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道德的本質是讀書,還是實踐?

讀聖人書,和踐聖人事,哪個更可以提升個人的道德水準?


謝邀!

  1. 道德是社會行為規範的集成體系。

  2. 所以道德是社會實踐的指導綱領。
  3. 這些指導綱領會以書面形式留存。
  4. 後人以書面形式來了解道德規範。
  5. 然後在社會行為實踐中檢驗矯正。
  6. 矯正後的內容就是新的道德規範。


三字經有言:人不學,不知義!

義,就是泛指道德。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謝邀。題目「道德的本質是讀書,還是實踐?「和描述」 讀聖人書,和踐聖人事,哪個更可以提升個人的道德水準?「針對不同範圍。題目可以適用所有人,但是描述中兩種方法的比較只適用於受過教育有閱讀能力的人。對於所有人來說,道德來自於從小習得的社會規範,成長環境和社會實踐起重要作用。受過教育的人,通過閱讀和思考可能會加快學習道德規範的過程,但是也不排除對於一些人來說教育更加促進他們拋棄道德約束。讀書是手段和工具。很多人可能通過讀書拓展思維增加見識,加強道德心羞恥心。但是不曾讀書識字的人一樣可能比較好地遵循社會規範。飽讀詩書不保證道德高尚。


謝邀。

這不過是成熟的表現而。

知道打人會痛,自己挨打也很痛,所以不去打人。

知道人是環境的一部分,人人都不為自己的言行負責,社會環境就不會得到改善和提高。

說到最後不過就是從我要得到什麼,我要享受什麼,轉變為我需要如何改善自己以及我要承擔什麼樣的責任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謝邀!


為什麼不兩件都做呢


推薦閱讀:

很多成功的人說,讀的書越多越覺得自己無知,為什麼還要讀書?
什麼東西越長越小?

TAG: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