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41歲博士醫生突發腦出血不幸離世:沒有健康,一切都無從談起

來源 | 中國醫學博士聯絡站 科學日報 募格學術

編輯 | 學術君

據中國醫學博士聯絡站信息,天津醫大二院王一博士突發腦出血於5月15日離世,年僅41歲。

王一,男,主任醫師,醫學博士,2010年6月-2011年6月赴日本近畿大學研修(有相片)主要研究方向為泌尿系腫瘤靶向治療及預後研究。臨床方面從事泌尿系腫瘤微創手術及其他疾病診療等。

談及原因,一些醫生猜測是因為外科「手術多,壓力大」還要「臨床科研兩手抓」「太累了

想起2015年10月,年僅36歲的復旦大學附屬閔行中心醫院心內科主治醫師許劍峰,因患胃肝性腺癌搶救無效逝世時,一位醫生網友說的:「你那麼努力拚命,想掙錢養家,都沒有錯;想有地位家人沾光,也沒有錯;然而生命沒有了,就永遠剝奪了你在家人身邊的權利!」

據CCTV12節目《平安365》節目報道,2016年4月,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急診室中,一名年輕醫生在連續工作32小時後吐血不止。30歲的他剛剛考上博士。平時工作、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回家還要繼續看書、查閱資料。就在發病前,他已經連續工作了32個小時,加上近期剛剛參加博士生考試,超負荷的工作和學習壓力,導致他出現了消化道疾病

有同行們彼此開導:「要想清楚,位子、帽子、票子,在健康面前,都是廉價品,國基、SCI更是浮雲!」

實際上,不止是醫務工作者,曾有調查顯示,博士已成猝死高發群體。

據中國科協2016年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科技工作者的平均工作時長為8.6小時,最長工作時間每天16小時。高學歷者每日工作時間更長,睡眠缺乏情況嚴重,博士學歷的科技工作者每日平均工作時間最長,為9.29小時。同時博士和碩士學歷的科技工作者每周花在運動上的時間都不足5小時,顯著少於其他學歷群體。

該調查課題負責人、中科院心理所陳祉妍教授說,從數據看,博士學歷的科技工作者可能通過擠壓有利於健康的運動時間,換取更多的工作時間,長此以往,可能會給他們的身心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由《知識分子》聯合自然科研等發起的一項調查顯示得出了類似結論。該調查稱,12.84%的青年科研工作者每周工作時間不多於40小時,剛剛符合《勞動法》的規定(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4小時);而多達58.39%的青年科研工作者平均每周工作時間超過50小時。調查顯示,將近一半人表示自己過度疲勞,不太健康;只有一成人群表示自己非常健康。

前幾日,募格也曾發過《又一名高校青椒倒下...沒有健康這個1,其他一切都是0!》。可以看出,不論行業,大趨勢下,科技工作者的身體健康問題都是普適般的存在。

無論如何,還是希望大家樹立健康的工作觀和價值觀,在奮鬥的路上記得呵護好自己的身體。畢竟沒有健康這個1,其他的一切也都無從談起。

本文來源:中國醫學博士聯絡站 科學日報 募格學術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源。


推薦閱讀:

孩子喜歡看《聊齋志異》,但裡面有些情節不適合,該怎麼阻止?
非洲鼓學習不光要學好怎麼拍?鼓精靈非洲鼓教你怎麼保養它!
生病時,溫開水服藥和冷水服藥效果一樣嗎?謝謝?
我真的不是一個好哥哥嗎?
你要聽話

TAG: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