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故宮不為人知的100個細節

首發於[流量君]微信公眾號dotammm,轉載請註明出處。

對紫禁城,君君一直都有一種莫名的傷感。

《末代皇帝》中,年邁的溥儀在赤色餘暉中蹣跚走入了太和殿,那裡,曾是他的家。

2012年,這個歷代帝王共同的走進了央視爸爸的鏡頭裡。

一磚、一瓦、一釘、一草、一木以及它們背後的故事,都被挖了出來——

《故宮100

這部紀錄片有100集,每集6分鐘,足足挖出了關於故宮的100個建築細節。

大到整座城的格局,小到門上的一顆釘子,都有其背後的故事。

金磚鋪地的北京市區學區房

皇帝的家,一個字兒就能概括——「壕」!

南北961米、東西753米、周長3420米,這個豪華大圈子,就是「富N代」皇帝的家,簡稱「紫禁城」。

私人別墅類型,9000多房間、附帶廣場、花園若干,光是建築面積就有72萬平方米。

雖然是北京戶口,但因為教育孩子都是請私人家教,所以也不在乎是不是學區房。

哪怕只看大門,也能看出他們家的氣派。

他們家的大門叫午門,一共有5個門洞,由於當中的正門,只有皇帝才有資格走,所以平時基本不開。

而除了他之外,還有兩個例外:有個女人一生中能從這裡進去一次,有三個男人能從這裡出來一次。

進去的女人是皇后,明媒正娶的大老婆,幫忙管理皇帝老公小情人間的那點破事兒。

出來的男人則是全國高考前三名,狀元、榜眼和探花,幫著管理世上最大的公司。

一進一出,皆為家國天下。

除了佔地面積達,他們家用的建材也很貴——金磚鋪地。

這種金磚,其實只是用泥土做的,因為真的金磚會硌腳,但「假金磚」造價一點也不低:一兩黃金一塊磚!

土取自江南,經過掘、運、曬、推、舂、磨、篩七道工序,露天放置整整一年,去掉土性。

之後把它們沉浸於姑蘇的水,經過三級水池,再經過澄清、沉澱、過濾、晒乾、踏踩、摔打六道工序,煉成稠密的泥。

然後把泥放入模具,讓工匠踩實、磨平,放在陰涼處,陰乾八個月。

燒的時候,也有講究,要糠草燒一個月、片柴燒一個月、棵柴燒一個月、松枝柴燒四十天、一共要130天才能完成。

出窯之後的磚,還只是半成品,還要砍磨、浸桐油。

送到皇帝家裡後,再經過專員檢查,每塊磚必須有三塊以上備選,沒選上的一律銷毀!

兩年一塊地磚,這才是真炫富。

而這,就是「富N代」們的家,一堵高牆彷彿隔離了人間。

牆外,是為生命而活的平頭老百姓;牆內,是為皇帝而活的宮女太監。

好空調、皇家造!

做皇帝的,有今生沒來世,所以對絕大多數皇帝來說,舒服第一!

北京的冬天冷,但對皇帝來說,卻很舒服,地下有火道,傳遞到地面上就是暖炕或暖閣,出門賞雪還有薰籠和手爐。

所以乾隆這個大豬蹄子就曾裝過B:人苦冬日短,我愛冬夜長。

但是,在大豬蹄子爽的時候,公司里「工部」這個部門的員工卻很苦逼。

為了老闆和老闆娘們夏天的涼爽,員工們要冒著嚴寒在護城河上取冰。

冰要切割成一尺五寸的方塊,一共4個大冰窖,一個冰窖最起碼要堆5000多塊冰……

所以每年夏天,皇帝們才能「冰涼一夏」!

當百姓們扇著芭蕉扇吐槽天氣熱的時候,皇帝們已經用上了空調冰箱一體機。

木製冰桶,瓜果飲料放於箱內冰上,蓋板留有通氣孔,保鮮的同時還能降低室內溫度。

除了用,吃更講究。

一聲「傳膳」,浩浩蕩蕩一隊太監抬著膳桌就來了,冷熱、甜咸、葷素、乾鮮一應俱全,膳食平衡、營養合理。

當然,更重要的是吃出品味!

就比如以鴨子為主料的壽形鴨方。

要先把鴨子燒成醬鴨,再拍成肉泥,然後塗上蝦肉,再在蝦肉上鋪滿核桃,最後放入油鍋煎炸。

這個時候,吃的已經不是飯了,而是藝術。

萬物皆可盤的皇帝

對歷朝的皇家CEO來說,接受藝術熏陶都是重中之重。

這其中,最會熏的要數乾隆了。

改裝會寫字的機械鐘。

鍾里的小人會寫「八方向化,九土來王」還不行,必須再學會寫滿、蒙、藏三種文字。

山寨名畫。

狂熱追星族乾隆因崇拜王羲之,下令以自己為模特,把原畫中王羲之的臉換成自己的臉!

更不要臉的是建造玉山。

這塊5000多公斤重的玉石被1000多個工人和100多匹馬運了3年才到京城,又花了7年多雕刻成型!

有人計算過,若雕刻時只由一人完成,需要400多年。

這麼個東西雕成後,乾隆自己也感覺不好意思,在玉山上提了首詩告誡子孫:我本人下不為例,但你們不許這麼干!

雍正:史上最苦逼加班狗

當然了,做皇帝也有壓力,畢竟運營著這麼大一家公司,手底下有好幾億人等著吃飯。

所以,對很多皇帝來說,打卡上班是幸福、加班熬夜是常態。

其中,射手座的雍正同學,堪稱最苦逼的加班狗。

在位13年,幾乎沒出過北京城,就連去世頭兩天,還抱病處理政務。

當CEO的4247天里,平均每天睡覺不到4個小時、每天硃批10份奏摺。

僅現存的四萬多份奏摺上,他的批語就多達1000萬字!

比如那句鼎鼎大名的「朕就是這樣的漢子」!

(來自微博)

這還不算,為了更快的投入工作,他特地把辦公室搬到了養心殿,在這個按慣例是「為愛鼓掌」的卧室工作。

每天起床看報表、下床就上班,活活把自己累成了近視眼。

所以,閑暇時候,他只能把玩造辦處為他量身定做的的——眼鏡足足35副!

當然了,這樣的「皇家八卦」片子里還有很多。

100集,600分鐘,君君一口氣看下來絲毫沒覺得累,反而對那座城的歲月深處更加憧憬。

而在最後一集的《看見看不見》中,現實場景和老照片重疊,尺子被放在鏡頭前「丈量歷史」。

再回想第一集中「以史為鏡」的鏡子,莫名中竟是另一種圓滿。

紀錄片的最後,一群孩子爭搶著地上的老照片,唱著故宮版的《三字經》:六百年,人和事,這故宮,看得見……

看得見的是曾經的蹤跡,看不見的則是歷史的過往,在皇家的背面,這座城有太多故事值得我們挖掘了。

那群孩子撿起的,恰是最初的興趣。

而這,也正是這部紀錄片的價值所在。


關注微信公眾號[流量君]

獲得更多精彩影視資訊

你的點贊與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推薦閱讀:

【中外熒屏巨星】《魂斷藍橋》男主羅伯特·泰勒情史
周末看劇:沒有哪部劇比他更羞恥
快樂時光記|為什麼培養孩子學藝術?
中南文化身陷風暴:違規擔保,上半年營收、凈利潤雙雙下降…
那些年我們在影視劇中看過的鋼琴絕戀

TAG:紀錄片 | 紀錄片推薦 | 影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