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晚一年上學,可能改變一生軌跡!(父母必看)

跟提前入學比起來,「晚一點」才是智慧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大白爸爸

01

而身邊類似的例子更多,真是可憐天下父母心!

確實,許多想讓孩子提前上學的家長,都有這種心理。

可大多數不足6歲的孩子,注意力、自控力、心智等各方面發展都不是很成熟,尤其是男孩,普遍比同齡女孩晚熟幾個月,提前送去小學真的很難跟上。

如果因為跟不上而留級,也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

初入學遭遇困難或挫折,父母極易產生這樣的心理:「孩子本身就比別人小點嘛,大點會好的。」

而這種心理暗示也會傳遞給孩子,當他遇到困難時就會想「因為我比你們小。」

當然,每個孩子成長節奏不同,有一些提前上學的孩子,理解能力、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各方面都不錯,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如此啊。

圖片來源:《起跑線》

我女兒生日在11月份,去年9月,她5歲10個月,孩子爸爸主張想辦法讓孩子早兩個月上小學。

本該是在草地叢林中蹦跳玩耍的年紀,早早讓她乖乖坐進教室,真是於心不忍。

最終,我還是放棄了提前上學的念頭,晚一年再送去!

02

過早上學,影響孩子社交能力

圖片來源:《放牛班的春天》

事實上,去年在考慮我女兒要不要早入學時,我也做出了這樣的判斷:

女兒文化課應該能跟上,但由於年齡小,表達能力、思維寬度有限,在跟同學、老師的交往方面可能差一些。

可孩子各方面的表現,猶如提偶絲線,都是互相關聯的,當她處理情緒、關係能力差時,又難免影響成績。

如蝴蝶效應一般,孩子社交能力差,很容易殃及她在各方面的表現。

而同齡孩子,因愛好、感受、能力相當,彼此之間建立社交更容易。

一位從教多年的小學老師說,他會更信任那些「成熟、靠譜」的孩子,這些孩子的領導、組織、策劃能力都有更多的鍛煉機會。

圖片來源:《小淘氣尼古拉》

03

超前教育的危害,可能在二年級後爆發

武漢一位媽媽,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5年內花12萬給兒子傑瑞報了17個培訓班。

傑瑞5歲時就學完了小學二年級的課程,小托福考試得了全國前三名。

可謂起跑年齡小,起跑跨度大。

高強度的學習下,傑瑞沒有遊戲、玩耍機會,連休息時間都不足,每周只能休息半天,每天都要學到晚九點才回家。

一年級時,傑瑞成績非常優秀。但到二年級,傑瑞成績就開始下滑,從尖子生落到中等生,漸漸地,他開始厭學、不寫作業、上課走神……

圖片來源:《想飛的鋼琴少年》

不顧年齡的搶跑,損傷了傑瑞的健康,打消了他對未知知識的好奇,磨耗了一個孩子的正常心志。

美國心理學家格賽爾曾說:

任何一項訓練或教育內容,成熟都是推動孩子發展的主要動力。

提前學習、訓練,帶給孩子的,是生理、心理、性情的多重傷害。

拼盡全力讓孩子提前上學,因孩子生理、耐力、持久力、抗挫力等不成熟,很可能磨損了求知慾和探索欲。

圖片來源:《地球上的星星》

有人會說:「9月份的孩子,跟8月份的只差一個月啊,孩子能有多大差別呢?」

可是別忘了,班級里可不都是8月份的孩子啊。兒童期的孩子生長迅速,幾個月的年齡差,就能讓孩子身體和思維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

我非常慶幸去年沒有提前把女兒送進小學,多一年的成長時間,她的各種能力都成熟很多。

記得去年,每天早晨送她去幼兒園,都要左喊右叫才起床。而今年上半年,女兒居然每天早晨準時起床,如果我沒睡醒,她就自己在房間看書。

生理的成熟,讓孩子朝氣蓬勃,自理、自律等品格都逐漸形成,對知識,更是有著本能的渴求。

04

6歲後再上學,可以拯救孩子的視力

而學齡前是孩子視力發育的最佳時期。

不足6歲的兒童入學,寫字、作業量都比幼兒園時大很多,孩子視力低下的幾率變大。

鄰居的兒子5歲3個月入學,孩子們課間時間短,很少下樓玩耍,而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業。

這樣算來,孩子的戶外活動時間並不充足。

而此刻,同齡的孩子,正在享受幼兒園每天2小時以上的戶外玩耍。

新加坡的一項研究發現:6歲以下兒童戶外活動時間不足兩小時,孩子近視幾率會大幅增加。

如果為了讓孩子早點上學,而搭上孩子的健康,想想就讓人心疼,有點得不償失呢!

05

孩子上小學,滿了6歲自然是最合適的,真的不鼓勵孩子早上,尤其是男孩,晚上一點會更好。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曾建議:

男孩更不宜早於6歲入學。

他說,男孩的發育往往遲於女孩,有些5歲男孩的語言能力甚至只相當於3歲半的女孩。

如果提前入學,課堂上聽得雲里霧裡,回答問題也含含糊糊,勢必影響今後的學習。

跟提前入學比起來,「晚一點」才是智慧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雄鷹之所以能爆發潛力,最終仰望蒼穹,搏擊長空,是在它羽翼豐滿矯健之後。

「長大」兩個字,連偏旁部首都沒有,一看就很孤獨。

在孩子長大前,請好好陪他看螞蟻、聽蟬鳴、追風箏,春看百花秋賞月,夏撫涼風冬玩雪。

一生很長,請給孩子時間,

讓他自由舒展地長大。


推薦閱讀:

輔導作業難,是孩子的問題,家長的問題,還是老師的問題?
看完立馬去拔草!在清華夫婦為孩子打造的小院里舒舒服服過個周末
記住這些練琴的好習慣,能讓孩子少走很多彎路!
結婚這些年,總告訴自己要麼忍要麼離,可是現在忍不了卻也離不掉,孩子和面子真的比自己一輩子的幸福重要嗎?
女人離婚後到底該不該要孩子?

TAG:兒童教育 | 孩子 | 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