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10+ubuntu雙系統雙硬碟安裝及配置

註:作者操作的時候沒有截圖,圖片來源於網路,侵刪

前期準備:EasyBCD,Ubuntu系統鏡像

,一塊U盤(非必須),UltraISO

直接右鍵點擊windows鍵(windows+X)選擇磁碟管理

實際上這裡應該是有兩塊硬碟的,選擇WIN10系統所在的硬碟壓縮出一部分空間(不是win所在硬碟的話在安裝時引導可能會出現錯誤),空間大小具體由自己決定

硬碟安裝比U盤安裝容易出現問題,所以還是小小的建議使用一個U盤

具體的操作,引用一下大佬的話:

1、在哪個盤上劃分空間裝Ubuntu?

我的是thinkpad本,1T的機械硬碟(分了N多個盤,全部是主分區),120G的固態硬碟(系統盤)。於是我在初次安裝的時候,把Ubuntu安裝在了機械硬碟的某個主分區,然後用EasyBCD製作啟動項後重啟電腦,死活都啟不動Ubuntu系統,加上在安裝過程中的一步失誤,還把握的系統盤給掛了一次。滴血的教訓。故,對於有多塊硬碟的朋友,我的建議是:在當前系統所在的硬碟上,留一片空的主分區安裝Ubuntu系統。千萬不要像我這樣在次要硬碟上做文章,就算你在次要硬碟上裝個Win7系統,也一樣啟不動。

2、劃分多大的空間夠?

安裝的過程中需要涉及到分區,為了以免日後重裝,我的建議是如下分區:1)、5G,主分區,空間起始位置,Ext4日誌文件系統,/2)、內存的大小,邏輯分區,空間起始位置,swap交換空間,無掛載點3)、200MB,邏輯分區,空間起始位置,Ext4日誌文件系統,/boot4)、剩餘的空間,邏輯分區,空間起始位置,Ext4日誌文件系統,/home主分區:ubuntu系統程序區域,包括日後的程序更新,安裝軟體等。交換分區:當物理內存不足時,可以取出這部分當做內存使用。啟動分區:linux的grub啟動數據區域用戶數據目錄:存放個人數據,當然也可以不給,因為ubuntu裡面是可以操作windows空間的。大概是:5G+8G+200M+5G=20G左右,我的給了35G。根據你自己的需要

(如果有的話)製作U盤啟動盤

打開軟碟通(UltraISO),選擇文件,打開,選擇鏡像文件,這裡就是已經準備好的ubuntu 16.04 iso安裝包

選擇啟動->寫入硬碟鏡像

選擇硬碟驅動器為準備好的U盤,寫入方式設置為RAW,否則在安裝的時候在複製文件那一步出問題

點擊寫入,等待完成。

接著BIOS設置,legacy和uefi各自在相應的地方設置U盤啟動,安裝的時候一路點點點就可以了,直到分區的位置

具體的劃分可以參考這四張圖,引導分區至少要給200M,否則會出現問題(敲黑板,重點)

!!!硬碟分區的時候應該先創建邏輯分區,最後創建主分區,否則會出現剩下的空間unusable的情況

接著,在安裝完成後會提示讓重新啟動,重啟後要進入WINDOWS,在easyBCD中添加引導,驅動器選擇自己剛才分配的那個設置引導的空間,就是大約200的那個

不要忘記保存,設置好後重啟即可,

OK,接下來進UBUNTU看看

筆者安裝後出現不顯示網卡,無法連接wifi,無奈,去找了根網線,在網上看帖子找攻略,最後執行以下代碼有效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reinstall install bcmwl-kernel-source

sudo modprobe -r b43 ssb wl brcmfmac brcmsmac bcma

sudo modprobe wl

還是大佬的話

最後注意的事情。經過上面的引導設置步驟後,在你的windows系統盤根目錄中,會出現NST目錄。切記:有強迫症的朋友,不要刪除這個目錄,這是linux的引導文件數據。刪除了就無法啟動linux了,需要再次使用EasyBCD軟體重新添加引導。

注意點:

Linux 一切皆文件,不僅是狹義上的文件,像鍵盤、印表機、虛擬終端,進程間通信和網路通信等輸入/輸出資源都是定義在文件系統空間下的位元組流,它的系統備份就相當於把整個/(根目錄)所有文件打包壓縮保存。而且Linux 文件是沒有所謂的擴展名的,一個 Linux文件能否被執行與它是否可執行的屬性有關,只要許可權中有x就可以執行(不一定執行成功)雖然如此,但期望通過擴展名來了解該文件是什麼東西,所以一般還會以適當的擴展名來表示該文件是什麼。

最常用的兩個命令:

Ctrl+Alt+T命令行快捷鍵

Shift Print Sreen 截屏

一,輸入法

檢測是否安裝fcitx

首先檢測是否有fcitx,因為搜狗拼音依賴fcitx

> fcitx

若程序「fcitx」尚未安裝。

您可以使用以下命令安裝:

> sudo apt-get

install fcitx-bin

相關的依賴庫和框架都會自動安裝上。

安裝輸入法

> sudo apt-get

install fcitx-table

安裝漢語語言包

sudoapt-get install language-pack-zh-hans

安裝谷歌拼音輸入法

sudoapt-getinstallfcitx-googlepinyin

接下來便成功安裝了輸入法:

二,firefox同步問題

Ubuntu默認使用Firefox國際版。其他平台訪問官網下載到的都是中國版,而國際版和中國版使用兩套賬號體系,相互之間無法同步,導致Ubuntu的Firefox無法和其他平台的Firefox同步書籤等,為此可將Firefox改為使用中國版。

三,一些快捷鍵

Ubuntu操作基本快捷鍵

* 打開主菜單 = Alt + F1

* 運行 = Alt + F2

* 顯示桌面 = Ctrl + Alt + d

* 最小化當前窗口 = Alt + F9

* 最大化當前窗口 = Alt + F10

* 關閉當前窗口 = Alt + F4

* 截取全屏 = Print Screen

* 截取窗口 = Alt + Print Screen

默認特殊快捷鍵

* 展示所有窗口程序 = F10

* 展示當前窗口最上層程序 = F11

* 展示當前窗口所有程序 = F12

* 切換窗口 = Alt + Tab

* 旋轉3D桌面 = Ctrl + Alt + 左/右箭頭(也可以把滑鼠放在標題欄或桌面使用滾輪切換)

* 旋轉3D桌面( 活動窗口跟隨) = Ctrl + Shift + Alt + 左/右箭頭

* 手動旋轉3D桌面 = Ctrl + Alt + 左鍵單擊並拖拽桌面空白處

* 窗口透明/不透明 = possible with the 「transset」 utility or Alt + 滾輪

* 放大一次 = 超級鍵 + 右擊

* 手動放大 = 超級鍵 + 滾輪向上

* 手動縮小 = 超級鍵 + 滾輪向下

* 移動窗口 = Alt + 左鍵單擊

* 移動窗口時貼住邊框 = 左鍵開始拖動後再 Ctrl + Alt

* 調整窗口大小 = Alt + 中擊

* Bring up the window below the top window = Alt + middle-click

* 動態效果減速 = Shift + F10

* 水紋 = 按住 Ctrl+超級鍵

* 雨點 = Shift-F9

* 桌面展開= Ctrl + Alt + 下箭頭,然後按住 Ctrl + Alt 和左/右箭頭選擇桌面

Alt + Shift+ Up Arrow – 以很酷的方式顯示當前窗口

Nautilus

11. Shift+Ctrl+N – 新建文件夾, 很有用

12. Alt + Enter – 查看選擇文件/文件夾的屬性,代替單擊右鍵選擇屬性

13. Ctrl + 1/2 – 改變文件夾視圖查看方式,圖標視圖/列表視圖

14. Ctrl + W – 關閉當前Nautilus窗口

15. Ctrl + Shift + W – 關閉所有Nautilus窗口

16. Ctrl+T – 在Nautilus中新建一個標籤

17. Alt + Up/Down Arrow – 移動到父文件夾/選擇的文件夾

18. Alt + Left/Right Arrow – 後退/前進

19. Alt + Home -直接移動到主文件夾

20. F9 – 開關顯示Nautilus側邊欄

21. Ctrl + H -開關顯示隱藏文件夾

程序中常用的快捷鍵:

Ctrl+N 新建

Ctrl+X 剪切

Ctrl+C 複製

Ctrl+V 粘貼

Ctrl+Z 撤銷

Ctrl+S 保存

四,安裝QQ

網上現有的方法大多是通過wine使用很多以前就不再更新的一個QQ的包,過程比較麻煩,而且容易出錯,

推薦直接使用deepin打包好的系列:

github.com/wszqkzqk/dee

如果在嘗試deepin的定製出現問題的話,可以試試這個,也是一個打包好的項目,開包即用:

github.com/askme765cs/W

五,下載工具

1.uget的安裝: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plushuang-tw/uget-stable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uget

2.aria2的安裝: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t-tujikawa/ppa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aria2

其他(參考材料):

安裝:

非常感謝這篇博文的作者,他的博文提供了很大幫助

blog.csdn.net/neo233/ar

chrome瀏覽器:

blog.csdn.net/u01231807

快捷鍵:

blog.csdn.net/lujianfei

QQ(LINUX):

cnblogs.com/BCOI/p/8596

wiki.winehq.org/Ubuntu_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都說玩Linux就該用命令行呢?
安裝 Ubuntu 雙系統
為什麼要學習 Linux 系統
Ubuntu16.04下cuda9.0+cudnn7.0安裝

TAG:計算機 | Linux | Ubunt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