想像和幻想來得出宇宙的真相。更理智地思考方式就是即不用目前理論推導人類最終結局,也不幻想未來如何,一步一個腳印地解決和克服一個又一個的死亡威脅。


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 不垢不凈 不增不減!


依科學來講,基本無解。

因為這個問題無法證明也無法證偽。

依佛法來看,宇宙的本源即是真如實相。亦有序亦無序,亦無序亦有序,是為序。


有序和無序都不對。


這個是定義的問題,你可以理解為我們將宇宙的初始時刻定義為有序,就像一盒撲克牌,我們將最開始的狀態定義為有序,因為事件的隨機性,就像你洗了撲克一樣,宇宙整體的熵是增加的,但是可以在局部出現熵的減小,這個減小的代價是其他部分的熵增,例如你努力記住我打出的這段文字,但記住它所增加的有序程度要遠小於你記憶這個過程產生廢熱造成的熵增,生物世界的熵是減小的那是因為這是開放系統,從外界源源不斷的獲取能量,生物為什麼會產生這個好像和自組織有關,我不了解就不說了


我想說的是,人類有把【無序】化為【有序】的心理趨勢和生存基礎,但這僅代表人類主觀世界的模式,並不能代表宇宙本身也有這種傾向。

懷疑主義者認為,人類認知客觀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這主要局限於人的感官和人類特有的思維方式以及用文字表達和溝通的這種極不精確的信息傳遞模式。人類可能永遠無法確知宇宙的本來面目,但就目前而言,人類的知識是有效的,至於是否絕對真實,這個卻是無法證實的命題。


目前人類所認知的宇宙發展歷程:

1宇宙的誕生(宇宙大爆炸)

2太陽系的形成

3地球的形成

4生命的出現

5人類的起源與發展

6宇宙危機的發生與宇宙的循環(再1到6)

隨著人類科技發展人們開始研究人類的來源與發展,也有了大概的認識;y染色體與線粒體DNA分別是父系和母系的遺傳物質,通過全球的大量的取樣研究發現,全球人類的基因源自於那古老非洲的1000多人,這也證明了人類是通過一個小部落的古猿進化而成的

通過恐龍化石等的遠古遺物可以知道,由於遠古時代的氣候、地殼運動等惡劣的生存條件,曾經出現過至少一次的大規模生物滅絕,各種類的恐龍和其他大部分的生物都在自然選擇下被淘汰了,只留下了適應當時生存的動植物,包括冷血爬蟲類動物——蜥蜴的祖先、唯一的恐龍後代——鳥類的祖先、人類的祖先——猿猴等

其實所有的動植物都是從更遠古的同一類單細胞生物不斷的繁殖分化而來的,只是不同環境選擇出不同的,更有利生存的生物態——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單細胞生命是怎樣出現的呢?

眾所周知,生物細胞出現的前提是組成的蛋白質要存在,而蛋白質是由氨基酸組成的,假如在遠古大自然的環境中能天然合成氨基酸,那麼一切問題將會迎刃而解,科學家們模擬遠古大自然的環境——存在水,各種礦物鹽分,雷電,高溫等條件下,發現能合成氨基酸,證明了上述情況的可能,經過後來的進一步探索得出以下的結論:

地球在宇宙中形成以後,開始是沒有生命的。經過了一段漫長的化學演化,就是說大氣中的有機元素氫、碳、氮、氧、硫、磷等在自然界各種能源(如閃電、紫外線、宇宙線、火山噴發等等)的作用下,合成有機分子(如甲烷、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水、硫化氫、氨、磷酸等等)。這些有機分子進一步合成,變成生物單體(如氨基酸、糖、腺甙和核甙酸等)。這些生物單體進一步聚合作用變成生物聚合物。如蛋白質、多糖、核酸等。這一段過程叫做化學演化。蛋白質出現後,最簡單的生命也隨著誕生了。這是發生在距今大約36億多年前的一件大事。

好吧,那地球遠古大自然的水,各種礦物鹽分甚至遠古地球是怎樣形成的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科普一下目前科學屆公認接受的一個理論——宇宙大爆炸模型,在宇宙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一個溫度無限高、質量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奇點,由於某種原因發生大爆炸,於是產生了布滿空間的中子、質子甚至可能更細小的微粒,接著巨量的微粒之間通過萬有引力等作用力,相互聚集一起形成了星雲或星體(即目前所觀察到的外太空那樣)

元素丰度可證明宇宙大爆炸存在的可能性,因為實際觀測到的元素丰度與按照宇宙大爆發理論推算出來的吻合。

?(元素丰度 即元素的相對含量﹐是在證認的基礎上根據光譜線相對強度或輪廓推算出來的。結果表明﹐絕大多數恆星的元素丰度基本相同﹕氫最豐富﹐按質量計約佔71%﹔氦次之﹐約佔27%﹔其餘元素約合佔2%。這稱為正常丰度。有少數恆星的元素丰度與正常丰度不同﹐一般說來﹐這與恆星的年齡有關。)

那麼問題又來了,為何會有這個奇點和大爆炸呢?

我也不知道(不然我已經成為科學家了),不過我知道往哪求答,那就是存在於宇宙的物質的本身,呵呵,那不就是哲學的那些廢話嗎?不是的,我們知道一切物質均由原子組成;原子又是由中子、質子組成;而中子和質子則由更細的微粒——夸克組成;只要以後有一天發明了新顯微鏡,比電子顯微鏡能觀察到更小東西(即比夸克小得多的物質)的時候,我們繼續往更細的組成里研究就肯定有所突破,或許就能知道宇宙的起源

以上是人類之前的東西,那以後宇宙會怎樣呢?

根據宇宙大爆炸理論,當宇宙爆炸膨脹到一定程度後,宇宙就會發生坍縮,空間越來越小直到再變成一個奇點,繼續大爆炸,膨脹,最後又坍縮成奇點~~~一直宇宙循環著下去

(在無序中有序發展或是最好的解!)

目前,宇宙從奇點到現在可能就有200+億年,有人就會問,那什麼時候才會發生坍縮呢?——咳咳,不知道,可能那時人類(包括地球)已經被太陽系的某種災難性事件(例如黑洞的靠近)摧毀了,說坍縮,還早著呢

那不說坍縮,就說說人類以後的日子會怎樣吧!

當人類的科技發展到某一個階段,可以成功駕馭核能宇宙飛船走得更快更遠,可以利用太空機器人在其他星球就地取材能進行3D列印,可以建立無數個仿地球環境生活系統的宇宙空間站,可以用仿生材料一比一完全替換人類的大腦(包括各種神經元)並將人類的記憶思考移植到裡面繼而人能延長几萬年壽命,人類因此呈指數增長而不得不前往外太空的其他星球生存居住和探索(宇宙殖民),但是又限於活動能力有限而發生星球大戰爭奪資源;或者分工合作;或者相互留學;繼續探索生存著,(此時一定會發展出宇宙經濟學,因為資源有限,慾望無限,兩者需要通過經濟學來達到一個最優配置)等等直到不可抗拒的災難性事件發生,全部毀滅~

還有問題:目前存在著外星人嗎?

可能有,畢竟我們人類也是在宇宙自然發展選擇中出現的,只要宇宙足夠大,類似太陽系的樣本足夠多就有可能存在外星人,正如圓周率π一樣,當前人類計算器的運算能力還遠未能算出π的第一個龐大的小數循環體而證明它可能是循環小數一樣,都只是我們的能力有限而已;

該不該主動聯繫尋找外星人?

假如有一天人類招來了比自己科技高一大截的外星人後,因資源爭奪(這個可能性最大)或者其他原因發生衝突就會像當年的印第安人一樣任人宰割(16世紀後來到美洲的歐洲殖民者帶給當地印第安人是毀滅性的災難),所以建議不要再主動聯繫尋找外星人。

最後想說的就是它們也是宇宙自然發展選擇中出現的,或許它們與我們一樣逃不出宇宙循環

但,這些並不能成為阻擋我們人類科學繼續前進發展的理由

本人腦洞大開且能力有限如有繆誤請指正;本文曾發於本人微信公號owccty,還有其他的有趣文章,歡迎蒞臨


中方的觀點就算了。

書上說是無序的;但明顯有些東西是在向有序的方向發展的。

------------------------

我預測:熵增加到一定階段會消失的。


推薦閱讀:

p11
文化工業批判與救贖的美學 從阿多諾說起
最終誰的錯
202、【世界哲學大會】波佐:東西方哲學並肩創新、反思與包容
各行其是 不做評判

TAG:哲學 | 科學 | 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