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動不動就和別人說「對不起」,作為家長該怎麼教育?

孩子在和小朋友玩的過程中,不小心弄到了小朋友手上的玩具,小朋友就特別特別生氣的說:不和你玩了!不和你玩了!不和你玩了!我孩子就屁股後面追著人家一直說對不起,但是,人家不理她,還踞續大聲說:不和你玩了!孩子就一直追著人家說對不起,那個時候真感覺孩子就是在討好人家,說了一句對不起,還說對不起,對不起已經掛在嘴邊上了,對方還不領她的情,但是孩子還一直說對不起。這個時候我都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孩子


嘿!這可不就是最好的情商教育機會嗎!

問題的關鍵,根本就不是孩子一再的跟人說對不起,而是想要跟人繼續玩,所以選擇道歉。這樣的行為,只說明孩子很珍視和對方的友誼。

是的,同樣身為父母,我太懂題主的心情了,簡直就是恨鐵不成鋼:

太慫了!沒骨氣!

不理就算了唄!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舔狗能有什麼好下場,還不是被人看不起,下次還得繼續舔!

大人看著來氣,但我們也要想想,這樣的行為來自何處?

現代心理學奠基理論之一,人本主義的先驅阿德勒認為,一個人的經歷,帶來了感受,對感受的詮釋,塑造了信念,從而幫助我們做出決定。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將此刻的時間往回撥,看看孩子在做出如此沒有骨氣的舔狗行為之前,到底:

經歷過什麼?

感受到什麼?

如何對此進行闡釋?

有怎樣的信念?

做出了什麼決定?

我嘗試列出了以下5個生活場景,是不是看起來多少有些眼熟?

場景一:孩子大發雷霆,家中的長輩追著他一直說對不起、對不起,希望能藉此讓他平靜下來。

場景二:家長第一次大發雷霆,孩子不知所措,於是家長覺得要給孩子一個教訓,就反覆要求孩子回答哪裡做錯了,為什麼做錯?以後應該怎麼辦?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會不斷地重複認錯和道歉。

場景三:家長此後大發雷霆,孩子回想起當時的害怕和恐懼,就說對不起。家長氣還沒消,越說越氣,甚至說出以後再也不帶你出去玩、再也不給你看iPad、再也不要你了等話。孩子道歉也沒用,只能升級為嚎啕大哭。

場景四:孩子做錯了事,跟家長說對不起。家長一聽到對不起,就消氣了,跟孩子說算了,下次注意點,然後自己去幫孩子收拾爛攤子了。

場景五:一位家庭成員的脾氣很火爆,當他暴怒時,其他家庭成員需要一再的說對不起或者主動讓別人道歉,來平息他的怒火。

不論是一手經驗還是二手經驗,孩子從中感受和學習到了什麼?

大概是被拋棄和被打罵的緊張、擔憂和害怕,乃至恐懼。

這些負面情緒,會促使他試圖重複做錯事的一方當時的行為,比如不停道歉。

當他發現道歉也沒用,反正父母都會繼續打罵,根本不聽自己的道歉的時候,會開始屏蔽父母的言語——不論說了多少、有多激烈——而是選擇沉默、沉默、再沉默。

在這些經歷中,孩子沒有學到什麼?

他沒有學到,如何讓對方的情緒平靜下來。因為,家長還沒有平靜下來,就開始帶著情緒要求他/別人道歉、認錯、再道歉、聽自己發泄了。

他沒有學到,有問題以後該如何和對方協商。在傳統的父尊子卑的關係中,孩子是沒有話語權的,更談不上協商。

他也沒有學到,如何提出解決方案。家長可能消氣了,就讓他走開了,不參與後續的處理工作:

弄灑了飯菜,罵一頓,家長還是自己收拾

弄壞了玩具,罵一頓,將玩具丟掉

弄髒了衣服,罵一頓,繼續穿著臟衣服

……

仔細想一想,這類的事是不是很常見?


孩子的行為背後一定有很多誘有繁蕪叢雜的各種原因——這些,是我們作為答題人所無法看到的。

無法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也就無法提出看起來很爽的解決方式——因為孩子的個體差異,因為每件事情經過的不同,實際是沒有普適的解決方案的。

我們也許可以告訴孩子:

下次對方生氣,我們就走開——但要是在班級里、公司里,或者面對老師,他走不開呢?

對方生氣,說三遍對不起沒用,就走開——但下次你也生氣,他也說三遍,沒用了他就走開,你什麼心情和反應?

這些看似很解氣的答案,除非對方是絕對不講理的人,否則在大多數情況下,真的不管用。


現在,讓我們一起回到開始的那句話:這正是孩子直面衝突、開始學習解決問題的好機會!

例如,教給孩子:

第1步,給對方一些時間,讓對方發發火,之後就會平靜下來;

第2步,說出自己的觀察。我剛剛弄壞了你的玩具,我看到你特別地生氣,因為你很喜歡這個玩具,一點都不希望它被弄壞,對吧?

第3步,說出自己的感受。當你生氣的時候,我覺得很害怕,因為我真的很擔心你再也不想和我一起玩了。

第4步,說出自己的請求。我會再小心一點,盡量不把你的玩具弄壞。現在,玩具就由你拿著就好了,或者你教給我應該怎麼玩,咱們就可以一起玩了!

當然,從題主目前的描述,我並不清楚當時具體發生了什麼,所以這樣的回答僅僅是拋磚引玉。

這四步溝通,來自於《非暴力溝通》的原則和方式,推薦家長們都去看看,因為它適用於任何親密關係,不論是我們和父母,我們和伴侶,還是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溝通。


在我們的成長中,可能並沒有接受過這樣的教育,這不要緊——我們已經基於自己所了解的,儘力做到最好了。

但作為新一代的學習型父母,當我們學得更多,一定也能做得更好。

與君共勉!


在這提問里,作為家長的我們其實需要解決兩個問題:

一、 當孩子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犯錯時,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正確地糾正這個錯誤(包含怎麼正確地道歉);

二、 當孩子不斷放低姿態討好對方時,我們該如何引導孩子調整他們的行為。

幫助孩子糾正錯誤

在《正面管教》一書里提到阿德勒的一個基本觀點認為:「犯錯誤是學習的好時機。」當孩子在與他人相處的過程中犯錯時,我們應該積極地幫助他們學習如何糾正這個錯誤。

書里提到「矯正錯誤的三個R」方法:

1. 承認(Recognize)——「啊哈!我犯了一個錯誤!」

2. 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

3. 解決(Resolve)——「讓我們一起來解決問題。」

這個方法不僅適用於家長在管教孩子時自我糾正錯誤,也適用於孩子犯錯後自我糾正錯誤。

  • 1. 承認

「我剛才沒經過你的同意就動了你的玩具,我這樣做是不對的。」/「我不小心弄壞了你的玩具,我錯了。」

我們必須告訴孩子,不管是在未經其同意就觸碰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還是不小心弄壞了其他小朋友的玩具,只要是損害到他人正當的權益,這些行為都是不被允許的。

孩子需要從本質上理解、接受並承認自己犯了個錯。

如果孩子不能理解和接受,我們需要幫助孩子通過共情來感受他人此時的情緒和表現。

  • 2. 和好

「對不起!你一定很不開心吧?我想如果別人沒經過我的同意就動了我的玩具,我也會一樣不開心的。」/「你非常難過吧?我必須向你道歉!如果別人弄壞了我心愛的玩具,我也會特別難過,還會擔心他們以後會弄壞我別的玩具。」

我更願意稱這個步驟為「調停」或「排解(爭端)」,即用良好的姿態努力平息對方的怒火。

道歉是「良好的姿態」的基礎,它能表達對對方的尊重,傳達自己的遺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矛盾雙方的衝突,我們應該讓孩子認識到,道歉次數的多少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以真誠的態度對過錯表達歉意。

「良好的姿態」還包括設身處地地去體會對方此時的感受,並對此表示認同。

當然,孩子也應該獲知,良好的姿態並非都能平息對方怒火。接下來,比放低姿態再次道歉更有效的,是直面錯誤造成的後果並解決問題。

  • 3. 解決

「接下來,沒經過你的同意,我絕不會再動你的玩具,你能原諒我嗎?」/「我願意賠償給你一個同樣的玩具,雖然它不是原來那個,但我希望你可以因此好受一點,這樣可以嗎?」

當前面兩個步驟營造出積極主動的氛圍後,最需要去做的事,是讓孩子思考在眼前的情況下,怎麼做才能——把對方的損失降到最低/免除對方的大部分擔憂/讓對方不那麼難過。

這個步驟可以以開放式提問來引導孩子,例如「如果是你遇到這個問題,你希望那個小朋友怎麼解決?」「你認為怎麼做,那個小朋友才會好受一點呢?」

同時,也別忘了告訴孩子,就算他真誠地「承認、和好、解決」,也並非一定能獲得對方的諒解,當對方選擇不原諒他和遠離他,他也只能承受——每個人都必須為自己犯下的錯誤承擔結果。

引導孩子調整他們的行為

《正面管教》里也引導我們去思考孩子言行背後的原因:

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在試圖告訴我們:「我感受不到歸屬或自我價值,而且我對如何得到它們抱有錯誤的想法。」

當一個孩子行為不當時,請你把這一錯誤行為看成一個密碼,並且問你自己:「她真正想要告訴我的是什麼呢?」

當題中的孩子不斷放低姿態尋求和解,甚至有討好對方的傾向時,我們看得出來,她是害怕對方不再跟她一起玩。而放低姿態,是在她的認知里,她認為最簡單有效的辦法。

如果家長想要改變孩子的這種行為模式,也可以借用《正面管教》里「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這個方法。

1. 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

2. 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

3. 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4. 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

  • 1. 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

「你弄壞玩具惹怒了那個小朋友,她說不想和你玩了,你害怕她真的再也不和你一起玩了。這時你認為假如你反覆道歉,她也許會改變主意,重新和你玩在一起。」

孩子有追求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的需求,他們都希望自己是受歡迎的,不被孤立的。家長首先要做的是,接納孩子的這種正常需求和它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並對此表示理解

  • 2. 表達出對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寬恕。

「你一定特別害怕失去好友後的孤單吧,勉強自己反覆道歉其實你也覺得有些難受吧!」

表達對孩子的同情,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只有照顧好孩子自身的感受,才有可能繼續引導孩子正面溝通。

  • 3. 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看到你不開心,媽媽也覺得很難過。」

不急著否認孩子的做法,只告訴孩子作為旁觀者的感受。

  • 4. 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

「你認為反覆道歉,解決問題了嗎?那個小朋友她重新跟你一起玩了嗎?」(並沒有)

「也許你可以試試媽媽教你糾正錯誤的辦法(矯正錯誤的三個R),看看是否能得到她的諒解。」(有可能還是得不到解決)

「媽媽知道你已經努力過了,不管是反覆道歉,還是真誠賠償,都沒有獲得她的諒解。那麼,你認為接下來該怎麼做呢?」(引導孩子自己思考提出解決方案,例如用自己喜歡的玩具吸引對方的注意,並分享給對方,或先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等對方消氣以後再嘗試和對方玩等)

幫助孩子看到他們內心的真實需求,並分析他們目前不當行為所達到的效果,再引導他們以正確的行為方式來解決問題。

基本上,這兩個問題的引導方法就是醬紫了。


我還在《捕捉兒童敏感期》一書里看到一種說法,即在兒童在人際關係敏感期內,有些會出現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相關內容也許可以幫助我們思考,我也簡單地摘抄下。

「比如說,他們最早期會出現控制與被控制的關係:一個孩子被另一個孩子控制住了,被控制的孩子會依附於對方。幾個月以後,被控制的孩子發現,依附會使自己不獨立,心裡不舒服,不能依附他人,自己必須獨立。這個時候,鬥爭開始了,反控制和反依附。幾個月之後,兒童終於發現,人與人之間可以達到一種和諧,這種和諧是依靠規則來構建的。」

「要讓兒童把人際關係的敏感期發展好,就要讓他自己完成這樣一個周期。在這個周期中,給孩子空間,讓孩子自己處理問題,直到孩子需要成人才介入。」

也許,我們給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的時間,真的還不夠多呢?

最後願所有的孩子都能處理好和小夥伴間的小矛盾,一起愉快地玩耍吧。


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合理的辦法。

小孩子炸毛說不和某人玩的時候真的是說什麼都不管用。所以此時任何操作都既正確也不正確,因為都無法達到讓對方消氣的目的。相對來說最省力的是不作為,等對方情緒轉移之後再一起玩即可。

當然,經過長期的摸索,大家都能找到自己滿意的解決辦法。一般到了四五年級,類似的情緒控制問題就不會再出現了。個人推崇在兒童有能力處理時讓其自己摸索的方法。


孩子做錯了,弄壞了別人的玩具,跟別人說對不起,難道有什麼錯嗎?

跟別人說對不起,別人又不原諒,難道說,咱們就這樣為止了?

那以後打了別人,在跟別人說幾聲對不起,警察問起來,你孩子以後就會跟他說,我已經跟他說對不起了,難道還不行嗎?

如果每一次犯錯,都只說對不起,又覺得自己說對不起就足夠了,那請問,這是作為家長的失誤,還是孩子天生就如此?

家長竟然覺得,孩子說對不起是不對的,甚至覺得還需要孩子不需要道歉,請問這是一個好的家長該做出來的事情,該說出來的話嗎?

一個好的家長應該正確引導孩子的三觀,引導孩子如何去認錯,引導孩子以後不犯錯。


看著眼睛和對方說「對不起」是最大的教養。說實話現在的小孩不要說教養了,就是不要讓別人討厭都很難。一個個唯我獨尊。


推薦閱讀:

父親這個角色會告訴孩子什麼道理?
你知道由於父母的疏忽導致孩子發生悲劇的事有哪些嗎?
中國家長讓孩子多看書的時候,外國父母卻在鼓勵孩子多運動
寶寶睡覺突然間哭起來是什麼原因?
孩子意識到父母已經停止了智識上的追求且固步自封,還要自己的孩子甘於平庸,請問孩子該怎麼做?

TAG:教育 | 兒童教育 | 孩子 | 家庭教育 | 性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