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還能堅挺多久?遊客對她是喜愛還是傷害?

本文共計:5278字,8圖

閱讀預計:14分鐘

作為莫卧兒王朝的第五代君王,無論是生前還是逝後,沙賈汗都備受世人矚目,他每日清晨身著華麗朝服,接受30年萬眾子民的朝拜;也在生命的最後幾年,夜夜透過寢宮的小窗柵,隔著水霧繚繞的耶穆納河,看著那座自己為履行對摯愛的承諾,動用了2萬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工匠和書法家,花費了4000萬盧比,用了22年的時間完成的純白色大理石建築——泰姬陵,鬱郁相思。

這座高250英尺,佔地約17萬平方米,南北長580米,寬305米,有前庭、正門、莫卧兒花園、陵墓主體和清真寺的建築群,擁有著西藏雪原的綠松石,阿富汗的青金石,華夏中原的水晶和翡翠,旁遮普的碧玉,南印的檀香和紅寶石,緬甸的孔雀石和琉璃,泰國的象牙和白玉,斯里蘭卡的藍寶石,阿拉伯的瑪瑙和黑曜石,波斯的珊瑚和螢石,朝鮮的黃金和白銀,越南的綠寶石和鹿角,曾被偉大詩人泰戈爾稱為「永恆面頰上的一滴眼淚」。

在沙賈汗逝世352年後,人們依然爭先恐後地登上泰姬陵的高台,瞻仰其尊貴,瞻仰他為摯愛凝結的經典,然而誰又曾想過,曾經的「大理石之夢」如今正為自己殘喘的處境流淌著永恆的眼淚?

進入阿格拉

昨天我們聊了泰姬陵的美:聽一百遍泰姬陵的愛情還是很浪漫,今天我們聊聊去泰姬陵的痛。

筆者自2015年起前後4次遊覽泰姬陵,不論是自己興緻勃勃造訪參觀,還是帶領朋友前往體驗,每一次都是噩夢般的經歷。

汽車通過阿格拉-耶穆納高速公路收費站從左側匝道下了高速後,道路兩邊阡陌交通,萬頃良田的恬適景象逐漸遠去,取而代之的是空氣中隱隱透著的煤灰味兒混合著牛糞的氣息,破敗的樓房,狹窄顛簸的村路,兩旁成山的垃圾和成群結隊正在俯首啃食垃圾的牛和流浪狗。

越往阿格拉市區行駛,越不難發現空氣以肉眼可視的速度從澄澈透明慢慢轉變為渾濁暗黃,無時無刻不在的黃沙把這座古都的一切生命侵蝕得朦朧而憔悴。

距離泰姬陵售票處還有約一二公里路的地方,道路設置了關卡不再讓機動車駛入,而停車場,也劃在了一片黃沙地里,遊人不得不下車,親身感受滿街商販、導遊、攝像師、乞丐迎面而來的熱情、喋喋不休與死纏爛打。

傷心對比

傳說中的泰姬陵:從內到外都是透著「珍珠白」甚至是「雪白」的大理石,令人神迷。

遊客眼中的泰姬陵:渾身暗黃色調,點綴著各種棕褐、污黑、瑩綠的斑點。

傳說中的泰姬陵:半透明的大理石在不同的時間段反射出不同的色澤光亮:晨曦映照下粉面桃花,正午日照時閃亮純白,夕陽餘暉里金橙炫目,月華蕩漾中乳白溫潤。

遊客眼中的泰姬陵:啥?

傳說中的泰姬陵:奇妙光學設計是泰姬陵能成為奇觀的核心,從南門進陵園,透過南門框架可以看到整個陵體,隨著你的靠近陵體越來越大,卻始終不會跳出你的視線,依然以為在南門框下。

遊客眼中的泰姬陵:南門今年起被封了。

傳說中的泰姬陵:陵內扶欄金砌,扇門銀雕。

遊客眼中的泰姬陵:塌的塌,盜的盜,能看見的只有回憶。

傳說中的泰姬陵:紅色砂岩透著一股股生氣,順滑有光澤。

遊客眼中的泰姬陵:片片剝落,裂縫透出破碎的憂傷。

傳說中的泰姬陵:鑲嵌著世界各地的名貴寶玉,珍珠,鑽石。

遊客眼中的泰姬陵:就算被偷了,也搞個假的填填坑不好嗎?

傳說中的泰姬陵:耶穆納河水倒映下,整個泰姬陵彷彿飄蕩在水上的宮殿。

遊客眼中的泰姬陵:只有幾近乾涸的水灘上飄著各色的垃圾和蠅蟲。

......

泰姬陵作為世界對印度的印象標誌之一,曾榮獲「世界最美建築」的稱號,卻在近年來頻頻敲響毀滅的警鐘:建築體上出現裂紋,宣禮塔開始傾斜,磚石片瓦悄然脫落,大理石壁變色,地基下沉,雕砌的古蘭經槽縫裡的飛蟲糞便、屍體無法清洗……

不得不承認,泰姬陵究竟還能堅挺多久?確實值得世人思考。

泰姬陵怎麼了?

泰姬陵究竟發生了什麼?先上一組數據

1. 耶穆納河穿過阿格拉僅僅122公里的河段承受了阿格拉城市90條水溝的污水排放,每天有6.3億升未經處理的市政污水排入,河水溶解氧含量為0(健康水質溶解氧含量為5mg/L)。

2. 通常情況下泰姬陵日接待旅客達40000人,遇到周末或假日,這個數字會上升到70000。

3. 阿格拉是世界第8大污染城市,其大氣中可吸入顆粒物含量是全印度平均水平的2倍,世界衛生組織標準的8倍,沙塵暴來時風速達100km/h。

4. 泰姬陵方圓10-12km範圍內沿河有8個火葬場,最近的Mokshadham火葬場距泰姬陵僅500米。

5. 阿格拉每天有1公噸生活、市政、工業固體廢棄物傾倒在郊外空地上,24%的市政廢棄物就在路邊露天焚燒。

6. 阿格拉目前城市綠化覆蓋面積僅為9%不到,遠低於國家33%的標準。

總結下來泰姬陵目前面臨的危機主要來自三個方面:

1. 地基偏移,部分陵體塌陷。

2. 白色大理石變黃變黑,污點橫生。

3. 維護不當,管理混亂。

而這些危機總的根源,還得從環境污染說起。

「傷痛中的泰姬陵」

圖片來源:IndiaToday雜誌

一條枯竭的毒河

先來看看滋育泰姬陵的這條河,給泰姬陵都帶來了些什麼。

耶穆納河全長1,370公里,起源於烏德拉坎德北部,自喜馬拉雅山巔的烏大噶汐冰川流出,透澈明凈,熠熠生輝。

進入達克帕塔爾平原後,耶穆納河遇到了出世一來第一批攔路虎:1個水堰,3個水力發電廠以及1個旅遊區,自此大量魚、龜、水鳥走向滅亡。

一路奔湧來到哈里亞納邦,哈特尼坤德大壩將河流分流做灌溉用和生活用兩條運河,截取了耶穆納河99%的水量,自此浩蕩耶穆納河開始淪落為涓涓溪流,也是從這裡起,開始有大量未經處理的污水排入耶穆納河,它開始變得臭氣熏天。

順流而下20km到了喜馬偕爾邦的錫克教聖地——帕奧恩塔薩希布,有一條小運河匯入,這座工業小城鎮的人們公然挑釁最高法院的指令,沿河堤大量開採沙石,破壞植被。

到了帕尼帕特,河水已變得污黑且散發著惡臭。大量的市政污水,民生污水,工業污水通過哈里亞納22條下水道,德里42條下水道和北方邦的17條下水道涌貫而入,造成嚴重的生態死亡。

耶穆納河在德里的帕拉大壩、ITO大壩、瓦濟拉巴德大壩和歐克拉大壩之間的河段,承載了德里80%固體廢棄物。

再往下走,加濟阿巴德,諾伊達,大諾伊達的全部廢水廢渣廢氣統統往耶穆納河裡灌。

在馬圖拉,戈庫爾大壩劫據了大量的水資源,而瑪薩尼明渠的河床卻被採挖用作修建火葬場和開發工業化學用品。

到了阿格拉,耶穆納河已不再可稱為「河」,喚其為臭水溝似乎更為貼切。

每天有6.3億升未經處理的市政污水排入耶穆納河,漂浮的污物,塑料,製革廠廢料,動物屍體,殘骸,有毒金屬……源源不斷地從各種各樣的工廠排出。

在耶穆納河漫灘,無數的非法采沙廠和違章建築拔地而起,河水漆黑、黏稠,沉寂。

一路走來,到達泰姬陵的耶穆納河,給泰姬陵帶來的是充滿了污垢,微生物,重金屬,砷化物和骨灰殘渣的毒水。

紫黑色的河水在陽光照耀下還泛著陣陣油膩的綠光,風從河面拂來,帶過一陣腐爛雞蛋的惡臭,水面上飄著的,有塑料袋,皮革渣,腐爛的瓜果蔬菜,泛濫生長的水藻和任爾東西的浮屍。

高度富營養化的河水在每天下午18-20點的夕陽溫潤下,滋養出成千上萬的搖蚊——一種體積微小的入侵性非咬類蚊蟲。

這些搖蚊生命周期只有2-3天,卻繁殖力極強。生前以水藻為食,體內積攢了大量葉綠素,它們在空中交配,之後便為泰姬陵晶瑩的大理石壁吸引,附著其上靜待生命的中介,死前排出體內綠色的糞便。這些搖蚊的屍體和糞便,就是大理石壁上棕褐、瑩綠的斑污。

泰姬陵的傷

眾所周知泰姬陵以耶穆納河床為基,這項精妙絕倫的設計曾令世人讚歎,而如今卻也算成敗皆於斯。

首先,泰姬陵的基礎地基由原木和木板支撐而成,木質的地基需要保持充足的水分,以保證材料的柔性和韌性。然而隨著耶穆納河的退化,水位下降,泰姬陵的木質地基缺少基本的水分,開始變得脆弱、腐爛,而形成了泰姬陵倒塌的隱患。

此外,採用黑檀和紅木材料製作的沉箱地基支撐護壁,嵌入耶穆納河床,沉箱中間用瓦礫和磚石進行填充,因基礎深度不一,各木質柱基所受側向力也不同,加上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木質樁基缺少水分變得脆弱,加快木質材料的腐朽,其承載力嚴重下降,對地基牢固程度與穩定程度均產生了重大影響,增大泰姬陵地基移位、偏離的風險。

同時,地基設計中將排水系統嵌在基礎中,設置了一系列的水道溝渠,來引導流動的河水進行轉向,以削弱河水形成的衝擊力,這種水流轉向設計考慮到了建築的水平受力均衡。如今河水水位下降,衝擊力大幅降低甚至忽略不計,導致地基水平方向受力不均,地基偏位的風險大大增加。

最後,泰姬陵是以搭建在巨大木質板上的深井基礎為地基建造起來的,這種深井基礎可以穩固在河床上。柱子和拱道能夠增強泰姬陵對河流側向推力的抵抗,防止其滑入河泥中。然而目前水位下降,這樣的平衡被打破,與原設計條件及環境不符,反成了泰姬陵地基偏滑的助力。

泰姬陵的地基構造

圖片來源:IndiaToday雜誌

無用的修補

再好的美白霜也拯救不了一個變黑的靈魂。

20世紀80年代,二氧化硫侵蝕被鑒定為破壞泰姬陵石刻工藝的最主要因素。

然而,現有的調研數據卻並不支持將罪責簡單歸結為酸雨,或者說硫酸鹽、硝酸鹽的說法。

一個專門研究環境污染對泰姬陵造成的破壞的國際調查團隊2014-2017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惡劣的空氣質量要為泰姬陵變黑的現實買單。

泰姬陵變色主要由於附著其上的高濃度微粒物:黑碳(煤灰)、褐碳和灰塵沉積物。這些沉積物的主要來源除了柴油機排放和機動車排煙外,還有城市裡的人類生活影響,尤其是生物體燃燒和市政固體廢棄物露天焚燒,以及木材、動物糞便、垃圾和莊稼殘渣的焚燒。

最大的污染源就在於阿格拉市政機關的一系列放縱和不作為:允許垃圾露天焚燒,允許焚燒廢棄輪胎進行冶煉,允許焚木火葬,允許焚林開荒,允許私人開設小規模工業作坊,允許柴油機引擎大規模使用,更允許無限制工業排放。

泰姬陵方圓10-12公里內就沿河堤有8個火葬場,其中離泰姬陵只有500米遠的Mokshadham火葬場是阿格拉四個官營火葬場中最受歡迎的,該火葬場每天最高可焚燒100具屍體,每具屍體焚燒需要消耗300kg木材。

早在1994年泰姬陵大氣環境質量保護委員會就提出了希望政府採取行政介入,勒令火葬場遷移安置,並安裝濕式除塵器煙囪,實現零碳排放的建議,最高法院也於2015年下達命令要求全面整治泰姬陵周邊環境污染,但北方邦始終沒能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作出可視化的改善。

另一方面,高速增長的城市人口數量和有限的市政基礎設施之間的矛盾,創造了大量堆積在路邊的生活垃圾,來自動物、莊稼消耗產生的固體廢棄物,肉製品加工廢棄物,皮革加工廢棄物,這些垃圾大多就地解決,在路邊、住宅或商業區就地焚燒了事。

露天焚燒垃圾、屍體產生的滾滾濃煙中包含了大量的碳化粉塵,這些粉塵吸附在大理石上,根本無法用水清洗乾淨,同時,這些黏附在大理石上的粉塵顆粒、煤煙和有機褐碳對紫外線的吸收能力很強,進一步加深的大理石的黑化。

有毒的鄰居

圖片來源:India Today雜誌

在泰姬陵,隨處可見遊客隨手丟棄的塑料水瓶,聚乙烯塑料袋,塑料鞋套和小吃袋。

據統計,每天可以從泰姬陵景區清理出來12000-20000個廢棄塑料水瓶。

據瓜廖爾季娃吉大學化學工程部塔帕格教授和拉賈拉姆教授研究顯示,阿格拉每月產生的城市垃圾中大約有180噸是塑料垃圾,塑料分解後產生的大量甲烷氣體加劇了泰姬陵大理石黑化的進程。

今年6月3日,北方邦文化部長兼環境森林氣候變化部部長Mahesh Sharma 與幾位國會議員、立法議員、邦政府辦公室、地方行政長官及公眾代表一道商討宣布,將頒布法令在泰姬陵500米內禁止塑料使用。具體落實效果如何,筆者只能說,拭目以待。

被塑料窒息的泰姬陵

圖片來源:IndiaToday雜誌

另外巨大的訪客壓力也是泰姬陵黑化的一個因素。

尋常日子裡泰姬陵每天可接待40000旅客,到了周末或假日,這個數字將上漲到70000。

儘管不是刻意損壞文物的汪達爾人作風,但是如此龐大數量的訪客,在參觀泰姬陵時,通過與其近距離接觸,持續性摩擦觸碰,身上的汗液、油脂都會滲透過大理石表面,導致大理石變得暗黃而失去光澤。這種情況在遊客排隊行進的瓶頸路段尤為突出。

喜愛還是殘害

圖片來源:India Today雜誌

從1994年起,泰姬陵管理維護相關機構採取了通常女人用面膜護膚的法子想讓泰姬陵白回去。

他們用木爾坦泥,穀物,牛奶和石灰混合在一起,將這樣製成的黏土你層層敷在石壁上,直達1英寸厚,之後放置24小時風乾,再用蒸餾水進行沖洗,以期望洗刷空氣污染給石壁帶來的污濁。

然而,如此方法換來的新面孔卻並不能持續太久,此後又分別在2002年,2008年和2015年對泰姬陵採取了同樣手段的修復。

事實上有學者認為,木爾坦泥是一種簡單的漂白介質,它簡單粗暴地將大理石原有的保護層磨損,反而打開了大理石的「毛孔「,對大理石造成不可逆轉的傷害,使其面對環境污染更加脆弱,毫無抵抗力。

「修補中的泰姬陵」

圖片來源:IndiaToday雜誌

「只要你們喜歡,你們可以將它關閉,將它推倒成一片廢墟,甚至可以將它化為齏粉。但是為什麼要這麼折磨它?」這是來自印度最高法院一名法官在遞交法院訴狀中的悲痛吶喊。

352年中,泰姬陵經歷過戰火的洗禮,強盜的劫掠,恐怖分子炸毀的威脅,卻始終沒有倒下它堅挺的身子,沒有低下驕傲的頭顱。

我們期待,這樣的哭喊或許能夠喚醒印度乃至世界人民對拯救泰姬陵的一點點重視,不要讓泰姬陵倒塌在工業化、城市化的發展進程中,成為阿格拉轉型進入體驗經濟時代的犧牲品。

「樹蔭下的泰姬陵」

圖片來源:自攝

文章資料參考編譯於《India Today》雜誌2018年7月30日期封面專題故事《拯救泰姬陵》,及維基百科相關資料。特別鳴謝我從事基建規劃工作的同事對泰姬陵地基結構分析部分提供的專業支持。本文為印度通編輯部原創作品,任何自媒體及個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轉載(包括註明出處),免費平台欲獲得轉載許可必須獲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授權。任何將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於商業推廣或者宣傳的行徑均為嚴重的侵權違法行為,均按侵權處理,追究法律責任。

>> 熱文索引 <<

了解印度 | 印度生活 | 印度宗教

奇聞軼事 | 寶萊塢電影 | 文學攝影

旅行攻略 | 商業觀察

weixin.qq.com/r/l0NgeO3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皖南石台頂級風景線,勝似仙境的原始森林牯牛降!
元旦小長假出遊還沒著落?!強烈安利錢塘江「唐詩之路」旅行地!
哪些影視作品或文學作品所描繪的行業狀況與你所熟知的真實情況有很大的出入?或完全被誇張,或誤讀,或過分藝術渲染,或過度不符合中國國情?
在巴西租一輛寶馬摩托旅行,究竟花了多少錢?處處是坑啊!
在西藏旅遊時遇到的朋友們

TAG:印度 | 旅行 | 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