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戴久了,你還知道哪張是本來的臉嗎?

生活中,工作中,形形色色中,主動的,被動的,總會戴上一張面具,來偽裝自己,時間久了,還會知道自己本來什麼樣嗎?


其實生活不需要偽裝的,自己開開心心的活著不好嗎?幹嘛要偽裝呢?

有些東西叫技巧,不是偽裝。學會尊重,學會包容,學會感恩,就不用去偽裝了。


戴久了的面具有的摘的下,有的摘不下。

我覺得,沒什麼是本來的樣子,人總是會隨著各種內因外因不斷地在變化,也許是心態的改變,也許是思維方式的改變,也許是行為方式的改變,但是每一個變化都是你自己。


總是不經意間表現出來的傻樣就是真實的那個我。商業里的我各種狀態都不是真實的我。


知道的,深夜。


在最親密的人面前,在你心靈毫無防備。沒有任何人心事的時候的你 就是真正的你。


偽裝啥呀,啥面具啊,這個叫隨機應變

本來生活不一樣,你表現的就要不一樣,這叫機靈

為啥叫面具,有的人活的憋屈,就叫他面具

可是這不是生存原則嗎?

好了好了,你小時候的時候就是你沒面具的時候,大概是個熊孩子吧


本來就是面具,還是別人給你戴的,別介意最初戴了什麼面具,它也只是一張面具而已。


謝邀。

這篇回答與社交面具、psychopathic/sociopathic/asperger面具沒有任何關係。

這篇答案更多的在關註:面具、人格、自我認知和他人評價。

不過也並非日常——圍繞一些有趣的生活經歷,做一些經驗向的「我流解釋」

因為我通過其他人的記敘,獲得了類似的經驗,所以我判斷,這樣的經驗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釋現象的,但是,必須指出,這篇答案僅僅是經驗性的總結——

不公布自己的想法,怎麼可能知道對錯?歡迎有類似經驗的人在評論區留言。

小小的目錄

主觀認知和面具

他人評價

  • 代入感
  • 他人認知與自我認知

---------------------------

主觀認知和面具

人格是依附於人這個主體存在的,而面具則是為了人適應社會環境而形成的。但是人格歸人格,面具歸面具,不存在說「因為面具戴久了所以忘了自己是什麼」。

人格、經歷與自我認知

這裡,斗膽拿我自己舉例,因為人對自己的了解,通常來說,比對其他人要深入一些。

我的人格,至多用六句話就可以概括完。六句話,聽上去很簡單對不對?

但是其他人可以輕易的模仿我么?

首先,客觀條件限制,信息的載體不僅僅是語言,不僅僅是聲音,不僅僅是圖像。其次,就是經歷因素。人格背後蘊含的經歷、教育、文化、成長背景,以及最深處的,我對我自己的思考、理解和安排(指派),其他人能模仿的了?事實上,任何一個人,人格的形成是他們各自獨特的成長經歷決定的,在成長過程中,他們形成了對自己人格的認知。可能這些認知是意識層面[1]上的(例如,可以用話語直接概括的部分),有的則是停留在潛意識層面。事實上你的行為習慣,思考模式,等等,是通過神經元的聯結來固定下來的(寫的不是特別嚴謹,見諒),並且可以通過後天不斷改變。

人格、記憶與自我認知。拿記憶、遺忘與失憶來做做鋪墊,不要著急,先做好鋪墊再說面具。

記憶是會被遺忘或者篡改的。有時候電影里經常會說「失憶了連行為作風也變了」,給人感覺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其實不然。實際發生的事情,是因為當一定量的記憶被人遺忘之後,人對自己的自我認知發生了變化,又因為注意力的緣故(參考注意力相關理論,這方面答主是外行),對外界信息的輸入的處理也發生了變化,所以行為表現會區別於失憶前。也就是,雖然看上去,失憶前跟失憶後看上去像兩個人,但其實僅僅是同一人格的表現形式發生了變化,而發生變化的原因,是人對自己的自我認知發生了變化。

人格和面具

面具是你跟外部環境中的其他人打交道的工具。也就是會跟其他人發生互動。你的面具不同,別人對待你的態度會發生不同。舉個簡單的例子:

比如你表現的無畏,你的同伴就更有可能經常推你去攻堅(死得快)或者當領隊(背鍋俠)

比如你表現的害羞,你的同伴就更有可能呵護你(內心自我感動)或者主動保護你(內心保護欲與滿足感)

比如你表現的懦弱,你的同伴就更有可能忽視你(內心鄙視)或者盤算著欺負你(內心慾望膨脹)

……

如果,當事人擺出面具時,對自己的自我認知不明確,會發生什麼呢?

如果你自身缺乏對自己的認知,你會無意中拿別人對你的認知,作為你自己對你自己認知的參考。

----------

他人評價

代入感(mirroring)

儘可能用一個簡單的方式解說一下。

假設所有的人都不知道自己長什麼樣,所有的人都沒見過鏡子。

現在,你站在一塊很大很大的鏡子的背面。

100個事先被告知「接下來你會看見XXX」(鏡子背面的你的名字),然後,這些人被帶到鏡子的面前。

接下來,問這些鏡子前的人「XXX長什麼樣?」

你覺得他們會怎麼回答呢?

第一種可能:集體智慧

第一步:

這100個人中,大多數人會誤把他們自己當成站在鏡子後的人。因為多數情況下,人有某些習慣性的思維方式:先入為主,急於下結論,得出結論(假說)之後沒有經過仔細的檢驗。

其中,隨意作個假設,有30個人乾脆不回答,因為他們發現自己動、鏡中人也動,產生了懷疑(從實踐來說,這個比例算是高估了)

在核對答案之後,可想而知,因為意見的不一,人們會產生爭論。

第二步:

這時候,人們至少注意到了意見的不一致。這時候,有的人可能看的時候根本沒認真看就憑想像下結論(參考QJ事件公開後的輿論對被害人的惡意臆測),有的人堅持認為「我看到的就是XXX」(過度自信驅使下的固執己見),極端點的,可能會順便主導一下「輿論」(例如媒體渲染與輿論引導……參考最近美帝某QJ案);

爭論無法統一,這時候,之前那30個人裡面,可能有3~5個人比較「閑」,再加上剩下70個人裡面,因為爭論不休氣不過或者不甘心或者純粹不服氣,總共10個人,約定再次來到鏡子前觀測。

這10個人究竟是什麼人?「鏡子探險隊」中,可能有:你的敵人,你的親人,你的朋友……還有路人。(參考現實社會,陌生人、親人、朋友、敵人對同一個人的不同描述)

第三步:

「十人探險隊」再一次來到鏡子前。我們假設這時候你還因為好奇,躲在鏡子背後。

這次,十人探險隊吸取了之前的教訓,決定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觀測。

因為存在小組合作,所以,一旦一個人看見鏡中的自己(產生投射),描述出來之後,另外九個人會立馬發現異樣,並通知對方:「卧槽這不是你自己么?」

通過信息的有效交流,人們形成了共同認知:自己看到的並不是事物的全貌。

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說了。

第N步:

最後,經過不懈努力,眾人打碎鏡子,看見了你。之後,形成了對你的認知。

這就是他人認知形成的過程。

第二種可能:當事人主動透露

比如,你事先通知100個人中你的親友「不要走前門,走後門繞到鏡子背後」,你的親友不就產生對你「非投射認知」了么?

第三種可能:逆向思維、靈感與巧合

隨機事件。100個人,難保沒幾個路痴?或者純粹是上洗手間,沒趕上大部隊,誤打誤撞走錯門,直接走到鏡子背後——不就產生對鏡子後的人的認知了么?

還有,逆向思維。100個人,通常來說,不可能心往一處想的。這時候會有2~5個人,順著鏡子亂摸,一旦發現這是「鏡子」,自然會想到「瞧瞧背後是什麼」,於是產生認知的。

他人認知與自我認知

這就需要用到前面的例子了。

他人認知會影響自我認知。譬如親友的描述和陌生人的描述,我們的思維,有可能更偏向於親友(比如,依賴信任),也有可能更偏向於陌生人(比如,服從權威,或者,理性認知)。也有可能誰都不信(感性上的不信任,或懷疑主義驅使)。

可能有的人,乾脆自己用別人所說的辦法(照鏡子,即,模仿、改進方法、親自實踐),直接求證一遍(批判思維與實驗驗證)。也有可能採取另外的辦法(譬如逆向思維與排除法,100個人照鏡子100個人不可信,那麼一旦出現與100個樣本類似或雷同的結論,即首先排除,以此類推,不斷篩選排除)

……

總之,他人認知,是他人(不經思考)的主觀印象,或者經過思考判斷得出的第三方結論。

自我認知,是建立在思考、外部環境(「鏡子」,房間等工具與場景)與他人判斷(與同類的意見交換,以及意見之間的相互影響)基礎上的。

[1]弗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


面具也是我的一部分,所以不存在哪部分不是我,我表現出來的都是我的一部分


受邀致謝,面具也是本面的裝飾嘛,如果不忘初心,認識本面。


本來都單純,後來相對單純就好了。


用一句老話說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我變成了以前自己最討厭的樣子 阿諛奉承 不開心了忍著 受委屈了忍著 說話唯唯諾諾 不明白自己在做什麼 以前那個咋咋呼呼 挺二的女漢子 你去哪了?


推薦閱讀:

呢喃80
這才是正確的人生順序,很多人都錯了
相約2019,共守流年
作為一個焦慮花了25年只明白一件事情
我其實很想要光明

TAG:人性 | 生活經歷 | 面具 | 人生感悟 | 偽裝 |