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的咖啡入門指南(四)咖啡豆產地 - 非洲篇(上)

本文首發公眾號

「少女補鋅」

寫在前面(可以不看)

啊,朋友們,咖啡豆產地篇終於要寫完了,這一篇太太太太長了,於是我打算拆成上下兩篇跟大家分享。

說起咖啡的起源,就離不開非洲。非洲的豆子中,衣索比亞咖啡橘香比較濃,有著豐富的熱帶水果與花香氣息,而肯亞咖啡則有濃郁的莓香,還有烏梅汁與葡萄柚的酸香味,以及甘蔗清甜香。雖然這些風味對小白來說很難品嘗得出來,但對於咖啡愛好者們來說,非洲是絕不能錯過的地方。

咖啡豆產地之非洲(上)

1、衣索比亞

2、肯亞

  • 【衣索比亞】

說起咖啡豆就繞不過非洲的豆子,說起非洲的咖啡豆就繞不開衣索比亞。

衣索比亞被稱作「咖啡的故鄉」,據說最早的咖啡豆就是在衣索比亞發現的。衣索比亞當地人民對咖啡的熱愛也根深蒂固,還發展出了獨具特色並且很有觀賞價值的咖啡儀式。

首都亞的斯亞貝巴遍布著大大小小的咖啡館,稱它為「咖啡首都」也不為過。當然我們熟知的星巴克也有很多咖啡來自衣索比亞。

衣索比亞是阿拉比卡種的發源地,也是咖啡最初味道的發源地,我們喝過的沒喝過的阿拉比卡種的咖啡都從這裡發源。

衣索比亞是擁有堪稱咖啡原產地的歷史和傳統的農產國。耶加雪菲和西達摩可以代表埃塞的整體風味,埃塞是非洲主要的阿拉伯咖啡豆出口國。

非洲的人們至今一直保持著採收野生咖啡豆的傳統。海拔超過1500米的咖啡園,經過千年多的演變與適應,形成了獨特的咖啡風土,在自然野生環境下生長的衣索比亞咖啡被稱作「曠野的咖啡」

據說埃塞的咖啡有著柔軟的口感,帶有原野氣息的酒香,且略呈酸味,喝過以後令人難以忘懷。

衣索比亞有很多的咖啡產區,西達摩和耶加雪菲是最重要的產區之一,剩下的還有哈拉、林姆、伊魯巴柏、金比(列坎提)、鐵比、貝貝卡等等。

說起耶加雪菲,對於很多第一次接觸到精品咖啡的朋友們來說,可能是最熟悉的名字了。耶加雪菲可能是最能代表衣索比亞咖啡的品種了。

耶加雪菲的精品產區位於海拔1,800~2,000米

其實耶加雪菲是附屬於西達摩產區,由於其獨特的風味,所以被單獨分了出來。耶加雪菲的產區除了耶加雪菲小鎮外,還包括周邊的三個副產區Wenago、Kochere、Gelena、Abaya等三個副產區。

耶加雪菲產區下有大大小小的各種村莊,微產區、合作社以及處理站,在埃塞俄畢業的大部分地區,咖啡農還是生活得很艱難的,他們並沒有足夠的能力修建家庭式的處理作坊,因此就會出現很多處理站,集中收購周邊小農的咖啡果實,進行加工,然後出售給生豆商。

埃塞的咖啡種植按照規模與模式分為:

森林咖啡
forest coffee (8-10%)
咖啡樹與其他作物在原始的森林中共存,無任何人工的打理,農戶會定期去採摘咖啡果

森林-半森林咖啡
semi-forest coffee (30-35%)
咖啡樹的種植區介於森林與農戶生活範圍周邊,咖啡樹與forest coffee相同都為自然生產品種
農戶會對咖啡樹種植區進行管理,並種植其他經濟作物

田園咖啡
garden coffee(50-55%)
咖啡樹種植在農戶生活區周邊,並且多為農戶自行栽種的咖啡

種植園咖啡
plantation coffee(5-6%)
大的私有種植者,擁有跟多的處理設施與生產能力

  • 【點單攻略】

耶加雪菲

小白初體驗:酸,耶加雪菲其實是一款味道非常豐富的咖啡豆,基本上很多精品咖啡店都有這一款咖啡。

我第一次品嘗單品咖啡也是喝的耶加雪菲,當時我作為一個咖啡新人,我感覺自己就是喝了一口果醋,那種濃郁而複雜的果香讓我後來對耶加雪菲印象非常深刻。

不過再後來喝耶加雪菲就沒有第一次記憶里的那種體驗了,反而更能感受到耶加雪菲的美妙之處。

西達莫

小白初體驗:有點酸,西達莫的味道有點像耶加雪菲,但是總體而言還是能嘗出一點區別的,如果你想去精品咖啡店喝咖啡的話,那還是耶加雪菲吧。

  • 【肯亞】

阿九喝過的第二款精品咖啡就是肯亞AA了,說起非洲的咖啡,除了衣索比亞之外,繞不開的還有肯亞。

肯亞咖啡大多生長在海拔1500--2100米的地方,一年中收穫兩次。肯亞咖啡產在肯亞中部的肯亞山附近,有時候會以首都Nairobi為名來保證其品質。

(原來肯亞的首都叫Nairobi,我也是才知道Orz)

肯亞AA(Kenya AA)產於肯亞山一萬七千尺山坡上。肯亞AA是肯亞咖啡豆中最大號的,A次之,B又再次之。

肯亞管控咖啡品質嚴格,依據大小顆粒及形狀分為AA,AB,C,E,PB......這些等級主要是區分豆子形狀和大小,而不絕對是代表豆的品質。

肯亞咖啡豆有獨特的肯亞式水洗法,就是歷經兩次水洗髮酵的程序,也就是俗稱的「雙重發酵」,是一種相當繁複但細膩的生豆處理法。

這種處理法比一般水洗法更耗時耗水,因此肯亞咖啡的價格較昂貴,但也是造就肯亞咖啡豆獨特酸香風味與乾淨口感所不可或缺的工法。」

插播小故事:1878年,英國人把咖啡帶到非洲,19世紀在肯亞建立咖啡種植園區,當時衣索比亞的咖啡飲品經由南葉門進口到肯亞。但直到20世紀初,波旁咖啡樹才被引入。

肯亞AA

小白初體驗:不苦,稍微有點酸,果汁感很明顯,不過作為小白來說,在家也自己手衝過一次,然後翻車的厲害,所以後來都是去外面喝啦!

【寫在最後】

最近新做了很多掛耳包,不知道有沒有喜歡的朋友啊~

如果你們想要的話,可以去公眾號「少女補鋅」里給我留言哦~

說不定就被抽中啦!(我覺得抽中幾率還蠻大的,可以試試)


推薦閱讀:

走進非洲——用那些「環」挽救那些人
中國人源於非洲,可信度有多高?
這兩年養殖非洲斑節對蝦每況愈下,主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怎麼看待中國很多一般的大學最近多了很多非洲國家的留學生?
穿越撒哈拉大荒漠

TAG:咖啡 | 咖啡文化 | 非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